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 第一百零四章 蜀中秀才

绝代天骄之问鼎天下 第一百零四章 蜀中秀才

作者:子楚云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重庆府,巴城,城中一家餐馆。

“小二,小面一碗,少辣,一盘辣子鸡,一盘老腊肉,一盘糍粑,一壶曲米春。”文鹏寻到靠窗的位子坐下。

小二一面抹着桌子,一面扯着嗓子报酒菜。

“小二,向你打听个事,龙安府的凰霞山,可知在何处?”文鹏轻声问道。

“客官,一听您口音,就知是外乡人,这龙安府真没这座山,即便您去了,也是白跑一趟。”

既已临至巴蜀之地,虽说山高路远,他还是想去拜会子嫣姐姐。

文鹏已打听过多次,均被告知,龙安府地界并无此山。

他不觉有些失落,又有些疑惑,子嫣姐姐送他令牌,又坦言相告,该不会欺骗于他,可为何又听人言,确无此地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思量着,小二已将饭菜上齐。

“去,去,小乞丐,赶紧滚出去!少在这里乞食。”店里的伙计正在轰赶一小乞丐。

这孩子约莫六七岁,衣衫褴褛,头发蓬松,却生得虎头虎脑,眉清目秀。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桌上的饭菜,脏兮兮的小手,含在嘴中,口水直流。

“小二哥,慢着,毕竟还是个孩子,拿张粗纸来。”文鹏看不过去,拦住小二。

“大爷,您真是心肠好,这孩子啊,平日里常在周遭饭馆乞讨。不是我等为难孩子,有些客人厌恶这些,影响店里生意。”小二客气地回着。

他将盘中的糍粑,全都包裹起来,让他拿去。

这孩子乐开了花,用衣衫捧着,转身就往店外走去。

一旁的客人,低声插话道:“哎!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孩子也算命苦,听说生在蜀王府,是老王爷和宫女生的,地位虽说低微,至少衣食无忧。王爷次妃过世,几个姬妾夫人都在争这个位置,她母子俩被人陷害,被王爷一怒之下,赶出蜀王府,流落街头。哎!这都是命啊!”

“人怎跑到巴城了?”有人问道。

“还不是嫌她母子俩碍眼,我听族中在蜀王府当差的远亲讲,人家诬陷她与仪卫司的一个护卫,勾勾搭搭,不清不楚。这不是给王爷添堵吗?”那客人低声回道。

店中客人,时不时议论着,唏嘘不已。

这川中蜀王,他也略有耳闻。蜀王好读书,名声在外,为巴蜀做过不少善事,在朝野有“蜀中秀才”的美誉。依理讲,这是王府家事,也轮不到他一个外人指手画脚。

正寻思着,却听到“哇哇”的哭声,文鹏瞧去,那孩子蹲坐在地上,糍粑散落一地。

这孩子只顾吃着糍粑,不小心撞到一个大爷,那大官人嫌他弄脏衣衫,一巴掌将他打在地上。

文鹏放下竹筷,结过账,将店外的孩子扶起,又将地上的糍粑捡起来。

这小乞丐要寻他母亲,文鹏心想将他送过去,免得再出意外。

两人来到街角,见路口的墙边,靠着一二十余岁的妇人,面前摆着一只破碗,里面放着几文铜钱。

她身着粗布衣衫,发丝凌乱,虽有些脏乱,若细瞧,却也是容貌秀丽。

见她有气无力的模样,文鹏在街边买些饭食,送上前去。

那孩子笑呵呵地讲:“娘亲,有好吃得,是这位大叔给的,快吃上一口。”他吹掉上面的灰尘,将糍粑送入妇人口中。

妇人狼吞虎咽,吃上几口,急忙向文鹏道谢。

“大嫂,带个孩子不易,为何不改嫁呢?”文鹏询问道。

妇人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道:“好女不侍二夫,再者妾身是被人冤枉的,这孩子是王爷的孩子,若是跟着妾身改嫁,定然遭人非难,妾身再苦,也要将他带大。”

“夫人,这并非长久之计,你衣食尚是问题,又如何将他抚养成人?你这般遭遇,想来也无人敢雇佣于你,定要想个万全之策才是。”文鹏劝慰着。

妇人听罢,泪水直流,无助地摇着头,不知所措。

文鹏心有不忍,转过身道:“妇人若是信得过在下,不妨实言以对,将心中委屈道来,在下或可想些办法。”

妇人似看到一丝希望,擦干眼泪,将始末缘由细细道来。

文鹏听罢,心头一惊,暗感这深宅大院里,竟如此龌龊不堪。

思量许久,他对妇人嘱咐一番。

数日后,成都府,府城南。

仪仗开道,护卫簇拥,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城中驶来。

四乘车架内,坐着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此人正是川中蜀王,太祖皇帝十一子。

此人身着华丽的蟒龙袍,腰系玉带,足登皮靴,温文尔雅,端正肃穆。

他受朝廷之命,前往峨眉山,一来到寺庙,道观上香祈福,二来查看寺观修缮状况,同时也捎去朝廷与蜀王府的捐助。

一路舟车劳顿,他有些困乏,靠在车里,眯着眼睛,昏昏欲睡。

只听得车马外,传来一群孩子的吵闹声,他从梦中惊醒。

王爷掀起车帘,见一个小乞丐沿街乞讨,他大声喊着:“我娘病了,好心人给口吃得吧……”

孩子在街边遭人白眼,也有不少人将他轰出门外,那孩子转过身来,朝着大队人马而来。

他拿着破碗,对着官兵,不住地喊着:“我娘快饿死了,给口吃得吧。”

开道的护卫,将孩子轰走。孩子在路边,无助地哭着,口中喊道:“父王,你在哪儿啊?快来救救娘亲啊。”

有人见他可怜,在他碗中放些干粮,却被一群小乞丐哄抢。

“哈哈,哪里来的野种,还敢乱认父亲,不知羞耻。”那群孩子抢着他食物,不时骂着他是野种。

那孩子坐在地上,大声喊道:“我不是野种,我爹是蜀王……”

王爷心头一震,命人停住车马,探出头,往后面瞧去。

他命侍卫将孩子带来,细细打量一番,质问道:“汝乃何人?为何沿街乞讨?怎敢胡乱认亲?”

“家父乃是川中蜀王,我是他五子,乐潭。我娘被人陷害,父王被坏人蒙蔽,才将我二人赶出王府。我娘带我沿街乞讨,才赶回城里,她饿得病倒了,她想见父王一面。”那孩子啜泣道。

王爷想起过往,见孩子又长几岁,与他儿时模样颇有几分相像,动了恻隐之心。

怎知他身旁的王次妃钱氏,小声劝道:王爷,这事过去两三年了,孩子这么大,指不定受谁指示,冒名顶替,骗取钱财。

王爷犹豫不定,命人拿些钱财,打赏给小孩。

那孩子拒不接受,他口中振振有词:“我娘说过,我是太祖爷的子孙。人可以穷,但不能没有骨气。爷爷也曾讨过饭,可我们不偷不抢,更不会骗人钱财,这银子我不稀罕。”孩子说罢,转身离去。

许是孩子的话,深深触动到他,王爷倍感愧疚。王次妃怕他心软,急忙命人打道回府。

见大队人马离去,王府也未派人来寻。

文鹏叹声气,劝慰刘氏莫要灰心,看来只能另想他法。

他带着刘氏与孩子,来到府衙,当即击鼓鸣冤。

知府大人,将三人传唤堂前。

见过知府大人,文鹏只作揖施礼,也不下跪,他更不让两人下跪。

知府有些恼怒,欲动用刑罚,文鹏阻止道:“回禀知府大人,学生是甲午年,江南乡试中式举人,依律当免跪拜之礼。若大人不信,尽可查实。而这两位原告,一位是王爷的夫人,一位是王爷的庶子。依照本朝律令,也应免去此等礼节。大人请看诉状,学生告得是蜀王爷。”

知府大人闻听此言,大惊失色,他未料到,眼前的举子如此大胆,急忙拿着状纸翻阅。

状纸言之凿凿,他也觉此案蹊跷,一时难以定夺。

蜀王贤明,造福巴蜀,在民间有口皆碑。此案实乃王爷家事,涉及王爷声誉,若处置不当,后果难料。

见府台大人举棋不定,文鹏低声道:“刘氏母子二人,被奸人诬陷,流落街头,甚是可怜。此案牵涉王爷家事,但也关乎朝廷祖制与礼法,王爷当出面澄清,还她母子二人清白。若是大人为难,可设堂而不记录在案,只审不判。若是王爷肯与她二人相认,学生代她母子,当堂撤销诉状。王爷若不给说法,学生到帝都去告御状,宗人府可是记录在册的。”

知府大人也觉得此法可行,他命人前去通禀蜀王。

一炷香的工夫,蜀王来到府衙大堂。

他见衙役,书吏等人皆不在场,大堂上,只有知府大人及文鹏三人,倍感蹊跷。

又见刘氏与那小孩也在,更是震惊不已。刘氏见到王爷,哭哭啼啼,拉着孩子给王爷跪拜。

王爷有些心疼孩子,却也有些恼怒,心中恼她不知轻重,将家中丑事,搬到公堂上。他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也不理睬。

三年前,刘氏贴身丫鬟翻出夫人房中,藏有侍卫衣物等物品。又有丫鬟听到,夫人与那侍卫在房中行苟且之事。那侍卫留下一封信函,承认与刘氏有染多年,无脸面对王爷,连夜逃走。

王爷据此对刘氏生出猜忌,一怒之下,将她母子赶出王府。

刘氏将实情一一道来,她与那侍卫素不相识,至于衣物所谓的罪证,她更是不得而知。

再者,她已是王爷的人,怎会与下人有染。孩子长大,又与王爷颇为相像,又怎会是她与侍卫私生?

知府大人传唤王爷府内丫鬟,到大堂作证。怎知,她那贴身丫鬟不知去向,而那听闻她与别人有染的丫头,前两年溺水而死,那侍卫更不用多言,至今下落不明。

如今只有当初,将此事禀报给王爷的丫头还在,知府大人当即传唤那丫鬟。

起初,她还一口咬定,她与刘氏贴身丫鬟,一起发现私藏的赃物。被文鹏盘问下来,终是露出马脚,不得不改口道,她也是听闻那丫鬟之言。

文鹏又是一番盘问,加之知府喝斥,那丫头吓得不轻,哭诉道,她是被郡王爷逼迫,才冤枉刘夫人。

当时,她也不知情,小王爷吩咐她如此禀报王爷,其他事并不用她多管,事后还给她一百两赏银,她一直不曾动过。她不住地向王爷,刘氏磕头认错。

一番审问下来,案情水落石出,刘氏确是被人冤枉,蜀王当堂认回母子两人。

知府大人未再追查下去,文鹏也当即撤销诉状。

两人心知肚明,再追查下去,将会牵涉到蜀王府的声誉,此案也到此打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