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七百七十九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求订阅!)

南宋老将宗泽死了。

自从过了江之后,宗泽就一心谋划杀回过报仇雪耻,收复失地,救出赵氏之女,灭掉大中,然后北上直捣黄龙迎回二圣。

为此,宗泽先后给赵构上了二十多道奏章。

宗泽先是请赵构不要跟大中议和,君臣一心,率领大军杀过江去,恢复正统。

可那时已经派杜充限制住了宗泽的赵构,连听都没听。

后来中宋议和成功之后,大中从南线调走了五万大军北上,宗泽探明这一消息之后,认为这是收复失地的天赐良机,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所以,连连给赵构上奏章,请赵构务必要把握这个机会过江北伐,否则,必悔之晚矣。

可赵构仍是连理都没理宗泽,让宗泽的十几份奏章全都如石沉大海一般。

这里得说明一下,赵构不理宗泽,也是有原因的。

是。

当时,大中从南线调走了五万大军,可那时大中在南线仍有十万人马,他们坚守各个要地,宋军要想突破他们坚守的防线,没有一两个月时间,绝无可能,而有这一两个月时间,中军完全可以从北线再撤回来,进而让南宋前功尽弃,然后可以以此为借口,一举杀过江灭了南宋。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原因以外,还有另外几个原因:

首先,虽然赵构对宋军的掌控比以前要强上一些了,可还是有不少听调不听宣的将领,因此,并不是说,赵构想北伐,就能北伐的,当然了,话又得说回来,事在人为,如果赵构真要北伐,他也一定能想到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其次,北伐是需要钱的,自从宋朝的海上国际贸易被大中断了以后,宋朝的经济体系就出了严重的问题,目前,南宋只能靠蜀中救济和从其属地横征暴敛度日,而这点钱勉强维持南朝朝廷的运转都不够,南宋朝廷甚至连军费都开不出来,哪有钱去北伐?

再次,李成和钟相这两伙义军,现在闹得越来越凶,尤其是后者,已经滚雪球般滚到了二三十万——很早以前,赵构就派沿江招捉使孔彦舟,去剿钟相这伙义军,却不成想,孔彦舟率所部,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暴横不奉约束,关键是,孔彦舟还暗中跟钟相这伙义军勾结,以至于,钟相这伙义军,越剿,声势越大。

以上种种,都让赵构没法腾出手来去破釜沉舟。

其实,也正是因为探明这些,大中才敢从南线调走五万大军。

所以说,宗泽的主张,也并非全对,至少是有一些局限性。

可话还得再说回来,宗泽看得也不错。

那时,的确是赵宋唯一的机会。

那时,赵宋如果果断出击,中军势必不能全力应付北线的金军。

如此一来,中军就会面临双线作战的苦境。

然后,赵宋再想办法游说西夏参战。

加上,那时大中在中原立足未稳。

赵宋还真有可能将大中从中原赶走。

只可惜,赵构并非能做此孤注一掷、放手一搏的雄主。

而且,不仅不是雄主,因为跟大中议和南宋最大的压力突然没了,赵构还心生懈怠,有些无心朝政(也可能是因为对南宋现下的时局很是力不从心,进而让赵构有些自暴自弃),另外,赵构最近还有些贪图享受了。

这并不是冤枉赵构。

李衍不是开始在燕京修建自己的皇宫嘛,赵构也在临安修建他自己的皇宫,不,应该说,赵构先李衍几个月,就开始修建了——东南八路提刑司收取诸色经制钱赴临安,共收钱六百六十余万缗,这笔钱大多都被赵构用来在临安修建他自己的皇宫了。

而且,不仅赵构开始懈怠,就连赵构手下的人,也都是这样。

而这些人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赵构的两个宰相汪伯彦、黄潜善——他们专权放任,不能提出任何施政方针,满脑子都是如何讨好赵构。

宋赵构宠幸的内侍省押班康履等宦官,又骄奢作乱,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另外,还有很受赵构宠幸的王渊——金人攻打东京、河东,宣抚使范讷统领勤王兵屯驻雍丘,王渊那时为先锋,后来,赵构成立在元帅府,王渊便以所部归赵构的大元帅府,为赵构带去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因此,赵构即位之后,对王渊极为器重,誉为柱臣,加上王渊跟康履等宦官交好,南宋始置御营司,便以王渊为都统制,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继而改称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进保大军承宣使,正赶上,江南群盗蜂起,赵构又以王渊为制置使平杭州一带盗匪,王渊提兵征剿,所向披靡,大获全胜,于是,赵构将王渊升为枢密使,并兼任御营都统制,可以说,赵构对王渊是宠幸至极,王渊因而节节高升,同时,王渊也因此而膨胀,聚敛钱财,搜刮民脂民膏,以供他自己享乐。

其实,也不只康履等宦官、王渊,现在的南宋朝廷,从上到下,都散发着一股腐败的气息,没有了锐志。

老将宗泽见此,忧愤交加,连连给赵构上奏折,希望能改变赵构,能改变这一切。

可宗泽的奏折,要么被黄潜善等人所阻碍,要么被赵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宗泽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

也就在这时,传出,大中要迁都燕京,并且已经开始在燕京大建宫殿。

得知此事了之后,南宋小朝廷开始沸腾,南宋的文武百官开始欢呼雀跃——以汪伯彦、黄潜善为首的人分析,大中这是要将重心移到北边,准备跟北边的胡人死磕到底,而且,李衍开始骄奢淫逸,没有了进取之心,他们大宋终于没了外患,至少暂时没了外患。

这也就导致了,本就开始腐败的宋朝官吏,更加堕落。

见情况不仅没好,反而还越来越差,宗泽终于一病不起!

诸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看着诸将说:“我因为二帝遭受不幸,赵氏女被叛臣尽占,积愤成这样,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则我死而无恨了。”

诸将都流着泪说:“怎敢不效力!”

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处于弥留之际的宗泽,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言语中全在念念不忘北伐,最后连呼三声“渡江!渡江!渡江!”,溘然长辞,享年七十岁。

得知宗泽死了,赵构非但没有伤心,还以杜充接替了宗泽、朝廷终于收了宗泽的兵权而沾沾自喜。

更有甚者,将宗泽之死与大中迁都并称“双喜临门”。

当然,南宋也并非全都是糊涂人。

何俌就对左右之人说:“吾深惜夫宗泽抱忠义之志,竞为谗沮,郁而不得少伸也。泽为帅,义士已团结,盗贼皆已归附。然有张仲孝友主于内,而后吉甫得以专征战于外,汪、黄既主中东南之议,则宗泽还京之请,虽二十疏而何益?百计排沮,忧愤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盖亦抱无穷之恨。泽死而杜充代之,是何异以渊代逖、以姜维而续孔明之事功也?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