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古药谜踪 > 卷一 尸山鬼草 第二十五章 圣地

古药谜踪 卷一 尸山鬼草 第二十五章 圣地

作者:公孙敬沣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伯问我感觉如何,我摇了摇头,说没什么事,只是感觉有些头痛,身子虚弱劳累。

华伯点了点头,取出了满满一布兜的红枣,分给大家吃。

顺子好奇的问道:“这枣子是什么品种啊?真好看,好像还透着亮呢。”

华伯道:“这不是枣,此物可有些来头。我昨天在这大洞中四处转了转,发现洞顶的那个破口处射下一束阳光,阳光照射的地方生出一株小树,这东西就是那小树的果实,我原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便取了一些尝了尝,味道酸涩,吃完后感觉很提神,无毒,有敛精补血,滋养元气的功能。这才想起古籍上早记载过,相传早在战国初期,赵地就流行着一种民间补药,形如枣,名叫‘山茱萸’吃完之后便精力旺盛,当地百姓就将其进贡给了赵王,赵王起初并没有重视,后来肾虚腰疼,御医便给赵王服用此物,没想到不出几日,赵王就恢复如初了,当得知是此药的功效时,非常高兴,重金封赏了那名献药的百姓,又在自己的御花园中种植此物,后来他的宠姬生产时得了崩漏症,临危之际,御医也是用此物救了那位宠姬。如今我也采了些这山茱萸的种子,等回到中原后遍洒于各地,造福百姓。大家都快将这山茱萸吃下,补血补元气。”

大伙儿听华伯把这东西说得神乎其神,也不知真假,每人都抓了一大把往嘴里塞,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这山茱萸真有奇效,吃完后还真觉得精神了不少。

智光和尚道:“小僧和智静师弟刚才去山洞的另一端探了探,发现是通的,有一条先人凿开的大洞,不知那是什么地方,洞口有标记,只是看不懂。”

顺子向四周看了看,叹道:“难道这里也是先人凿出来的?”

智光道:“这里应该是个天然的溶洞,洞壁和道路都不规整,小僧看到的那个洞就完全不同了,洞壁和道路都极平整。”

我掏出罗盘辨了辨,智光所说的那个洞,应该就是古羌托国的方向没错了。

转过天,我感觉体力已经完全恢复了,其他人也都精神抖擞,便启程向洞穴深处进发。

果然如智光所说,这大洞的另一面有处人工痕迹极其明显的洞穴,虽然比我们现在所处的溶洞小了许多,但也有三四丈高,并排跑上三四驾马车也是绰绰有余,洞中则漆黑一片,也看不清里面有什么,洞壁和洞道何止是平整,简直就像被打磨过的一样,光滑非常。我们脚下的小溪流入洞中,洞口的石壁上似乎刻着几个文字,不过根本看不清楚。

华伯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半晌,也只是说好像和太素古卷中的文字有几分相似,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可就无法辨认了。要在石头上开凿出这么宽阔的石道,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况且还要将洞壁打磨的如此光滑,皇宫大殿也不过如此,这的确有些不可思议,这荒僻之地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呢?

大壮燃起了一只火把,向洞内探了探,没有什么异常,我向洞内走了几步,呼吸顺畅,顺子也赶紧追了上来,又走了几丈远,我感觉有些不对,便拉住顺子,向他做了个禁声的手势,顺子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一动也不敢动,静,死一般的静,什么都没有,我低声问他道:“刚才你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顺子一哆嗦,向四下里看了看,颤声道:“没,没有,杨子哥,你听到什么了?”

“一个女人的声音,她好像在哭,在哭叫。”

顺子一把抱住我,“杨,杨子哥,你可别吓我!”

我安慰他道:“哦,也没准儿是我听错了。”,担心他害怕,我又补了一句:“我有些头晕耳鸣,多半是气血亏虚闹的,看来身子还没完全恢复,幻听也是正常的,无碍无碍。”

顺子也不知听没听懂,木讷的点了点头,他手中举着火把,火焰向外倾斜,看来此洞是通风的,两侧的石壁仍旧光滑平整,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我回身向洞外挥了挥手,众人燃起火把鱼贯而入,为防万一,彼此之间保持距离,缓步前行了半柱香的功夫。突然,溪水中出现了一口大黑棺材,此棺极不寻常,虽是浮在水面上,可溪水流向洞道的深处,这副棺木却丝毫不动,偌大的黑棺材摆放的位置极正,应该从来就没有被挪动过。

这的确是太不合常理,古人选穴虽讲求个藏风纳水,五行不缺,可对于棺椁来说,最在乎的便是防水,墓中有水可是大忌,自己祖先的棺椁被水侵蚀,腐烂,尸体无法保存,先人不得安宁,那是要祸及子孙的,哪有自来就将棺材放在水里的呢?

顺子走上前,用手中的火把往棺材上探了探,眼睛眨也不眨的紧盯着上面,叹道:“没有绳索吊着,奇怪,还真是漂着的。”说话间他便伸手去推棺材的盖板。

“别动!”我和大壮齐声叫道,顺子赶紧将手缩了回来,慌道:“啊?怎么了?”

华伯道:“还是莫惊扰先人为妙。”

我俯下身,抽出一只雕翎箭往水里探,却不见底,再往上拨,箭头碰到棺材底儿,也知其中的奥妙了,便道:“快看,这棺材吃水并不深,最多只有三寸,如此厚重的棺椁要是浮在水上,至少应该吃水一尺深不可,底下估计有根石墩顶着,棺材就放在石墩上面,不仔细看,就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样。”

大壮挠了挠头,不解道:“虽然有个石墩子架着,可这棺材底儿也挨着水了,照这样下去,那棺材没两天就得泡烂啦,你说这里这么大的地方,棺材摆在哪里不好,偏偏搁在这水里?”

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只能避重就轻道:“这棺材是用阴沉木制成的,即使过上千百万年也不会腐烂,而且是用整块木头抠出来的,密闭性极好,上好的阴沉木不透水,就算浸在水中棺内仍会保持干燥,这样的摆放是奇怪了些,倒也暗合阴阳五行。”

顺子问:“啥是阴沉木?”

我解释道:“这种木头传说是上古神兽烛龙被鲲鹏打败,一怒之下撞倒了蜀山,山上树木沉入昆仑渊,在水底淤泥下埋藏数万年,不腐,呈乌黑色,不浮与水,故称‘阴沉木’。”

顺子一脸崇拜的道:“杨子哥,你真有学问。”

其实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了,还是不久前从家中一卷古籍上看到的,这会儿算是现学现卖。

华伯补充道:“上古的先民对水是极其崇拜的,有水才有生命,大禹王化天下为九州,九州皆沿黄河而居,或许这棺椁的摆放也是暗合此道。加上咱们刚刚经过的那处天然大洞,可吸日月之精,得风得水,一派盎然,算来也是处宝地了。”

华伯说的颇有道理,照这么推断这地方应该是古羌托国墓地了,汉人讲究入土为安,羌人只是观念不同而已。再说能用阴沉木棺,葬在此处的,棺中定也是不寻常的人?难道是……

“哎……棺材盖上好像刻着文字,不过,不过看不清楚。”大壮唐突的叫了一声,手上指着棺盖。

我仔细看,棺盖上隐隐约约的有几行象形文,由于年代太久,恐怕就算识得这些文字,也都辨不清了。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让人心中发毛……

我心都提了起来,其他人也都朝四下望了望,没发现异常,不过这地方晦气,自然不能久留,大伙儿定了定心神,继续前行。

只走出了十几丈便又出现了一副模样无二的棺椁,棺上的古文依旧无法辨认,再往前走,越走越是心惊,每隔十几丈,都会有一副这样的阴沉木棺,极正的放置在溪水的中心之处。

大壮虚着声道:“咱们会不会又撞见鬼打墙了,看见的怎么都像是同一副棺材呢。”

顺子经不住吓,“要不咱还是回去吧。”

我说道:“这洞道笔直笔直的,没拐弯也没岔路,哪儿来的鬼打墙?”

华伯观察的十分耐心仔细,说道:“这些木棺虽然模样差不多,可磨损之处和上面的古字都不相同,不是同一副。”

即便是这样,我们足足在洞里走了两个多时辰不见尽头,都快要崩溃了,到最后一副阴沉木棺时,华伯说要是他没数错,这是第一百一十八副。

再看此棺与之前的大为不同,上面镶着纯金打造的狮纹,边角也用纯金包裹,而且棺材上立着块二尺来高的石碑,这不像是一般的石碑,略显剔透,是块整玉雕刻而成,如此看来,这最后一副棺椁显然比其它的华丽得多。

我忙将火把往石碑前凑了凑,这座碑的年代不算太久远,上面的碑文很清楚,也并不是古字,而是咱们人人都能看懂的大汉文字,上面写到:诏曰盖闻周封八百 乃得九州 朕之不德 借宗庙之福 统四海纳西域 闻羌托发于炎黄 德肩尧舜 天地感召 封提加罗为羌托王 以安民心 太初二年正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