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机遇(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机遇(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听王伦说,“君上无暇,它日再来见。”,然后一众宋商就被王伦打发了。

这跟一众宋商之前所想的不太一样。

在他们想来,李衍不见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也就罢了,怎么也不见他们?

这无疑让这些宋商有些慌了!

自从灵州被西夏所占之后,路上的丝绸之路就已经不通了,因此,要想做国际贸易,必须走海上。

而现如今金军大举南下,北方的贸易全都做不了了。

所以,宋商大量下海,加入海上国际贸易的行列,成为海商。

除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商人加入海商这个行列以外,还有大量的读书人,也就是那些落榜的举子们,也加上海商行列大做海上国际贸易。

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得有数万宋人,成为海商。

其实这也正常,因为海上国际贸易真的是太赚钱了。

很多下海已久的海商,如今全都已经发了家,泉州、广州等地,有很多海商,动辄身家就是几百万贯,最厉害的一个海商(即泉州徐德荣),在南洋做了十几年生意,赚了两亿贯。

两亿贯是甚么概念?

如今北宋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不过才一亿多贯,而且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像现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别说一亿贯,就是八千万贯都收不上来,徐德荣通过十几年海上国际贸易,竟然赚了北宋两年的财政收入。

北宋有是史上极为有钱的朝代,拿北宋来说,其实还不够形象。

还是拿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来说吧。

唐朝兴盛的时候,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三千万贯,徐德荣通过十几年海上国际贸易,赚了盛唐时期六七年的财政收入。

如果按照后世算,徐德荣通过十几年的海上国际贸易,赚了四十万亿人民币。

所以,徐德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富可敌国,如果他将全部身家都捐给北宋朝廷,说不准都能帮北宋朝廷渡过靖康之耻。

做海上国际贸易的海商们,他们一次出海,就能赚十几倍的暴利,有些时候甚至能有几十倍的暴利。

海上国际贸易有如此巨大的利益,而如今中南半岛东边所有的沿海地区和必经的马六甲海峡全都在李衍的掌控之下,没有李衍发话,谁都做不了海上国际贸易。

所以,李衍不愿意见他们,这些宋人海商怎么可能不着急?

来拜见李衍的这二十几个宋人海商,皆是海商中的佼佼者,他们每一个的身家都得在几千万贯以上,其中就包括第一海商也是海商中的传奇徐德荣。

一出总督衙门,数千宋人海商就将徐德荣等人围上,纷纷道:

“徐公,大帝可愿见你等?”

“徐公,大帝甚么时候还咱们商船?”

“……”

徐德荣简单的应付了一下这数千宋人海商,就带其余二十几个人去一间酒楼中的雅间坐下。

众人才坐下,就有人道:

“徐公,大帝不见我等是何意?”

“我等与大帝同种同源,非是那些大食商人、西天诸国商人可比,大帝不见那些商人有情可原,为何也不见我等?”

“是否是大帝觉得我等所献之礼太轻?不若我等众筹,再送大帝一份厚礼,如何?”

“……”

徐德荣虽有“徐公”之称,但年纪其实并不大,只有四十多岁。

能从庞大的海商群体当中脱颖而出,并遥遥领先其他人,徐德荣自然是极为不凡的。

徐德荣思索了一会,然后道:“大帝英明睿智,带大军从辽东远渡这里,夺下这至关重要的中南半岛扼住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不可能只图一些财货,必有其深远用意,咱们也许只有得知大帝的用意,才能跟大帝要回咱们的商船,恢复贸易。”

一个海商道:“不错,大帝虽然将咱们的商船扣下了,但却并未动咱们的财货,也没有为难咱们,显然是还准备将咱们商船还给咱们。”

另一个海商道:“可咱们如何才能得知大帝到底是何用意?”

徐德荣沉声道:“咱们不知,有人却一定知道。”

众人齐问:“何人?”

徐德荣道:“王则贞王公。”

如今海界有南徐北王之说。

这“南徐”自然就是跑西线的传奇海商徐德荣,而“北王”则是跑辽东的第一大海商王则贞。

在财富上,自然是徐德荣更胜一筹。

可在实力上,却是早早就搭上了水泊梁山线的王则贞更强一些。

当年,王则贞赌对了之后,就一直在宋国和辽东诸郡之间做生意。

随着水泊梁山越来越强盛,王则贞的生意也做得越来越大。

为了加强跟水泊梁山的联系,王则贞利用选秀将他的两个女儿全都送进宫中,如今一个已经被李衍封为淑仪,另一个已经被李衍封为婕妤,王则贞的小女儿甚至还给李衍生了一子。

背靠水泊梁山的王则贞,如今已经有好几十条大海船,绝对是实力最强的海商。

关键是,王则贞的背景还极为深厚,甚至可以经常进宫去拜见李衍,还可以参加一些李衍举行的一些重要宴会。

徐德荣觉得,王则贞一定知道李衍想要干甚么,所以才带着其余二十几个宋人海商去拜见王则贞。

自从中国的海商开始大规模出海之后,中国人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海外移民群体。

所以,在很多国家,像中南诸国,印度诸国,大食诸国,甚至东非诸国,都有中国人的商业殖民地,甚至是中国人社区。

吴哥城的中南部地区也有这么一个中国人社区。

当初,呼延庆和韩世忠打下吴哥城的时候,还曾重点保护过这里。

王则贞前不久就在这里买了一座大宅。

徐德荣等人就是来这座大宅拜见王则贞。

门子通传过后,王则贞亲自迎出门来,道:“诸位大驾光临,让寒舍蓬荜生辉,快请进!”

众人都道:“王公!”

王则贞一一还礼,最后主动冲徐德荣抱拳道:“徐公!”

徐德荣还礼,道:“我等不请自来,实是有事相求王公。”

王则贞道:“不知是何事?”

徐德荣郑重一拜,道:“还请王公指点迷津!”

王则贞稍稍一反应,就明白了徐德荣等人所求的是何事了。

王则贞沉吟了一下,道:“诸位请跟我去上厅商谈。”

见此,徐德荣心下一喜!

王则贞没直接拒绝,说明王则贞应该是知道甚么,否则王则贞绝不会如此。

众人跟王则贞进入上厅之后,徐德荣又拜道:“还请王公指点迷津!”

王则贞环视了一周,道:“你们的大机遇来了。”

……

……

今天有些事,实在是码不出来第二章了,所以只有这一章,明天尽量给大家补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