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丽亡(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丽亡(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金军撤走了之后,李衍将辽东半岛改名【m.】为辽东郡,认命仇悆为郡守,认命吴玠为节度使负责辽东郡的所有军务,包括对金国的边防。

在这之后,李衍下令,王彦为都统制,带领本部人马和吴璘军的三万多人马全面收复高丽。

李衍为高丽改名玄菟郡,原泰封的属地改名为临屯郡,认命郭永担任玄莬郡的郡守,认命金富辙为临屯郡的郡守,二人跟仇悆一样即刻上任。

另外,李衍还给仇悆、郭永、金富辙下令,自己这次从燕云带来的几十万燕民全部迁往辽东郡、玄莬郡、临屯这三郡。

这些命令下达了之后,李衍便亲率解烦军、踏白军等军直奔高丽西京而去。

路上的关隘早已经被岳飞、刘敏打通,并驻以梁山军,所以,李衍一路畅通无阻。

等李衍到了高丽西京城下,正好赶上王楷派秘使求见。

李衍让刘锜接见了王楷的秘使,听了其所求。

得知,王楷准备发动宫廷政变夺回政权,然后称藩纳贡,李衍等人先是觉得这一定是一个骗局,世上会有这么好的事?

高丽西京历史悠久,是朝鲜民族的发祥地,在朝鲜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传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天帝庶子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又称王俭)建立朝鲜国,其都城阿斯达就位于此,因此此城又有“王俭城”之称。

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此城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

当地民众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此城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

随着历史发展和历史变迁,此城已有数千年历史(中间也多次推倒重建),早已被建成了一座防御设施极其完善的都城。

加之,城中有五万大军和二十几万民众以及充足的粮草,还有拓俊京这样经验丰富的名将率领。

以至于,集合了岳飞、刘锜、数万精锐以及先进的攻城武器,也很难拿下高丽西京。

换而言之,李衍等人正愁怎么才能攻破此城?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西京的内部竟然要发生宫廷政变,还要捉捕领袖李资谦和统兵大将拓俊京,这样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李衍等人能相信吗?

可不信吧,又实在是无法解释王楷为甚么派秘使过来。

后来,娄敏中大胆假设,王楷真准备发动政变,然后就全部都说得通了。

当然,李衍等人并不能因此就信了王楷派来的秘使的话。

不过这不妨碍李衍全盘答应王楷的请求。

如果真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高丽西京,完成半岛的统一,暂时给王楷一个高丽王的头衔、一块微不足道的领地,又能怎么样?要甚么没甚么的王楷还能翻出天去?最多也只不过就是一个李煜之辈罢了。

至于王楷所请求的娶李衍的一个女儿为高丽的王后,李衍以自己的女儿全都还小最大的也才七岁为由,说王楷若想娶自己的女儿,完全可以过几年再商量。

就这样,刘锜代替李衍将王楷的秘使打发回去了,然后静待其变。

秘使回去了之后,添油加醋的跟王楷说,李衍支持王楷发动政变夺回属于王楷的王权,并承诺将高丽的东北地区给王楷做属国。

王楷听了秘使的禀报之后,很兴奋。

但王楷并没有完全下定宫廷政变的决心。

王楷虽然年幼,但生长的环境使他成熟的比其他同龄人早,让他明白,此刻发动政变,很有可能会给高丽带来灭顶之灾。

就在王楷跃跃欲试,又有些犹豫不决之时,一句谶语传到了王楷的耳中。

龙孙十二(王)尽,更有十八子(李)。

其实,这句谶语早就有了,这是李资谦为篡位而散播的。

不过

此前,王楷一直被李资谦圈养,所以才不知道这句谶语。

如今,准备帮王楷夺回王权的金粲等人,见王楷有些畏首畏尾,遂向王楷道出了这句谶语。

果然!

王楷一听说这句谶语,立即变得不再犹豫,当即命令金粲等人做准备。

很快,王楷就以商量退敌之策为由,请李资谦和拓俊京进宫,想要一举擒获这两个权奸。

可惜!

王楷的这些小动作早已被李资谦获悉。

李资谦大怒,随即找来拓俊京商议对策。

拓俊京听后,也大怒,认为王楷这是不顾大局的表现。

面对王楷的邀请,李资谦根本就没有入宫,拓俊京倒是去了,不过他是带大军去的。

见事情败露,王楷一下子就蒙了。

在金粲等人的攒落下,王楷亲自蹬上城楼,命拓俊京带来的军士解散。

可那些军士根本就不听王楷的命令。

拓俊京命宫内侍卫打开宫门。

宫内侍卫也不听。

拓俊京一气之下,命下手下军士纵火焚烧皇宫。

大火很快就烧起了,王楷等人见状,怕了,王楷更是吓得直接下诏将王位禅让给李资谦,然后命令几十个心腹侍卫带他逃出城,想要寻求梁山军的保护。

李资谦和拓俊京不想西京城内再有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准备将所有牵连政变的人员杀死殆尽。

可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了攻城的声音。

这一突发变故,让李资谦和拓俊京紧张不已。

李资谦和其弟枢密使李资德亲自上城代替镇压政变的拓俊京指挥守城。

可皇宫在燃烧,高丽军的最高统帅拓俊京也不在。

更重要的是,外面攻城的梁山军,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猛攻不计死伤的猛攻。

天快蒙蒙亮的时候,所有牵连政变的人员都被拓俊京杀死殆尽,王宫也几乎被付之一炬,只剩下三个亭子和内帝释院廊庑数十间,直史馆金守雌一个人背着国史,将其埋在山呼亭北,才使历代实录幸免劫难。

王楷被捉,李资谦本不想杀王楷,毕竟王楷是其亲外孙,还是他女婿。

可就因为王楷发动了这次宫延政变,以至于南城被梁山军攻破,西京城危矣。

李资谦一气之下,命人勒死了王楷。

十四岁的高丽王,就这么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

在这之后,李资谦和拓俊京率领高丽残军跟梁山军巷战,企图负偶顽抗。

可惜

高丽军最大的依仗西京城已破,军心已散,怎么可能挡住梁山大军?

数日后,拓俊京带着数十亲卫冲入梁山军中被刀砍死,李资谦闻讯,自缢在自己家中,李资谦的弟弟李资德率领高丽残军投降,高丽王室现存资格最老的王想也就是李慧乔的爷爷代表高丽王室向李衍奉上了降表。

高丽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