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五百零六章 牧马南山?(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五百零六章 牧马南山?(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算算时间,梁山军在云右聚集了已经三个多月了。

之所以迟迟不向燕京发起进攻,主要是因为居庸关和紫荆关实在是太险峻了,而耶律大石又是当世名将,丝毫空隙都不给许贯忠等人,如果是强攻的话,势必要损失惨重。

因此,没有李衍亲自下令,许贯忠不敢下强攻的命令。

可让许贯忠等人不解的是,李衍始终没有下强攻的命令,近期更是将精力全都放在了民生上,像秋收,像疏通河道,像免税收,像商业,像教育,像医疗,像科举,像生育,像治安,等等……总之,好像不准备强攻燕京一般。

在李衍亲自关注下,在当地将士帮忙抢收下,虽然今年的霜下的早了些,但所有庄稼都及时收割完了。

云地的百姓迎来了一个大丰年。

再加上,李衍实行的分土地政策和免税政策。

云地家家户户粮食满仓满谷。

尤其让云地百姓惊喜的是,水泊梁山让他们试种的占城稻,高产、早熟、耐旱,比他们之前种的稻子强多了。

很多家庭已经准备明年全种占城稻了。

……

在云地为祸了数年的桑干河和羊河,今年终于没再为祸,哪怕今年的雨水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要归功于水泊梁山不留余力的治理。

……

水泊梁山将农业税、盐税等跟民众息息相关的税全都免掉了,而且一免就是三年,只收些商税、酒税、印花税等商业性质的杂税。

虽然收商业税,但水泊梁山却不禁止商业,相反,还大大鼓励商业发展水泊梁山为此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商业的政策,像开办银行发行纸币,像为有项目的商人提供低息贷款,像开办集市、草市和夜市等大型集中商业地,等等……

……

在教育上,水泊梁山绝对是花了最多力气的,一口气建了五百所学堂,收了两万多名学子。

而这还只是第一期,水泊梁山计划在两年内,再在云地建一千所学堂其实学堂好建,关键是教师不好培养,还好,明年开始,济州、乐浪、真番三郡最早的一批学子陆续开始小学毕业,从中选拔一些来搞基础教育,勉强也够用了。

……

医疗这块,水泊梁山也投入了不小的力气,目前每座州城至少开办了两家大型医堂,每座县城都开办了一家中型医堂,另外,水泊梁山还计划在每个村里都建一个小型医堂。

而且,水泊梁山创办的大型和中型医堂,打破传统实行分科诊治当然,也有综合治理部门。

另外,医疗这块,暂时也是不收钱的未来势必得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才能长久,免费医疗真是做不起,而且也不利于长久发展。

……

科举已经如期举行,选拔出来了不少人才以及更多的可培养人才。

这批人才,赵鼎将之全部分配下去,辅助水泊梁山的官吏一块管理云地。

有了他们的加入,云地百姓更开始接受水泊梁山的治理了。

……

另外,水泊梁山大力鼓励生育,并设立了重奖每生一孩,不论男女,皆奖励三元抚养费,另外再额外多免一年农业税和盐税。

这条是李衍一意推行的。

在李衍看来,人口才是硬道理,没有人,想要发展,纯粹是痴人说梦,尤其是在这古代社会。

……

现在军队已经不再出在民众的视野当中,维持治安的全都变成了民众所熟悉的三班衙役。

而且,水泊梁山出台了严密的法律,并将之公布于众,官府断案,一切皆以法律为主,不得徇私舞弊。

……

总而言之,云地一切都走向了正轨,让所有怀疑水泊梁山只懂打仗不懂治理的人全都闭上了嘴,很多之前逃进山里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回到了云地。

这天,正在看礼部给自己选的秀女的李衍,突然接到内侍禀报:“萧太后派使者来求和。”

李衍一边继续挑他看中的秀女、一边道:“告诉呼延庆,让他跟萧普贤女派来的使者说,我只接受无条件投降,其它一切面谈。”

萧怀和李貌在云中府逗留了十几日,想要见李衍一面,当面跟李衍请求纳款不纳土,可他们得到的回复全都是李衍在忙,没时间见他们。

后来,李貌贿赂了招待他们的内待,得知,李衍最近一直在跟新得的秀女鬼混,连朝事都不怎么过问,哪有时间理他们?

萧怀和李貌很失望!

一方面,他们对李衍不接纳他们辽国的投降而失望!

另一方面,他们对李衍沉迷在女色之中不可自拔而感到失望一个有作为的君主,怎么能这么沉迷女色呐,要知道,现在天下可还未定,你李衍甚至连基都还未登,就牧马南山了?

次日,萧怀和李貌离开了云中府返回燕京。

萧怀和李貌前脚刚走,后脚李衍就从温柔乡中走了出来,然后亲率解烦马军和踏白军去了新州。

一到新州,李衍就下令:“备战,准备武力夺取燕京。”

之前李衍一直没下令武力夺取燕京,一是因为有居庸关、紫荆关、古北口等险关阻挡,二是因为辽军还有一战之力,三是因为李衍想看看宋军还会不会跟历史上一样再吃辽军一次大败。

前两者不用说了,蛮攻的话,必定会有不小的伤亡,而第三者如果发生,那对李衍而言,绝对是最有利的。

首先,只要辽宋开战,李衍就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其次,辽国兵力不足,要想跟宋国大决战,势必要冒险抽调居庸关、古北口等地的驻防兵力,那样梁山军就可以以很小的代价攻破这几道险关。

再次,五十多万宋军如果连两三万辽军都打不过,那赵佶君臣的威望必定扫地,到那时谋夺北宋必定会容易许多。

因此,李衍一直在等。

直到三天前,柴进和燕青突然给李衍传回来消息:“宋军派郭药师、赵鹤寿、高世宣、杨可世、杨可弼率领六千精骑奇袭燕京,另外又派刘光世率领大军接应。”

看到这份密报,李衍仰天大笑,“机会终于来了!”

所以,萧怀和李貌前脚刚走,后脚李衍就带着大军来到了新城,准备亲自指挥这至关重要的一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