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开府(中)(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二百四十五章 开府(中)(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宋理宗为何不将李纲和岳飞弄进昭勋阁?

那是因为宋理宗认为李纲和岳飞不够资格。

不可否认,不论是李纲,还是岳飞,都是当世之忠臣,也都算有能力。

但他们的功劳真没到进入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因为宣传的关系,也因为同情的关系,他们被夸大了很多,尤其是后者。

实际上,他们的功劳不说跟整个宋朝的功臣相比,就是跟他们同期的功臣相比,都不是拔尖的。

咱们先说李纲。

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时,李纲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

这是李纲最大的功绩。

不过不久李纲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赵构即位之初,一度起用李纲为相,李纲也曾力图革新内政,但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绍兴二年,李纲再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

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

从李纲的这份履历上来看,李纲确实是硬骨头,也确实是忠心耿耿的忠臣,但他却不是宰相之才。

有人不服,认为这是赵构软弱,才使得李纲斗不过那些投降派,最终起起落落。

这么说,其实对赵构多少有些不公平,因为皇位是从张邦昌那得来的而不是从上一任皇帝赵桓那得来的,赵构那个皇帝其实名不正言不顺,因此皇位极为不稳,也就是说,那时赵构自己都只是勉强支撑,如履薄冰。

而李纲身为宰相,不仅不能帮赵构稳定政局,还带头跟吴敏等人斗个不停,令本就在风雨之中的南宋随时都有土崩瓦解之势。

当然,这也不全是李纲之错,因为那时的时局就是那样,主战与主和的打成一团,李纲只是因为太过刚强不知变通而没有处理好这些事。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宋孝宗赵昚评李纲:“志广才疏,其张浚之徒欤。”

这个评价其实有些过了,甚至有些没良心,李纲和张浚都是一心为南宋,没有他们,南宋早就没了。

但是,赵昚的评价虽过,但也能说明,李纲和张浚其实不具备宰相之才。

李纲被罢免宰相之职后,赵构一连换了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吕颐浩、杜充、范宗尹六位宰相,可无一人能长时间在位,也无一人取得太大的成绩,甚至无一人能让南宋稳定,以至于南宋时时都有被金国灭国之险,直至赵鼎上位。

赵鼎也跟李纲一样主战,但与李纲不同的是,赵鼎没那么尖锐,能非常好的处理主战与主和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南宋的一众武将之中挑出岳飞等有能力的武将大力支持。

赵鼎在宰相之位的那几年,南宋大举反攻,赵鼎两次辅助赵构亲征都取得了大胜,令赵构终于坐稳了皇位,又镇抚建康,南宋才没了安全无患,终有中兴之像。

所以说,赵鼎才是真正的宰相之才。

可惜,后来赵构不想再打了,赵鼎又建议没儿子的赵构立太子稳定人心,被秦桧趁机排挤,失去了相位。

这里得为赵鼎解释一句。

赵鼎也不是一味的无脑主战,也不像岳飞一样要什么直捣黄龙府,事实上那时赵鼎也看出来了,南宋不能再打了。

所以,在此以前,王伦出使金国,听从赵鼎的指使,问礼数,就以君臣之分已定作答;问地界,就以大河为界作答。

也就是说,赵鼎只是不想盲目和谈,是想划黄河为界,而不是划长江而治。

总而言之,赵鼎无愧于“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之名。

再来说几句岳飞。

岳飞是忠臣。

这不需要辩驳,否则他断不会落得那个悲惨的下场,否则后来赵昚即位之后也不能为他平反,要知道那时的赵构可还没死,如果他不是忠臣,赵构不可能承认这个错误。

不过岳飞虽然是忠臣,却犯了几个为臣的大忌。

一、十二道金牌召岳飞。

这本身就有大问题,用了十二道金牌才将统帅了全国三四成兵力的岳飞召回来,你让赵构怎么想,能不想岳飞有拥兵自立之心吗?

而且,在宋之前的五代时期经常出现武将拥兵自立之事,老赵家自己的天下都是这么来的,赵构能不防着这样的事吗?

二、岳飞所喊的口号“迎二圣还朝”。

实在是忍不住说,岳飞能喊出这样的口号,简直就是蠢笨如猪。

赵构是赵佶很不喜欢的儿子,赵佶还曾将赵构送去金营里当质子,因此两人之间的父子情本就淡泊。

父子都尚且如此淡泊,赵构跟他哥哥赵桓之间的感情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仅仅是这样,岳飞要接赵佶和赵桓回来,也不会触犯赵构的逆鳞,关键是,如果将赵佶、赵桓弄回来,谁当皇帝?别忘了,赵构的皇位可是张邦昌传的,不合理,也不合法。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更何况还是仨。而且,皇位之争,败的人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非常惨的。

试问,赵构能让赵佶和赵桓回来吗?天天嚷嚷“迎二圣还朝”的岳飞能有好果子吃吗?

三、岳飞跟赵鼎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劝无子的赵构立毫无血缘之人为太子。

那时赵构才三十多岁,能不想有一个他自己的儿子吗,能不想把他的皇位传给他自己的儿子吗,能心甘情愿把皇位给一个外人吗?

而岳飞天天上书建议赵构立这个为太子、立那个为太子,咋地,你一个领兵大将,急着立拥立之功?还是你就断定了才三十多岁的我一定生不出儿子?

岳飞犯了这么多错误,再加上秦桧等人的重伤,尤其秦桧的一句“当年太祖也没想过拥兵自立(不也被黄袍加身了嘛)。”,赵构能不杀岳飞吗?

另外,岳飞虽然是少有的良帅,也非常有统兵之才,但翻开他的履历仔细看看,他的功劳其实没有那么大,更不是战无不胜的,他这一生之中也吃过不少败仗。

所以说,岳飞其实也不够资格入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对比李纲和岳飞,毫无争议进入进昭勋阁并且获得了“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之名的赵鼎,更加弥足珍贵。

所以,李衍极为热情的冲赵鼎道:“元镇能加入我安东护都府,我安东护都府何愁不兴!”

赵鼎有些尴尬!

他并没有打算加入安东护都府,实际上,他是被朱富绑回来的,也是被闻焕章裹挟到此的。

可李衍仿佛不知道这些事一般,又道:“今我安东护都府开府在即,录事参军一职还望元镇万万莫要推辞。”

录事参军,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在护都府中是仅次于大都护、副大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的第六号职务,并且军政都可以参议,绝对是一个有权的高位,若是将护都府比作后世的国家机构,录事参军已经入常了,而且还极为有发展空间。

“这……”

面对李衍这满满的诚意,赵鼎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李衍却不再管赵鼎,而是将目光又放到剩下的那两个文人身上,问闻焕章:“这二位是?”

见李衍这个大都督用小孩般的手段含糊了事,赵鼎一脸苦笑,心道:“这位大都督还真是……将我强行绑来不说,还将我强行按在录事参军之位,这……也算是有诚意吧……我该如何是好?”

……

……

ps:写岳飞真累,也真费劲,因为要顾及咱们的情怀,还得将岳飞拉下神坛,要不然,后面就没法收服岳飞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岳飞其实真没有那么神,他只是一个良帅,比较忠心的良帅,有血有肉的良帅,但他并没有强过同期的韩世忠、吴阶、刘锜等人太多,只是他的宣传力度太大了,而且结局也太惨太值得同情了,才让大家将他当成了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