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朝为田舍郎 > 第四百七十四章 剑南出兵

朝为田舍郎 第四百七十四章 剑南出兵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洛阳已被收复!

亲卫话音刚落,帅帐的门帘被大力掀开,顾青匆匆走出来,疲惫的神情透出一股轻松。

亲卫跳下马,朝顾青抱拳行礼,兴奋地道:“侯爷,捷报!洛阳收复了!”

一旁的韩介愣了一下,接着放声大笑,使劲拍着大腿,高声道:“咱们竟然真的攻下洛阳了!”

报捷的亲卫笑道:“是的,今夜子时,洛阳城内便有火光映天,后来南城门内发出激烈的交战厮杀声,南城的吊桥被放了下来,再后来,沈田将军领兵赶到,见城门未开,沈将军下令撞击城门,没多久,城门被撞开,恰好救了王贵他们一命,王贵和弟兄们与敌厮杀已是危急关头了……”

“最后沈将军率兵入城,围剿击杀叛军,城内留守叛军大约五千左右,根本不是咱们安西军的对手,沈将军入城后,叛军见大势已去,已有一大半降了。侯爷,洛阳城已是咱们的了!”

顾青嗯了一声,问道:“沈田和王贵他们伤亡如何?”

亲卫一愣,见顾青第一时间并非庆祝破城,而是问起将士们的伤亡,亲卫不由感动地道:“侯爷勿念,王贵和亲卫们伤亡不大,战死了大约五六名兄弟,沈将军所部伤亡更小,大军入城后叛军已没了士气,抵抗并不强烈,大半已归降。”

顾青放心地点点头,然后又道:“高尚可在城里?”

亲卫又兴奋起来,高兴地道:“高尚居住洛阳城的天子行宫,被咱们活擒,正在押往大营的路上,侯爷很快就见着他了。”

顾青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走到大营的空旷处,看着远处洛阳城内仍未熄灭的火光,不由露出了轻松的笑意,伸了个长长的懒腰,道:“天快亮了,这一夜折腾……派个人告诉沈田,马上接管洛阳城防务,派兵驻扎城楼,斥候放出三十里外随时打探各方动静,从本城选几个有名望的士子文人,临时任为官吏,维持城内正常运转。”

亲卫抱拳领命,正要离去,顾青又补充道:“还有,告诉沈田约束入城的部将,严厉禁止烧杀抢掠,凡我安西军麾下将士,任何人敢抢掠欺凌洛阳城百姓士子,必斩!”

回到帅帐,顾青瘫坐在地上阖眼养神,最初的喜悦过后,此刻他的表情似乎看不出多高兴。

段无忌走到顾青身边,轻声道:“侯爷,咱们收复了洛阳城,侯爷似乎没那么高兴?”

顾青仍阖着眼,淡淡地道:“洛阳城守军空虚,攻下洛阳城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段无忌道:“侯爷,那可是洛阳城,大唐的东都,您可知收复洛阳的消息若传到长安,君臣将是何等的惊喜,天子也将不吝封赏,更重要的是,安禄山的北方粮道从此彻底被咱们安西军断绝,叛军能在关中支撑的时日不多了,这场叛乱会很快平定下去……”

段无忌越说声音越小,脸上渐渐布满了恍然之色:“侯爷的意思是,叛乱不宜太快平定,叛乱若平,天子故态复萌,对侯爷必有猜疑,侯爷便再也没有机会舒展志怀了,对么?”

顾青笑了笑,道:“我没那么阴暗,叛乱若能早些平定,对天下百姓未尝不是好事,至于我,宠辱不惊,纹丝不动,安西军在我手里,大唐收复的城池也在我手里,以后天子若想动我,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顾青叹了口气,道:“我担心的是函谷关,那里,才是咱们真正的战场,也不知李嗣业的陌刀营能不能守住,常忠的兵马能否及时赶到,函谷关的军情才是我此刻最担心的,虽然未亲眼见到,但我知道陌刀营将士的艰难程度比攻下洛阳城难多了。”

段无忌沉默半晌,道:“侯爷宽心,李嗣业将军不会让侯爷失望的,很快会有捷报至。”

顾青叹道:“但愿伤亡不会太大,陌刀营可是我精心栽培数年的宝贝,这一次算是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了……”

段无忌道:“‘好钢用在刀刃上’,侯爷这句话妙极,学生知道您的苦心,是想给陌刀营将士一次亮相的机会,让他们挣下军功,攒下战场经验,叛军未灭,将来还有更多生死搏杀的时候,陌刀营需要军功,也需要战场阅历,方能真正成长起来。”

顾青苦笑道:“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想要军功,拿命来换,舍不得死,从此便窝窝囊囊在这乱世活着,从来没有两全其美之说。”

“侯爷放心,陌刀营从上到下,没一个窝囊的,学生相信过不了多久,函谷关的捷报便要来了。”

顿了顿,段无忌试探着道:“洛阳城已被咱们拿下,安西军下一步是否北上,收复被叛军占领的城池,截断北方与叛军的联系,让关中的叛军成为一支彻底的孤军?”

顾青摇头,道:“不急着北上,这些日子咱们应该都看见了,从北方涌来无数难民,叛军占据北方的土地,但留不住北方的百姓,百姓恐慌南逃,如今北方留下的都是那些舍不得土地,不得不忍受叛军敲诈的地主,安西军不急着收复,让叛军多消耗些日子吧。”

段无忌不解地道:“不急着收复北方……侯爷的意思是,北方的地主……”

说着段无忌悚然一惊:“侯爷是要借叛军之手,抹除北方的大地主,为将来消除障碍?”

顾青眨眨眼,笑道:“我是不是很聪明?”

段无忌顿时明白了顾青的用意,情不自禁朝顾青长揖一礼,叹道:“侯爷目光高远,格局之宏大,学生不可及也。”

顾青平静地道:“土地问题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根源原因,权贵和地主大量兼并民间百姓的土地,无数百姓沦为失地难民,或是权贵地主家的农奴,朝廷积弊甚深,又不能悍然朝这些权贵地主动刀,索性就由叛军的刀来帮忙吧,让那些权贵地主死在叛军手里,终归是为未来的天下大治埋下伏笔。”

从怀里掏出一封发黄的奏疏,上面署着宋根生的名字,那是当初青城县一众豪杰与济王死士鏖战时,宋根生在书房里匆匆写就的。

这封奏疏顾青一直不曾递上去,他知道这是惹祸之道,活了两辈子,顾青至少不会像当初的宋根生那么幼稚,他很清楚有些事情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捅破了窗户纸,死的人只会是自己。

但这封奏疏顾青却一直贴身藏在怀里,上面宋根生的斑斑血迹已泛暗红,可谓字字啼血。

这封奏疏,顾青迟早会交给李隆基,让他仔细看,但前提是,他的身后有无数执戈武士保护他。

宋根生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顾青正在默默地做着,用他自己的方式,温润无声,但残酷。

一切与他无关,但一切都在他的布局中。

二人在帅帐内各怀心思时,一骑快马从函谷关出发,朝洛阳城外安西军大营飞驰而去。

…………

如今的宋根生并不幼稚,每个男人的一生里,总有一段幼稚的时光,宋根生也不例外。

男人终归是会成长起来的,只不过成长需要一个诱因,或许是因为年少时青涩无果的爱情,或许是一次撕心裂肺断人肠的突变,也或许是看清了现实社会的残酷真相,于是在沉默中静寂无声地从绵羊变成了猛兽。

某段动人的文字,一阵轻柔的晚风,一场泛着乡愁的夜雨,很美,但它绝不会让男人成长,男人的成长是带着实实在在的伤痛的,每个成熟男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疤痕,那是曾经痛过的痕迹。

宋根生站在益州城外的山道边,山道上一队队募兵快速地走过。

宋根生仍是文官打扮,头上的璞巾严严实实遮住了额头,秀儿站在他面前,不舍地拽着他的衣袖,垂头默默地哭泣。

轻轻抚着秀儿的发丝,宋根生柔声轻笑:“我是文官,不会上战场的,鲜于节帅也断然不会让我上战场,但我是行军司马,大军出征我必须要随军,益州城里你举目无亲,不如让下人护院送你回石桥村,那里不会寂寞。”

秀儿嗯了一声,但仍哽咽着不愿放开他的手。

宋根生眼中也泛起了几许不舍和无奈。

“夫君此去随军,一定要保重身体,而且万万不能上战场,我宁愿你是个逃兵,也不愿你逞一时之勇。”秀儿抬头认真地道。

宋根生又笑了:“我不会做逃兵。关中告急,陛下旨意各地军镇节度使率兵入关中勤王,剑南道也是军镇,也要派兵入关的,鲜于节帅都亲自领兵了,我怎能例外?放心,我们很快就会平定叛乱,凯旋回师的。”

秀儿又哭了起来,远处,冗长的号角又在催促行军的速度,宋根生不得不咬牙放开了她的手,又叮咛了几句家事,然后在秀儿不舍的眼神中绝然离开。

节度使的行军司马算是不小的官儿了,宋根生有资格骑马,而且鲜于仲通还特意派了几名亲卫贴身保护他。

骑在马上随军走了一个多时辰,心中离愁渐消,宋根生嘴角忽然泛起一丝笑意。

这次奉旨随军入关中,或许可以见到顾青。

算算时日,大约五年未见了,听说他率安西军正大出风头,故人应无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