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粤味天下 > 第60章 :竞争对手“早鲜到”登场

“林记快点”的深圳分店正式营业,在首周的推广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凭借从广州引入的经典菜品,如招牌烧鹅饭、香煎鱼柳套餐、XO酱炒饭等,初期吸引了不少对粤菜钟爱的白领顾客,日订单量一度突破700单。

然而,就在团队欢欣鼓舞之际,深圳本地知名外卖品牌“早鲜到”突然针对“林记快点”展开了密集的市场压制。

“早鲜到”迅速推出“半价午餐”活动:消费者在中午11:30-14:00期间,通过“早鲜到”订购特定套餐,仅需原价的一半即可享用。除此之外,他们还在福田区的写字楼外派发了大量优惠券,几乎每位路过的白领都能拿到一张“满20减15”的折扣券。

“早鲜到”不仅价格低廉,还专门设计了符合本地人口味的菜单:

• 经典卤味饭:选用广式卤水汁,迎合粤菜偏好者的需求。

• 特制辣椒鸡套餐:加入了四川风味的香辣口感,满足重口味人群。

• 全素健康餐:以本地年轻女性为目标群体,主打低脂低热量。

这一系列举措让“林记快点”的顾客迅速被分流,日订单量从700单骤降到500单以下。

“这才开业没几天,怎么订单就掉下来了?”深圳分店的店长何子轩显得有些焦虑。

“很多客户都说‘早鲜到’的价格更便宜,还更贴合深圳本地口味。”负责收集客户反馈的运营人员解释道,“尤其是他们的辣椒鸡套餐,特别受欢迎。”

林粤生收到报告后,眉头紧锁。他来到中央厨房,观察今天的订单打包情况,发现了一个显著问题:

• 近半数订单来自“广式烧鹅饭”,其余菜品的占比则较为分散,缺乏一两道真正能吸引深圳消费者的“明星产品”。

“我们的问题不止是价格,还有本地化适配。”林粤生沉思片刻,问道:“有没有收集到客户对菜单的具体建议?”

负责调研的团队成员递上反馈报告:“很多深圳客户觉得我们的菜品更偏广州口味,比如烧鹅饭有点油腻,而他们更喜欢清淡或者辣口的菜肴。也有一些客户提到午餐时间紧张,快餐如果没有特色,很难让人坚持选择。”

林粤生召集团队,开了一场紧急分析会。

“早鲜到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本地化优势。这一点我们短时间内无法弥补。”他说道,“但既然他们能打价格战,我们就要用别的办法去争取客户,不能一味追求降价。”

他将客户反馈的几个关键点写在白板上:

1. 缺少符合深圳人口味的特色菜品。

2. 午餐时间紧张,客户更关注配送速度和便捷性。

3. 年轻客户希望菜单更有创意和选择多样性。

“要在对手的强势领域下赢得客户,我们得从这些需求入手。”他提出了三个方向:

1. 推出针对深圳市场的新菜单,挖掘适合本地的特色菜肴。

2. 优化配送效率,缩短平均配送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3. 增加菜品趣味性,例如引入“潮流套餐”或“区域限定款”,吸引年轻客户群体。

第一步,林粤生决定从菜单入手。他带领厨师团队连夜进行新菜研发。

“深圳本地的辣味接受度更高,我们可以推出一款融合川味的辣椒鱼块饭。”他说道,“还有他们偏爱清淡的菜式,可以尝试椰香鸡饭,既健康又不失特色。”

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菜品:“三色健康便当”。这是一款以白、绿、橙三种配色为主的套餐,包括白煮鸡胸、青菜、胡萝卜丝,专为减脂健身群体设计。

与此同时,他联系广州的配送团队,调拨一批高性能外卖箱,以确保菜品在送达时温度和口感能够更好地保持。

然而,就在“林记快点”刚推出几款新菜时,“早鲜到”又一次出招。他们与福田区数家大型企业合作,提供“企业团餐”服务:只要企业为员工订购每日午餐,“早鲜到”会给予30%的折扣。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公司,订单量激增。

不仅如此,“早鲜到”还开始在电台和本地社交媒体上大量投放广告,强调其“本地人的外卖品牌”形象,同时暗示“外来品牌不懂深圳人”。

“他们是在给我们贴标签啊。”何子轩有些愤愤不平,“我们明明也能做本地化!”

林粤生却显得很平静:“急什么?他们这么做是在逼我们提前暴露实力。对手越是进攻,我们越要冷静。”

林粤生果断调整策略:

• 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每天安排团队在深圳不同区域进行随机采访,深入了解客户真实需求。

• 推出区域专属活动:例如在福田区的外卖订单中加入抽奖活动,奖品为免费餐券或限量定制的“林记快点”周边。

• 开发“企业套餐”对策:针对白领团队推出“团购优惠”选项,价格比单点便宜15%,但保证菜品质量不打折扣。

与此同时,林粤生决定暂时放缓扩张步伐,将所有资源集中在福田区,确保稳住市场阵脚。

一周后,新菜单的效果逐渐显现。其中“辣椒鱼块饭”和“三色健康便当”成为爆款,每日订单量回升至600单。此外,抽奖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新客户,部分企业开始转向尝试“林记快点”的企业套餐服务。

但林粤生知道,这只是开始。对手“早鲜到”依然占据着价格和市场的优势,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激烈。

在深圳市场的初期试探之后,林粤生意识到,仅靠菜品改良和营销手段还不足以彻底扭转局面。为了占领深圳市场,他决定进一步强化“林记快点”的品牌价值,将“品质稳定”和“客户满意”打造成核心竞争力。

“早鲜到的策略是快、便宜,但我们可以做得比他们更稳、更贴心。”在团队会议上,林粤生总结道,“我们不能跟着对手的节奏走,而是要让顾客记住,林记的餐是值得信赖的选择。”

林粤生首先将客户服务作为突破口。

1.启动“十分钟响应”客服体系

林粤生注意到,许多客户在外卖过程中可能遇到配送延误、菜品漏装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及时,会直接影响顾客的信任度。为此,他提出了“十分钟响应”机制:

• 顾客在平台投诉后,客服必须在十分钟内回复,并尽快解决问题。

• 针对配送超时,主动为顾客提供一份额外小食补偿。

2.推出“品质承诺卡”

每一份外卖订单中都会附带一张“品质承诺卡”,上面列出制作菜品的厨师和包装人员姓名,并标注出菜品制作完成的时间和最佳食用时间,向客户传递“每一份餐品都经过严格把关”的信息。

3.开发“客户回访机制”

林粤生安排客服团队每天抽取10%的订单客户进行电话或短信回访,了解他们对菜品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这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还为进一步优化菜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在系统任务指引下,林粤生解锁了“物流优化技能”,这项技能为他提供了一套高效的配送管理方案。

他随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1. 调整配送路线:通过分析订单分布,优化骑手的配送线路,确保单次配送效率提升30%以上。

2. 引入智能分单系统:根据距离、交通状况和订单数量,智能分配每位骑手的任务,减少配送延误率。

3. 实施“晚高峰专线”策略:晚高峰期间,专门为热门商圈和办公楼设立专线骑手队伍,缩短重点区域的配送时间。

通过这些改进,“林记快点”的平均配送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不仅稳住了原有客户,还吸引了不少因“早鲜到”配送慢而流失的客户。

然而,“早鲜到”并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迅速展开了反击,在菜单上增添了更多区域性菜肴,如“客家红烧扣肉”和“广式煲仔饭”,进一步增强本地化竞争力。同时,他们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打出“深圳人自己的外卖”这一情感牌,在本地社区和社交平台掀起一波热度。

甚至在部分写字楼,客户只需使用“早鲜到”小程序下单,就能享受由写字楼物业补贴的“免配送费”活动。

这一波攻势让“林记快点”的日订单量再次小幅下滑,尤其是在核心商圈的表现,逐渐落后于“早鲜到”。

面对对手的步步紧逼,林粤生决定采取差异化战略,将目光转向高端市场。

他注意到,“早鲜到”的低价策略虽然吸引了大量普通消费者,但在中高端客户群体中,品牌的信任度和口碑并不强。因此,他提出了“高端外卖”的概念,专门为深圳的高薪白领群体定制精致午餐套餐。

新推出的套餐包括:

1. 港式奶茶伴侣套餐:精选优质茗茶与烧味拼盘搭配,专供喜欢港式风味的白领。

2. 双人下午茶便当:配有精致小点心和花果茶,主打情侣或闺蜜共享的外卖体验。

3. 商务宴请套餐:豪华版烧鹅拼盘、蒜蓉龙虾饭等高端菜品,定位于商务客户,提供独立包装和赠品酒具。

与此同时,林粤生联系本地几家有影响力的美食博主,为新套餐拍摄高质量的开箱视频,并强调“高性价比的高端体验”。

“林记快点”的高端套餐上市后,迅速在深圳高薪白领群体中掀起热潮。一位金融行业的客户在平台评论中写道:

“以前觉得外卖都差不多,能吃饱就行,但‘林记快点’的商务套餐真的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菜品不仅好吃,包装也特别精致,送客户都很有面子!”

短短两周时间,商务套餐的销量增长了150%,许多企业开始选择“林记快点”作为正式场合的餐饮供应商。这一举措帮助“林记快点”成功打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同时也让“早鲜到”开始感受到压力。

“早鲜到”虽然价格策略凶猛,但过度的促销导致他们的利润率大幅下降。而“林记快点”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高端市场逐渐弥补了订单量的不足,并成功提升了品牌价值。

面对接下来的竞争,林粤生并没有急于扩张,而是决定将深圳市场作为试验田,进一步打磨“高端品质 高效配送”的模式,同时准备与几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推出专属订制菜品服务。

“市场竞争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扎稳脚跟,迟早会打赢这一仗。”林粤生看着订单数据逐渐回升,坚定地说道。

在与“早鲜到”的正面对抗中,林粤生带领团队一次次克服挑战,逐渐在深圳市场站稳脚跟。这场“外卖大战”还远未结束,但“林记快点”已经展现出了不可忽视的实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