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 第三百一十七章 险度难关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第三百一十七章 险度难关

作者:子楚云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姑苏沈家没落后,帝国最为兴盛的两大商帮,一个是徽商,一个便是晋商。

江南儒商,除了徽商凭借皇商,官商身份声名显赫外,苏商,浙商等虽实力雄厚,富可敌国,却隐而不露,低调行事。

其他诸如楚商,闵商,粤商,洞庭等地的商帮,多局限于当地,其实力还不足与之抗衡。

由于两大商帮皆因盐业与漕运而起家,不免在生意上多有重叠与竞争之处。

凭借积累起的巨额财富,两大商帮在山西,京城等地,多种产业展开激烈争夺,甚至到了恶意商战的地步。他们要么囤积货物,哄抬茶盐,棉花等物资的市价,要么拼命压低物价,打压对手。

此事的起因,源于晋商不满足于徽商把持京城等地的棉花供给,率先提高棉花收购的价钱,囤积居奇,试图夺回京城周遭棉花的主导权。

徽商则不这么认为,在朝廷作出迁都的举措前,他们早早地开始在京城周遭布局。甚至前些年的置地迁居,都是亏本买卖。好不容易熬到迁都,准备收获利润时,晋商出来搅和,他们怎会咽下这口气,纷纷提价以对抗晋商。

由于晋商筹谋已久,银子准备充足,又是突然发难,不少徽商吃了大亏。他们为应付日益哄抬至高价位的棉花价钱,不得不抽出其他产业的周转钱财,疲于招架。

而晋商与其他商人,又私下将囤积的货物,悄悄出售给徽商,令其雪上加霜。

黄家的生意,也正是由于这场赌局,百万两的身价全部被棉花套牢。而萧家借出去的二十余万两银子,不过是压垮黄老爷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少徽商因此负债累累,濒临破产的境地。更为要命的是,一旦徽商倒下,晋商得利后退场,无人接手赌盘,棉花的价钱将一落千丈,最终受损的将是种植棉花的农户,犹如谷贱伤农之理。

至于背后替黄家出主意的,不仅有贵胄权臣,更有江南商帮的影子,这也是文鹏见到黄家的亲戚后,才得知的真正实情。

江南商帮都知道,如此恶斗下去,对两家谁都没好处,最终将两败俱伤。尽管表面上晋商占据主动优势,殊不知实力雄厚的徽商,已在江南等地调动银子,准备伺机反扑。他们曾主动劝和,怎知双方皆不买账。

斗到如今无法收拾的局面,要想令双方罢手,握手言和,也只有江南萧家能办到。

除却萧家在朝廷的势力,更是源于萧家与宋家的血亲关系。西宁候宋家经营西北多年,晋商可以不买江南商帮的账,但他们父母官的情面,总是要给的。

因而,当沈老爷道出起因,想请文鹏出面调解时,文鹏顿时明白过来。

他没想到事情如此复杂,牵连到朝野诸多利益攸关方。当得知真正隐情后,他更是确信萧家被人当作筹码利用。

可他也明白,只有与江南商会联手,才能尽快平息这场风波,使他们两家从残酷的争斗漩涡中,抽身出来,度过难关。

想到这些,文鹏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在钱老爷等人的陪伴下,他见到了黄老爷的亲族及黄夫人。

说来也巧,那黄老爷的亲戚里,竟有文鹏的一位故交。

他正是文鹏的同窗好友,姑苏书院的玩伴贾贵。

多年未见,贾贵样貌未有太多变化,只是苍老些许。白色帽冠下,难掩几许银丝。他大腹便便,双手戴着数只镶玉金戒。

见是文鹏,贾贵满脸喜悦,正要招呼,却见文鹏朝他使眼色,贾贵急忙收住笑容。

黄府还在筹办丧事,黄老爷尚未入土为安,就待三法司会审后,再为其安葬。

众人祭拜过后,来到客厅,闭门协商。

听闻他们几人要为萧家说和,起初黄家宗亲如何也不肯答应,更是信誓旦旦要为黄老爷讨个公道。

钱老爷等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劝黄夫人及其族亲,撤销诉状,接受萧家的善意和解,否则他们将大祸临头。

黄家人听完他们的劝解,有些动摇。白纸黑字,他们的文书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即便他们将萧家告倒,也落不到任何好处。若是牵连出幕后主使者,更会招来杀身之祸,黄家人左右为难。

文鹏讲得更明白,他道:“黄夫人,你家老爷是否遭受过萧家家丁与管家毒打,三法司会审,仵作一验尸身便知。即便属实,届时萧家将涉案家丁管家交官府处置,给黄老爷抵命。但萧黄两家的买卖契约,白纸黑字,一清二楚。区区二十余万两银子,萧家还赔得起,黄家能落到何好处?黄老爷郁郁而终,真正的死因,想必黄夫人也知晓一二,难道您就忍心让他死不瞑目,含恨九泉?黄老爷苦心经营的产业,何止二十余万两能够换回?何况又白白搭上一条人命?”

讲到这里,钱老爷等人纷纷附和。

沈老爷道:“弟妹莫要伤心!慕容公子所言不无道理,黄兄数百万两的身价,都栽在棉花上。即便官司打赢了,苦心经营的产业将毁于一旦,转手易人。可打赢官司的机会,会有多高?若是打输了,夫人可想到诬告朝廷命官的后果?孰轻孰重,夫人不会不知。如今,我等正是要为黄兄讨回公道,也为徽商讨个说法。”

黄夫人擦着眼泪,低声啜泣道:“妾身只是妇道人家,不懂这些。我家老爷生前,确是被生意拖垮,郁郁而终。妾身如今又要守孝,不好擅自做主。待妾身与亲戚们商议过后,再作答复,不知兄长们意下如何?”

钱老爷等人见此情形,只得先行离开。

几人离开黄府,又先后前往徽商,晋商会馆,拜会两大商帮的会长及其商会代表,陈明利害关系,从中斡旋劝和。

苦口婆心,一番劝解,双方才接受钱老爷等人的建议,约定翌日在江南茶海楼商谈和议之事。

当夜,文鹏与钱老爷等人饮过酒后,复又找到贾贵叙旧。

得知真实内幕,才理清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文鹏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贾贵道,亡故的黄老爷正是他姐夫。他们也知道不关萧家之事,更得罪不起萧家,但他们先后受到两拨人的威胁,也是迫于无奈,才答应他们的要求,将萧家拖下水。

文鹏安慰道,他会尽力来消除两家的误会,调解两大商帮的恩怨。无论成功与否,黄家都不要搅合进来。因为不管官司输赢,黄家都有被人灭口的危险。

听到这些,贾贵惶恐不安,举手无措。

贾贵伏耳过来,文鹏在他耳边低语。两人商议许久,贾贵才离开茶楼,文鹏命霖儿暗地护送他回府。

仲冬的北国,阴寒干冷,夜风袭来,寒意阵阵。

都察院外,一条僻静的街道上,文鹏见到了薛若涵。

她轻声笑道:“公子深夜造访,可是为萧家官司而来?”

文鹏摇摇头,回道:“不瞒薛神捕,在下想求请姑娘帮忙,无论两家官司如何,还请六扇门出面保护黄夫人及其宗亲的安全。”

薛若涵更是疑惑不解,问道:“这是为何?难道有人要对黄家不利?”

文鹏颔首道:“不错!黄家及其宗亲,被人指使,诬告萧家。在下担心,他们事后会被灭口。”

薛若涵略作思索,答应下来。

得知其中隐情,她疑惑地问道:“官司并不重要,将萧家推向风口浪尖,再卷入两大帮办的商战,才是目的?”

文鹏点点头,轻叹一声。

两人又闲聊片刻,文鹏飞身离去。

翌日,两大商帮二十余人,齐聚江南茶海楼,闭门协商停止对赌的商战。

起初,两大商帮争吵不休,双方互不退让。他们纷纷指责是对方挑起的争斗,更不想罢手退让,大有撸起袖管,一较高下的气势。

见势不妙,沈老板起身劝阻道:“诸位商号掌柜消消气,请听沈某一言,如何?有道是,和气生财。如今大家为了一口气,互不相让,将棉花价钱推至高位,诸位可想好如何收场?若是这么闹下去,朝廷介入,恐怕到时候只会一地鸡毛,谁也落不到好处。沈某不才,请到了江南萧家姑爷,慕容公子。他也是全权处理萧家生意的大东家,诸位不妨听听他的建议。”

面对财大气粗,气势汹汹的两大商帮,文鹏知道再是苦口婆心,也劝不动他们。只有反其道行之,或许才能使其清醒过来。

他放下茶杯,先是起身客气一番,而后微微笑道:“在座的诸位东家,掌柜都是久经商场,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在下区区一介商贩,自然入不得诸位法眼。不过,今日在下赴会,不是来劝和的,而是来劝打得。”

此言一出,举座哗然,钱老爷等人更是摸不着头脑。

文鹏饮了一口茶,接着道:“莫怪晚辈轻狂,不知深浅。两大商帮相斗,本就不关我萧家事情。可是如今萧家钱庄借给黄老爷的银子,非但没收回,反而惹来了官司,因而萧家不得不出面平息此事。诸位既然不愿停止这场无休止的商战,那就继续打下去,且我萧家,慕容家及江南商帮也将参战。从明日起,我等商铺将压低棉花收购价,并开始在市面大量抛售棉花,诸位愿意购买,大可接着囤积。”

文鹏一语惊人,众人平静片刻,纷纷指责文鹏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钱老爷本想起身劝解,却被沈老爷拉回座位。

文鹏接着讲道:“诸位东家大骂在下狂妄,不知诸位可曾打听过,京城及周遭的一半田地,是何人的?”

众人面面相觑,相互询问起来,可无人知晓,不由得望向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公子,心中泛起嘀咕。

他轻笑道:“不错,京畿地区十之五六的田地,正是我慕容家的。诸位不断推高棉价,种植棉花的农户却赚到银子,反倒是被我等商人赚去。他们谁也没落到好处,且会因棉价高涨,无钱添置棉被,棉衣,反倒落个饥寒交迫的地步。一旦棉价一落千丈,届时入不敷出,沦落到破产的境地,始作俑者便是尔等。朝廷出台律令,意在鼓励垦荒,安顿北迁的农户,让百姓安居乐业。可诸位大炒棉价,是在与朝廷对着干,朝廷可会饶得过诸位?”

会场一下子平静下来。他们没料到,京畿一半以上的土地,竟被他提前购得。

众人停止争吵,听他继续道来。

文鹏道:“若诸位还不罢手,在下与江南商帮将联合从南方调集棉花,来平抑棉价。若不够,在下的牙行,还可从海外调集更为低廉的棉花。明日起,在下将知会所有农户及商户,停止供给棉花给你们两大商帮。届时,诸位库房里,有多少棉花,就让尔等赔多少。”

有人不满道:“慕容公子如此行事,损人不利已,何苦来着?”

文鹏笑答:“呵呵,这位前辈稍安勿躁,且听在下讲完。在下釜底抽薪之策,便是以远低于市价,将棉花等物资出售给朝廷,断了尔等两家的念头,不知诸位将如何应对?”

言及至此,众人哑口无言,默不作声,暗自掂量着文鹏言语的分量。

一个徽帮已是难缠,若是整个江南商帮加入商战,恐怕他们两家联手,也难敌一个江南商帮,更何况徽商本属江南商帮。

若是他们明日出手,两家囤积的棉花都要砸进去。

文鹏环顾四周,接着道:“诸位前辈皆明白谷贱伤农之理,为了赌上一口气,将我等商人‘以义取利’的信条抛诸脑后,大动干戈,可值得?黄老爷之死,便是前车之鉴。若是这场对赌,造成更多的黄老爷,朝廷必然出手,届时谁都逃不掉,任你背后势力有多强。”

沈老爷,马老爷等人也纷纷劝慰两大商帮。众人商议过后,决议握手言和,并分批出售持有的棉花,平抑棉价。一场持续数月的商战,终于尘埃落定,两大商帮也险度难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