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九十八章 疑点重重

加急快马飞驰往北境各郡,所带去的每一条消息都足以引起北境震动。

威压北境,令众军束手的北蛮铁骑竟然被卢啸远领军逼退,而在此战中立下巨大功勋的镇义营因为内讧竟被卢啸远直接宣布为违抗军令的反贼。

北蛮军虽受重创,但边塞七关一日未复,大梁对于草原诸部族来说便没有天险可守,草原元气未伤随时可能去而复返。

朝廷既为了表彰卢啸远的盖世之功,又是为了应对北境危机,竟然直接绕过了中州府,成立北境安抚使司衙门。

卢啸远直接成为安抚大使!一跃而居于中州府之上!

连同中州府在同,诸府、司、军州皆从其调派!

诸郡守府见是朝廷钦使遣使告知,而且言明朝廷不日即会明发诏旨,大家自然也不会生疑。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关于大战的各种内情也传播开来。

所谓的镇义营内讧之事,本就疑点重重,而卢啸远这么长时间,竟仍没有像之前声称得那般将薛承乾等贼首捕拿正法。

而当时参与大战的禁军皆对此事讳莫如深,回归家园的流民也绝不相信,薛承乾与罗放竟会主动做出反叛大梁之事。

所谓的“反叛”到底是由何人所定?

比较起来,他们更愿意相信是卢啸远背后捅刀,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硬要把两位义士逼反。

民间与军方同情镇义营者大有人在,可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郡守却不敢明着怀疑朝廷诏旨,再加上北蛮铁骑的潜在威胁,只能乖乖地配合“北境安抚使司衙门”的军令。

数日之后,朝廷明旨下达,卢啸远借机顺理成章地就任新职,权倾北境。

但!

就在同时,整个北境突然开始流传一则消息。

薛承乾所带领的镇义营,不仅在东平地界伏击了北撤的天恒部族,为主力禁军创造战机。

他们甚至连续奔袭百里,在延水之畔再次奇袭北蛮败兵,当场将天恒部族首领连答重创,使得草原部族陷入内乱之中!

消息传开,莫说北境,便是整个中原都为之震动。

草原几个大的部族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并非秘密,他们早就知晓北蛮五大部族,也知道连答是何等尊贵的身份。

过往中原王朝抗击北蛮铁骑,哪怕成功将之击退,也从来没有过重创这种大部族可汗的先例!

更何况,草原权势斗争比中原更加激烈,很可能会使得草原部族因为权势斗争,无暇南顾,甚至因为彼此征战,削弱自身的实力!

若如此,那薛承乾立下这层功劳,可是有大功于整个中原。

卢啸远的功劳与之对比,都不够看。

各部势力都以自己的方式秘密向草原派出密探,尽快查知消息的准确性,同时,他们面对卢啸远这位新任的北境安抚大使的态度,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所有人都清楚,连答若真的被重创,甚至引发天恒部族的内乱,那肯定不是卢啸远之功……假如他建此殊功,那之前不可能瞒着不说吧?

对比镇义营薛承乾为击败北蛮所立下的功劳,卢啸远之前所说,镇义营争功内乱,于朝廷而言等于反叛便根本站不住脚!

相反,卢啸远为抢夺功劳,用阴谋诡计暗诛有功之将的传言,可信度大大提升!

……

“薛老大!魏箫姑娘带着你妹子和众多流民投奔咱们来了,现已到了营寨之外!”

宋兵兴奋地一路大叫,向薛承乾报告这个好消息。

自他们反杀黄孝勇,逼退追兵之后,便立即回到了孙伏山原先的山寨之中。

借助山势之险,他们暂时不用担忧卢啸远会疯狂地派出禁军搜捕他们,而且残留的镇义营骨干便是孙伏山的手下,他们居于此处,反而有种“回家”之感,不必担心军心士气的问题。

但这只是让兄弟们暂时安全,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呢?

孙伏山领着兄弟们投奔于他,除了看重薛承乾的名声之名,也是希望让兄弟们有个奔头。

薛承乾的心中已经接受了孙伏山的提议。

反正朝廷那边是不能呆了,所有的兄弟也无法回到家乡。

卢啸远现在已经成为整个北境最有权势的人,以他对镇义营的仇视和赶尽杀绝的狠劲儿,老实回到家乡,等于自投罗网。

再者,他们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

为了已经被害死的同袍,为了罗老大,为了自己受到的不公!

必须要向卢啸远复仇。

除了反抗朝廷,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但是,这条路必定充满艰险,比起孙伏山以前当山贼要凶险百倍。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朝廷能完全灭尽自己境内的山贼盗匪。

同样的,任何一个朝廷对于敢举起反旗的势力都会施以雷霆之威,绝不容情!

薛承乾同样有些迷茫,要如何走这条艰险之路,更何况,事发之时,妹妹还留在望江城下,现在生死未卜,如何她竟是落到了卢啸远的手中,他根本不敢想象会有何下场。

没想到,罗老大虽然出事了,但是项锐却带着许多兄弟冲出重围,借着山势掩护逃脱大难,现在魏箫竟先一步接到了自己的妹妹,而且听闻讯息之后前来与他们会合了。

“快,快把她们迎入寨中!”

当薛承乾再交见到魏箫与小露珠之时,激动得完全失态,猛地把小露珠抱在怀中。

……

“魏姑娘,多谢你先一步接到小露珠,免得她遭了卢啸远的毒手。”

把投奔而来的流民安顿下,让众人略作休整,薛承乾把她们请到主帐,询问起了她们离开望江城的遭遇。

看着魏箫,薛承乾又是感激,又是心疼。

之前的魏箫,乃是士族大小姐。

魏大人为国捐躯之后,她更是身份超然,便是到了京城也会受到礼遇。

养尊处忧的她,除了刚见到东平失陷,父亲身死那时候,一直都是神采奕奕的。

而现在,她却是面容憔悴,与普通的流民都没有太多分别了,可见一路之上吃了多少苦头。

魏箫虽然憔悴,眼神却极是清亮。

她讲完一路的遭遇之后,直接看向薛承乾。

“罗老大与众兄弟遇害,所有镇义营之人皆成反贼,薛承乾,你可知道自己肩上重担所承?可曾下定决心,要把众兄弟带往何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