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夜战八方(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夜战八方(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李衍就寝之前。

朱琏和卡特莉娜·卡芙叫进来了上百人以供李衍挑选今夜的侍寝人员。

这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

这也可以说是,后宫拉帮结派的明显化。

对此,李衍也没有甚么太好的办法。

拉帮结派是中国人也可以说是人的天性。

再者,在没有办法让李衍专宠一两个女人的情况下,一众女人自然是希望李衍也宠她亲近之人,那样的话,她在这后宫之中也能多一些助力。

这事不仅朱琏她们干,就连刘慧娘这个皇后都不能免俗。

前不久,刘慧娘将刘麒的女儿也就是刘慧娘的侄女弄进宫来,然后推荐给了李衍。

看在刘慧娘的面子上,虽然那丫头才十三,可李衍也收了,然后给了一个婉容的高。

所以,只要后宫中的这些女人做得不过分,不触碰到李衍的底线,李衍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她们折腾了。

李衍是一个念旧情之人,所以,李衍最先将朱慎德妃、郑庆云、狄玉辉等以前临幸过的人挑出来,多给她们一些机会。

然后,李衍又将折美凤、折美鸾、折月秀、折月茹、折月芝、折月美等折家的人挑出来——最近这段时间,刘锜和韩世忠已经打到太原了,而太原是河东最重一镇,因此,金人抵抗得很是坚决,双方在太原附近,可以说是寸土必争,现在刘锜和韩世忠正利用李衍在汉儿当中的威信号召汉儿起来反抗金人的统治与金人打游击,而作为河东坐地户的折家,在此事之上出了很大的力,当奖。再者,折美凤等女长得也都不错。所以,于公于私,李衍都得收了折家的这几个姑娘。

再然后,李衍将朱琏的两个侍女挑了出来——这两个侍女天天围着朱琏转,李衍自然是认识她们的,见她们出现在侍寝的人员当中,李衍哪还能不知道朱琏是希望李衍纳了她们,而这个面子,李衍无论如何都得给朱琏,否则朱琏就没法掌管宋宫了,那样的话,宋宫就会乱,而李衍也会因此多出不少烦心事。再者,朱琏的这两个侍女本来就是朱琏千挑万选、悉心培养、用来帮她自己稳定皇后地位的,因此,她们的才貌品性都是上上之选,是难得的好女人,李衍没有不要的理由。

再再然后,李衍将郑庆云的那对双胞胎妹妹挑了出来——说实话,李衍惦记这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已经有些日子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收了她们,今日李衍的兴致很高,正好将她们收了。

再再再然后,李衍又挑了五六个自己比较中意的。

这时,李衍看到了王姓使女。

被郑庆云猜对了。

王姓使女的风韵,准确的说应该是那股子风骚加妩媚劲,让李衍眼前一亮。

所以,李衍将这王姓使女也留下了。

剩下的,李衍挥挥手,让她们先下去——她们只能等下次机会了。

这一夜,龙蛇乱舞,李衍夜战八方……

……

次日一早,神清气爽的李衍,早早的就起来了,然后同朱琏、折苗苗等人一同吃了顿早餐,再然后去校场练了一会武艺。

待到辰时,李衍收功,然后去上早朝。

跟以往一样,今天又是一大堆事。

比如,金人派了十万大军增援辽东、燕云,吴玠不敌,退回辽东固守,完颜斜也将亲率大军增援燕云、平州。

比如,宋将张所的游击队已经扩张到了二十万,严重威胁大中境内的安全。

比如,新收复地区严重缺粮,地方官员请求朝廷尽快拨付粮食稳定局面,这其中又以河东和河北最急,两地如今已经快成人间地狱了。

比如,北宋已经数年没有清理黄河河道了,要谨防黄河在汛期决堤酿成大灾难。

比如,孟人和傣人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如今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处于劣势的孟人,也就是以堕罗钵底国为主的一众孟人国家,请求大中出面干预,抑制住以女王国为首的一众傣人所建国家的侵略行为。

比如,西夏请求派遣使节来恭祝李衍创建大中。

比如,以前一直避而不见的大理国,现在主动想跟中南诸郡贸易。

等等……

而这些还只是大事,小事就更多了。

对此,李衍的原则是,抓大放小。

小事,一概交给一众宰执们去处理,而自己只要结果就行。

大事,李衍则亲自参与讨论,甚至是亲自拍板。

最终——

金人增援。

在李衍的坚持下,朝廷选择相信前线将领的判断——刘锜、韩世忠、岳飞惹要增援,就立即给他们派援兵。反之,刘锜、韩世忠、岳飞如果不提援兵一事,就由着他们。

为保证援军能在最短时间内派出去,朝廷让王彦和八万精锐大军停止开荒待命,随时准备出征。

另外,朝廷还给杨沂中下令,让他放慢收复江苏、安徽、湖北等地的脚步,留出五万精锐随时待命。

张所的游击队扩大到二十万。

除了又派出一万轻骑防止这些游击队侵扰各地以外,在李衍的坚持下,朝廷还命令各个地方政府和军情部甄别招安这些游击队,给他们反正的机会。

新收复地区缺粮。

在李衍的坚持下,朝廷先从东京的粮仓中分出去三百万石粮食应急。

紧接着,李衍又亲自点将,任命陈康伯为都转运使、胡世将为都转运副使,动用大中目前所能动用的一切资源,从高丽、日本、台湾、甚至是中南,往中原运粮,赈济灾民。

而所有事情当中,最让李衍头疼的就是黄河。

不夸张的说,金朝和元朝的灭亡,其实都与黄河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就连北宋的灭亡,也与黄河有一定的关系。

考虑到这些,又听了一众大臣的分析和主张之后,李衍拍板做了三手准备,一手是出资一亿元(贯)顺水势清理黄河河道(李衍可不干北宋君臣干的那种傻事,非得要改变黄河的流向),第二手是迁民,将容易受灾地区的民众迁走,最后一手是从现在开始就做赈济黄河两岸百姓的准备。

至于中南半岛之事,李衍则大手一挥,全部都交给王伦等人处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首先,那里太远了,远到朝廷真有点鞭长莫及。

其次,中原的事太多了,多到李衍也有些顾及不上中南半岛上的诸郡和朱罗郡。

所以,李衍才将那里的事,全都交给王伦等人处理。

至于西夏遣使一事,对大中而言,是一件好事——目前,大中可以说是腹背受敌,能暂时稳住西夏,当然是好事。

至于将来收复西夏,随便找点理由就可以撕毁现在签的任何条约,古往今来,莫不是如此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