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四百八十三章 才这点女人,哪里够用(求订阅!)

大军凯旋。

赵鼎组织民众十里相迎。

待一万八千多联军俘虏在梁山大军的押送下赶着二十几万只牛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所有人都沸腾了。

“快看,好多牛羊!”

“那些辽人、西夏人、蒙古人是俘虏吗?”

“看来,梁山军真的打败辽、西夏、蒙古联军了。”

“这梁山军真厉害,竟然能在平原上以步军打败同等数量的骑兵!”

“听说大都督亲自冲锋陷阵,一人击杀了上千人?”

“梁山之所以能赢,并不是因为梁山军能打,而是因为咱们天祚皇帝又在中途跑了,哎,我大辽怎么就有这样一个懦弱的皇帝!”

“大辽大势已去。”

“……”

李衍大败天祚帝的好处,可不仅仅是暂安云西,还有安定云地,经此一役,云地应该不会再有较大的叛乱了谁都能想明白,受此大败,天祚帝短时间内绝对无法东山再起,退一步说,就算天祚帝能东山再起,也绝不敢再来侵扰云地。

赵鼎带领百官将李衍等人迎回朔州城。

李衍先下令安置战死将士的遗体,然后下令犒赏三军。

次日,李衍将赵鼎等文臣叫了过来。

李衍道:“前段时间一直在备战,没有时间问你们,稻种可曾都播种下了?”

赵鼎道:“各地都已经开始播种了。”

李衍问:“有甚么困难么?”

赵鼎道:“人手有些不足,不知能不能及时播完种。”

连年战乱,让云地流失了不少人口。

更重要的是,赵鼎又在这个关键时刻征了好几万平民当民夫,而那些民夫又全都是播种的主力。

所以,播种的人手的确有些不足。

李衍道:“我会下令各地驻军帮当地百姓播种,另外,组织匠人大量制造咱们水泊梁山的播种机,然后借给民众使用,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所有土地及时播种。”

赵鼎道:“诺……因为战火不断,辽国已经有近十年时间没有清理河道了,以至桑干河和南洋河这两年年年泛滥,给咱们云地的民众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臣想抢在汛期来临前,将此二河清理出来。”

李衍道:“此等之事你皆可自行决定,无需向我汇报。”

如果将云地当成一个国家,那么赵鼎其实就是宰相,事实上李衍也的确是将赵鼎当宰相使用,将民政这块完全交给赵鼎来负责。

赵鼎也没有辜负李衍对他的厚望,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云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欣欣向荣。

而赵鼎之所以跟李衍提治理桑干河和南洋河,其实并不是想跟李衍请示,而是想跟李衍要刚捉的一万八千战俘,另外还想让李衍派各地驻军帮他清理河道。

赵鼎道:“此二河,年久失修,非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不能在汛期来临之前将其清理出来,臣准备在播种完稻谷之后,广雇民众去清理河道,可即便如此,恐怕也难以按时清理完,不知大都督可否将这次捉的一万八千战俘也给臣,最好再派各地驻军跟臣一块清理河道。”

李衍绝不允许梁山军变成骄兵悍将,也绝不贯梁山军这个毛病,所以直接就道:“这些俘虏非常桀骜难训,给你可以,但你一定要小心使用。梁山军的存在不光是打天下,还有造福于民,因此你所说的,他们责无旁贷,我会下令各地驻军主将全力配合你们清理河道的。”

顿了顿,李衍看向一众文臣,又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你们的责任重大,不可懈怠,咱们能否在云地立足,不看咱们梁山军将士多能打,而看你们能否赢得民众的心……”

给文官开完会,李衍将赵鼎单独留下,道:“你要甚么,我给甚么,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连一个小小的云地都治理不好,我会认为你没有宰相之才。”

赵鼎心中一振!

李衍建国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是水泊梁山上下共同的默契。

事实上,水泊梁山已经在以国家的形势运作了。

而有国,就要有皇帝,这不用说,皇帝自然是李衍。

有国,还得有宰相,从目前水泊梁山的情况来看,宰相之职最有可能由有德又有才还有资历的闻焕章来担任。

不过闻焕章如今已经六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老人了,虽然身体还很硬朗,但最多也就能再担任十年八年的宰相,万一他有个意外……总之,早晚得有人来取代闻焕章之位。

一直以来,赵鼎都知道,李衍很器重他。

可赵鼎真没敢想,李衍心中继任闻焕章之位的人会是他。

倒不是说,他赵鼎没有自信。

而是能跟他赵鼎竞争这个宰相之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像王伦、孙静、朱武、乔道清、许贯忠、乐和、萧嘉穗,资历和能力都不错,用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担任宰相,都说得过去。

而他赵鼎,至少从目前看来,并没有甚么太强过王伦、孙静、朱武、乔道清、许贯忠、乐和、萧嘉穗的地方。

赵鼎收敛了一下心神,道:“臣一定竭尽全力治理好云地!”

李衍点点头。

对于赵鼎这样聪明绝顶的人,只要稍稍点拨一下既可,没必要说太多。

李衍又道:“云地最大的问题还是民族问题,我听说还有不少汉人还管云地汉人叫汉儿,这很不好,这是歧视,对此要施以重罚,同时要正确引导,还有契丹、溪族、渤海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不要因为我们打败他们了,就歧视他们,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信仰和一些固有习俗,要慢慢引导他们加入我们,切记不可操之过急,可以在他们的下一代上多用一些功夫,也就是在教育上多下功夫。”

赵鼎道:“计划的五百所学堂已经全部建好,咱们带来的有经验的教授也已经下放到了各所学堂,同时各地已经开始宣传五年义务教育,最晚七月初,各地应该就可以开始授课了……不过,靠教育来凝聚这些少数民族的民心,让他们接受咱们,还是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衍问:“你有何良策?”

赵鼎道:“臣有三个建议。”

李衍道:“哪三个建议?”

赵鼎道:“第一个,开恩科。将云地的人才选拔出来,与咱们一块治理云地。”

李衍道:“以前云地不稳,匆忙举办科举,效果不会太理想,如今云地已定,也是时候举办科举了,准。”

赵鼎道:“只是云地之人多才能有限……咱们是不是放宽一下尺度?”

李衍明白,并不是云地的人无才,而是云地有才的人大多都被梁山军杀了或是被水泊梁山得罪了(在这个时代,穷苦人能读书的太少了,而水泊梁山又对云地原来的权贵阶层搞公审和数次平叛),他们愿意为水泊梁山效力才怪。

当然,也不是说云地就没有人才肯为水泊梁山效力,毕竟,水泊梁山并没有将原来的权贵阶层全都清理光,那些有德并且不反抗水泊梁山统治的权贵阶层并未遭到任何清理,另外还有数量不菲的中产子弟,他们多少也接受过一些教育。

李衍道:“此次科举的录取原则是以德为主,才能可以次之,另外对少数民族的尺度可以再放宽一些,以便他们更好的融入咱们,嗯……此事让金富轼去办吧,他有经验。”

赵鼎道:“诺……第二,大都督是否像安抚高丽人一样再收些义子?”

李衍点点头,道:“可以,你们帮我挑选十……二十个吧,嗯……其中十个要从契丹军、溪军、渤海军有功的将士们中挑选,还是以德为主的原则,另外一定要是自愿的。”

赵鼎道:“诺……大都督,您是不是从云地选些秀女?”

李衍有些迟疑道:“这……”

赵鼎劝道:“历史上很多帝王都以此来安抚民心,毕竟,只要选上了,就能改变她们家的命运,且大都督您和您的侍妾也需要人照应。”

赵鼎就差直说:“大都督您就快要登基了,后宫才这点女人,哪里够用。”

李衍想了想,道:“两个原则。第一,控制人数,不能超过一百。第二,必须自愿,不许有半点强迫……算了,此事我还是跟金富轼和宫里的女官说吧。”

赵鼎明白,李衍这是不让他插手后宫之事。

赵鼎拜道:“诺!”

……

x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