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不是袁术 > 一百七十六 我那么大一个渤海王呢?

我不是袁术 一百七十六 我那么大一个渤海王呢?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于处理刘悝的事情,刘宏很快下诏至尚书台,再由尚书台将此事发布诏令给冀州刺史李邵,由李邵正式执行。

此事很快在朝廷中传播开来,不少人对这突如其来的诏令感到非常的错愕、震惊,很快就有官员上表询问此事真伪,并希望朝廷能给出回应。

袁隗已经知道此事,但作为司徒,他还是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于是上表朝廷,询问此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惩处宗王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顾及朝廷官员的意见呢?

就算要干这个事情,也要提前和大家知会一声吧?

你这么搞,很容易让我们认为你是要搞先斩后奏那一套啊。

袁隗带头询问,其他官员也纷纷上表,一时间内廷压力巨大。

但是这些奏表都被宦官们拦截了,只有少数措辞温和的奏表被送到刘宏面前,刘宏看后还以为朝臣对此反应并不激烈,只是询问,就更加放心了,觉得这个事情做的没错。

他又下了一道诏令,解释说这件事情性质恶劣,必须要尽快处置,所以没有及时和诸位重臣商议,不过此事确实存在,证据确凿,无需争论。

所以处死刘悝这件事情,绝对是要进行下去的。

这道政令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议论和疑惑,但是在宦官的威压之下,这种讨论最终也没有影响到朝廷决策的进行。

只是,无论是刘宏还是宦官们,他们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早就被袁树得知,且袁树赶在刘宏诏令下发之前数日就派人前往冀州通报此事,让停留在冀州应对此事的廉达立刻行动起来。

廉达接到通报之后,立刻紧张起来,立刻派人入渤海王府告知刘悝此事。

刘悝在这些日子里一直处在高度的紧张之中,又不敢喝酒,生怕误事,吃不好,睡不好,焦虑的不要不要的,甚至为此还生病了,眼下正天天喝药呢。

不过也多亏他生病了,进出渤海王府的医生更多了,廉达与他联络就更方便了。

消息送来,刘悝大惊,得知刘宏真的要对他下手了,他紧张不已,连夜召见廉达,让廉达一定要保护好他。

廉达则表示袁树留着他就是为了要保护好刘悝一家子的,现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什么好说的,刘悝赶快召集一家老小,嘱咐一下,大家脚底抹油,开润!

刘悝也不含糊,命都快没了,啥都不想了,趁着夜晚赶快让心腹老仆把妻子、妾室、儿子、女儿等直系亲属们全部召集起来,向他们通知了此事,让一家男女老少惊恐万分。

所幸他们早就有了退路,于是一家老小赶快去收拾细软,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只有各自最贴身的仆人、侍女才能知道。

尽管如此,这帮人的数量也达到了七十三人,人数实在是不少,需要的车辆也不少,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贴身细软衣物什么的,整个车队目标也确实不小,要是光明正大的离开,多少有点难度。

不过廉达这边也不是没有应对方案。

应对方案早就准备好了。

来南皮县销售凉州和关中物产的商队本来就规模庞大,之前已经在这里行动了一个月左右,此时此刻启程返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廉达把这一家子的车队编入商队之中,以此作为掩护,让他们跟着商队一起走。

一天一夜的准备之后,第三天清晨,刘悝一家子男女老少还有必要的仆人们就跟着一起离开了。

剩下没有跟他们离开的人则被提前安排到了城外的别院里,以刘悝将要去别院休养身体为理由前去准备。

等刘悝一家老小跟着一起润走之后,整个渤海王府只剩下一个七十岁的老仆还在看守,渤海王府闭门谢客。

于是对内对外都有了交代,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所以最开始,这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直到三天后渤海国相高程派人前来探病的时候,才从那个老仆口中得知刘悝去城外别院休养了。

探病的人又去别院打探消息,意外得知刘悝说是要来别院,但目前为止还没到,他们只是先期前来别院打扫布置。

探病的人感到奇怪,又回到渤海王府打探消息,从老仆口中得知如果刘悝还没去别院,也可能是去访问什么医生了,又或者是去什么地方秋游养病了。探病的人一无所获,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回去报告了高程,说刘悝不在王府也不在别院,不知道去哪里了。

说来也是搞笑,高程素来和刘悝相处的不愉快,平日里也不怎么在乎这个得罪过刘志的宗王,派人去询问病情无非是象征性的了解一下,其实根本不在意他的死活。

他觉得刘悝要是死了,反而更好一点,否则让他守着一个有谋取皇位嫌疑的宗王,实在是让他非常不爽。

国相名义上是宗王的属下,可实际上根本不听宗王的,直属朝廷,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真正掌握地方实权,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忙碌。

宗王就是个吃税收享受的主儿,要是遇到一个不省心的到处搞事情,虽然没有实权,但地位在那儿,处理也不好处理,一个不好,国相里外不是人,真的是要烦死。

眼下正是秋收的时候,今年年景不好,粮食欠收,收税就成了问题。

可粮食欠收,官府不能欠收,不然老爷们的桌上少了一道菜,那可是要紧的事情。

然而老百姓也不好糊弄。

人家收得那么少,你还要收那么多税,人们都活不下去了,能不跟着你对干?

于是乎,八九月间,渤海国出现了多起抗税事件。

这些抗税事件规模不大,但次数多,不少税吏为此受伤,民间反抗烈度是一浪高过一浪,高程正因为这些问题闹得焦头烂额,哪有心思管顾刘悝的事情?

所以他只是点头说自己知道了,然后一忙起来,居然就忘掉了这个事情。

之后他一直在忙碌,一直在应付抗税的事情,早出晚归十分狼狈,各种派兵镇压、维持稳定,或者亲自带兵去“安抚”人心。

之前他已经忙碌了一个月,接下来又是三天的不眠不休,他之后才初步平息了抗税事件,抓住了不少闹事分子,把他们扔进监狱。

狱卒们自会有诸多法门教训这些不给朝廷纳税的抗税分子。

到此为止,他才终于得了些空闲,又忽然想起了刘悝还在生病,于是再派人去问问刘悝的病情到底怎么样了。

结果就得到了和三天之前一样的答复。

刘悝不在王府,说是去城外别院休养了,但是城外别院的人说刘悝一直没来,所以刘悝就一直没踪影,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高程这才想起八天以前他派去的人也带给了他同样的消息,但他一忙起来,就把这个事情忘记了,现在才想起来。

他心里咯噔一下,有了些不好的预感,赶快亲自去渤海王府和城外别院,又派人在其他地方找寻刘悝的踪迹,城里城外到处找。

半天之后,消息汇总。

刘悝,消失了。

不仅是刘悝本人,还有他的妻子儿女,都不见了,整个渤海王府只剩下一些下人,其他人全都不见了,消失的无影无踪,好似人间蒸发一般。

高程额头上的汗珠子一下子就滑下来了。

我渤海王呢?

我那么大一个渤海王呢?

活生生的人怎么就没了?

国相相对于太守,虽然权力地位差不多,但是额外有一个特殊的职责,那就是监督、或者干脆说就是监视宗王,不能让宗王搞事情,如果宗王老老实实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那无所谓,但宗王要是乱搞,搞一些有的没的,那国相是有连带责任的。

所以对于宗王的行踪和做的事情,国相必须要知道,并且时不时的还要向朝廷汇报,现在好端端一个宗王人间蒸发,找不到踪影,他这个国相还要不要混?

“立刻派出所有能派出的人,给我找!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大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