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衍大王终于回来了(求订阅!)

出兵第十三日,刘锜所率领的前军终于抵达济州府。

其实,早在四天前,杨再兴所率领的第一营已经到了济州府。

当时,只有三五十衙役在主簿的带领下维持府中的秩序,济州府的其他官吏,一部分相应赵构的号召,前去投奔大元帅府,一部分隐遁起来,一部则逃去了南方。

第一营一到,百姓看见梁山军的大旗,问清楚真是梁山军,就打开了城门,然后将济州府献给了梁山军。

自从水泊梁山退出济州之后,济州的民众,一下子就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当年,水泊梁山在济州时,济州这里,无一饿死之人,不管甚么灾年,只要到了梁山泊,就都能活命。

而且,水泊梁山的人一向是公平买卖,水泊梁山在济州的短短数年之间,济州府就成为一个繁华的贸易区,左右之民皆洋溢着无尽的幸福。

可自从水泊梁山从济州撤走了之后,济州府民众的生活水平就每况日下。

前几年,宋国收复燕云之后,因为要救济燕云地区,宋朝廷从济州府这里征集了大量的民财,支援燕云,劳民伤财。

又赶上连年天灾。

不少实在是活不下去的人都逃去胶州半岛投奔水泊梁山去了,只有一些不愿离开故土的人,如今还住在济州府。

如今,济州府已经是十室九空,早已不复当年繁华的样子。

生活在济州府的民众,人人有菜色,路上到处都能看到饿死之人,甚至都有易子而食的现象。

前军的粮草一到济州府,赵鼎就找刘锜借了一部分军粮,然后摆了一百个施粥点救济民众,同时,又让军医将医棚支起来免费帮民众看病。

看到这些熟悉的施粥点和医棚,济州百姓无不喜极而泣,李衍大王终于回来了,梁山军终于回来了!

很快,这消息就四散出去,人们奔走相告,无数活不下去的民众纷纷涌向济州府。

见到这一幕幕,梁山军的将士无不以自己是一个梁山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赵鼎很快就全面接管了济州的所有政务,大批有经验的官吏被赵鼎井然有序的派到各个方面。

几天后,赵鼎以宣抚司的名义下令,以工代赈,将民众组织起来,修复济州府的城防,修复济州府的道路,清理河道,等等……

济州府开始恢复生机。

水泊梁山向来军政互不统属,管民的就别想管军,管军的就别想管民。

所以,文武向来是各忙各的。

就在赵鼎恢复济州的秩序的同时,刘锜已经制定出了出兵的计划。

这个出兵计划,并不是针对东京汴梁的,而是针对周边府城的。

刘锜之所以没有一头扎去东京汴梁,原因有很多:

首先,东京现在可是有十几万金军,而且大半是骑兵,百战而还的精锐骑兵,而刘锜手上目前满打满算也才三万五千多人马,直扑东京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其次,目前河南、河北的形势非常复杂,不仅有金军,还有宋军,而且,宋军的数量要远远大于金军,因此也是不容小觑的,要知道,宗泽可是以区区一万多兵马就十三败金军,这数十万宋军若是能团结一致,刘锜这三四万人马,是真不够看的。

再次,战争永远都是服务于政治的,虽然梁山军从不畏惧打仗,但也不能瞎打,总得等到将左右的形势全都摸透了,制定好了最有利于水泊梁山发展的作战计划,才能开战。

总之,这种倾国一战是不能盲目瞎打的。

不过——

虽说不能盲目开战,但这并不妨碍,前军先将整个山东拿下,增加自己的战略纵深。

所以,到了济州没多久,刘锜就下命,张显带一营人马去夺取东平府并驻扎在东平府,汤怀带一营人马去夺取濮州(后世山东菏泽鄄城)并驻扎在濮州,姚政带领一营人马去夺兴仁府(也就是曹州)并驻扎在兴仁府,王俊带一营人马去夺单州并驻扎在单州,郭浩带本部一万人马和杨再兴带第一营去夺广济军(此地离东京汴梁仅有二百多公里,换而言之,郭浩部和第一营算是前军的先锋。),然后驻扎在广济军。

将这些人马派出去了之后,刘锜手上只剩一万多人马,多少显得有些兵力不足。

不过没关系,只要郭浩等人能顺利夺取那些目标地区,被那些地区围着的济州就是绝对安全的。

这次,李衍出兵中原,就是来问鼎中原的。

如果事成,那么李衍必定君临天下。

到那时,李衍开国,必然要升赏一些有功之臣。

所以,此时不卖力,待到何时?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锜将郭浩等人派出去了之后,郭浩等人全都跟打了鸡血一般,极速往自己的目标呼啸而去。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梁山军此举反倒是帮了赵构。

因为梁山军大举抢占山东地区的地盘,以至于原本在山东各地驻扎的宋军纷纷弃了驻地前去投靠赵构。

比如,知信德府梁杨祖,率武义大夫张俊、武翼郎苗傅、范实,以及武功郎祁超、从义郎盖渊等将领,统领一万多人、一千多匹马前往开德府投奔赵构。

比如,知博州孙振,知深州姚鹏,各统领两千人马,前往开德府投奔赵构。

比如,广济军的丁顺、孟世甯、温宗建、李大钧、张荣,统领八千人马前往开德府投奔赵构。

再比如,单州的王澈、董谊等人率领六千多人马前往开德府投奔赵构。

等等……

短短十几天时间,大元帅府的人马就从原来的不到五万,迅速膨胀到了近十万。

副元帅宗泽见状,喜出望外,力劝赵构率领这近十万大军去解东京之危。

可汪伯彦却坚决反对道:“金军数十万之众,聚于京城之下,沿路要害之地,皆由其控制,自开德府之南四十里是卫南县,从此至京城之下,金人扎下了连珠寨,并时常派人四处侦探,可谓水泄不通。我军名虽有十万,实不过八万多,其中召募的民兵又居其半。如此兵力怎么解京城之围?做事须量力而行。现如今,先别说解东京之围,当务之急是先将大王安排到一个稳当去处,现在金人在黄河两岸往来不断,开德府并不安全,绝不是可以安顿大王之处,必须尽快前往应天府,大王身安,然后再传檄天下兵马,令其皆来会合,一同发兵东京,如此方可解京城之围,则国难才可图。”

对于汪伯彦的主张,耿南仲、耿延禧、高世则等均无异论,只有宗泽对于救援京师还耿耿于怀。

可是,赵构现在已经顾及不上宗泽的想法了。

梁杨祖等人来到开德府之后皆说,梁山军已至,并四处攻城略地。

而开德府虽然在河南,但紧挨着山东和东京——如今,开德府左面是金军,右面是梁山军,形势非常危急。

赵构敏锐的感觉到,必须尽快离开开德府前往应天府,否则他就有可能再也走不了了。

赵构于是召集诸将开会商议,诸将也都认为汪伯彦的安排很有道理,很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综合众人的建议,赵构很快就下定决心,大军开拔,前往南京应天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