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人间最高处 > 第三百四十三章 赶路之人(下)

人间最高处 第三百四十三章 赶路之人(下)

作者:见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斗寒洲那座栖客山,雪每夜都在下,学子一茬儿换一茬儿。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即将离开书院的学子会自行每日早起,由山下往山上扫雪,在离去那日才会从山上往山下去,然后对着守门的杨老汉深鞠一躬再离去。

现如今要离开的学子,其实不知道扫雪的规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寓意。只是他们初来栖客山时就瞧见了这一幕,几年下来,等到他们要走的时候,即便还是不知道扫雪有什么寓意,却还是愿意拿起扫把,上山下山。

听说从前那座三字塔外有一棵梅树,再往前近十年,三字塔里还住着人呢。

至于这三字塔的三字,到底是个什么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今日有个学子要返乡,结果扫雪下山之后,却发现山下小屋大门紧闭。

年轻学子走去窗边,这才发现窗户口多了一道悬挂木牌。

年轻人伸手将牌子翻过来,果然,背面有刻字。

一眼过后,年轻学子会心一笑,对着门房作揖,随后对着栖客山作揖,然后把扫把靠在门口扭头离去。

那道木牌上写着:「扫山上雪,除心中尘。道理在书上,学问在路上,且前行之。」

扫雪先生走了,看门爷爷也走了。

栖客山上过客多。

如今的栖客山上,好像就剩下了山长、夫子、雪。

可栖客山从来也就只有教书人,雪。

今日课上,山长亲自讲学,其实算不上讲学,好像只是聊天儿。

乔峥笠问了在座年轻人几个问题,我们读书,做学问,为的是什么?古时圣贤呕心沥血留存典籍为的又是什么?我们的书里,大道理空道理多的是,有些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可我们却还要去学他,为的又是什么?

一时间堂下鸦雀无声。

乔峥笠一笑,轻声道:「换个思路,大家都知道,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此为天地。可若无人提出天地二字,那我们头顶是什么?脚下又是什么?」

死寂,一片死寂,大家都陷入职了沉思之中。

有个女子忽然开口,打破沉寂,「怎么今日山长与我们说起了道理?」

这个道理就很有趣了,此道理非彼道理。

乔峥笠笑道:「只要能答,道理也好佛理也罢,都可以。」

方才说话的女子又问道:「那于山长而言,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乔峥笠一笑,双手拢袖坐在了最前方一个男子书桌上,眼睛缓缓朝上瞟去,好似在追忆往昔。

片刻后,乔峥笠轻声道:「我读书的那个时候尚无科举,要当官什么的,就只能靠人推举,所以我当年读书,不求做官,再说求也求不到。」

哄堂大笑,他们都没想到,平时不苟言笑的乔山长,今日居然开起来了玩笑。

笑声停息之后,乔峥笠笑着说道:「当时读书,其实是上当受骗。有个老头子非说我是读书种子,要我拜他做先生。我其实挺不情愿的,结果他说管饭,我立马儿就同意了。」

又是一阵大笑,然后有学子笑问道:「那山长最早读书,只为吃饱饭?」

乔峥笠点点头,「是的,最早读书,是为混饭吃。但后来游学路上,慢慢的读书认字,就发现读了书确实是不一样了。」

今日这场闲聊,不在门外的围观者,极多。

也不知怎的,乔峥笠忽然起身,收敛了笑意。

堂下学子当即危襟正坐,哪儿有方才那般懒散模样。

一身儒衫的中年人背对着诸多学子,呢喃开口:「我们总会觉得书上有些大道理很空,壁如书

上说君子如何如何,圣人又如何如何,我们看齐的是圣人君子,可圣人能做到的,我们却不一定能做到,甚至累死也做不到。所以呀,后人不是有人非圣贤、人无完人之类的话嘛。可既然做不到,咱们为什么还要做呢?」

这次没等人答话,乔峥笠自答:「做不到行万里路,难道还做不到行百里路,十里路吗?」

话说到这里,乔峥笠转身离去。

无头无尾,说的话风马牛不相及,可乔峥笠就这么走了,不止是走出屋子,也不止走出栖客山。

后浪推前浪,新人换旧人,世事本该如此。

人间最高处,有个老道士叹息一声,抬步而起,一个飞掠便是数十万里。

玄岩追上乔峥笠,拦住其去路,轻声开口:「各人有各人的路,刘顾舟都可以退让,你怎么就这么轴呢?」

乔峥笠转过头,面无表情,开口道:「他退让是因为他有他的宿命,他有他的事情必须得做。我乔峥笠孤家寡人,堪堪一书生而已,杀一隐患,纵死又何妨?」

玄岩强按住乔峥笠,无奈道:「在这九洲天穹,我坐镇最高楼,算半个老天爷。你栖客山跟陆吾的幻境昆仑,各算小半个老天爷。你若是冲动,三足断其一,人间最高处那道门至少提前二十年打开,你觉得刘景浊能准备好吗?哪怕不提前,就在五十年后开门,到那时我们十二人必死,龙丘晾也好,姬秊也罢,又或是人间三子,在天门开后,哪个顾得上他?」

玄岩苦笑道:「人皇大印,是他自己不要的,没人逼他。」

乔峥笠皱起眉头,一下子怒不可遏,转身抓住玄岩脖领子,沉声道:「那你弄出那棋盘意义何在?只是让那些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一个个去看那孩子的笑话吗?」

玄岩沉默良久,最终开口道:「我信他,从他敢以登楼境界孤身闯入人间最高处,我就信他了。」

读书人瞬间泄了气,扭头儿往下方人间看去。

看了好一会儿,乔峥笠沙哑道:「没有谁生下来就欠谁什么的,我刘兄弟跟他的孩子不欠人间什么。」

良久无言,可乔峥闻到了一股子恶心至极的血腥味道,他皱着眉头转身,只一眼就愣住了。

身边老道士不知何时成了个覆着一层层肉在骷髅上,连肉皮都没有,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子腥臭味道的怪物。

好似在骷髅上贴了肉的「怪物」嘴巴开合,声音就像是在锯铁一般刺耳。

「八千年了,你是第二个看到我真正模样的人,其余十一人,与我差不了多少。你说说,我们十二条看门狗,欠了人间什么?」

乔峥笠愣住了,满肚子学问,此时此刻却挑不出来几个字放在一起说出来。

玄岩恢复人形,依旧是一脸笑意。

「想知道第一个人是谁吗?」

乔峥笠问道:「是谁?」

玄岩轻声道:「就是那个打穿了十二楼却不过天门的家伙呗。」

说起安子,他不由得叹息道:「郑红烛要是早生两千年,大罗金仙不在话下,凌霄境界抬手可得。」

天下知道安子本名的,不出四手之数。

名字并不霸气,本名郑谯。

后来逃婚之后,弄得新婚妻子郁郁而终,两个大家族败落,死的死疯的疯。等他练剑回乡之后,郑家早已不复存在。而那个被他辜负的女子,只坟前点了一根红蜡烛,血红血红的蜡烛。

所以后来那个剑客就为自己起名红烛。

乔峥笠沉声道:「人可以不去杀,但刘景浊开山之日,若是敢有人捣乱,我可不管你们立的什么规矩,大不了我再搭进去百年寿命,借九洲天穹跻身开天门,打架便是。读书

人又不是不会打架,白别以为我读书多就脾气好。」

玄岩只觉得脑壳疼,他无奈道:「混不吝的读书人啊!我本以为那个人间诗仙之后,就没有这么欠揍的读书人了,哪成想又出来一个。」

造孽啊!造孽。

好在是如今炀谷在极南处,早不伤是日出之地。好在是那只「太阳」,被他刘景浊机缘巧合带回了青椋山。

好在是,白帝未生于西方。

此时此刻,二人正下方隶属于新桑国樵县的山野小镇,多了三个外乡人。

是个老儒带着一男一女,男子二十来岁的模样,背着一双板斧。女子十多岁,背着一把与她等高的芭蕉扇。

三人走入一座破破烂烂的小屋,有个穿着草鞋一身素衣的孩子正对着米缸发愁。

老儒迈步走入,笑问道:「饿吗?」

孩子一脸警惕,沉声道:「你是谁,要干嘛?」

老儒笑道:「我啊!要做帝之师。」

老儒拿出一道符箓,不由分说便按在了孩子额头。

可等了许久,那道符箓却没有丝毫变化。

老儒神色剧变,连退好几步,嘴唇都有些颤抖了。

「怎么会?!明明就是啊!」

有个刚刚到这里,连玄岩都未发现的黑衣人,只看了一眼,便嗤笑着继续往北去。

人皇印还在,那人族皇者就只有他是。

白帝是谁,尚不可知呢。

再说了,天有五方,中间那颗帝星是绝不会再出现了,但谁说了麒麟生时,那颗帝星就是白帝呢?万一是青帝,又或是黑帝、赤帝呢?

八月初,中土那座紫府山,又来了个老头儿。

这下好了,原本两个人下棋,这下子又多了个观棋喜欢说话的。

老和尚叹息一声,无奈道:「好了好了,若他真能夺取我紫府山气运,我不拦行不行?」

杨老汉笑着搂住老和尚肩膀,轻声道:「老贼秃,你比你师祖靠谱儿多了啊!」

远道而来的杨老汉冲着姬秊一笑,问道:「姜老儿呢?他岁数大,咋个不见人了?」

三人忽然对视一眼,老和尚沉声道:「我不出手,但也不偏帮。」

姬秊沉声道:「我去东边,你去西边?」

杨老汉一笑,「无所谓,反正我哪儿都不熟。」

老了老了,可与好友一起,还是有些少年心性。

杨老汉叹气道:「娘的,五岳山君是干嘛用的。」………………

八月初,有个中年道士一路游历到了于阗国,结果发现此地居然家家户户贴着避瘟符。

次日夜晚,楚剑云路过一处山村,居然发现村口篝火明亮,男女老幼皆聚在一起,听人传教,传的是那兴起于神鹿洲的明教。

楚剑云皱着眉头,没着急过去,而是听着那所谓明使高谈阔论。

说来说去唯有一句话,说是有大灾将至,唯有太平教祖可救众生。

楚剑云刚要出手,却忽然发现远处有几个年轻人飞掠而来。

下一刻便有几个佩戴白龙卫令牌的炼气士落在村口。

为首的年轻人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冲着那明使一笑,问道:「我都两百多岁了,愣是娶不到媳妇儿,要是信你们太平教祖,能不能给我弄个媳妇儿出来?要求不高,美若天仙就行了,不会做饭我都不介意,真的。」

让楚剑云诧异的是,那位明使居然半点儿不惧怕,只是说道:「心诚则灵。」

叼着狗尾巴草的年轻人笑到前仰后翻,又问:「长安的房子可贵,现在娶媳妇儿都要有房,乡下的还不行,得

在城里。我要是信了教祖,能不能赏我一栋院子?不用太大,十三进就行。」

那明使撇了一眼年轻人腰间令牌,笑呵呵取出一张符箓,轻声道:「可杀我一人,杀不了千千万万个求太平之人,教祖想要的太平盛世,早晚会降临。」Z.br>

说着就要捏碎手中符箓。

年轻人撇撇嘴,随手一挥,两道灵气箭矢同时射出。

一道箭矢洞穿明使额头,年轻人撇嘴道:「想自杀?哪儿那么容易?死也得死我手上,要不然我怎么交差?」

瞧见明使被杀,一众村民已经被吓得不敢言语。

另外一道灵气箭矢将那符箓带回年轻人手中,年轻人撇撇嘴,将那符箓抛去数十丈高空,紧随其后的就是一声巨响,放烟花似的。

年轻人低头看向一众村民,又可怜又好笑,还可气。

「瞧见了吗?这要是在你们周围炸了,你们能活几个?信点儿什么不好,非得信这等歪门邪道?教你们不劳而获,地里庄稼都不种了,跪在米缸面缸前面等着长吗?想瞎了心了吧?那个狗屁教祖欠你们的?还是你们是他爹是他娘啊?」

越说越气,他娘的等哪天你们你们跪死在缸前也不见长了,人家只会说你心不诚。

年轻人扭头儿就走,嘟囔道:「这于阗国的皇帝是缺管教啊?那老子就去都护府告状去。」

村口人散尽,楚剑云摇头一笑,心说景炀的白龙卫,这么好玩儿的吗?

他看了看手里的避瘟符,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劲。

算了,先去青椋山吧。………………

有个读书人返回中土,去的头一个地方就是洗笔湖。

久违的登上小舟,这几年尽赶路了,都懈怠了写书,等观礼之后再返回青鸾洲,他就开始一心一意去写书了,一天写他个一万字。

是想多写点儿,可真怕瞎了啊!

就蹲在洗笔湖熬了三天,莫问春这才揉着眼睛离开。

写书一事,可不是时间够提笔稳就行的,忒费脑子了。

莫问春在云海之中疾速往北,心想着青椋山上会不会很热闹?

肯定热闹了,那家伙想干的事儿忒大,没法子不热闹。

可惜了,自个儿这个莫家大少,只是字面上的大少,屁用起不到。

青鸾洲来的,就他一人。

可其实同一艘船上,还有一对从瘦篙洲登船的师徒,如今已经返回扶舟县,在风泉镇里了。

樊江月重新走到这地方,感觉变化不是很大,就是自己徒儿爹娘坟头,早已杂草丛生。

要不是樊江月提起,鲍酬压根儿不想家。

八月初,扶舟县这边也有除瘟神赶瘟神的习俗,五月五用过的艾草一直不能丢,要留到九月初三,瘟神爷过境之后才能丢。

说起五月五,这边儿的传说有点儿不一样。

樊江月记得扶舟县这边传说,在老老年间,有人惹恼了天帝老爷,天帝便派来天兵天将要将这处地方的人杀干净。后来有个人想了个办法,五月五那天在窗户口跟门前屋后摆上艾草,人不能出门。到时候天兵天将站在云端一看,哎?这野草都长满了,人都死光了,不用去了,就回去交差去了。

至于赶瘟神,到底是个什么来由,别说她樊江月,连刘景浊也不大明白。

鲍酬去给父母以及他的爷爷上香,樊江月便到了青椋山。

如今山下木屋住的,是个胡子拉碴的道士,瞧着可不像是道士。

她凑过去问道:「刘景浊呢?白小豆呢?」

张五味抬头看了看,开口道:「一个在后山练拳,一个去了城里晃

荡。」

樊江月一脸不敢置信,「练拳?刘景浊吗?他还能练什么?」

张五味神色古怪,没开口,但心中忍不住蹦出来一句话。

挨揍呗,还能练什么?

后山那边,练拳已近两月,每天都是顾衣珏把刘景浊从深坑里扛出来。

撑得时候倒是越来越久,只是……到现在,刘景浊全力出拳,拢共沾了六次陈桨衣角。

今日已到酉时,刘景浊还没倒下,但已然上气不接下气。

年轻人狂灌一口酒,沉声道:「你是不是坑我?要是只用双花琉璃身,即便打不疼你,我也打得着你啊!」

陈桨撇撇嘴,轻飘飘朝前一步,落地时却已经在了刘景面前。

他抬手虚按一下,刘景浊整个人如同被重锤砸在额头,在地上拖出一条长长沟壑,最终跌落深坑之中。

陈桨笑道:「确实只是双花琉璃身,但我是陈桨。」

已经招呼了顾衣珏来捞他,陈桨也准备去休息了。

结果一只手由打深坑边缘伸了出来。

「前辈,对于某些人来说,我们都是弱者。」

结果又是一拳,这次可爬不起来了。

「我又不是读书人,练拳就练拳,和我讲什么道理啊?」

(二月头一天,更个万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