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119章:《天文》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19章:《天文》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子扁十九年,

诸夏在经历了多年战乱后,

再次进入贤者时间。

这一年,

诸侯之间没有再爆发额外的冲突,大家都在享受混战后的奇妙空虚感。

秦国那边,

为了更好的争夺天下,东出中原,秦君又进行了一次迁都,将国都从栎阳迁移到咸阳。

两年前,

在变法的加持下,秦国大举进攻魏国,一口气拿下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

由此,失落多年的河西之地终于收复,成为了秦国挺进中原一块强而有力的踏板。

天下因此响动,前来朝见秦君的小诸侯越来越多。

秦君非常高兴,于是将商於十五邑赐给卫鞅作为封邑,卫鞅因此被世人尊称为“商君”。

而收复河西之后,旧都栎阳的条件,就满足不了越发强大的秦国了。

献公时迁都栎阳,是为了方便收复河西。

现在秦国的目标已然升级换代,变成了侵吞天下,自然需要新的国都。

而咸阳南监渭河,北依高原,地处秦岭怀抱,既便于往来,又便于取南山之产物,地势之便利,被称为“据下之游,制天下之命者”。

由此被秦君看重。

在痛殴了一顿北边的义渠,强迫这群蛮夷称臣纳贡,不敢偷袭秦国边境,同时也不敢对秦国的西域商队搞事后,秦君便下令——

迁都咸阳!

随着秦国迁都完成,商鞅再次向秦君进言,“魏国李悝变法,只让魏国强盛了两代人。”

“楚国吴起变法,还没有完全成功,就被楚国封君们围杀。”

“现在秦国通过变法,强大到击败了魏楚,但我心里仍然担心,会步魏楚的后尘。”

“所以我请求国君,再让我进行一次更加深入的变法,革除原有的弊端,保障秦国的强盛!”

秦君大手一挥,“寡人说过,国政皆托付给商君!”

“有些人反对,那就让他们来骂我就好了!”

“商君且安心变法去!”

于是,

商鞅开始了自己在秦国的第二次变法,进一步的贯彻自己的主张。

但是如此行为,也引起了守旧派的疯狂反对。

以甘龙、杜挚为首的臣子,不断的利用变法过程中出现的动荡,攻击着商鞅。

但是在秦君的大力支持下,这些东西都没能阻止秦国迎来再次革新。

于是守旧的臣子们意识到,

在这位秦君还活着的时候,

商鞅是不可能倒下的。

青山松柏,

只要青山还在,松柏就可以长存。

所以……

他们还要等待!

而与此同时,

魏国的国力又反弹上升了一点,两年前击败齐宋卫三国联军,迫使楚国求和的战绩,让魏侯瑩再次飘了起来。

虽然两年前,魏国旧都安邑还被渡河而来的秦军给围攻过,但安邑本来就是魏国不要的东西,围了也就围了,更别说后面魏国也反击回去了嘛!

西边的拉扯,哪里比得上在东方击败三国,压迫南楚的舒爽呢?

在这样的心态下,

魏侯瑩更加认为,经营中原,才能够使魏国获得天命,恢复霸业,因此忽略了对西边秦国的警惕,对东方诸侯步步紧逼。

齐侯在这样的压力下,也学着魏国修起了长城——

修边境墙以阻拦他国,

可真是一件美事!

应修!尽修!

不过修城一事,

到底是让人漏怯,

为了不影响自己在国内的威望,齐侯将先君桓公时所设的稷下学宫大肆扩建,并且对天下有名的贤人发起了号召,聚拢群贤来稷下学宫探讨学问和道理。

一时之间,

齐侯在天下的名声得到传播和赞扬,倒是没人关注他修墙的事了。

而何博在干什么呢?

他在看星星。

……

“终于!”

“星表完成了!”

当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趴在水里支着个鱼头“仰望星空”好几年的鬼神也忍不住欢呼起来。

旁边的石申也高兴的拍手,端起这份墨水还没干尽的心血之作左看右看,满是喜悦。

“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只凭借这么一份星表,我就可以名垂青史了!”

石申摸着自己的胡子,得意的说道。

他是魏国的史官,

而史官的责任,除了记录历史、管理文书之外,还要卜筮祭祀。

既然卜筮,那自然少不了夜观星象。

何博见到这位沉浸在星象中,而忽略了记史的史官时,对方正在安邑附近的景山上看星星。

石申看得很入迷,然后就被野猪给背后偷袭了,在地上到处乱滚。

昼伏夜出的鬼神看不下去,顺手捞了人一把。

然后,

双方就熟悉了起来。

出于好奇,何博也跟着石申学起了观星的技艺。

毕竟还做人的时候,

何博已经没办法,在夜晚看到星空璀璨的画面了。

古时月仍旧照耀着后世的人,

但群星在后世充斥着灯光的夜晚中隐退,只凭借肉眼,是很难再眺望到古人曾经见过的星辰的。

在何博记忆中,

他见过最璀璨,而且能够明确认出来的“星辰”,

是后世制造的空间站。

更何况时移世易,

人间改天换地了,

星空之中,也免不了有明灭交替。

有些星光,

只能存在于千百年前古人的记忆里,而无法被后人所见了。

何博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躺在地上,欣赏战国时候的群星。

反正无数人打来打去,

也打不到天上去,

群星在夜空中闪烁着光芒,草木在四季更迭中枯荣反复。

这是只有鬼神才能享受到的闲适。

不过,

看得再久,

何博不能完全分清漫天星辰的归属和名号。

毕竟“星象”这东西,在此时也属于高端知识。

一般的史官都没办法深入研究。

因此遇见石申后,何博就要求对方报答自己在野猪獠牙下救下他的恩德。

石申听说他很闲以后,也就答应了。

观星之术难以传授给太多人,

除去星象的复杂外,额外的原因便在于耗费的时间太多。

今晚乌云遮天?

那就不能观星了。

今天有大事记录,

那就没空观星了。

遇到重要日子,要安排祭祀了,

那更要把人的精力榨干,没眼看星星了。

所以史官一职,多有世袭。

只有从小被大人带着接触学习,才能在长大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史官。

哪怕现在各国都嚷嚷着变法,要革新,要清除国中世卿世禄的蛀虫,

也没谁想着要对史官下手。

毕竟这职务,

权力不大,

事情又太多,

没谁想去自讨苦吃。

石申也不是个很保守的性子,而且从小到大,他还有个将天空中的星辰尽可能记录在册的梦想,如今有个学徒自动找上门来,他当然不会拒绝。

而今时今日,

已经五十七岁的石申,终于将自己观测到的星辰全都记下,并将其书命名为《天文》。

书中记录了明星(金)、岁星(木)、辰星(水)、荧惑(火)、填星(土)这五星的运行规律,并且测定了八百一十颗遥远天外的恒星位置。

为了能让别人看得懂书里面的星辰位置,石申还专门绘制了一副星图,一一注明。

何博在旁边看得不明觉厉。

石申也觉得自己的确厉害,他把《天文》收好,一挥衣袖,“今日我成书立说,齐国的甘德肯定比不上我了!”

甘德,

也是此时名满天下的观星者,是齐国的史官。

因为是同行,且年岁相近,石申年少被父亲带去拜访齐国太史的时候,就被拉过去,和甘德做过比较。

至今五十年了,石申还在跟甘德比较。

而且在观星的时候,

每次发现一颗新的星辰,石申都要边记边说,“甘德必定慢我一步!”

何博都被他这样的做派给震惊了,心想世上还有比自己更记仇的人?

然后,

他就偷偷溜到齐国,暗中观察了下那位甘德史官,发现对方的进度,其实和石申差不多,甚至还记录了几颗石申未曾观测到的星辰。

所以,对此刻石申的得意,

何博只能眨了眨眼,体贴的没有把这情况说出来。

“我要去修正历法!”

写完《天文》后,石申顿感活力充沛,精气饱满的一点都不像每天熬夜看星星,快六十岁的老头。

他背着手,仰望着漫天星辰,感慨的说道,“根据星象修订好历法,就更能授民以时了。”

“小民更加顺应天道自然而去耕种,就可以收获更多的粮食!”

“这样的话,哪怕还有战争,小民保存性命的可能,也就更加大了!”

虽然石申只是个打不过任何人的史官,

但诸夏的先贤之所以观测星象,设立了史官这个职位,就是为了促进耕作,扶养民众的。

他既然生在这个乱哄哄的时代,

也应该尽到史官的职责,而不是逃避外界的烽火。

何博为他鼓掌,“好!”

“如果你能够修订出更符合农时的历法,我一定帮你传播到天下去!”

得到肯定的石申更加得意,“那甘德日后的名声,驾车也赶不上我了!”

一想到这样的美事,

石申就忍不住轻哼起来。

随后,

他又花费一年的时间,修订了历法。

何博拿着全新的历法交给麾下的牛马们,让他们沿着河流去传播。

正好人之耕作,多依赖水源。

许多田地距离河流并不遥远,得到鬼神恩赐,知道有名为石申的贤人修正了历法后,有经验的农夫实验一段时间,就可以确定这新的历法,是否真的更有利于秧苗生长了。

而在东方,

早已出师并且扬名当地的孟轲,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踏上了效仿孔子,周游四国的道路。

他带领数百名弟子,车乘十乘,到宋国讲学。

才在去年完成“戴氏取宋”大业,成为新任宋君的子罕对孟子的到来感到震惊。

他立刻拍案而起,“几百个儒生?”

“十乘车?”

“孟轲这是来讲学?”

真的不是来找宋国开战的?

儒生学习六艺,精研礼法,因此大多能文能武,长相英俊。

而且他们的口才向来了得,能够吸引来许多小民士人的跟随。

更别说孟轲其人,虽然年轻,但此时已经有了贤名,不是个轻易能对付的。

现在几百名儒生从齐鲁而来,等到宋国的时候,不知道会聚集起多少人。

宋君子罕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对自己的亲信再三确认,“寡人听说儒生十分讲究周礼,认为这是世间重要的法则。”

“孟轲这次过来,是不是来痛斥寡人不讲周礼的?”

毕竟他才在宋国复刻了一场“曲沃代翼”,用几百年前就分家的小宗取代了大宗,无论如何,都是不符合周礼的。

亲信也有些不确定,“应该不至于吧?”

“我们宋国可是殷商之后,他要谴责我们不讲周礼,也不该来此啊……”

“那就是来打架了!”

宋君一拍桌子,气愤的说,“真该死!”

“也没听说孟轲是公羊派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