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人间最高处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桥头灯笼

人间最高处 第三百二十一章 桥头灯笼

作者:见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底,一艘渡船稳稳当当落在中土南境那座雷州渡口,一位剑客下了船。

四月初,一对师徒落在了恒水中游,再往上千余里就是扶舟县了。

其实本来想的是走东边的,但顾衣珏求着山主去化马县看看一个叫做乔青鱼的小姑娘,顺路便走恒水这边了。

顾衣珏早在雷州就下了船,去看看某个地方,然后就要回济水顾氏,掀开扣在身上百多年的一口黑锅了。

至于姚放牛,说要带徐瑶去江南看水,也早就跑了。

四月的恒水上游,也已经慢慢热了起来,山峦极多,多生松柏,在半空中看就是一片翠绿。

林间小道,姜柚张开了臂膀,满脸笑意,喊道:「师傅,我喜欢这个地方,舒服哎!」

刘景浊点点头,「喜欢就好,未来可以多在青椋山附近走走,走出去几百上千里还是没问题的。壁如一些地方的乡言俚语,也可以学一学。如同扶舟县西边几个小镇,出去玩三个字,方言直译官话,就是出去狂,但实际上,书面应该是出去逛才对。又壁如前方改名为流离郡的旧乐平郡,郡城里方言,赶紧走,叫做连杆横,但其实书面语应该是连赶行。我们扶舟县那边,方言近秦地,与流离郡只各几百里而已,流离郡的方言却是近蜀地。还有旧越地那边儿,很容易听到的,落车、饮茶。再就是我当年行军过洪都,休整了几天,我总听到走进饭铺里的客人互相问恰西哩,后来我才知道,西哩二字,大概是什么的意思。」

师傅说起这些事情,那叫一个如数家珍,姜柚也听得津津有味。

刘景浊便又说了个他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事。

「刚来青椋山时,我在风泉镇里逛,听老人家讲些奇幻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那种,当地人管这个叫讲古经。不过那些个老者,识字的其实不多,所以后来我才知道,应该是古往今来的古今才对。」

姜柚转过头哇了一声,笑道:「古经变成了古今,感觉一下子高雅了好多哎!」

刘景浊笑着摇头,「什么雅俗的,你少纠结这些吧,至雅至俗都是病。」

沿着一条河往上,其实刘景浊来这边儿的次数并不多。

但自落地这几天,已经没少碰见往大雪山去的景炀兵卒了。

那封邸报他当然瞧见了,同样没觉得有什么。

景炀王朝,海战差点儿,陆战无敌。大月也好贵霜也罢,胆敢以炼气士参战,那五龙卫会倾巢而出,来看看那座摩珂院会不会也倾巢而出?

没走多久,刘景浊祭出了飞舟,他也着急回去。

这一晃都出来六年了,在外不思乡,但总还是会近乡情更怯。

坐在飞舟上,姜柚轻声问道:「师傅,我感觉景炀王朝,与离洲的朱雀王朝,玉竹洲的西花王朝,还有神鹿洲那座新鹿王朝,或是婆娑洲的贵霜王朝,区别都很大哎。但是区别在哪里,我也说不上。就是这一路走来,觉得没有别处那么乱。」

刘景浊笑了笑,解释道:「其实啊,我那个爹,也就是景炀太上皇,当年有过一个设想,让景炀王朝没有皇帝,但后来实在是无法实施。因为数百上千年刻在骨子里的忠君爱国四个字,没那么容易丢掉。所以从我爹那一朝,就一直在放权了,除却兵权紧紧握在手中之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阁才是权柄最大的机构。放在别国,他们不敢也不愿的。」

姜柚闹不懂,这一路上都瞧见好几个争着当皇帝的了,怎么景炀这边儿,个个儿都不想当皇帝呢?

早就听说了,自己的师傅十五岁就成了五品将军了,后来带着五龙卫连灭妖鬼走廊十国,在军中威望极高。按照顾衣珏的说法儿,只要刘景浊愿意,景炀皇位非师傅莫属。虽然师傅不

是真正的赵氏血脉,但这都不是问题。

还不止呢,那位也被剥夺明王称号的大伯,当年也是太子,他是连太子都不愿意当,三番两次逃跑,终于在当今皇帝出生之后,把个太子头衔儿让出去了。

其实她不知道,赵坎也不想当皇帝啊!

三兄弟之中,最想走江湖的,是赵坎。

飞舟速度很快,刘景浊给姜柚介绍着这边儿的风土人情,赶在清晨就到了化马县。

一处不大县城,那棵扶舟县老人口中的天之尽头,化马神树,就在城中。

几乎与风泉镇那棵柏树同龄了。

虽然只是几百里的路程,但早年间官道未曾大修,光是从扶舟县到乐平郡就得走个小十天,其中一座山要翻过去就得一天一夜呢,这也是旧乐平郡,如今的流离郡,郡治都在扶舟县的原因。

光是乐平郡都这么远,更别说化马县距离乐平郡还有几百里地了。

也难怪老人们会觉得此地就是天尽头了。

师徒二人皆背剑,进城时难免被盘问了一番。不过刘景浊操着一口地道扶舟县方言,守城兵卒便也没多为难他们。

本地人,总是要优先的。

师徒俩走去一处冒着热气的铺子,刘景浊扯来一张马扎落座,轻声道:「算是这边儿特产了,油茶泡麻花儿,泡别的也行,馒头,馕,都可以,这家好像馕多一些。」Z.br>

有个中年人笑着走来,轻声道:「不光油茶,豆腐脑儿肉夹馍都有。」

刘景浊笑了笑,看向姜柚,「想吃肉的话你要一个,我不吃了。」

快到家了,多少还是要顾忌白小豆,免得那个估计长高了很多的丫头埋怨师傅一身肉腥味儿。

姜柚摇摇头,轻声道:「不了,就油茶泡馕吧。」

师徒俩近乡后的第一顿早饭,吃的就是这个了。

东西上桌没多久,有个穿着小小绣花鞋的小小姑娘,端着一只小小的碟子来了。

小姑娘也就三四岁,端着个巴掌大的碟子,脸蛋儿红扑扑,可爱至极。

刘景浊抬起手刮了刮小姑娘鼻子,顺便儿给她传了一道雷霆真意,这算是自己的小小心意了,起码在她修道之前,等闲妖鬼不敢伤她,伤不了她。

刘景浊开口道:「老兄,这姑娘长得真乖啊!」

早饭铺子那位东家笑了笑,开口道:「活下来都不容易呢,来化马县的路上遭了灾,船沉了,要不是一头青鱼帮忙把我们托上岸,孩子救命没了。所以给她起的名字叫青鱼。」

刘景浊笑道:「万物皆有灵,就当是以名字报恩了。」

一顿饭很快就吃完,刘景浊放下饭钱在桌上,同时留下了一柄巴掌大小的木剑。

那位乔姓青年拿起木剑之时,早就没了两位背剑人身形,只是他耳边响起来了一句话。

「这孩子跟我有缘,所以算是小小心意了。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可以到扶舟县风泉镇青白客栈,拿出这木剑就可以。」

这位乔掌柜直愣愣看向东边儿,心说我这铺子,来神仙了?

那棵所谓神树,其实早就察觉到了有一位「上仙」到此。

他赶忙现身,却不见「上仙」踪迹。

也是唯独一道声音传来,「成了炼气士,可不是让你当神仙老爷的。这一方百姓你要照拂,乔青鱼那家特别要看着,不是让你多护着他们,只是别让人无端欺辱就行了。此地山君龙神那边我会替你打招呼,五龙卫那边儿也会替你报备的。草木之流,修道不易,要且行且向善。」

那神树借着一阵风向东微微垂下树枝,所化的老者也向东抱拳,轻声道:「谨遵上仙

法令。」

之后刘景浊带着姜柚御风而起,有说头的地方就停一下。

期间路过那座不大不小的闻笛山,刘景浊只远远的看了一眼。刚刚入流的山头儿,三番两次还没有吓破胆,想必如今是有了主心骨了。

走了还没三百里,刘景浊忽然停了下来,落在了一处靠着官道的小山村。

山中长满了细竹子,连围墙大多都是竹子做的。

山村年代久远,分明不太富裕,可进村之后,却隐约瞧得见路上残破青砖。只不过那青砖已经被经年累月的雨水冲刷到看不清样子。

姜柚就跟在后边儿,师傅在想事情呢,她看得出来。

刘景浊轻声道:「丫头,远古人间,有三方势力守着人间。一方是守门人,代代相传,于两界山守着人间门户。还有一方,名为江湖人,负责巡视人间,斩妖除魔。」

顿了顿,刘景浊接着说道:「还有一方,名为寻路人,是为这人世间,找寻出路。」

他抿了一口酒,轻声道:「独木舟便是守门人代代相承的一把剑,这座小山村,就是古时候守门人所在之地。」

远古三司,其实并非只有寻路人还在。

张五味乃是最后一位江湖人,天外那位想要推倒重来的,怕是天下最后一位寻路人了。

至于刘景浊,是最后一位守门人。

远古三司到如今,其实都已经凋零。

迈开的步子又收了回来,如今物是人非,小竹山已经不是小竹山了。

刘景浊说道:「咱们步行回去吧,三十几里路,走不了多久的。」

天色已晚,回到了青椋山附近,刘景浊再不用向先前那般散开神识,总是要提前知道周遭有什么了。

天上小月牙儿可照不亮这条十几里长的山谷。

直到亥时,沿河而下的师徒俩这才瞧见了一座灯火通明的大院子,那是广化书院,意在推广教化。

走到一处小桥时,刘景浊忽然抬起头,满脸笑意。

桥这边师徒二人皆背剑,远游归来。

桥那边,一大一小两个姑娘,都没背剑,但各自提着灯笼,笑看返乡人。

愿天下每个远游返乡之人,都能看到等在桥头,照亮归来路的灯笼。

(要过年了,愿诸位回乡之时,也会有人提着灯笼,照亮归来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