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五百六十九章 固若金汤?(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五百六十九章 固若金汤?(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赵佶之所以试图招纳天祚帝,是事出有因的。

当时在燕山戍边的常胜军军心很不稳,这些人每言及天祚帝,则人人变色曰:“此我等故主也,使主在,岂敢遽降南朝?乃故主已亡,誓不从女真,所以归投南朝尔!”

赵佶听说这些事之后,很担心,天祚帝复出,常胜军会解体,然后去投天祚帝,所以才想诱天作帝来宋国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如今,天祚帝被金国捉了,让赵佶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将目光放到金国身上。

三月,赵佶令童贯从太原前往燕山,进一步部署北方防务。

此时,仍有人说郭药师图谋不轨,有成为安禄山第二之苗头。

不过,赵佶对此,其实并不是很相信。

甭管大宋现在有多举步维艰,凡是郭药师所需要的兵械甲仗军马等各种战略物资,赵佶都让人尽量满足,而且,早在宣和五年,赵佶就已下诏加封郭药师为太尉,召他入京,赐他豪宅、美人自赵佶重定武官制度之后,太尉便成为武阶官之首,正二品,作为一名身在京外的武官,能获此官衔,可谓殊荣,再加上千间豪宅、几十位美人,赵佶对郭药师不可谓不恩宠有加。

所以,赵佶觉得,郭药师实在是没有不忠心的理由。

可有一件事,让赵佶对郭药师并不是很放心,那就是赵佶再召郭药师入京,郭药师总找借口推脱。

因此,赵佶才让童贯去试探一下郭药师。

赵佶在手札中嘱咐童贯,如察得郭药师心怀异志,可将他挟入京城。

童贯在与金人办理完银绢交接手续后便离开太原,然后沿着真定府、河间府、莫州、雄州这条路向燕山府开进。

马扩于半路截住童贯,然后对童贯说:“金军之所以一直与大宋保持表面友好不出兵南下,并非是他们信守约定,而是因为他们顾及三股势力,即平州的张觉、奚地的萧干和夹山的天祚帝。这三股势力都是辽国残余,对金国均构成严重的威胁。可现在随着天祚帝被俘,这三股势力全都已经不存在了,金人因此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我们要高度jing惕,因为金军随时都可能向大宋发动突然袭击。”

童贯道:“老夫此去燕京正是防备此事。”

郭药师获悉童贯要来燕山府,心里很不安,因为他曾拒绝入京受封。

当年,接到朝廷诏书时,郭药师犹豫再三,最后还是不敢入京,他担心,一旦入京,将被解除兵权,失去ziyou。

其实,郭药师对赵佶本来印象很好,可是通过张觉之死,他觉得像自己这样的辽国降将,在赵佶眼里甚么都不是,可以随意出卖,他看清了无情的宋国朝廷,他很害怕有一天自己会变成第二个张觉。

所以,郭药师觉得,只有牢牢的掌控住常胜军,才能保证他自己的生命安全。

对于如何接待童贯,如何在童贯面前进行表演,郭药师着实费了一些脑筋,然后做了一系列精心安排。

这天,郭药师率领数骑离开燕京,远到易州去迎接童贯。

在易州城外,郭药师以极隆重的礼节参拜了童贯。

这吓了童贯一大跳。

童贯急忙闪身避开,然后很不解地说道:“汝今为太尉,位视两府,与我等矣,此礼何也?”

郭药师回答说:“太师,父也,药师惟知拜父耳!焉知其他?”

童贯释然。

随后,郭药师邀请童贯视察常胜军。

童贯一行跟随郭药师来到一片四山之地。

郭药师摇动手中令旗。

寂静的荒野之上,立即奔来了无数铁骑,铁骑身上的盔甲反shè的太阳光,似乎将太阳都遮挡上了。

郭药师再一摇动手中的令旗。

铁骑立即迅速退去,郊野沉寂如初。

童贯对郭药师指挥训练的骑兵大加赞赏。

童贯以自己戎马半生的眼光看来,有郭药师这样一位大将和这样一支铁军来守卫燕京,来保护大宋的北大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童贯于是拿出大批钱财犒赏郭药师和常胜军。

燕山府路宣抚使兼燕山府知府王安中,是王黼和粱师成推荐的人。

自从王黼和粱师成失宠倒台后,王安中整天惶惶不安,他知道自己在燕京的日子恐怕已经不多了。

果然!

童贯来到燕京后,立即建议赵佶召王安中还朝,由蔡靖接替王安中的职务。

王安中在燕地干得实在是不怎么样,而且软弱无能。

因此,赵佶很快便同意了童贯所凑。

紧接着,童贯又奏请在河北路置四总管,即四路军事总管,以加强河北防御。

一是中山府军事总管,由辛兴宗负责。

二是真定府军事总管,由任元负责。

三是河间府军事总管,由杨惟忠负责。

四是大名府军事总管,由王育负责。

这四路军事总管,同时兼任诸路副都总管,童贯要求他们积极招集逃亡军人,以及招收各处游手好闲人员充军童贯想用这四总管来建立起河北军事组织体系,然后通过这套体系来招兵买马,充实实力,以此来巩固和加强河北的防御。

童贯的这个想法并不是来燕京之后才想出来的之前,他在太原与马扩谈话时,其实就已形成了这个想法。

在童贯的设想当中,燕山地区是第一道防线,四军事总管是第二道防线,而黄河则是第三道天然防线。

童贯以为通过这样的部署,河北防线应该会固若金汤。

回京后,童贯向赵佶汇报说,“郭药师练兵有术,力能抗掳,忠义可嘉,绝无异图。”

同时,领枢密院事的蔡攸也向赵佶保证,郭药师绝对没有问题,大可放心使用。

赵佶这才打消了对郭药师的疑虑。

后来赵佶又接到一些奏报,说郭药师与金人私下有接触,提醒赵佶要引起注意,可赵佶对这些奏报全都不予重视,全都搁置到一边。

古往今来,很多人指责童贯,说他对郭药师严重失察,才导致的靖康之耻。

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说郭药师太会表演了,他高超的演技,竟然能蒙蔽住老奸巨猾的童贯。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童贯太愚蠢,他辜负了赵佶的重托,他没能看清郭药师的本质,也没能将河北边防部署好。

或许还可以这样说,最愚蠢的恰恰就是赵佶,为什么要派童贯去考察郭药师呢?如果换另一个人去,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果。

其实,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宋国必然要用常胜军,而掌控常胜军最合适的人只有郭药师,别人无可代替,郭药师和常胜军已成为宋国手中很不好处理的一个问题,弄不好就会发生兵变,将靖康之耻提前,有可能这才是童贯重赏郭药师并极力拉拢郭药师的一个现实原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