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九十四章:君臣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九十四章:君臣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楚国,

吴起来到楚王疑的治丧处,看着还停灵在此的楚王,心情十分复杂。

他对熊疑这个君主,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比不上文侯魏斯稳重老辣,但在性格狂傲,还厌恶先君老臣的魏击对比下,熊疑绝对是个很好的主君!

对方虽然没有很大的才能,但却符合吴起渡河时的期待:

“君主只要信任臣子,支持自己变法就好。”

在用一年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可以用足够的功绩来堵住楚国臣子的嘴后,熊疑迅速提拔了他,并且将国政全盘托付。

吴起要求对贵族封君“三世而收爵禄”,还要将占据富庶之地的封君迁去偏远荒凉之地,

熊疑全力支持。

吴起要求改政移风,凭功任人,打击贵族的世卿世禄,

熊疑全力支持。

吴起要求奖励耕战,打击国内游民和凭借口舌争取官爵的纵横家,

熊疑全力支持。

吴起要求砸钱练兵,“裁减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熊疑全力支持。

如此,才有了在短短三年内,便兵震天下,饮马大河的雄楚。

但现在,

吴起都想不到,楚国的霸业才出现了点曙光,楚王熊疑就因为饮酒过量而崩卒了。

大业未成而猝然离世,熊疑因此得到了“悼”的谥号。

一想到这个,吴起心中不免又对熊疑生出了一些怒火:

你这个年纪,

在这么重要的时刻,

你怎么能突然死了呢!

你死了,

还有谁能支持我变法的梦想?

还有谁能帮助我成为伊尹、周公那样的名臣!

现在我已经六十岁了,

难道还能等来一个新的,愿意支持我的君主吗?

这样想着,

吴起对着楚王疑的尸身跪趴在地,终于为自己的君主痛哭起来。

“王!”

“你为什么就这样离开了!”

而随着吴起的哭泣,旁边也有人,正在慢慢接近。

因为要替楚王治丧,许多贵族封君也赶了过来。

他们乘着车马,带着卫士,再落魄也坚守着贵人的气派。

这些人一见到吴起,心中忍耐了三年的怒火,就迫切的想要释放!

三年了!

吴起知道这三年里,他们是怎么过的吗!

特别是被迁去荒凉之地的封君,他们在见到吴起后,恨不得直接扑上去,啃他的肉,喝他的血!

根本不用浪费时间交流谋划,

在无边的愤怒,还有一直压制他们的楚王突然离世的刺激下,前来治丧的封君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眼神对视,就默契的招手,将自己的卫士召集了过来。

他们脚步轻悄的围上去,直到感觉距离差不多了,便有人发出一声大吼,“敌在灵堂上!”

“给我放箭!”

于是哗啦啦的,

无数飞矢向着吴起射了过来。

他的大腿当即中了一箭,没办法逃跑了。

于是吴起只能朝着不远处楚王熊疑的尸体挪过去,希望可以利用楚王最后的威严,阻止那些对其积怨已久的封君。

但熊疑到底是死了,

没办法再为吴起提供任何支持。

他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吴起只好钻到停灵的桌案下,并且大声喊道,“群臣作乱,谋害我王。”

企图以此呼唤援助,让突然疯狂的封君们冷静下来。

但他仍旧没能阻止继续射过来的箭矢。

最后,

吴起被乱箭穿心而死,楚王熊疑也被射中,才进行了小殓的身体被破坏的乱七八糟。

这一对曾经为世人称赞的君臣,在刚刚联手振作起楚国的时候,又在相近的时间,于同一个地方相伴死去。

吴起在临死之前,忽然想起涑水上船夫给予自己的忠告。

他发出嗤嗤的笑声,“哈,想不到一个船夫的话,在今日竟然应验了!”

“被这么一群家伙杀死,我真是不甘心啊!”

这么想着,

吴起眼前的画面逐渐黑下去,并再无光明。

随后不久,

见到吴起,脑袋一热,便集体暴动的封君们也因为“丽兵于王尸”的罪名,被继位的楚王熊臧处理了。

新君下令,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并收回其封地,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曾经因为吴起变法而损失惨重的封君贵族们,在吴起死后,更是消失了大半。

但为了安抚躁动的臣子,楚王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让,将吴起变法的大部分举措废除。

兜兜转转,

楚国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只是先王的灵堂之上,多出来了一些鲜血,诉说着遗留的不甘。

而当这场纷乱传到大河以北的三晋之地,得到消息的鬼神并没有表露出太多惊讶。

他只是对着西门豹说,“变法改革,伤害了太多人的利益,想要成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门豹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也赞同的点点头。

“文侯寿命悠长,而且变法的心意坚定,所以李悝可以取得成效,让魏国强大起来。”

“但魏国的变革,也是在几十年中,才逐渐成功推行各项政令的。”

“吴起太急切了,改革的手段比李悝还要激烈。”

何博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支持变法的君主死了!”

在这样的时代,

没有君主的支持,

臣子又能做什么呢?

西门豹因此感慨,“可是天下越来越乱,非变法不足以强国家,非改革不足以保社稷,以后想要取得变法成功,只会更加艰难,但诸侯又不得不改。”

“不知道哪个国家,哪对君臣的革新,可以彻底的改变这个战乱已久的天下?”

鬼神听了这话,只在上座含笑不语。

……

卫国帝丘,

卫国的公族也听说了楚国内部的大变,因此讨论起来。

这几年,

赵魏先后因为卫国打仗,随后楚国也加入了进来,让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激烈。

作为战争爆发点的卫国围观的心惊胆颤,就连求援,都不知道该向哪个大国求助。

如果再求助于邻近的齐国,

那卫国就要把此时有争霸天下之力的所有国家,都召唤出来了。

它一个小国,何德何能可以做出这种伟业?

而且齐国加入进来后,如果让战争进一步恶化,到那个时候,卫国还能存续下去吗?

于是卫国只能忍着,每天请求鬼神和祖先,让祂们保佑卫国的社稷,不会在这场混战中,被撕毁吞噬。

好在最后,

魏国大败,赵国虽有小胜,但也因为消耗过巨,无法再来攻打卫国。

至于楚国,则是才摘下胜利的果实,君臣就一同死去了,并且人亡政息,兵锋又缩回了大河以南的地方。

参战的三国,最终没一个,还有能力去对卫国动手动脚。

卫国国君因此大喜,认为自己的确是得到了鬼神和祖先的庇佑,连续举办了好几天的宴会,庆祝卫国平安度过这场猛烈的风波。

卫国的贵人们也纷纷感慨起在这次求生中,那些惊心动魄的事例。

有一个年幼的公族子弟听到自己父母的谈论内容,突然说道,“我听说楚国之前并不强大,怎么这次却可以击败魏国了呢?”

虽然楚国君臣死了,

但他们的战绩却是无法被抹消的。

击败了称霸当世的魏国,气的魏侯生了大病,这是楚国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高光时刻!

他的父亲把孩子抱在腿上,笑着跟他解释,“是因为楚国的吴起变法了!”

“变革原有的律法,就可以让国家强大起来吗?”

孩子抬头继续询问父亲。

父亲说不清其中的道理,毕竟卫国传承这么多年,可没有变法过。

卫国上下,只希望可以保存社稷,享受自己的富贵就好。

对于“丢掉尊严去依附某个强国”这事,他们也没什么在意的。

但孩子还在问,“如果变法可以强国,为什么我们卫国不变法呢?”

“大家不想变得强大,成为天下的霸主吗?”

父亲呐呐的说不出话,最后被问急了,把孩子放开,对他恼羞成怒道,“成天就知道东问西问!”

“你先把先贤传下的典籍读好,再去考虑这样的事吧!”

孩子的母亲在旁边笑道,“鞅,你又把父亲问得生气了呢!”

公孙鞅只是疑惑,“我只是说出了内心的问题,想要向父亲寻求解答,他为什么要生气?”

他父亲就说,“大人对孩子生气,君主对臣子生气,都是应该的!”

“你不要想这么多,只要听大人的话就好了!”

“行了,给我读书去!”

父亲摆摆手,让仆人把公孙鞅带走了。

但公孙鞅是个倔强的人,一旦注意到了某件事,如果没有得到答案,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小民仆人不知道变法革新的道理,无法理解国家的各种政策,于是公孙鞅多缠着自己的父亲,希望他可以替自己解惑。

可他父亲其实也不懂。

面对孩子的求教,父亲最初还有些耐心,后面麻木了、心烦了,一见到公孙鞅跑过来,就揣起一根棍子,先发制人,“今天读书了吗?”

“读了。”

“可以背诵吗?”

“不能。”

“那你真是不争气,把手给我!”

父亲拿棍子啪啪的打了几下公孙鞅的手心,疼得小孩撅着嘴不敢哭。

看着这小子憋屈忍耐的样子,父亲心里生出愉悦来。

他背着手,端起长辈的架子,对儿子说着场面话,“读书领悟圣贤的智慧,这是许多人渴求而无法做到的事。”

“你是卫国的公族,有这样优良的条件,不抓紧时间读书背诵,天天琢磨奇怪的事情干什么?”

“给我背书去!”

于是公孙鞅默默走了。

没多久,他故态复萌,又跑过来纠缠父亲。

父亲仍旧起手就是一串连招,“今天读书了吗?可以背诵吗?道理明白了吗?”

“没有?没有还有空来缠着我?是不是又想被打手板?”

如此多次,

公孙鞅在某天找到父亲,后者还没来得及摸出棍子,突然就听到儿子说,“我懂了!”

父亲疑惑,“你这个混账,你懂什么了?”

“我懂了变法该做什么!”

“啊?”父亲皱起眉头。

公孙鞅跪坐着,向自己懵懂的父亲解释起来。

“我知道父亲催我读书,是为了我好。”

父亲抚须点头,“是的,是的!”

但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忍不住有些发虚。

其实,他只是嫌弃儿子烦人,找借口打发罢了。

然后,公孙鞅又说,“我不认真读书,天天思考其他的东西,是我坏!”

父亲心虚的更厉害了,揪着胡子,但还在嘴硬,“是的,是的……”

最后,公孙鞅总结,“因为我坏,父亲好,所以父亲打我手心,是为了让我也变好!”

“所以变法的道理,也和此事差不多!”

“小民无法理解国家政令中蕴藏的高深道理,不知道变法革新的重要,他们在遇到生活变化的时候,一定会东想西想,做些奇怪的事情去试图拒绝改变。”

“身为上位者,秉持着为国家好的心意,没必要为此多浪费时间,只要用鞭子抽打他们,用木板痛击他们,让他们服从政令去做事,等到变法带来的好处显露的时候,他们就会懂得上位者的心意,从而接受变法,并支持变法了!”

“就像现在,我就懂得了父亲的真意,特地过来感谢父亲的教诲!”

父亲开始流出冷汗,并且怀疑起自己,“我的本意是这样吗?是的吧……”

在心虚之下,父亲哈哈一笑,“好,你能够懂得为父的意思,这很好!”

“今天不催你读书了,让仆人带着你出去玩吧!”

公孙鞅露出开心的笑容,然后他捏着自己的下巴软肉,又寻思起来。

“好的父亲,不过我刚刚又领悟了变法的一个要义!”

“啊?”

你又知道了什么?

公孙鞅说,“如果想要小民更加服从,并且支持变法,可以给出一些奖励!”

“就像我这样!”

“父亲允许我的玩耍,可见我的思考学习是正确的,符合您心意的!”

“而我在得到父亲奖励后,心里对变法的思考也更加积极快乐起来,忍不住希望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让父亲更加给予奖赏!”

父亲终于忍不住!

他猛地起身,喊来仆人,把公孙鞅交到他手里。

“快点把他带走!”

“给我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