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六百四十七章 改朝换代的前奏(求订阅!)

听说李助等人要将宣抚司搬到都堂来,那些搞了半辈子政治的人,怎么会不明白,这是改朝换代的前奏?

以孙傅为首的还忠于赵宋的大臣们义愤填膺!

然并卵——

这毫无用处。

王时雍已经请李助以宣抚司的名义颁发告书:虽致仕但在京及宫观人、僧道、耆老、军民,于明日午日,赴宣德集议。考虑到人多混杂,无以分别,将文武百官及致仕在京宫观人并分拨赴秘书省、僧道赴宣德门外西关亭、军员赴大晟府集议,各令知悉。

秘书省是宋朝廷主管馆阁藏书的部门,位于宣德门外右南廊,正对着右掖门。大晟府是宋朝廷掌管音乐的部门,在御街西侧,景灵西宫南边。

次日天一亮,陆陆续续就有官员来秘书省报到,有军人去大晟府集合,有僧人道士前往宣德门西朵楼,有士庶百姓前往宣德门东朵楼。

虽然宣抚司的告书上并没有说,集议何事,但大部分人其实都已经猜到,必是议改朝换代之事。

等百官基本到齐,王时雍下令关闭秘书省大门,令范琼派兵在门外守卫,任何人不得外出。

这时,王时雍、徐秉哲等已经归附水泊梁山的官员走入都堂,然后由王时雍当众宣布道:“赵宋已亡,天下无主,以德论,辽东王,尊名李衍,力取燕云十六州,只因不忍汉人自相残杀教胡人渔翁得利,遂将燕云十六州尽数送给赵宋,然赵宋无德亦无能,不仅尽失燕云十六州,还失了祖宗打下的黄河以北之大片疆土,更被金人所废,令汉人蒙羞,不配人主,而我主辽东王,文治武功,皆冠盖天下,实为汉人脊梁,必能外拒强敌护汉人百姓不受侵扰,内治天下令汉人百姓安居乐业,当取赵氏而代之,为天下之主……”

不管是谁,如今都得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李衍取代赵氏成为天下之主是最合适的。

只有那些,或被儒家思想洗了大脑,或是真是受了赵氏大恩的人,才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总而言之,当王时雍宣布:“愿意拥立我主辽东王建立新朝的,请签下自己的职位与姓名。”并最先签下他自己的名字之后,数百官员纷纷上前,在一张白纸上写上自己的职位与姓名。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不少人是含泪签下其名的。

很显然,这些人对宋朝还有些留念或是惋惜。

然而,有可能是出于害怕,有可能是出于畏惧,有可能是出于为了大义,有可能是为其家族、家人考虑,有可能是为他们自己的前途考虑,尽管他们为宋朝哭泣,但他们还是愿意为亲朝效力、愿意为李衍效力。

当然,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也有一些人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孙傅道:“主上出辱,太子横死,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大宋亡矣,我护卫太子不力,当以死从太子,请禀报辽东王,孙傅不能为他效力。”

说这话的同时,孙傅深深的看了王时雍一眼。

虽然孙傅没有证据,但他也猜出来了,赵谌之死,与已经代表宣抚司发言的王时雍脱不开关系。

孙傅不恨王时雍太狡诈,只恨他自己的这双眼睛瞎了。

所以,孙傅甚么都没有再说,也没再看王时雍,而是径直离开了。

范琼不愿拦下一个已有死志之人,因此放孙傅离开了。

张叔夜则坦诚回答说:“累世受国厚恩,誓与国家共存亡,实不愿立异姓,悉听处置。”

言毕,张叔夜也离开了。

随后,徐处仁、胡直孺等人也没有签名就离开了。

三十七岁的御史中丞秦桧,也来参加了这个会议,但他拒不签名,并且说道:“辽东王武盖天下,无可否认,但何以有德?辽东王原只是江湖豪杰,上皇不以卑鄙,予以招安,后因为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赐辽东王,古往今来,恩宠至极,莫过于此,今大宋遭难,二圣蒙羞,辽东王不思救驾卫国,却要取而代之,何德?桧窃缘自祖父以来,七世事宋,身为禁从,职当台谏,荷国厚恩,甚愧无报。今大金拥重兵,临已拔之城,操生杀之柄,威制官吏军民等,必欲灭宋而易姓。又逢辽东王起大兵救都与金军相峙。桧忘身尽死,以辨其理。赵氏自祖宗以至嗣君,一百七十余载,功德基绪,比隆汉唐,实异两晋。顷缘奸臣渝盟,结怨邻国,谋臣失计,误主丧师,遂使生灵被害,京城失守。非无德也。辽东王欲德天下,当还政赵氏,驱除鞑虏,复我中华,天下必歌颂之,或可比肩周公,成为千古贤臣。”

秦桧这一番慷慨其词,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想劝李衍,不要夺赵氏的天下,要当一个贤臣,要帮赵氏撵走金人,然后还政于赵氏。

不得不说,从秦桧的这次发言来看,现在的秦桧,在政治上实在是太天真了,也可以说,现在的秦桧还是有一些赤子之心的,也许只有经历了被金人囚困,再经历了屡屡不得志,秦桧才能蜕变成那个千古奸臣。

跟秦桧一样很傻很天真的人,还有很多。

一个面目严冷的官员厉声说道:“二百年赵氏天下,岂可付它姓?哪怕此人是辽东王,吾愿同去请命,还政于赵氏!”

在这人右侧,有一个官员忽然放声大哭道:“吾请同行!”

王时雍不认识这两个官员,呵道:“自列名氏。”

那面目严冷的官员回答说:“我是奉直大夫寇庠,他是朝请郎高世彬。”

这时,监察御史马伸对众人说道:“吾曹职为争臣,岂可坐视,不吐一辞?当共入议状,乞存赵氏。”

另外,还有监察御史吴给与御史台检法官王庭秀宣称致仕,秘书省校书郎胡寅、太常寺主簿张浚逃入太学中。

这些人都没有在议状上签名。

只可惜,不签其名的,毕竟只是少数,极少数——只有寥寥十几人。

他们这些人,甚么都做不了,也甚么都改变不了,改朝换代的大势已定,人人皆知,辽东王李衍即将问鼎天下,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

书客居阅读网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