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千载良机(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四百五十一章 千载良机(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你们宋国对这些做何解释?”

面对完颜银术可的质问,王黼哑口无言。

如果按照之前宋国与金国签订的盟约,如果再将李衍算成宋臣,那么可以说,宋国是彻头彻尾的违约,不仅毫无诚信可言,而且还有跟金国开战的嫌疑。

沉默了许久,王黼道:“此事我不能现在答复你们,咱们明日再谈如何?”

完颜银术可明白,王黼这是要去跟赵佶请示,要与其他宋臣商量。

完颜银术可知道这是必然之举,并没有反对,只是道:“我们与李衍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所以你们宋国最好快点作出决定,我们金国好决定是跟你们宋国联盟,还是跟李衍联盟。”

王黼的瞳孔猛得一缩!

完颜银术可的话,让王黼想到了一种非常可怕情况——李衍和金国联盟!

“假如李衍跟女真人结盟,那么……已经四分五裂的辽国不可能是女真人和李衍的对手,恁地时,燕云以北归了女真人,燕云以南……大宋危矣!”

想通这些,王黼对完颜银术可道:“想必关于李衍你们已经调查得很清楚了。”

有关于李衍的事,一点都不难调查。

李衍在宋国的名气极大,关于李衍流言和传说甚广,有些说书人甚至将李衍的一些事迹编成了段子演艺。

因此,只要有心,很容易就能收集到李衍的很多信息。

至于李衍和宋国的关系,找朝中重臣了解一下,或是用心分析一下,也能搞清楚。

说白了,这些其实都不是秘密,也就是因为这个时代通讯不方便,否则完颜银术可都不用来宋国,就能搞清楚这些事。

当然,从名义上来说,包括在民众的认知当中,李衍和宋国之间,还是臣属关系。

不过有识之士都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李衍早已经成为宋国尾大甩不掉的后患。

而完颜银术可的确已经将这些事尤其是有关李衍的事弄清楚了。

见完颜银术可没有否认,王黼道:“李衍,贼寇出身,野蛮,狡诈,毫无诚信可言,而且野心勃勃,你们大金国若是跟李衍结盟,必遭其噬,言尽于此。”

言毕,王黼就让下人请完颜银术可等人去休息,而王黼则连夜进宫去见赵佶。

不怪王黼如此急切,如果李衍真跟金国联合到一起,然后被李衍占了燕京,那对宋国而言,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王黼心道。

进了宫之后一打听,王黼得知,赵佶现在在乔贵妃那里。

这个乔贵妃,是小刘妃过世了之后,比较受赵佶宠爱的一个妃子。

不过乔贵妃可远不如小刘妃贤德。

前段时间,赵佶随手画了一幅《鸂鶒戏水图》,准备赐给乔贵妃。

乔贵妃闻讯之后便到处张扬说:《鸂鶒戏水图》中的一对鸂鶒指的就是官家和她。

如此一来,引出来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搞得赵佶头大不已,无心朝政,也不愿再见乔贵妃。

不想这乔贵妃手段了得,竟又将赵佶弄到了她的宫中。

王黼一边感叹:“乔贵妃真是好手段!”、一边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乔贵妃的宫中。

被太监引进了书房之后,王黼就看见赵佶正在作画。

虽然感觉李衍和金国有可能联合在一起一事非常棘手,可王黼还是没敢打断赵佶的兴致。

直到赵佶满意的放下笔,招呼王黼上前,道:“看看朕的这幅《神石赋》如何?”,王黼才敢上前。

前天,赵佶去参观了即将竣工的艮岳。

这座皇家园林,已经造了好几年,花去了赵佶无数心血。

如今马上就要造完了,这种大事赵佶怎能不上心?

朱勔办事越来越得力,不仅给赵佶弄来了一块生有千百个玲珑剔透的洞窍的太湖神石,又带他去看了两裸矫夭不凡的桧树。

回到宫中之后,赵佶忽然想到,那左边的一棵桧树,亭亭高标,遮云蔽石,正好像征大宋朝灭辽取燕、威振八纮的雄姿,右边一棵长得比较低矮些,逸枝旁斜,却也有一副偃蹇傲桀的姿态,正好像征辽朝灭亡天祚帝不得不匐伏在他御座前俯首乞降的样子。

这两棵桧树都很好的迎合了赵佶的心思。

因而赵佶补题了“朝日升龙之桧”和“卧云伏龙之桧”两块字额,使内监送去给朱勔制成玉牌挂在树上。

虽然已经这样做了,可赵佶心内犹感不足,又做了一篇《双桧赋》以志其盛。

王黼看过《双桧赋》之后,大赞道:“官家之字,真像那腾猿过树,逸虬得水,舒展自如,气势宏伟。再观官家此赋……志比秦皇汉武,大气又胜于唐宗太祖。好赋!好赋!”

王黼说中了赵佶的心思。

想他们泱泱大宋,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拥有稳固的边疆,以保大宋万世江山。

为此,太宗背上中了辽兵追骑的流矢,回京后不久就驾崩了,真宗的澶渊之盟,被辽人勒索去了三十万银绢的岁币,仁宗时又增加二十万银绢,先帝神宗时,辽人又来聒噪,割地数百里。

银、绢、土地,都是小事。

可这有损皇家的体面。

如今被他赵佶等到了辽国灭亡这千载良机,他要是不把握住,可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舒缓了一下心中激荡的心情,赵佶道:“时才朕招赵良嗣进宫问辽国之事,赵良嗣对朕说,辽国形势如此之坏,咱们大宋陈强兵于边境,兴许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回燕京,蔡攸他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不知爱卿你怎么看?”

蔡京之所以致仕,由他王黼宰执天下,除了因为蔡京确实年迈、他王黼年轻力壮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蔡京对联金灭辽收复燕云这个战略构想的态度越来越消极,这与赵佶的宏图壮志背道而驰,而他王黼则能完全迎合官家这一想法。

对此,聪明的王黼心知肚明。

所以,听赵佶问他意见,王黼毫不含糊道:“臣也认为当趁此千载良机北上收复燕京故地,而且……现在也由不得咱们大宋不派兵北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