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430章 投创新,收知乎!

青云榜考生名单走马灯式的滚动播放。

榜上有名的不是来自互联网一二线大厂头部员工,就是来自四海八荒的技术大神.

能登上此榜的或许上限不高,但下限绝对不低,最起码阿里P7的入榜率也只有不到30%,就可见一斑。

青藤学院出于隐私考虑上面没有任何姓名信息。

人们看着屏幕最上面的青藤路入选硬性条件,基本都是99分以上,答题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才有可能上榜。

屏幕最下方是本次青云榜整体汇总的统计数据,

「青云榜入选考生总数:1440人;

百度:381人;腾讯:327人;阿里:283人;网易新浪搜狐新东方一搏.达内IT」

像BAT这种级别的头部厂牌,排名靠前也是应有之义,人数在100~300之间。

网搜新之类的二线互联网大厂人数逐级减少不足百人。

而那些培训机构每家也有几人到几十人登榜,尤其是新东方竟然有43人,着实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什么时候培训班出来的这么生猛了?

所有人看完有种华夏互联网大厂资深员工都跑来赶考的错觉。

无数闪光灯亮起,媒体记者趁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一幕。

而这些看到这个榜单的所有大厂负责招聘的人力人员,瞬间脸就垮了下来。

尤其阿里的那个人事经理,感觉自己的天都塌了。

第一反应就是,凭什么我们阿里就排老三啊,以前公司这帮技术不是一个个眼高于顶,牛皮哄哄的么?结果一到关键时刻全完犊子。

不对我到底是哪边的,经理赶紧进行自我反思,随后代入本职工作后,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凡是这榜单上的,不出意料基本上都是年薪百万以上的技术人才,而且他在上面没有看到M序列的考生。

也没毛病,毕竟一家企业最缺的就是那些干活的,而管理人员从来都是冗余的,他们阿里现在就出现了这个苗头。

如果说青藤学院招生是阳谋,那这份没有任何名字的榜单可就是赤裸裸的阴谋。

他能想到,现在各家互联网企业凡是这两三天请假的高级别员工,甭管参没参加这次青藤院考试,这些员工在上级领导的心里,有一个算一个怎么都得打个问号

自古人心最难测彼岸,或者说陈默这招实在是有够阴险。

先不管别家如何,按照他对自家企业的了解,估计接下来这一个月,阿里内部或许会出现不小的人事动荡。

如果说P3P4是小兵,P5P6是大头兵,那每一个P7以上的技术类员工都负责核心业务的主力军。

这些人的离开,势必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影响。

想的再远一些,万一因为交接总存在信息差,导致线上出现一些重大故障,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用户、市场乃至整个公司的公信力。

经理暗自叹息,有些郁闷,老子这边还在吭哧吭哧,想方设法招聘一些彼岸看不上的“残羹冷炙”。

这三天累死累活,好不容易招了将近三百人,彼岸倒好,釜底抽薪,引的他们各家公司高端人才库库向外流。

就算数量相等同样是三百,P3P4跟P7P8那能一样么?哦,还有好几个P9P10的.

好汉还经不住三泡稀,阿里就是再强壮也禁不住这么拉啊,榜单中出现的这些“叛徒”怎么能这样.

回过神来,他再也呆不下去了,赶紧跑回去准备起草第二封邮件,标题他都想好了。

《危!警惕公司高级别人才外流,建议上峰早做应对!》

人群围观了将近一个小时,方渐渐散去,因为大家发现青藤学院小程序上也同步这份青云榜单。

夜幕降临,晚上8点。

青藤学院的大门打开,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驶出,随即在门口戛然而止,因为前面有几个“雕像”挡住了去路。

车内,老莫指了下前方示意道,“老板,您看!”

陈默透过前方车窗把眼前这个奇葩景象尽收眼底,皱了皱眉。

什么鬼?

随后他下车,看着眼前一个油尽灯枯,两个摇摇欲坠,跟一旁的保安队长了解情况。

当听到一个在零下10来度的天气跪了10个小时,另外两个也跪了差不多5个小时。

陈默很是动容,当下社会竟还有此等毅力之人

此时,对面三人发现正主终于现身,‘雕像’也随之复苏,赶紧眼巴巴望着陈默虚弱地大声恳请,

“陈总,我就想要个补考.”

“青藤失去我这个人才,是彼岸的一大损失.”

“给我一个机会,还彼岸一个未来.”

随后他们三人就看到不远处那个男人貌似十分动容,他们以为苦心人天不负,终于通过自己的行为感动了对方,随后就听到对方传来不疾不徐的话语,音量正好能让他们听到,

“.这三个人你记一下,录入咱们青藤院.”

我靠,没想到一份兼职还有意外收获?

想着以后在彼岸混吃等死的日子,三人喜形于色。

他们刚想感谢,却发现对方话语没停,当他们听到“.黑名单,永不录用!”这几个字,那个油尽灯枯的哥们,眼前一黑再也坚持不住,瘫倒在地。

陈默见状,看着四周吃瓜的人群和媒体,他面露悲痛和不忍,凑到保安队长耳边小声说道,

“.你们做的还是不错的,这种情况就不要扶,否则解释不清。咱们出于人道主义,打个120,然后报警.辛苦了!”

“明白,老板,不辛苦,为彼岸服务!”保安队长整齐敬了个礼,随后召集手下众人执行老板最新命令。

陈默看了下空间和距离,笑了笑,登车吩咐老莫,“还能绕过去,走!”

透过车窗,陈默原本慈悲的表情消失,面无表情,眼神冰冷地看着旁边那三道想挣扎起身,却因为下半身毫无知觉,力有不逮的身影越来越远。

他收回目光,闭目养神。

谁知道这三人中,是不是都是对家安排好的死士,用来演戏的来钓鱼的,无论真假都不得不防,否则口子一开,青藤学院的信誉就有了污点。

而且演戏的几率不低,因为他刚才听到保安队长说,有几个貌似是媒体的人在外围盯了一整天。

退一万步讲,就是真的迟到的考生,跪的位置都能选择错,起码离大门再往前3米,这样自己车就绕不出去。

如此重要场合还能迟到,行动只凭一腔热血,冲动行事,没有提前想清楚各种情况,想通过道德绑架大达到一己之私,这种人跟奋斗逼有什么区别。

或许三年前的陈默,心生不忍,

但现在的陈默,坚如磐石。

这天晚上,网上关于彼岸·青藤学院的新闻竞相出炉,各方在舆论上极尽能事,站在不同角度来报道着

《一座彼岸青藤院,半壁互联人才库!》

《十动然拒2.0版本,来自陈默的无情!》

《青藤学院青云路,无数天骄谁为雄?》

《现代化科举,彼岸是创新还是守旧?》

《有考试就有作弊,彼岸人脸识别技术初亮相,反作弊措施效果拔擢。》

伴随着各种新闻,网友们也开始发挥出自身吃瓜别动。

许多亲临现场的考生在网上发着青藤学院内部各种图片,分享着见闻。

甚至还有记者混入其中,不是假扮考生,而是就是通过自学成为策划岗的考生,而且还考过了。

这家伙微博分享自己的心得,声称,今晚是他作为记者最后的一篇报道,明天他就会去青藤院入学报道。

网上甚嚣尘上,而最苦逼的当属许多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的员工们,今日他们彻夜难安。

尤其是阿里总部这边,人力总监看着“前沿阵地”发来的最新“战报”,又看了看自己负责的人力资源系统上的数据。

他感觉自己头顶,有个大大红色的“危”字。

往年春节假期,公司都是鼓励员工节前两三天请假,节后请假的审批会稍微严格一点。

因为节前员工的心思没几个会放在工作上,心里早长草了,与其效率不高磨洋工,还不如直接放假。

年后回来则是一年之际在于春,除非特殊情况才会准假,比如家里亲人去世了,结婚等等人生大事,像买不到返程车票都不是借口。

由于青藤学院在节后就开学,其实早就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因此今年公司特意加强节后审批流程,以往员工请假单只需要上级领导和分管领导两人审批通过就可以,今年则需要部门VP来进行特批才行,很是严格。

可即便这样,到现如今公司出现员工有假请假,不批硬休的情况,请假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什么家里的喵刚节育,作为妈妈的我要在它最艰难的时候陪在身边;

什么一想到节后要上班,就失眠,最近没精神需要请假;

什么我家的狗怀孕了,孩子是我的,需要请假去处理;

请假的人数多了,真是什么奇葩都能看到。

想到那份“战报”里面光青云路283人,总监赶紧查了下系统数据。

公司节后P7请假的有多少呢?491人!

总请假人数1638,要知道这些都还是先斩后奏,还有那些只斩不揍。

他又查了查,今天缺勤的员工数为2294,好吧,占了将近公司总人数十分之一。

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有事,有多少人是明修栈道,偷偷跑去青藤考试的?

他不知道。

过几天他会收到多少人的离职申请?

他也不知道。

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即便公司有竞业协议,他心里依然没有底,这玩意又不是万能的,彼岸跟阿里体量虽然有差距,但差距没那么大,对方真应收尽收,扯皮官司还真不好处理。

总监感觉这不仅仅是自己的职场生涯危机,更是整个公司的危机,毕竟这些人每个可都是绩效在top30%的核心员工,如果都离职,那公司.

嘶.

总监只感觉自己尾椎骨阵阵冒着寒气,直窜天灵盖,一个激灵过后,遍体生寒。

他现在反而希冀,彼岸青藤学院的考试难点,再难点,都不通过才好呢。

这个雷他可扛不住,赶紧连夜打报告,向上汇报,争取把锅分出去一些。

与此同时,新东方总部。

陈向东带领新东方管理团队成员亲自来到路边,夹道欢迎凯旋而归的“战士们”。

半小时后,他在办公室听取了带队老师的汇报整体情况。

这次新东方在青藤学院这次招生考试中,整体通过率达到10%,虽然远远不及青藤学院的17.4%的平均通过率。

也不看看跟谁比,要知道跟他们同台竞技的可都是来自四海八荒的大厂精英、青年才俊。

而且没有通过考试的学员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也通过青藤学院外各大“招聘单位”找到了归属。

更令人欣喜的是青云榜上,新东方足足有23人榜上有名,虽然其中22名都是老师,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对比其他培训机构,他们新东方成绩可称得上领先同行,捍卫了业内老大的地位。

以上这些可都是接下来青藤班招生的活广告,那都是金字招牌,想要忽.宣传那些生源,这就是王牌。

可以想见后续青藤培训班将成为新东方的重点业务。

陈向东听完汇报,稍微提炼了下重点,打了下腹稿,抄起手机就给老板报喜,最后听到老板在电话那种也很是高兴,

“.太好了,我应该后天就回来,跟那些考试通过的老师们说下,这次我给他们带了一些礼物,犒劳大家”

大年初十,彼岸·青藤学院考试第二天!

陈默今天没有来学院,其实他在青藤学院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视察环境,开学典礼演讲站台,看下整体考试情况,除了明天还有一场对青藤学员的对话再刷一波存在感和凝聚力。

接下来把交接棒递给许朝军,就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

如果没什么其他重要的事情,他今天是在学院里面看青云路“大比”的,可惜周受资那边传来消息,知乎那边的创始团队和投资人,亲自点名说想要跟自己聊聊。

根据周受资的分析,对方表示双方先初步沟通一下,应该只想接受投资,不想被收购。

这才是陈默亲自跟周受资来到海淀路3号鼎好大厦的创新工场的原因。

知乎的天使投资人是创新工场。

而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CEO是李开复,曾任微软和谷歌的全球副总裁,亚洲研究院院长,华夏区总裁等诸多职位,算是华人在外企TOP级公司混的不错的高管,殊为不易。

陈默跟李开复之前曾在小米发布会现场、互联网大会、年度经济人物盛典等场合,有过几面之缘。

最主要是他们还有个共同的朋友,雷军。

当时任UCweb董事长的雷军,就来到谷歌华夏位于京城五道口的办公室,迎接他的人是时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

随后,李开复将自己的一位下属介绍给了雷军,这个人是谷歌华夏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他的名字叫林斌。

其实李开复本意是就谷歌与UCWEB的合作,介绍两人认识,谁承想两年后,林斌却成了小米的创始员工。

世界就是这么小,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因此陈默跟李开复的关系保持的还算不错。

后来李开复在谷歌退出华夏后创立创新工场,搭建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与创业平台,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手机助手应用《豌豆荚》,就是当初自家彼岸助手10亿美元卖给百度,小马哥转头10亿美元想收豌豆荚,结果人家还不卖。

而现在豌豆荚正在勉励抵抗,百度手机助手的侵袭,在应用分发类工具勉强保持着市场第二的地位。

而另一个已彰显不俗潜力的就是知乎,其实就是仿照国外问答社交类网站Quora,再进行本地化后形成的产物而已。

鼎好电子商城A座写字楼10层。

陈默一行人见到李开复和知乎的创始人周源。

李开复带着周源,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给陈默和周受资一众客人,介绍参观了下创新工场。

随后众人来到一间会议室,周源开始介绍知乎目前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情况。

2010年底,知乎开始内测;

2011年1月26日,知乎正式上线;

2011年3月,知乎就获得创新工场的150万天使轮投资;

发展到目前,知乎的战略是贵精不贵多,执行严格的邀请制度。

一来是为了确保用户准实名身份的真实性;

二来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信息,实名制可以方便用户有的放矢的向你感兴趣的人提出疑问。

每一个都是高质量核心用户,目前整体用户规模在有意控制下,不超过10万,而且一些知名用户不乏李开复、美团王兴、搜狗王小川、真格基金徐小平等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知名VC、以及各行各业的资深专业人士在里面回答问题。

通过专业人士解答问题,出现很多经典的问答,然后散布网络,吸引更多人索求邀请,这也成为目前的知乎的营销策略。

听完介绍,陈默皱着眉,伸出三个手指,

“三个问题,

第一、知乎想要发展,最终肯定会放开,而放开又会导致问题回答质量下滑,有价值的问题变少,跟成立初衷相悖,怎么解决?

第二、知乎如何避免沦为下一个百度知道?天涯问答?

第三、盈利模式和商业化探索,有什么想法?”

“这个.”

周源一下就被问住了,而坐在他旁边的李开复听完也有些牙疼,这每个问题都是直指知乎目前的要害,陈默这家伙这是不出刀则已,拔刀就要见血啊。

其实这些问题周源不是没想过,而是他现在还真不知道怎么解决,最后只能磕磕巴巴说了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陈默不置可否,嘴角噙着笑容,针对刚才的那几个问题,结合知乎后续发展,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但每条都点到即止,听得周源心里跟猫爪一样难受。

随后他只是简明扼要说了下彼岸目前所拥有,而且是知乎急需一些东西,比如隐私舆情监控系统、智能推荐系统、日益成熟的创作激励机制等等。

“.刚才我说的这些,起码知乎能节省1~2年发展时间,但想要发展呈跟新浪微博这样的体量,还是任重道远。

而且核心用户的维持和激励是要钱的,我想李总当初给的150万,即便你再省也快见底了吧?”

周源听完,露出一丝苦笑。

李开复那边有些无奈,这家伙要这么直白么?不过创新工场基本只投天使轮,陈默刚才说的那几个问题也是他没有急需继续投知乎的原因。

其实以他的能力,创新工场随便攒几个投资机构,给知乎投个A轮,投个几千万不是什么大事,结果自己还没想好,彼岸倒是找上门来了。

“对于知乎,我们彼岸可是带着诚意来的,否则我也不会今天亲自出现在这里,我方之前对知乎有过全方位尽调和估值.大概在2000万美元,这些是评估报告,两位可以看下。”

周受资跟着老板话语,掏出一份财务方面的分析评估报告,递了过去。

“我这人的办事风格,李总应该了解,估计周总不太清楚,那就是不想一件事拖太久,效率太低。

一口价,彼岸溢价一倍,4000万美元,秒到账,彼岸全资收购知乎!”

4000万,还是美元,这让对面的周源呼吸一下就变粗了,毕竟前两天他还在愁怎么继续融资的问题,因为再过两月估计连员工发工资都成问题,而且现在知乎那些核心用户都是在用爱发电。

万一哪天,爱会消失呢?

就是不消失,转移了知乎也遭不住啊。

要知道现在知乎最值钱的可就是这些专业用户,这也是知乎有别于其他平台的最大依仗。

其实一开始周源和李开复两人在接到彼岸的来电后,就有过一次谈话,那就是投资可以,收购绝不可能。

可现在对方给的实在太多了,溢价一倍,有了这笔钱,知乎不得起飞咯啊,周源陷入天人交战。

而李开复也被陈默的财大气粗吓一跳,一般这种决定,只有在那些不懂行的土老板身上才会出现,而陈默显然是懂得不能再懂的行内人,难道知乎潜力真的这么大?

不说别的,创新工场投知乎的150万人民币,短短两年翻了几十倍,他也隐隐有些动心了。

周源跟李开复两人对视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里的犹豫。

卖还是不卖?这是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