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八百六十章 李衍有子初长成(二)(求订阅!)

史上有没有八贤王这个人两说,可李衍的儿子李济却真有“八贤王”之称。

李济的王爵称号其实并非“贤王”,而是“济王”。

可李济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聪明英武,喜愠不形于色,且最喜欢接济穷苦之人,所以百姓都管他叫八贤王。

截止到目前为止,李衍儿子当中,除了李存以外,名声最大的一个就是李济,不论是刚正不阿的李严,还是能力敌千军的李威,亦或是才高八斗的李貌,都比不上李济。

而且,李济的背景深厚,他舅舅花荣是开国十大将之首,手握重兵,并且深受李衍信任和器重,关键是李衍的那些老兄弟都很喜欢李济,这是李衍的其他儿子根本比不了的。

所以,李济站出来和稀泥,大家也就就坡下驴了。

李昂道:“这还真不知道,太子府的小黄门通知我时,只说今天必须得到场,那小黄门还拿了太子的金牌,我见事不小,才第一时间就与八十七一道过来。”

李威道:“连我这个伤员都通知必须得到场,事情自然是小不了,而且,应该是与咱们有关。”

李貌分析道:“此事虽然不小,但也应该大不了哪去才是,没见太子都没动用侍卫嘛。”

这时,又有一个人走进来。

此人看样子很想低调,但他一进来,所有皇子都看向他。

见此,他只能很礼貌的冲一众皇子点点头,然后找了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坐下。

可即便是这样,别人还是时不时的看他。

由此可见,他在一众兄弟当中,是有很重要的分量的。

此人名叫李修,他是李衍的第四个儿子(李衍的第三个儿子早夭,因此,他仅比李存和李威小,比李衍的其他儿子都大。)

别说与李存、李昂、李旭比,就是与李威、李严、李貌、李济,李修的出身都比不了——李威、李严、李貌、李济,李修的母亲是陈丽聊、程婉儿、花宝燕、梁红玉,她们虽然不是李衍的皇后,但也全都是李衍的妃子,关键是她们全都是李衍心爱的女人,而李修的母亲却是程婉儿的使女环儿(当初因为程婉儿怀孕了,程万里特意送来给程婉儿当通房丫头的下人),现在,因为跟李衍比较早,又生下了李修,而且李修很争气,才被李衍升为婉仪。

更关键的是,因为环儿的出身很低,加上环儿自幼就被卖进程家没有家人,以至于李修背后甚么支持力量都没有。

对比其他兄弟,李修唯一的优势就是他的年纪比较大。

只可惜,在李修小的时候,李衍只致力培养李存,并不给其他儿子机会。

因此,李修一直到铁通元年,才有入仕的机会。

那时,李修已经十六岁了。

可因为历史原因,李修只能跟那些十三四岁的弟弟们一块跟着李衍处理国事、政事,跟那些十三四岁的弟弟们一同起步。

不过——

对此,李修从来没有抱怨过,他将李衍交给他的任务全都一丝不苟的完成。

而且,一有时间,李修就去图书馆充实他自己。

跟在李衍身边的那两年,李修的表现,让李衍都有些侧目。

加上,李衍耽误了李修三年。

所以,出于欣赏,也出于补偿,李衍在仔细考虑过后,就将李修扔到了北海郡去历练——李衍给自己的一众儿子选择历练的地方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李衍越看好的儿子,就越会将他们丢到偏远、苦难的地区锻炼,当然,李衍的儿子们也可以自己去跟李衍说他们想去偏远、苦难的地方锻炼,不过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在北海郡,李修先是在最偏远、最靠近北海的一个小县“极北县”担任主簿。

在极北县那段时间,李修主张极北县发展渔业,并将特产北海道蟹运往内地销售,另外,李修还主张跟不远处的流鬼人加大贸易规模,做流鬼人与内陆的转运生意,将流鬼人制作的红鲑鱼鱼子酱销往内地。

李修的这两个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极北县民众的经济情况,也使得这个偏远的小县城人口多了起来。

而这还只是李修小试牛刀。

因为在极北县做出的成绩,李修很快就被李衍调到了北海郡担任郡尉。

李修在北海郡郡尉的任上,主张发展机械代替人力才采集金银矿,并从燕京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比如火车,比如探照灯,比如先进的爆破技术,等等。

结果,李修的这一系列改革,使得北海郡的金银采量一跃成为第一,而且增加是过去的七倍多,更关键的是,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后来,所有矿区都效仿李修的改革,以先进技术增加采集量,导致大中的金银储备量暴增,大中的钱庄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强,大中也越来越有钱。

鉴于李修在北海郡做出来的这一系列的成绩,李衍又亲自安排李修去吴哥郡历练,让他去帮王伦和石宝解决中南半岛的民族问题。

在李修到吴哥郡之前,王伦和石宝主要是以杀来制止中南半岛的各族人民叛乱的,也就是,但有反抗,就格杀勿论。

李修到了吴哥郡以后,走访了各个地区,与所有民族的人都有过深刻的接触。

走了一圈之后,李修提出了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和亲、会盟、贸易操控、册封、行政管辖、在限制范围内宗教信仰自由等等一大堆相对要柔和许多的民族政策。

王伦和石宝此时已经在中南这里杀了好几年了,可以说,中南这里已经被血腥所笼罩。

可中南半岛这里的人大多都有很强的宗教信仰,因此,光靠杀戮,是不能彻底解决中南这里的民族问题的。

因此,李修所提出来的相对柔和的民族政策,让王伦和石宝眼前一亮。

关键是,杀了这么多年,也确实该封刀了。

所以,王伦和石宝开始支持李修以李修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

让人惊喜的是,李修的这一系列手段,还挺管用。

在这一系列新的政策推出以后,中南半岛这里的民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和。

当然,这也要得益于之前王伦和石宝的杀戮,否则,李修的政策不可能这么轻易被中南半岛的原住民接受。

很多人甚至断言,如果大中能一直占据中南半岛这里,最多一二百年,中南半岛这里的民族问题就能彻底解决。

李修也因此名声大噪,世人都知道了他这个能力不凡的四皇子。

李修之所以现在在燕京,是被李衍叫回来的,为得是等东北收复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让他去东北处理金人和蒙古人。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李修就会北上担负更重的担子。

另外,因为李修在中南半岛那里立得大功,他也成了他的兄弟们当中为数不多获得王爵的皇子之一。

从李修的经历,以及李衍对李修的安排上,一众皇子谁看不出来李修已经在李衍心中挂上号了,未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是李修想低调就能低调的,因为一众皇子已经开始攀附甚至是忌惮起他来了!

……/12_1204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