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三十三章:春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三十三章:春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氏开始小心翼翼的赶路。

而在邺县,

何博正在清点自己的收获。

“春天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过得真是快啊……”

何博拢着手,上了岸,在青草绵绵的河岸慢慢走着。

他的目光悠远,仿佛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可实际上,

他只是在看自己的进度条。

“铜鞮山的快刷满了呢!”

在何博眼中,那代表“山神”权柄的青色进度条,已经快要加载完成了。

可能是因为铜鞮山水本就一体,也有可能是因为铜鞮乡民们,直接将何博当做了山神祭祀,让他可以借“名”而得“实”……

总之,铜鞮山的进度,比何博想象的要快一些。

而近来的香火,也收获不菲。

开春之后,便要耕耘。

种田、收获、吃饭,从古至今,都是人生大事。

所以西门豹带领邺县乡民,先是在河伯的庙宇前举行了一次祭祀,告知河伯邺地的开耕之事,乡民在祷告之时,也更加认真,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这自然为何博贡献了不少香火愿力。

随即,他们牵着贵重到有专人伺候的黄牛,来到田地中,细心耕种起来。

与此同时,西门豹计划中的新水渠也得以修建。

在经历了冬季的短暂休息后,人间又风风火火起来。

而何博,很喜欢这种热闹。

所以当邺县、铜鞮,或者两岸其他的城邑需要浇灌的水时,他常常给予的很大方。

如今的时代,人口不多,耕地也不多,需要的用水量,自然比不上后世那样的恐怖。

即便何博大手大脚的挥洒起来,漳水的水位也从未下降过,甚至还有一些上升。

因为春季,雨水渐多,多地溢出的雨水汇聚到漳河中,让何博的家底更加丰厚。

而随着春天的生机弥漫,漳河两岸的景物也大为变化。

当初何博完全融为漳河,成为河伯时,已经到了秋天。

草木已经枯黄起来,

一些小动物也降低了活动频率。

这让何博很多时候,只能待在漳水里进行真正的摸鱼。

可眼下,

很多动物都抖擞精神,开展自己的春季特别行动。

比如说,何博的不远处,就有一对正在野合的兔子。

公兔趴在自己的配偶身上,两下,僵直身体,就倒了。

然后它又爬起来,再两下,僵直身体,又倒了。

如此重复多次。

配偶一直静静的蹲在原地,一脸冷漠的啃食着脆嫩的青草,仿佛一切都和自己无关。

再远处一些,还有野鹿、野猪出现,低头饮用着河水。

也许是春天食物众多,哪怕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偶尔凑在了一块,也只是懒洋洋的甩了下尾巴,先喝了水再说。

偶尔有鱼儿浮出水面,不知为何,仰望起了天空。

“可惜了,喜不在这里,不然看到这鱼,只怕又要自讨没趣了。”

何博想起了那空军一生但屡败屡战的钓鱼佬。

这段时间,喜应了西门豹的请求,时常在梦中,和对方互相教学——

西门豹教导喜读书识字,

而喜则是教导西门豹如何种田施肥。

西门豹虽然是平民出身,但却是有能力接触到学习,拜入西河学派的平民。

他还有姓氏,可见先祖是为子孙留下了一些资产的,不过时运不济,从过去的贵族,变成了这代的平民。

可如此,他即便要务农,也不会像喜这种连姓氏都没有的“鄙贱之人”一样细致清楚,更没怎么经历过,堆肥这样的事。

但邺地此前荒凉,乡民们收成不多,只想着是祭祀神灵不够,宁愿投人入河都不愿琢磨种田犁地的法子,可见在农事上,是不如平阳这等繁华处精通的。

而喜能够给自己攒出不少钓鱼的时间,还能以鳏夫之身,扶养儿子长大娶妻,在种田一事上,也的确有称道之处。

于是西门豹不耻下问,喜也乐意倾囊相授,让这铁犁牛耕正逐渐推广,引发天下震动的时代,再多出一些味道来。

何博在初时也跟着围观学习了一阵。

在后世,以何博的出身,早早就脱离了黄土地。

虽不至于五谷不分,但除了能认清楚自己入口之物的原貌外,怎么种它怎么收它,何博就一眼黑了。

而在战国之初,后世所熟悉、老旧、以至于被时代逐渐抛弃遗忘的一切,都还在像个孩子一样,茁壮成长,有些甚至连苗头都未曾出现。

像何博还做人时,路过乡野田间见到的那一条条田垄,在耕耘制度上,被称之为“代田法”,乃是西汉时期的发明,距离这三家分晋才三年不到,田氏代齐更是没有发生的战国时代,相差了三百来年。

不过“代田法”,也不是一夜之间突然窜出来的,此时此刻,已经有了点苗头。

在喜的指点下,西门豹命人根据田地位置的高低,挖了些沟,起了些垄,然后种植作物,覆盖上堆好的土肥。

高田种在沟里,低田种在垄上,以便排水防涝。

比起“代田”的规整,还有些粗糙。

但西门豹仍然觉得,这种种田办法,相比之前,已然十分先进了。

毕竟邺地之前的种地,还是休闲制,一块地种一年要休一年,等着土地自己恢复肥力。

喜对此也有些得意,“这种法子,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

在这时,能多收一些粮食,就能多挣一点命。

如此的“保命之法”,自然是值得人珍藏的。

虽然多看看,也能自己学会,但对邺县人来说,前提是外出学习先进的种田技术后,还能回来——

在西门豹到来之前,

只有邺地人往外面跑,是不见外地人入邺地的。

何博因此,也学到了不少,对这个时代理解的更深了些。

他甚至还有些羞愧。

之前能拿出水车的制造办法,只是因为何博还是人时,曾经为了应付学业,用胶合板拼凑出来的。

以后世的技术,何博付出最多的,只是他的钱包。

再具体一点,就是从他人处买来木板模型,然后自己动手,像搭积木一样,拼出一架水车。

何博觉得,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说的就是自己这样的人。

不像喜说起自己种田耕作时,那全然的热爱,何时累土何时起沟,都一副大师姿态。

于是在羞愧之下,何博向喜描述了下后世田野的模样,那和眼下邺县开垦出来的,似是而非的田垄状态,让喜陷入了沉思,随后就闭关感悟“新功法”去了。

所以此时,

何博只能独自一人享受这春风拂面。

西门豹在春耕事务安排妥当后,便带着渔等人,去四周抓捕起了野人和戎狄,要用强权逼迫他们归服邺县之下,成为魏国正式的子民。

野人们自然不干,

嗷嗷叫着,跑的到处都是。

毕竟一旦入了城,做了城里人,他们就要给国君纳税了。

戎狄还会趁机偷袭,抢夺西门豹这位贵人携带的东西。

气的西门豹这段时间,都全身心的扑在这件事上,头发掉了不少,也受了些伤。

可不干,又不行!

在邺县繁华起来前,基本上不会有人主动搬迁过来。

虽然这时候,大家都是能吃苦的,可在哪里吃不是吃,何必来邺县呢?

西门豹想要迅速充实人口,就要去抓人,去强制!

何博自然不好再去打扰他,生怕西门豹累昏了头,连鬼神都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