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不是袁术 > 九十九 我有一言,请诸君静听

我不是袁术 九十九 我有一言,请诸君静听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番天子召袁树进京见面,消息传开,张纮还很激动,觉得自己有机会见到袁树一面了。

谁知紧随其后便传出了朝廷要以他为天子侍读的消息,引得雒阳震动。

很多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老鼠一样跳了起来,尖叫着阻止,仿佛素未谋面的袁树一下子就成为了他的生死大敌,杀父仇人,不与之决一死战就不配为人。

甚至连张纮在太学内的老师韩宗与他的一些同门师兄师弟们也是如此。

平心而论,如果传言是真的,张纮自己也不觉得袁树就这样成为侍读是合适的,心学毕竟是没有得到官方和民间广泛认可的学说,让天子过早接触,有失稳妥。

但是张纮认为以此为缘由大肆批判袁树、袁氏乃至于上表批评、公开辱骂,那就非常不合适了。

袁树也没吃你家米粮,也与你们素未谋面、无怨无仇,何苦如此咄咄逼人、口出粗鄙之语?

张纮觉得这不是士人该做的事情。

他私下里拜见老师、太学博士韩宗,提出相关建议,但是却被韩宗一顿斥责。

“垂髫小儿忘乎所以,袁氏野心勃勃,不知有何用意,吾辈怎能放任彼等如愿?”

韩宗在太学内教授的主要是《京氏易》和《欧阳尚书》,政治立场与袁氏相左,更贴近弘农杨氏,此番反应激动,也有自身的因素在里头。

张纮虽然年轻,对这些学派之争倒也有一些了解,顿时感觉自己尊敬的老师也有这样一面,感到十分沮丧。

此番袁树在沉寂数日之后公开宣布讲学,张纮顿感惊奇,于是早早就来抢占位置,冲到了第一排,就等着目睹袁树的风采,想要看看这位名动半个天下的神童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而后,他便亲眼近距离看到了面如冠玉、神采飞扬的袁树从面前走过。

面色如常,目光如炬,丝毫没有任何怯场之色,十分轻巧的就上了讲台,面对如此庞大的场面,竟像是出入自家门扉一般的轻松简单。

只是这一看,便让张纮知道袁树的确不是常人,而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

有同样感觉的还有张纮的老乡、徐州东海郡人王朗。

王朗依靠家世拜师杨赐,跟随杨赐学习《欧阳尚书》,眼下杨赐在雒阳为帝师,教授天子儒术,王朗也跟随停留在雒阳学习、见闻,此番风波,王朗也非常在意,并且对之前的局面并不认可。

要么就事论事,要是人真的不行,那就骂人,结果外头的舆论直接跑偏,一群人在那里侮辱袁氏、袁树,累及祖先,这实在是太不识礼数了。

他也曾对杨赐冲在最前面的先锋行为感到不解。

杨氏和袁氏有姻亲关系,不说帮助袁氏,至少也应该闭口不言置身事外吧?

结果你带头冲锋?

我亲爱的老师,你这是作何解释啊?

杨赐没有向王朗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上表朝廷,坚决反对袁树侍读之事,抨击袁氏心学乃妖言惑众,要求驱逐袁树、警醒袁氏。

王朗对此十分困惑。

他也读过《孟子解诂》和《知行论》,并且此前杨赐也曾表示袁树的学术自有其出彩之处,所以他自然认为袁树不是不学无术之辈,眼下外头的舆论风波明显跑偏,杨赐为何不做一些补救措施呢?

怀着困惑,王朗也来到了太学,抢占了比较靠前的位置,打算听一听袁树的讲演。

与此同时,光禄大夫马日磾和议郎蔡邕两人也站在距离讲台比较近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高台上毫不怯场、神采飞扬的袁树。

“翁叔,袁术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么貌若童子、身材消瘦啊,我看他分明是个俊美少年郎啊,这身姿,这气派,啧啧,不愧是高门子弟啊!”

蔡邕笑呵呵地扭头看向了马日磾。

马日磾白了蔡邕一眼,又是一声叹息。

“伯喈,现在是讨论他是否俊美的时候吗?这可事关我马氏家族啊!”

“你这样说,我又能如何?”

蔡邕摊开双手摇头道:“这个事情是马公决定的,已经是事实了,不可能反悔,就算要反悔,也该是三年前,而不是现在,现在他三年守孝都守过了,你还能怎么办呢?”

“我……”

马日磾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一声长叹,缓缓道:“我是不知道老祖宗为何如此看好他,家里很多人也都不怎么看好他,但是老祖宗都说了,马氏学术也传给了他,我们这些后辈又能如何?”

“对啊,都已经如此这般了,你还如此喟叹,是没有意义的。”

蔡邕把目光重新投向了袁树,缓缓道:“我看啊,此事倒也不至于如你所想的那般糟糕,你看,袁树脸上哪有沮丧、惶恐之色?那般神采飞扬精神奕奕,是否?”

马日磾顺着蔡邕的目光看过去,的确是看到了神采飞扬的袁树。

他是搞不懂面对如此局面,整个袁氏家族居然能好几天不发一言,搞得整个雒阳都十分错愕,等到终于有反应了,站出来的却是袁树,而不是袁逢或者袁隗。政治上呢?

政治上的反应呢?

你袁氏三世三公,那么多门生故吏,怎么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马日磾也着急啊,十分的着急啊。

马氏家族和袁树这个人深度绑定,稍有不慎,家业就完蛋了!

可他面对这样的情况,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静观其变。

他期待着袁树无论如何都要就这件事情给出一点态度,动用他的无双辩才,狠狠的驳斥那群居心不良的混帐东西。

可是袁树在最开始好像没有说话的想法。

大家站在台下议论纷纷、窃窃私语,而站在台上的袁树却一直不说话。

一开始,袁树的确没有说什么,因为他听到了不少嘈杂议论声,他觉得,这不是说话的时机。

于是他站在高台之上,一言不发,只是不断的扫视着周围的人群。

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那些在私底下不断议论的人纷纷感到奇怪,不知道袁树到底为什么一言不发,只是不断的扫视着周围的人群。

至于更远的地方那些看不到袁树具体情况的人更是疑惑,纷纷停止议论、探讨,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他们周边能看到的高台之上,看看那些助讲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可是那些助讲也没有任何表情,目视前方,巍然不动。

有人急躁,有人困惑,有人迟疑,有人不解,随之而来的,就是安静。

袁树所需要的安静。

于是,他开口了。

“树知道此番诸位聚集在此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想要从树口中得知树本人以及袁氏家族对此番雒阳城中流言的回应,比如树到底是不是会被选为侍读,以及,这些事情是否是袁氏一族与宦官私相勾结的结果。

对于这些事情,其实树根本不是很在意,当然,如果天子真的慧眼识珠,觉得树的学问很好,认同心学,那树真的会很高兴,毕竟树自己坚决相信心学是针对大汉如今顽疾的一味良药。

诸君应该都是很清楚,当今大汉国之局势,绝非太平盛世,而是乱象频发、危如累卵,内有灾荒、流民,饿殍遍野,烽火四起,外有鲜卑、匈奴,年年寇边,不知收敛,朝廷艰难应对,士民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而造成这一切的缘由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人导致了这一切?亦或是某一群人导致了这一切?诸君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而树,也有一些想法愿与诸君分享,请诸君静听。”

这是袁树准备已久的开场白。

他根本没有打算具体就之前发生的事情做什么澄清、解释,或者号召大家一起干翻宦官之类的,这并不是他的追求,而且也的确不能搞。

一来这个事情牵扯较深,甚至关系到天子刘宏,属于不能细说的类型,真要把事情闹大,袁氏一族难以脱身。

二来,这个事情真要追究到底,那可就真的是要和宦官来一场线下真人pk了,到时候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可袁树还没做好准备,不想把胜利果实拱手让人。

所以袁树打算将这个话题一笔带过,直接来一招移接木,把话题顺畅的引入到大家都很关注也更有讨论度的议题上。

大家,开始键政吧!

键政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是吃饱饭没事儿干的群体最喜欢干的事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词指代和进行方式,但始终存在着。

统治者一般都不太喜欢这种事情,觉得被议论是一种丢分的事情,但是真要完全镇压,代价也很大。

代价最大的莫过于周厉王。

按照史书上说的,他对键政采取严禁的手段,发展到了“道路以目”的程度,最后逼出了国人暴动,自己也下台了。

这充分说明键政是不能完全禁止的。

只要不深入到实践阶段,只是打打嘴炮,统治者应该容忍,或者说采取更加温和的手段,避免酿成惨痛的后果。

所以袁树直接切入了这个话题,把大家的关注重点从自己和袁氏家族身上转移到了键政层面,强行开团,直接切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