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 第二十七章 结识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第二十七章 结识

作者:子楚云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文鹏见那群护卫模样的官兵,毫无罢手之意,且不时抛来嘲笑的目光,又见那将领,气势汹汹地提刀而来,他毫无畏惧,大义凌然地喊道:“代王爷,难道您要谋反不成?”

此言一句,众人皆惧。

一干人等,皆望向文鹏。

那护卫领队见势不妙,喊道:“小子,要想活命,休得胡言乱语。”说话间,他已来到文鹏跟前。

听文鹏语出惊人,又见围观百姓义愤填膺,他不敢造次,只得又将宝刀按回刀鞘。

文鹏毫不退缩,继续说道:“姑苏城乃本朝直隶重镇,天子脚下,皇恩浩荡。身为皇亲贵胄,纵兵抢掠,当街殴打百姓,已违律法,实乃大不敬之罪,国法难容。且依本朝律例,藩王未得圣主宣召,不得擅自离开封地,违者当以谋逆之罪论处。今日,您身处天子脚下,纵容属下,劫掠百姓,两罪并罚,当诛九族。”

此子虽说年少,却切中要害,字字诛心,不由得令人胆战心惊。

那将官心生怯意,又恐他说下去,低声威胁道:“住口,再妖言惑众,当心本大人要你小命。”说罢,正欲伸手,去抓文鹏颈项。

“住手!莫伤他性命。”马车内传出一老者的声音。这老者正是代王王府里,长史司的杨大人。

他闻听文鹏出言不俗,不由得探出车窗。细观此子,眉宇间竟有一股不凡之气。

老者一面感叹此子虽年少轻狂,却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一面又恐那将官伤及人命,节外生枝,坏了大事。他顾不得许多,及时出言制止那将官的莽撞之举。

老者接着道:“我等奉代王旨意,前来苏州城采办货物。怎知这店家以次充好,欺骗我等,实乃耍奸取巧之徒。诸位莫听这小童胡言乱语,我等怎会有扰民之举呢?念在这小童年少无知,我等既往不咎。诸位还请早早散去,莫要聚众闹事,坏了律法。”

老者说完,坐回车内,招呼众人离去。

围观百姓不由得低声怒骂,此人竟颠倒是非,倒打一耙,反诬别人清白。

那将官闻听老者之令,收了手,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文鹏,转身离去。

他骑上马,将一袋银子,丢在门外掌柜的身旁,召回众侍卫,驱散人群,掉转车马,朝着苏州城外,匆匆离去。

大队人马刚离去不久,苏州知府率领着捕快及众衙役匆匆赶来。

围观之人见官府来人,这才开始散去。

见衙门之人尚未来到,人群正要散去,文鹏就要去扶,倒在地上的伤者,却被一妙龄女子拽住。

那女子趁人不备,拉着他的手,急匆匆地离开。

文鹏抬头望去,见那女子婀娜多姿,一身青色衣裙,披着黑色披风,头戴斗篷,白沙挡着,看不清模样,腰间挂着一件玉佩,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他开口问道:“小姐姐,这是要带学生去哪里?我与小姐姐无冤无仇,莫要加害学生。”

说着,就欲挣脱女子的玉手,怎知那女子十分有力,一时难以脱逃。

那女子轻声笑道:“刚才还正气凌然,怎么如今就怕姐姐害你?你个胆小鬼。”女子说完,嫣然一笑,她接着说道:“放心吧,姐姐不是害你,而是要救你。看到没,我等身后有尾巴跟随。他们是来取你小命呢。”

文鹏无奈,只得紧跟其后,不时回头张望,确见不远处,始终有两三个官兵模样的人追赶,他的心砰砰直跳,不由得加快步伐。

两人穿街走巷,在拥挤的人群中穿梭。

见再无人追赶,两人才在一条小巷子停下。

那女子见四周无人,这才松开文鹏的手。

她开口说道:“江湖险恶,怎容你书生意气?”

文鹏回道:“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怎能容这帮人胡作非为,烧杀抢掠?”

“哼哼,江湖不平之事太多,你个小小的学童管得了吗?天子尚且由他,惯他,我等草民又能拿他如何?刚才没听他那军师倒打一耙,若是官府真追究下来,反诬你个栽赃陷害,诬蔑之罪,你又能如何?”女子一面回道,一面脱去黑色披风,取下斗篷,摘掉面纱。

女子之言,竟令文鹏无言以对。

他望着眼前的绝色女子,不由得发起呆来。

真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文鹏不由得想起这句话,才配得上眼前小姐姐的倾世容颜。

但见这绝世佳人,十七八,妙龄年华,乌发盘起,一根玉簪插在发间,两耳边垂着些许发丝。

她面若桃花,肤若凝脂,玉腮微红,柳叶细眉,明眸善睐,顾盼生辉。气若幽兰,身姿绰约。

那女子见他发呆的模样,甚是可爱,不由得将芊芊玉手,在他鼻子上,轻轻一划,轻笑道:“好个登徒子,小小年纪,不学好。”

文鹏这才回过神儿来,正气凛凛地问道:“天理何在?王法何在?难道就任由他们鱼肉百姓,逍遥法外,无法无天?”

女子轻声叹道:“天理昭昭,法网恢恢,又绕得过谁?那恶人,天不收之,必有人收,因果循环,天法使然。切莫再逞一时之强,误了自家性命。”

“那为恶之人,害了多少百姓?待天公睁眼,又有多少人遭殃?为何不将其早早绳之以法,免得更多百姓受苦?”文鹏追问道。

“呵呵,小小年纪,倒也忧国忧民。可惜,世间不平之事太多,由不得你我。若要为人伸张正义,先要保住自家性命才是。”貌美的女子,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转而安慰道。

文鹏一声叹息,而后问道:“学生慕容文鹏,烟雨庄人士,多谢小姐姐搭救,敢问小姐姐芳名?”

“谢就不必了。姐姐姓楚,名子嫣,龙安府人士。原本是奉师门之命,追杀那恶贼,怎料又被他逃脱。哎,错过如此天赐良机,以后再想诛杀这魔头,恐怕更是难上加难。幸好你这小小学童,及时止恶。当街痛斥其罪行,使其鹰犬有所忌惮,仓皇而逃,也算为姐姐出了口恶气。”女子轻声回道。

文鹏轻笑一声,回道:“看来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

“还敢扬扬自得?下次莫再莽撞行事,书生意气。若不是遇到姐姐这么好心之人,恐你小命不保。即便盛世之下,亦是“强执弱,贵傲贱”。我辈当以法为度,兼相爱,交相利。若哪一日,你一展平生之志,切记要以民为本,赏罚得当,尚贤纳士,不偏富贵,为国为民。”女子说着,复又遮上面纱。

文鹏听懂其意,连连点头。他问道:“夜色渐深,明日还有功课,学生要赶回书院,不知可否离开?”

楚子嫣瞧了瞧四周,见无追兵,又看了看天色,思虑片刻,回道:“姐姐腹中空空,不如陪姐姐吃些饭食再走,可好?”

文鹏连忙答应,两人出得巷子,寻到一家酒肆,在一僻静角落坐下。

小二端来饭菜,两人边吃边聊。

文鹏听着楚子嫣讲述江湖之事,不由得羡慕不已,一时间竟忘记了吃饭。

楚子嫣见桌上书籍,问道:“既是学子,为何读施先生的大作?”

文鹏笑道:“前几日听戏文不过瘾,故此买来,先睹为快。江湖儿女,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尽显英雄本色。行侠仗义,何等快哉?”

楚子嫣忍不住笑出声来,轻声道:“哎!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江湖纷争,亦为名利。若你读完此书,自会明白。”

两人笑谈多时,见夜色渐深,文鹏起身道别。

楚子嫣结过账,起身相送。两人来到酒肆外,文鹏似有不舍,询问道:“不知何时,才能与子嫣姐姐再次相会?”

楚子嫣轻笑一声,从腰间拿出一令牌,递给文鹏,轻笑道:“若是想姐姐了,可拿着这块令牌,到龙安府的凰霞山来找姐姐。”

文鹏接过令牌,细细打量,见这木质的令牌上,正面刻着“侠”字,反面刻着“信”字,大大的黑色字体两边,雕着一对凤凰。正面还刻着几行小字,上书: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楚子嫣告诫他,妥善保管,莫要让他人看到。文鹏笑笑,又从腰间拿出,放入怀中。

两人道别后,文鹏满是欢喜,沿着街道,向书院方向走去。

见他走入书院,楚子嫣才停住跟随,站在河边,轻声道:“几位师兄,还不显身一见?”

“小师妹,真是有心,一路护送,这是要给自家找个小郎君不成?”夜幕中,从一旁的树林中,走出一黑衣男子。这人蒙着面,看不清模样,一双大眼,炯炯有神。

说话间,从林中又飞出两人,一白衣男子与一青衣男子。

那白衣男子,一副书生模样的打扮,此人样貌不凡,仪表堂堂,举手投足间,飘逸洒脱,他手持竹扇,阵阵轻笑。

那青衣男子,棱角分明,清爽洒脱,显得精明干练。

楚子嫣见三人显身,低声回道:“呵呵,是又如何?”

听闻此言,白衣男子尴尬一笑,急忙朝着黑衣人使着眼色。

黑衣人知晓小师妹在生气,急忙笑道:“小师妹,请恕三师兄无礼。师兄只是关心此次行动,进展得如何,见师妹却暗中保护一小学童。随口这么一说,实无调侃师妹之意,还望师妹见谅。”

“是啊,我等也是在城外林中,见到师妹坐骑——踏雪,看到师妹留言,才急匆匆赶来接应。不知道师妹是否得手?”

“哎,别提了。天赐良机,就此错过,恐再无机会下手。”楚子嫣一声长叹。

“哦?难道是行踪暴露,被人发觉?究竟详情如何,还请师妹道来。”白衣男子听闻,眉头紧蹙,用竹扇轻敲手心。

“自打与几位师兄分别后,师妹一路追踪魔头,并未被其察觉。只是在城外五里处,那魔头被一大队人马拦下,却未见其相互厮杀。官道被封,师妹无法靠近,不知他们谈了些什么。待小妹再次追上时,却见那伙人在城中一家绸缎庄,打砸抢掠。围观之人甚多,师妹不好下手,恐伤及无辜。幸好刚才那学童,出言止暴,才迫使那伙人罢手而去。此时,师妹才察觉官车中,所坐之人,只有他那狗头军师,那混账王爷与王妃不知所踪。”楚子嫣缓缓道来。

“哎,真是节外生枝,只是师妹为何不追赶那些鹰犬,也好查明去路?”黑衣人不解地问道。

“恐怕早已来不及了。两辆车马俱在,那长史又坐在魔头的车驾上,来了个鱼目混珠。随行之人,又少了大半。想必,他们兵分两路,两人也已改变行程,不知所踪。再者,这长史起了歹意,暗中派人,欲加害那小兄弟。师妹见此,只好留下,暗中保护他,免遭毒手。姑苏城陆路,水路皆便利,想要查出蛛丝马迹,恐非易事。”楚子嫣叹息道。

“原来如此,师兄戏言,小妹莫要怪罪。”黑衣人再次致歉道。

楚子嫣摇摇头,回道:“不过,经此事,那魔头必不好过,皇帝老儿未必饶得了他。身为王爷,擅自离开封地,实乃大罪。”

楚子嫣之言,似提醒了尚在思索的白衣男子。

“师妹莫要自责,此事皆怪我等见不得恶事。若不是我等分兵,前去教训那伙儿恶人,刺杀之事,也不致于此。我等速速赶往大同府,或许还有转机。”白衣男子轻笑一声。

四人转忧为喜,向城外飞奔而去,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