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平穿岁月 > 116走为上策

三国之平穿岁月 116走为上策

作者:苏子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送走华容等人,诸葛亮从角落里走出来,我给了他一颗解毒的药丸,便从早就准备好的包包里摸出一根蜡烛,点燃后,端着它从屋里走了出来,面向那十五个精英。

“喂,我想问你们一个事。”我很轻巧的走了过去。

他们对视了数眼后,只留下领头人站在原地,别的人,我走近一步,就退后一步,警慎之意,不溢言表。

切,老娘有心要害你们,你们再躲都没用。

我像看白痴的一样的看了他们几眼,总算在他们身上找到了一些成就感。

那领头很戒备的看着道:“黄小姐想知道什么。”

我撇了下嘴角,语不惊人道:“如果我跑了,孙权会不会把你们全砍了?”

那领头瞬时脸色全变,站在他身后的那十四个也跟着神色变异。

“黄小姐此话何意?”

我白了他一眼:“你很奇怪啊,好话不说第二遍。”

那领头有些寒意,不自主的动了下肩膀,只见身后那十四人中,其中一个“砰”的一声,像倒下个木头桩子一样,僵直的,硬绑绑的倒了下去。

立马就像一颗岩石激起千层浪花一样,平静的湖水,马上汹涌澎湃。

剩下的人,训练有素一样的分开,其中两个飞快的想去报信,余下的十二个,纷纷抽出腰间的巨厥剑,把我团团围住。

我很淡定很淡定的白了他们一眼,然后数道:“一,二。三。”

“砰” “砰”两声,那两个去报信的最先倒在门槛上,姿势跟首先那个人一模一样,全身僵直,全身唯一能动的就只剩下一对惊魂骇俗的眼睛,证明他们还活着,而且意识很清楚,但就是不能动弹。就像被点穴一样,连舌头都是僵直的。

那领头倒抽一口气,巨吼一声:“主公有令,若有不轨,杀无赦。”音罢,举起剑便冲我砍了过来。

我吐了口气,把蜡烛举向他。轻飘飘的吹灭了蜡烛:“别人都倒了,就你的意志力最艰强啊。”

说罢,我环视了一眼,倒在我身边,像是一朵花一样的人偶,破为满意的把蜡烛收回到袖子里,信心满满的弹了弹那领头将士举在头顶的巨厥剑。

如我所愿。看着他睁的宛如牛铃一样大的眼睛,“砰”的一声倒了下去。

轻轻松松的就解决了这个十五个尾巴。

诸葛亮从里屋里背出我让他背的那描金红嫁衣做的包袱,淡淡的扫了眼全都僵直在地上的十五个士兵:“还没死吗?”

我得意的拍拍手道:“让他僵硬三天三夜就行了,要他们死做什么?我跟他们又没仇。”

诸葛亮扬了下眉,蹲在地上,很狭意的看着那领头的眼睛道:“就是那支蜡烛?”

我切了一声:“当然不是,我还没那么历害呢,单纯用气就能让人这样,最起码也要学到四成,我是投机取巧。混合了一下。”说着我也转向倒在地上,眼睛还在乱转,很气结,很想不通的领头身边。

“还记得前几日我冲你们泼的那水吗?那时你们就中毒了,这蜡烛嘛,只是个诱引,嘿嘿,回去告诉孙权。我只想平平安安的过小日子,对权势不感兴趣,别再来打我的主意了,否则。惹我生气,后果会很严重。”

说完,我看也懒的再看他们一眼,拽过诸葛亮回屋改装。

诸葛亮依旧穿他的女装,扮他五大三粗的大个子女人,而我,换了一身苦力粗布衣,用易容术给自己扮了个中年人,脸色蜡黄,额头还鼓着一个脓包。

走出杏林堂时,华春和华东若有所思的看了我和诸葛亮一眼,便垂下眼睑继续他们日复一日的工作。

我知道,他们是猜出来了,心里微微长叹。

离别只为了再次重逢,我相信,再见的时候不会太晚。

要赶在戌时前出城,否则城门一关,我们就再也逃脱不出去了。

出城时,守城的士兵特意瞄了我几眼,扯开我顶头的纱布,一看到我头顶的脓包,便如我所愿中那样,厌恶的冲我吐了几口唾沫,大声叫嚣着让我们快点滚出建业。

我不禁气闷,为啥这些人没人怀疑诸葛亮这个伪男呢?

说实话,他的扮相,并不高明,要是我,就肯定怀疑,他是男扮女装。

去那找一个一米八的妇女?而且还身材魁梧,动作粗鄙,这些人眼睛全都长歪了吗?

还是诸葛亮有法术,把身隐身了……

当然这个不可能。

我眯着眼不怀好意的盯着他道:“明明就是男人,为什么没人怀疑你?”

诸葛亮挑了下眉梢,有些不自在的移开视线,朝着前面道:“快走吧,拐角的长亭那里,有我安排好的马匹。”

我的倔劲上来了,实在让人费解,想不通啊:“为什么,为什么?”

诸葛亮:“什么为什么,快走吧,你想被抓回去?”

我揉了下鼻尖,当然不想再被抓回去咯:“我奇怪啊,为什么他们都不怀疑你是男子,我扮成这样出城,都还会拦住查看一番,为什么你不用?”

诸葛亮深呼了几口气,见我死追着这个问题,所性甩开我,大步流星的往前走,什么话也不说。

我郁闷,这厮肯定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以我的了解,肯定是他的丑事。

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为什么守城的这些人看到诸葛亮全都像没看到一样,原来除了那时流言四起的周瑜要娶妻之外,还有一个流言,那就是建业城,多了个五大三粗的疯婆子,天天在街上嚷嚷要嫁给周瑜做老婆。

只怪我当时只注意到诸葛亮一身女装。没有注意到他的头上缠着几根不伦不类的布条,更加没有想到,这身装扮,很像一个疯子。

这次回襄阳,我们没走水路,反而走的是陆路,渡江而过后,沿着皖城往北至潜山县。出了夹石县,就正式脱离江东所管辖的范围。

孙权和周瑜知道我逃出建业的消息,已经在第二日的下午。

当日那管理后厨的管事,发现保护我的那十五名精英没来取早饭和中饭,便差人前来询问,一看到躺在地上,除了眼睛还在动的所有人。立马吓的屁滚尿流的前去通之周瑜。

再由周瑜通之的孙权,孙权驳然大怒,抽出腰间的宝剑,当着周瑜的面,怒斩案桌,当下便吩咐死士,定要将我捉拿回江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就在那时,接到消息的吴国太出现在孙权的议事厅,怒斥孙权不准再去为难我,并说,我的出逃是天意。

孙权不明白,吴国太看着周瑜,良久后再次下达死令,不准江东再派一兵一足去追拿黄硕,此事到此为止。任何人不得追究。

周瑜是何许人也,吴国太口中不言,但行为已经让他恍然大悟。虽然还有些不是很明白,但他已经肯定梅然就是当年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张角的师兄。

其中的奥妙,周瑜那会不懂。胆寒之际,冷静下来,反思黄硕的出逃,对江东来说。福多过于祸。

第二日孙权召唤周瑜觐见,商讨伐荆州事议。

兵贵在神速,江东想要占据荆襄九郡,早就不是秘密。当年孙坚死在刘表手上,孙权就立志要将刘表五马分尸。眼下曹操伐北,无暇顾及南方,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当我们听到周瑜带领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兵至鄱阳湖时,我和诸葛亮正落脚在安丰县。

听到消息时,我大吃一惊,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不过才短短两日,就挥师鄱阳湖。鄱阳湖往上便是三江口,如果周瑜占领江夏,荆襄就是门户大开了。

刘表的人马大部分还聚集在南阳,防备曹操突袭,江夏只有少量的守城士兵。刘表日防夜防,都没想到江东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荆襄,当下便调动大部分兵力转向江夏。

其中让我惊叹的是,刘表派出的主将,竟然是刘备。

“刘备什么时候投奔刘表的?”我傻愣愣的问道。

诸葛亮摊开地图,眯着眼边思索边道:“三个月前,刘皇叔投奔刘表,屯兵新野,三个月的招兵买马,刘皇叔的兵力已达到一万精兵,二万新兵,合计三万人马,只是……”

我冷抽:“三万人马,刘表想干什么?让刘备当冲锋军替死鬼吗?”

三万人对二十万人,这个数量上太悬殊了,更何况,周瑜带领的全是江东最精壮的军队,刘备匆忙之中收录的三万人,其中那勉强称为精兵的一万人马,不过才训练了二个月,这样的乌合之众,面对正规军,摆明就是送死。

诸葛亮沉吟,手指在地图上轻叩:“刘表之意可能是想让刘备的人马拖延时间,从新野发兵调动,会比他的南阳军更快的到达江夏。”

我不耻道:“反正就是死士呗,叫他们去送死的。”

诸葛亮有些担忧的轻笑道:“刘皇叔的两位义弟,可不是吃素的,你没听过温酒斩华雄吗?”

我呃了一声,这个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关羽呗。也是,刘备的这两个义弟,以一敌百,威吼一声能吓破敌人的胆,可就算关张二人再历害,也敌不过二十万精兵吧。”

诸葛亮过了很久缓言道:“偿若我猜的不错,刘表之意,只需要刘关张三人领兵在江夏,守住三日便可。”

三万人,守江夏,还要守三日,这个任务太艰巨了吧!我汗颜。

这时,我和诸葛亮小歇的茶寥突然走进三个很扎眼的人,其中两个头发结辨,一看便知不是中原人士,皮肤黝黑,五官宛如刀刻,浑身流露出一种走马江湖的苍桑感。而另一个,皮肤呈小麦色,反射健康的光泽。打扮倒是中原气息,五官也比较柔和,长相儒中,狂傲之气里带有儒生之气。

论气质,此人跟周瑜那个伪儒将,颇为相似,只不过他的英气更胜过周瑜。

只见他三人坐定后,其中那看似年纪偏大之人。很粗犷豪迈的从腰间摘下一个酒葫芦,摇了几下后,看似爽朗的脸上,露出不忍:“唉,还是留着吧,老板,这里上一坛你们最好的酒。”

茶寮的老板大喜过望。喜滋滋的诺了一声,去准备酒菜。平日里来这吃酒吃茶的人,很多,可吃的起一坛子好酒的客官却不多,今日老板算是开大张了,怎能不乐。

偶见那另一名身材稍稍瘦小的人道:“哥哥,少喝点吧。一会还要赶路呢。”

那汉子把酒葫芦重新系了上去,豪迈的挥手道:“你不让我和赵兄弟吃酒,那不是要你哥哥我的命嘛!这酒是要吃的,路也是要赶的,哈哈哈,来,来,来,赵兄弟,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酒前吃下此物,可以千杯不醉啊,哈哈哈……”

他的笑声很粗犷,很豪气干云,听的我都心胸激荡,竟然心生一种快意江湖的那种感觉出来,只见他从布包里摸出来的那个吃下能千杯不醉的东西时,我眼前大亮。

没想到竟然是冬虫夏草。

这个药。在三国时期还没有被人发觉,没想到竟然成了这个汉子的解酒良药,我不禁闷笑,真是糟蹋了好东西。

这时那小麦皮色的男子笑道:“麦兄。这是什么?怎么看起来像是僵死的百足虫?”

我恶了一下,确实像百足虫,真是英雄所见之略同也,上辈子我在药铺看到这玩意时,也是这么说的。

这时诸葛亮视线停在地图上,用极小的声音道:“这两个人是西凉人。”

我吃惊不小,西凉人,这个我知道一点点,名人里的马超不就是西凉人嘛,曹操后来收编了一支西凉军队,当年的吕布董卓,靠的就是西凉军队。

据我所知,各方势力都很看好西凉军队,对他们的骁勇好战十分赞赏,当然,最了不起的,就是他们的骑术。用我的理解就是,西凉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加上那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所以才养育了他们。

西凉国,在地图上来说,他们就是蒙古人。

怪不得,他们的打扮是发型结长辫的。

因此我特别仔细的偷偷打量他们,仔细看下来,又让我吃惊不小,没想到那个“弟弟”跟我一样,也是个伪男。

那姓麦的大汉没有城府的爽笑:“哈哈哈,你尝尝便就知道是不是百足虫了,来,来,吃一个。”

见他豪迈的很,竟然一抓就是一把,看的我肉痛。这一把得多少钱啊,晕呼晕呼……

唤之为赵兄的,脸上露出恶心的神色,握着对方强行塞来的百足虫,呆滞起来。

那伪男“弟弟”捂着嘴扑哧轻笑:“哥哥,你以为别人都跟你一样,敢吃这种有巨毒的东西么。”她边说边昂头拿眼去看他,眼里有些藐视。

姓赵的不好意思的抿了下唇角,转眼间便镇定下来,跟着很诚恳的笑了笑,从手中捏起一个道:“麦兄为人豪爽,义薄云天,又救了在下一命,怎会害我。”说罢就往嘴里丢了一根“百足虫”。

看他们像是嚼干草一样的糟蹋好东西,我就肉痛,再也忍不住的转过身子,涎着脸道:“这位官客,不知在下可否跟你买些这个东西。”我指着他们面前的“百足虫”道。

他们三个没想到会有旁人搭讪,全都愣了一下。

那姓赵的反应最快,俊雅的脸上微微一笑道:“你要它做什么?”

我还未答话,就听那姓麦的大笑道:“难道是同道中人?哈哈哈……”

同道中人?这回换我愣住了,难道这个西凉人,也是个大夫?

这时那伪“弟弟”无奈的摇头道:“酒有什么好吃的。”

我这才猛然醒悟,原来他的同道中人,是说喝酒啊,我赶紧涎着脸谗笑道:“是啊,是啊,同道中人,嘿嘿,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千杯不醉的功效啊。”

那姓麦的两眼圆睁,漆黑的眼珠子眨了两眨道:“当然有啦,不信你尝尝,来,给你一个。”说罢,从桌上拿了一根递给我。

我脸上显出几根黑线,唉,这做兄弟就是不一样,给那劳什子赵兄,就是一把,给我这个同道中人,才一根。

这时坐在我旁边的诸葛亮,不知道何时把地图收了起来,爽直的冲着那茶老板喊道:“老板,多切两盘驴肉,再一坛最好的酒来。”边说边指指姓麦的他们这一桌。

他们三个面面相觑了几眼后,竟然对视大笑起来,一点也怀疑我们是不是别有居心,五大三粗的,让我有些汗颜。

有诸葛亮这朵交际花出面,眨眼间就打的火热。

一相互通报姓名,听完,我大汗不止,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三个人。

原来年纪稍大的叫麦金,伪男“弟弟”叫麦银,通名姓名时,他们两个毫不避讳的告诉我们,他们就是西凉人。因为战乱,所以跟妹妹行走中原,专门递人送信,送东西赚点活口钱过日子。

初听到他们两个的名字时,我眼角黑了无数条线,麦金,麦银……合起来,再念念,我能不大汗吗?真是人才,怎生取的这名字。

接下来的互报姓名,震撼到让我若干年后回想起来,都激荡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