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 > 第二百三十六章内阁雏形

在大康从来就不缺人才。

孟广义扼腕叹息,有一个人才即将要陨落。

梁安确实是在孟广义旁边说着。

“有些人的才能可以使用,可是有些人的才能就算是再过于精明,可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掌控不了就应当当断即断省的反受其乱。”

梁安这一生教导倒是说的孟广义心中突然一惊。

“梁兄,你这个说法倒很是新颖,我从来没有听过还可以如此去说的。”

不过孟广义虽然说着这个想法以前没有听过,不过还是郑重的在梁安面前表示着,只要是梁安所说的,他一定会用心的记着的。

看着严肃认真的孟广义,梁安想都没想就说了起来。

“自古以来持材傲物的有不少,而且因为有才能,就不将所有的人放在眼中的也有不少。”

梁安这说的孟广义云里雾里的。

“梁兄,你这到底要说什么?”

“呃,我给你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曾经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丞相。”

丞相?

这一下子倒是让孟广义来了精神,立马端端正正的在梁安面前坐好小板凳,等候着梁安给自己讲解。

而梁安也没有任何让孟广义失望的,讲了起来那丞相的故事。

丞相以为是随着陛下的开国功臣,深得陛下宠信,结党营私,提拔自己的人员,虽然很有才能,可是他做的却都不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反而是不停的刺激着当朝陛下,还想要将陛下的权利彻底的架空。

说到这里,孟广义直接反应过来。

“你说的可是当今丞相啊。”

这一下子梁安确实有点儿胆战心惊起来。

“我怎么可能说当今丞相呢?当今丞相是谁?我也不知道啊。”

“当今丞相胡庸可是和你说的差不多,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朝中很多事情啊都逼的陛下不住的和他妥协。”

“是吗?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个可真是巧合,太巧合了,我都不知道丞相是谁。你就和我说是这样的事情,难道我们这圣明仁慈的陛下就没有办法解决于他吗?”

“陛下怎么会不想解决于他?只是丞相的势力太大了,陛下虽然登基有不少的年岁,可是这丞相的权利是在先皇之时就巩固下的,不说朝中诸位大人有一大半儿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和他的至交好友,就连军中也有不少的将校是和他有关系的,不是他的女婿,就是他的家族中人,这可真是干系慎重啊。”

梁安看着孟广义弱弱的说了一声“要是当今陛下做的不漂亮,一旦失德是不是这个丞相就有机会了?”

“那可不,想当年当今陛下的先祖开国武皇帝那可真是没话说,四处征战深得士卒军心,只是因为以前的帝王猜疑使得黄袍加身才有了现在的大康保大康数百年安宁的陈氏家族。还有很多人心中是支持他们的,哪怕是丞相的权力再大,也有一些忠肝义胆之人和他们抗衡,才使得局面不至于糟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是这么回事啊?”

梁安点点头后不过又说了起来。

“可是我们的必下应当是英明神武的,就像是我故事当中所说的那样,假借外出调动不少的忠于他的军队护卫,等到回返都城的时候,这些军队都护卫着他来到了都城,而且沿途隐蔽消息,很多通向丞相军队调动的消息都被掐断。

等到兵临城下,丞相已经无计可施,只能够乖乖的被陛下解决,国事落到陛下身上平稳过渡,没有任何风波。”

“呃,那接下来呢?”

孟广义像是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计划,在梁安面前不住的询问着梁安问题。

只是梁安接着说着“陛下有感丞相的职位太过重大,所以在六部和丞相与皇帝之间新设了一个顾问的角色。由六个人一起为陛下决策。”

“这不还是丞相吗?只是将一个人的权利分成了六个。”

孟广义又一次说出了梁安的问题,不过这一次梁安却像是有准备一般。

“只是这六个人品级都不高,只是五品官,更好的只能安排四品官,不可能更高了。

他们虽然有权利,但是品级太低了,就算是权力太大,也不可能给陛下造成什么样的威胁。

而且他们只有建议的权利,而没有决策的权利,等到各地上的奏折被陛下安排的这几个顾问过了一遍之后,陛下就看看他们批复的奏折。

满意的就执行,不满意的打回去,让他们重新拟建议。要是他们有问题,随便一个有权利的官员还不能解决他们?”

“这真是超乎想象的办法呀,要是陛下能按照梁兄所说的去进行此事,大有可为。”

梁安却是急忙摆摆手“我说了我只是给你讲一个故事,将那有才能但是心思彻底的不纯的人的事情摆平。你可千万不要做的太过于过火,也不要牵扯到现实当中。”

“明白明白。”

看着孟广义在那里不住的明白着,梁安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其实还有一个故事要告诉你。”

“还有一个故事?”

刚听了一个故事像是吃瓜一样学了不少本事的孟广义更是看着梁,安,等候着梁安给自己讲一讲他有什么样的故事。

梁安也没有任何隐藏的,又一次说了起来。

“曾经在一个强盛的王朝,那是相当的强盛。敢敢在他们家门口挑衅的敌国,无不被打的灰飞烟灭。”

“哇,好强大的国度啊!”

孟广义在梁安说完后不由得感慨一句。

“可是这个强大的国度怎么样呢?”

梁安接着说了起来“在这强大的国度里面做官并不是科举,而是举孝廉。”

“举孝廉?这和前朝以前是一样的,前朝感举孝廉有局限性,而且多是世家门阀之人,所以依然决然的开创了科举。”

呃?

这一下子梁安又有点儿无奈,自己太不熟知以前朝代的事情,还是自己只读书知道的太少,根本就了解不了以前的情况。

不过梁安既然说了起来,就没有中途停下的道理,继续在孟广义面前说着。

“是啊,这举孝廉为官有不少的局限性,所以科举为官,在这科举为官之前的举孝廉当中有一个一直谦卑的孩子,颇有孝名为官员,而且他确实做的不错。

一步一步向上爬,也来到了丞相的位置,可是在他来到丞相位置新帝因为原有的帝王病逝登基,可是新帝的年纪太小,只有年仅十余岁,根本就处理不了朝政。

而这个丞相一直为人忠厚,而且深得民心,并且做事相当漂亮,对皇帝是相当的尊重,众人就推举他暂代国政。

只有这样正直忠厚的人,还不会做出任何有让宗室,让国家动荡的事情。”

梁安刚说完孟广义就在旁边拍着手。

“他肯定是将这强盛的国家开创了更加强盛了吧。”

孟广义说的应当是人之常情,有如此忠义而且有责任心,负责任的丞相主持政务,等到陛下成年之后再还政于陛下,这将是一段美谈。

不过梁安却是摇了摇头。

“你想的太简单了,随着权力的越来越大,原本有老皇帝压制,还能够节制一点的丞相,在新帝不压制自己,而是整个国家的权力都放在他身上的时候,他膨胀了。

直接抢夺了新皇帝的宝座,自己坐上了那人人羡慕向往的位置,而因为他原本的名声,没有多少人反驳于他。

就连一直忠于宗室的军中将校也因为他的好名声倒向于他,你想想这样的人有多么可怕?”

这一下子孟广义猛然之间被点醒,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双眼放光。

“我明白了,我父亲为何会在朝堂之上孤身一人,原来他不想被名声所困。

万一因为名声做出一些不敬的事情,那可是灭顶之灾。并且受陛下猜疑。

如此情况之下,才可保我孟家长治久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