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朝为田舍郎 > 第三百二十章 石桥学子

朝为田舍郎 第三百二十章 石桥学子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9: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亲仁坊,顾家侯府。

张怀玉最近来侯府比较勤,一来是帮顾青打理宅院,督促下人不可懒惰,二来是侯府最近安排住进了几个客人,张怀玉每日带他们游历长安。

客人都是少年郎,最小的才十六岁,最大的二十多,他们全是石桥村出来的少年。

当年顾青坚持在石桥村开办学堂,聘请了夫子给村里的孩童授课,孩童们的书本纸笔都是顾青出钱,两三年下来,已初见成效,村里几个有读书天赋的孩子渐渐有了成材的迹象,于是张怀玉决定在他们参加科举之前,让他们来长安看看,增长一下见识和眼界。

四个少年郎,来长安已有半月,这半个月里,张怀玉领他们看了长安的名胜古迹,也常带他们去李十二娘府上,与李十二娘府上形形色色的宾客来往交谈,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有名的官员和诗人,比如颜真卿,杜甫等等。

四位少年从离开石桥村那一天起,便不停地汲取这个世界的养分。石桥村到长安一千多里,路上各种风光各种古迹,每一处说得出名字的古迹都有着一段久远的故事。

来到长安后,四位少年更是应接不暇,与颜真卿杜甫等人的交谈里,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与李光弼和张九章的闲聊中,他们对朝堂与天下有了初步的认识,偶尔他们还能遇到剑圣裴旻,裴旻好酒,醉后常强扯着他们,非要授他们敌百人的绝世剑招。

如梦幻般的日子,四位少年眼里的长安如同一位风姿撩人的绝世美女,他们为之深深着迷。

再想想当初贫瘠偏远的石桥村,仿佛已是前世的烟云,渐渐淡于记忆。

一大早,张怀玉来到顾家侯府,许管家殷勤地打开门,恭敬地将她迎进府里。

虽然无名无分,但许管家早已将张怀玉当成侯爷夫人,是侯府的女主人……或许不是唯一的女主人,毕竟那位蹦蹦跳跳的怀锦姑娘也算一位,但可以肯定,这位怀玉姑娘一定是正室大妇,许管家对侯爷正室夫人必须毕恭毕敬。

一秒记住https

“侯爷夫人啊,说话就入冬了,侯爷去安西已快一年了,老汉只听说侯爷在安西打了个大胜仗,却不见侯爷寄回只字片语,安西贫苦之地,侯爷不知遭了多少罪,陛下也不说将侯爷调回长安,偌大的侯府总觉得空荡荡了,失了主心骨一般……”许管家在前领路,一路絮絮叨叨啰嗦个不停。

张怀玉嘴角噙笑,对于“侯爷夫人”的称呼,刚开始纠正了几次,然而许管家太固执,每次纠正后唯唯称是,下次依旧如此称呼,屡教不改,久而久之,张怀玉只好无奈地懒得纠正了。

“你家侯爷这一两年恐怕还回不来,为国戍边哪里顾得上家,管家安心等着,好好打理府中的一切,主人不在,莫让下人们惰怠,生出轻慢之心。”

许管家连连点头,拍胸脯保证一定会尽管家职责,好好督促下人勿使惰怠,若然发现,家法绝不容情。

四位少年早已穿戴整齐,站在侯府前堂的廊下等候。

许管家见了他们四人,不由嘿嘿直笑,情不自禁夸赞道:“侯爷的故乡真是人杰地灵之福地,不仅出了侯爷这般神仙似的大人物,单只看侯爷的这四位小同乡也是个个不凡,不但温文有礼,且学识超群,对老汉这个下苦人也是礼数周到。夫人您不在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跑出去玩耍,而是老老实实在院子里读书习字,这等沉稳老成的品性,几位少郎君将来必有大出息。”

张怀玉站在院子里,静静地看着廊下恭立的四位少年,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他们……勉强算不错,但还是差得远,比你家侯爷差远了,需要历练方可成材,如今……不过是四个书呆子罢了。”

眼里露出欣赏,但张怀玉的嘴里却很挑剔,可见当初在石桥村时,她对村里的学子是何等的严苛。

四位少年从廊下走出来,走到院子里,朝张怀玉长揖行礼:“学生拜见怀玉阿姐。”

张怀玉在石桥村学堂向来不苟言笑,村里的学子对她非常敬畏,她在学堂等同于校长般的存在,但对学子们又没有师生之实,于是学子们纷纷以“阿姐”称之,久而久之,这个称呼便固定下来了。

张怀玉淡淡点头,道:“今日带你们去国子监看看,大唐学府之首,独属长安的国子监,里面的博士和贡生皆是饱学之士,与之相谈,获益良多,你们要用心听,多听多问,珍惜这次机会,这是我的二祖翁搭上了鸿胪寺卿的面子才请得几位博士屈尊与你们一晤,当世学子,得此殊荣者寥寥无几。”

四人纷纷行礼,恭敬地道:“是,学生听阿姐吩咐。”

张怀玉见他们老实本分一副呆头鹅的样子,不由失望地叹了口气,怎么看都像书呆子,不会又培养出几个跟宋根生一样的迂腐之人吧?

出门步行,张怀玉故意不乘马车,让他们多领略长安的风土人情。

走了一段路后,一个名叫冯付生的少年问道:“阿姐,顾阿兄何时回长安?我们……很想他。”

张怀玉摇摇头:“这一两年你们见不到他,他赴任安西不到一年,天子欲委以重任,短期内回不来的。”

四人失望地互视一眼,没出声。

张怀玉又道:“你们用心读书,准备两年后的科举,若能高中,全村摆三天三夜的酒宴为你们庆功。”

四人闻言神情各异,两人喜形于色,另外两人却有些迟疑。

张怀玉将他们的表情看在眼里,朝迟疑的二人一瞥,道:“你们没信心高中?”

二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二十来岁气质颇为沉稳,名叫段无忌的人道:“阿姐,学生有一事不解,阿姐能否为学生解惑?”

“你说。”

“读书是为科举,科举是为做官,那么做官是为什么呢?”

张怀玉眼里露出笑意:“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去问问宋根生,你们的宋阿兄,他如今是蜀州刺史府别驾,我想,他能告诉你们做官是为了什么。”

段无忌摇头道:“官至宋阿兄,位封四品,一州之地,权柄仅次于刺史,能做到这个位置的当世已是凤毛麟角,可终究仍只是造福一方,那么我们读书人心里想的,嘴里念的所谓‘天下’,岂非空中楼阁,《礼》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们学的是治国平天下之术,为何只能治一方之地,而且往往还做得手忙脚乱,常有恶政乱政,致黎民陷于苦难。”

张怀玉眯起眼,很不客气地道:“你连一地都治不好,何言‘平天下’?知道你们的宋阿兄曾经走过多么恶劣的弯路吗?知道他曾经付出过多大的代价吗?”

段无忌苦笑道:“阿姐误会学生的意思了,学生是想说,我还年轻,并不急于科举,因为我读了许多圣贤书后,脑子里积累了太多的困惑,这些困惑无人能解答,只能靠我自己去摸索,去看清世道黑白善恶,亲历众生悲喜后,才能给自己一个圆满的答案。”

顿了顿,段无忌直视张怀玉的眼睛,认真地道:“学生不想为了做官而科举,就算我参加科举,也只是想称量出自己的斤两,证明自己是个人才,但做官并非我所愿,我所愿者,认清自己,也认清这个世道,然后再回过身继续领略圣贤书里的道理。”

张怀玉顿时有些错愕,她没想到这位看起来非常沉稳的少年,脑子里竟然有如此叛逆不羁的念头。

然而他说的话在耳边嗡嗡作响,她竟无法找出反驳的言辞。

叛逆不羁吗?并不见得。

或许段无忌所想的才是真正求学致知的真理。

良久,张怀玉轻声道:“我无法断言你的话是对是错,但你们的顾阿兄曾经说过,人生一世,先见自己,然后见天地,最后见众生。这也是圣贤庄子的思想,你既然不想做官,想必有自己的主见,我无法帮你决定。”

段无忌长揖一礼:“多谢阿姐体谅学生。”

随即段无忌又道:“学生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阿姐成全。”

“你说。”

段无忌语气深沉地道:“学生能在石桥村学得圣贤道理,让我见识了大千世界,回想当初的自己,真如坐井观天之蛙,今日之所学所得,全是顾阿兄和怀玉阿姐的恩惠,若非您二位在村里开办学堂,我一生只是个困于囹圄的无知愚昧之人……”

“承二位恩情无以为报,而学生我仍想游历一番,所以……学生想请阿姐答应我去安西都护府,让我成为顾阿兄麾下幕宾,学生将用尽所能去辅佐顾阿兄,也在顾阿兄身边学一些我想学的知识和道理,为我所惑者寻找到答案,阿姐,可否?”

张怀玉有些吃惊:“你要去安西辅佐顾青?”

“是,不算辅佐吧,准确的说,应是去当学徒。”段无忌微笑着道,他的眼睛清澈干净,不掺杂半分私欲。

见张怀玉惊愕不语,段无忌轻笑道:“当初在村里学堂时,我便知顾阿兄有凌云之志,他要闯出一番盖世功业,我们石桥村的学子都将被顾阿兄所用,顾阿兄的身边想必也需要我们这样的读书人帮忙谋划补遗周全,阿姐,让学生先去打个前站不好吗?功名与官职,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