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人间最高处 > 第一百八十章 汤江号子

人间最高处 第一百八十章 汤江号子

作者:见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场大雨下到了后半夜,少女抱着剑侧身靠在崖壁,怀里抱着个白色小猫。

至于刘景浊,不晓得什么时候取出来一本书,于一片漆黑之中,心神游曳在文字之间。

书到用时方恨少,刘景浊想要告诉姜柚一个道理,却总是归拢不起心中想法。

打小儿不爱读书到年轻人,二十岁出头儿到了栖客山,虽然翻书不少,但他总觉得,书上与路上,得先上路再读书。

书上故事照进现实,与人在路上,忽的走进书里,还是差别很大的。

刘景浊在迟暮峰练拳之时,听过那个总是一脸笑盈盈的旧笑雪峰主说过个道理,关于知行合一的一种歪理吧。

想要做到知行合一,其实也不难,知道的少点儿就行了。

因为道理懂得越多,做不到的事儿就越多,所以就很容易出现自己与自己打架的事儿。

所以刘景浊猛地合上书,看甚看?有看书时候呢!急个屁!

姜柚忽的一个颤抖,独木舟自行散发阵阵剑气,好似要循着少女梦境,去斩了吓她一颤的梦魇。

刘景浊无奈一笑,取出个毯子出来,走过去盖在了姜柚身上,同时传去一道温热灵气,免得沾了潮气又病了。

回去火堆旁,刘景浊把手放在火堆上面烤,火苗险些烧着了袖子,他还是不撤回手掌。

可惜,武道已至归元气巅峰,有罡气护体,这凡俗火焰,压根儿没法儿灼伤自己。

景炀皇宫里那个小院儿,后来白小豆住的屋子,其实就是刘景浊曾经住的屋子。顺着小门进去,靠右手边的墙壁,至今都还有淡淡发黄的印子,那是刘景浊小时候朝着墙壁撒气,砸烂了拳头,留下的血印子。

有些人喜欢疼,不是因为有病,是因为疼痛能让他镇静,更是一种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惩罚,同样也是一种逃避。

这是刘景浊最想改的毛病。

从鱼雁楼那边儿拿来的消息得知,挂壁楼,那是个不亚于顶尖宗门的势力,以自己如今境界,贸然前往,那就是以卵击石。

刘景浊抿了一口酒,留在朱雀王朝,本事却不够,就此离去,但又不甘心。即便继续南下,可以在几座小国与一座山头儿作为突破口,学一手苏箓。由小处往大处用功布局,这是刘景浊很擅长的事儿,可他还是不甘心。

明明已经来了离洲,都知道了挂壁楼是当年劫杀干娘的凶手之一,可他就是无能为力。

转头看了看那死丫头,刘景浊无奈一笑,自言自语道:「我跟谁发脾气去?」

好不容易挨到次日清晨,其实只看天色是分不清到底什么时候的。

刘景浊架起了个三脚架,悬挂着陶罐儿,煮了一锅小米粥,然后提着山水桥雨中练剑。

姜柚被那呼啸声音吵了醒来,瞅了一眼刘景浊,还是有些生气,心说那家伙什么时候又有了一把剑?嘁,木剑啊!

结果等她瞧见那锅热腾腾的小米粥,少女差点儿当场落泪。

这都一个月了,早上压根儿没吃过东西,一天最多一顿饭。

她赶忙抱着白小喵过去,还不忘背好独木舟,然后从百宝囊取出自个儿的碗跟白小喵的碗,各自倒满,也不嫌烫,吸溜着就喝了起来。

姜柚偷偷瞅了一眼那个青衫剑客,心说炼气士就是好,雨都淋不到。

此时刘景浊正好收剑,姜柚赶忙低下头,我可没偷看。

刘景浊收回山水桥,就这么站立倾盆大雨之中,可雨水在他上空时,就像被一股子热浪蒸干似的,反正就是落不到他身上。

轻轻抬手,酒葫芦自行飞到刘景浊手中,他抿了一口酒,结果就最后一口了。只好舔了

舔嘴唇,轻声道:「今日开始,教你拳法,想学剑得背的动剑才行,看好了。」

拉起一个拳架子,刘景浊出拳极慢,瞧着甚至有些笨拙。

「我的拳,学自青椋山迟暮峰八九老人,我也拢共只在他那里学了两套拳,教你的这套,是真正拳法,连白小豆都还没有教。」

姜柚看的极其认真,却还能分神发问:「怎么跟你之前打的不一样?」

刘景浊没有答话,只是说道:「第一式,缠风。讲究一个粘,极柔,要做到跟狗皮膏药似的,敌手想甩都甩不掉。」

很快就演练完了,将酒葫芦系好回到山崖下方,还没站定,姜柚就瞪大了眼珠子,「一套拳,就一式?」

刘景浊摇头道:「拢共六式,缠风、星秋、六合、八极、靠山、大莽。你学会了第一式再说。」

说话间,刘景浊转身捡起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树枝做成的架子,套牛轭似的挂在了姜柚脖子上。紧接着又取出一张白纸悬挂在了树枝尖儿上,白纸距离姜柚胸口只一个小臂距离。

「我当年也是这么练的,学第二式前,你要先做到能在这个距离出拳将白纸打烂,在这个距离可以打烂白纸,之后再缩短一掌距离,直到距离你胸口半掌时你也能将白纸打烂,就可以学星秋拳了。别耍小聪明,这白纸水火不侵,但除了这个便与寻常纸张没什么区别了。」

姜柚挥出一拳,卯足了劲儿,却只是把白纸打的飘起。

这咋可能做到嘛?练这有啥用,打棉花吗?

姜柚扭头问道:「那你多久才做到的?」

刘景浊一笑,就知道她会这么问,要是白小豆,绝不会问,师傅说啥就是啥。

「我跟你不一样,我有底子,学拳之前,我已经在战场上厮杀了几年,都封了将军了,自然知道怎么用巧劲儿,所以缠风拳,我就练了三天。」

姜柚眨眨眼,诧异道:「你还是个将军呢?」

刘景浊抬手就是个脑瓜蹦儿,「少问,我的事以后你都会知道。以后每天早晨要打百遍拳,走路的时候你就把这扛起来,去找那个巧劲儿。别觉得没用,练拳之人,要不怕与人贴脸打架,你能做到在半掌距离一击重伤,同境武夫便无人能近你身,敢近你身。」

姜柚揉着脑袋哦了一声,只是忽然有些懊恼。

明知道他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儿,自个儿还就是开心。

本就距离汤江很近了,这天雨停,将将申时,两人便走到汤江之畔。

离着老远,刘景浊听到江上有渔夫高唱,便仔细听了听。

两山夹一江,云雾里,歌声缭绕。

渔夫高唱:「折柳作笛,以助莺歌。望漾漾春水,盼晚来归舟。

我于江畔照黄昏,飞霞凭山亦照我,至今帆影不得见,唯水天二月鸣长夜。忽尔大日缓登楼,至今不见归舟,山水也愁、人也愁。」

年年盼归舟,江上舟子皆摆手。

又是一年春,江畔梨花开,花径独走,月影稀长,山水也愁、人也愁。漾漾春水,波中窥人,三十余年未见我,是月上梢头?是花满头?是我白首?是霜掩头?」

歌声嘹亮,但词意,有些伤感。

刘景浊按住憋着去江中捉鱼的白小喵,转过头问道:「这唱的是什么?」

姜柚甩了甩胳膊,漫不经心道:「汤江号子,江上渔民口口相传的渔歌,我都会唱。传说是住在汤子山下的一对夫妻,男人从军远征,说会在一个月照汤山的春天回乡,希望回乡时能瞧见江畔自家梨花开。那个女子便每日到梨树林里忙碌,等着第二年月照汤子山,两岸梨花开。当然是没等到,所以女人每年梨花开时都会冲着江上归舟高喊,有无

见过我家夫君。这一喊,就是三十年。梨花年年开,直到梨花落在女人头上时都分不清是花还是发了,男人还是没有回来。据说后来有个路过的琴师把故事编成了歌,江山渔子舟子感叹于那女人之坚贞,便自发传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刘景浊轻声道:「凡人一生短短几十年,能守在江畔等几十年,很厉害了。」

姜柚笑道:「是啊!都敬佩那个女子,但都不愿意做那个女子。据说那之前半座汤子山,满山贞节牌坊呢。」

刘景浊好奇道:「半座?之前?」

少女点点头,一边儿挥拳打着白纸,一边轻声道:「如今的汤子山,只有半座,像是被刀剑劈走了另外一半儿。不过都是传说嘛!都说是那女子感动了上天,所以来了个神仙,把那座贞女坟连同半座汤山搬去了仙境。」

刘景浊忽然目瞪口呆,也叫贞女坟?总不至于是白水洞天那个贞女坟吧?

一声纸张撕裂声音,刘景浊转过头,就瞧见姜柚满脸笑意,「换纸换纸。」

这才多久?几个时辰而已,就已经能打破纸张了?

刘景浊面不改色,取出一张白纸挂上去,这才轻声道:「还算可以,但也别嚣张,跟我一起学拳的人,人家一个时辰就能半掌距离击断白纸了。」

姜柚咧嘴一笑,「我不管,反正比你强嘛!对了,跟你一起学拳的那个,叫什么?以后我找他切磋切磋。」

刘景浊心中万马奔腾,哪儿他娘的有个一起学拳的嘛?这不脸上挂不住,随口一说而已。

可这会儿要是不说个名字出来,肯定要被这死丫头看扁。

顿了顿,刘景浊故作淡然,开口道:「他叫张五味,是个道士。不过有点儿毛病,简单点说,就是他身体里住了两个人,发生过的事儿两个人互不知道。」

姜柚惊讶道:「还有这怪病呢?」

刘景浊点了点头,面色无异,心中却是愧疚难当啊!

可朋友嘛!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见刘景浊没说话,姜柚便又问道:「那咱们去哪儿?」

刘景浊面色复杂,开口道:「在这儿等渡船,去一趟戟山,然后就南下了。」

姜柚深以为然,点头道:「对,得赶紧走,不能在朱雀王朝境内。」

向来不会在意他人感受的少女,自然没有发现,身旁那个没被他喊过几声师傅的年轻人,此时一身气势直坠,满是无力感。

中文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