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朝为田舍郎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困龙入海

朝为田舍郎 第四百三十七章 困龙入海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生逢盛世是诗人之幸。

顾青经常在想,李白这样的诗人如果生在生灵涂炭的乱世,千年以后还会有那么多传世经典的诗吗?

那个一生狂放不羁,极爱自由,与世俗格格不入却才华惊艳的诗仙,乱世里是否还会写下无数令人击节赞叹的诗篇?

他的诗里是否还会有山河锦绣,梦呓般的浪漫,和狂放飘逸的豪情?

乱世里的李白,也只能是一个疲于奔命的凡人,他改变不了世界,甚至那些千古流传的诗篇,也会渐渐没于战火。

李白今夜是特意来找顾青的。

他已五十多岁了,但对世情仍懵懂得像个孩子。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李白手足无措,他不明白为何好好的臣子要反大唐,不明白有饭吃有衣穿的盛世里,为何还有人不知足,要打破这一切美好的东西。

李白今夜没喝酒,但脑子比以往大醉之时更浑浑噩噩,一路如梦游般来到顾青的府邸。

顾青将他请进府,府上前堂内,歌舞伎们列队静静地站在回廊下,等待顾青的吩咐。

顾青看了看李白,挥手命歌舞伎退下。

“酒来!”顾青忽然放声道。

李白就有这样的魅力,与他在一起,顾青都不知不觉变得豪放起来。

丫鬟端酒而入,顾青揭开泥封,递给李白一坛,他自己也捧着一坛,也不用杯,端起酒坛仰头便灌。

灌了小半坛,顾青发现李白竟滴酒未沾,不由有些惊讶,这可不符合李白的人设。

“心事萦怀,无心饮酒。”李白神情失落地摇头。

顾青叹道:“太白兄喜欢游历山河,喜欢自由浪漫,不如趁早离开长安往南,那里尚算太平。”

李白抬眼打量他,轻声道:“你比我强,你也会写诗,但你更懂经世治世,二十多岁的你已爵封县侯,强我甚多。”

顾青苦笑道:“但我却非常羡慕你的人生,你超脱于世俗之外,从来不愿摧眉折腰,想走就走,想喝就喝,别人一醉解千愁,你一醉让千年后的小学生发愁……”

说起人生,二人都觉得在走一条自己并不愿走的路,像中年人的婚姻。

“听长安传闻,顾贤弟被陛下封为安西节度使,不日便要启程西去?”

“是,我奉旨率安西军入关平叛。”

李白坐直了身子,殷切地道:“能否带上我?我愿报效君上,为国沙场除贼。顾贤弟,我的身手你应该信得过的。”

顾青目注他的眼睛,缓缓摇头:“对不住,太白兄,我不能带上你。”

李白急了:“为何?”

“因为那是军队,军法规矩极严厉,触犯任何一条,轻则军棍,重则斩首,以太白兄狂放不羁的性子,恐怕根本守不住军规,我只说一点,军中严禁饮酒,你能做到吗?”

李白语滞,神情颓然地垂头叹气。

顾青笑了:“我视太白兄为敬仰之人,实在不忍害你性命,我为一军主帅,也不可能让你一人破例,否则我难以服众,太白兄,从军的念头还是打消吧,你的性子不适合军队。”

李白叹息道:“我想做点什么,不仅是为朝廷,也是为自己……我今年已五十多岁了,但入仕的念头一直没断过,不是那种宠臣弄臣般的入仕,而是真正可以造福一方的官职,我出身商贾,科考之途已断绝,只能靠沙场杀敌博军功而入仕,然而这条路也走不通……”

顾青摇摇头,李白的性格若真当了掌实权的官,真不知是造福一方还是祸害一方,此人极具才华,但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甚为糊涂,嗜酒如命,性格极为散漫随便,处置公务的话,会害了很多人。

沉吟许久,顾青缓缓道:“太白兄若欲博个军功,我给你指条明路……”

李白两眼一亮:“愿闻其详。”

“李十二娘你应该认识吧?你明日去找她,她会在敌后对叛军做一些破坏的事,你若愿意与李十二娘一同做此事,来日收服河北后,我愿向朝廷保举你为官。”

李白思索片刻,随即喜道:“好,太白便应下了,多谢顾贤弟指点,来日若能为朝廷立功封官,太白也不算白来世上一遭。”

顾青叹息道:“你没白来,真的,你太没白来了。”

明亮的烛台下,看着李白那张时而迷惘,时而兴奋的脸,顾青心中不由感慨。

都说史家不幸诗家幸,然而当乱世真正来临,诗家果真“幸”吗?

除了一些流传千古的诗篇,诗人仍如普通人一样,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战火硝烟里,无人能幸免。

…………

第二天一早,宫里便来了一位宣旨的宦官。

圣旨的内容不出所料,任顾青为安西节度使兼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加封太子少保,光禄大夫,赐紫金鱼袋,并赏亲仁坊宅邸一栋,以及长安郊外泾阳县良田千亩。钦命马上启程回安西整顿兵马,率军入玉门关平叛。

顾青接旨,府中管家和下人们欢声如雷,上前恭贺家主官复原职,顾青淡然笑了笑,府邸和良田,如今看来都是一些虚妄的东西,叛军若打进长安,这些东西转眼便成了叛军的,唯一有用的是官职。

顾青将许管家叫到一旁,严肃地告诉他,马上遣散府中下人,许管家大惊,跪地恳求顾青不要抛弃他,他已年迈,若被遣散出府,天下之大,无处可去。

顾青迟疑片刻,终究还是心软了,于是让许管家将家中值钱的物事都打包,装车后运往蜀中青城县石桥村,他在石桥村还有一座宅子,许管家若不介意的话,不妨现在石桥村落脚,待战事平定了再回长安,总之,如今的长安城是待不下去了,必须马上离开。

许管家忙不迭应了,只要能留下他,去哪里他都愿意。

顾青又让他带上李隆基赐的歌舞伎和乐班一同回石桥村住下,毕竟是天子所赐,不能随地扔了,歌舞伎也都是苦命人。

将家里的事安排妥当后,顾青立即出门拜会杨国忠。

照例送上一份重礼,杨国忠眉开眼笑,连称自己为官向来清廉,实在是两袖清风,顾青此举是坏他的名节云云。

官场客套话就当是放屁,顾青很有涵养地劝他收下,只是私人礼尚往来,并无以权谋私之念。

杨国忠心花怒放地收下礼,对顾青更是客气了几分。

顾青见他收了礼,对他便不客气了,开门见山要钱要粮要战马兵器,昨日李隆基亲口答允过,又喂饱了杨国忠,此事毫无阻碍,杨国忠当即拍板,马上调拨二十万贯钱,两万匹战马,至于兵器箭矢弩矢等等,更是大方得一塌糊涂。

哪怕如今叛军已快打到长安了,杨国忠仍然不慌不忙,对朝廷国库的东西也是毫不爱惜,说送就送。

杨国忠的眼里只有李隆基和杨贵妃,只要李隆基不死,别的都是身外物,给便给了,没什么可惜的。

这样的人居然能当宰相,李隆基晚年之昏聩可见一斑。

落实了调拨战马兵器一事后,顾青与杨国忠殷殷惜别,二人演技很走心,都红了眼眶,杨国忠亲自将他送出门外,一边挥泪一边从门口随便找了棵垂柳树,从树上摘了一截柳条给他,顾青的哭戏差点笑场。

这货真是典型的小人,连场面功夫都懒得做了。别人都是送到城外灞桥边折柳,这货直接从家门口折柳,送别搞得如此草率,偏偏还真情流露流了几滴眼泪。

恐怕打死杨国忠都想不到,他的生命其实已进入了倒计时……可惜了,其实这个祸害活着对顾青本人还是有好处的,朝廷有贪官才好钻空子。

辞别杨国忠后,顾青心中有些遗憾,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从朝廷国库捞好处了,待到长安失守,朝廷君臣仓惶逃命,各地勤王军队只能从当地寻找补给,再也无法指望朝廷拨付了。

一想到是最后一次,顾青忽然有种回去跟杨国忠再谈一轮的冲动,能捞一点算一点,大不了多送点礼。

午间来到张九章府上,与张家人一同用饭。张九章是鸿胪寺卿,李隆基没逃以前,他肯定走不了,但顾青还是劝他早做打算,先让府中家眷离开长安,待天子逃离长安时,也请张九章千万不要搞什么城亡人亡的无谓举动,勤王大军迟早会收复长安,待到收复后,你在九泉之下会不会觉得亏得慌。

对顾青的离开,张家姐妹早有心理准备,张怀玉也快离开长安了,她要回石桥村。顾青嘱托她,从石桥村选几个能干的人派往南方常驻,负责采购各地各州的粮食,用以供应以后的安西军。

顾青如今最担心的不是安西军的战力,而是后勤。

顾青前世是商人,习惯站在经济的角度看问题。对他来说,战争打的其实就是钱财和后勤。

张怀锦表情很失落,顾青匆匆回长安,没待几天又要匆匆离开,这些日子她几乎每天都来找顾青,恨不得时时刻刻与他腻在一起,然而该走的终究要走。

一顿饭吃得索然无味,饭后顾青向张家人辞别,张怀锦拽着顾青的袖子,一边哭一边跟着他往外走,死活不愿松开。

顾青心中也很难受,张了张嘴想向她许下点什么,然而乱世即临,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意外,有些诺言不敢轻许。

后来还是张怀玉凑在妹妹耳边,不知嘀咕了什么,张怀锦愣了半晌,终于还是松开了手,让顾青离去。

下午,顾家府邸前。

韩介领着亲卫站在门外,顾青收拾停当,翻身上马。

“走,回安西!”

众亲卫轰然应了,骑马朝城外驰去。

此行西去如困龙入海,大丈夫当纵横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