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宋末之乱臣贼子 >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改革科举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改革科举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31:01 来源:蚂蚁文学

官道之上,李璟骑着战马,穿着便服,身边的秦王李定北以及政事堂的几位大学士,高湛领着几个内侍,生的孔武有力的护卫左右。

“北方不能种植水稻吗?”李璟看着一边的稻田,许多百姓都在种植小麦,想到今年的秋收,面色冷峻,说道:“这北方也不一定不能种植水稻吧!农学院的人可有什么方法?”

“回陛下的话,农学院的人正在实验,或许很快就有结果了。”张孝纯赶紧说道:“不过,本朝的稻米日后也是从中南半岛来,想来北方种植小麦问题不大。”

“虽然中南半岛适宜种植水稻,但中南那边日后还是要种植能赚钱的东西,朕只是想,在华北这个地方,实验一番,看看能不能种植水稻。”李璟摇摇头,任何殖民地都是靠不住的,而且李璟打算分封,治理天下,中原这样的地方自然是留给子孙后世,谁知道,日后那些殖民地会发生什么事情,小农经济虽然有许多缺点,但有些时候,还是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既然如此,那回头臣写个劝农书,让华北的百姓都知道陛下的一片仁慈之心,相信这些人会试种水稻的。”王穆摸着胡须说道。他的的文采还是很不错的,虽然不如赵鼎等人,但写一片劝农书还是可以的,相信一定能写的。

“王大人种过庄稼吗?”李璟忽然望着王穆说道。

王穆面色一僵,他是出自诗书世家,一生下来就读书,王家的佃户不少,哪里还轮到他到田里干活,不光是他如此,赵鼎等文人都是如此,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一生,读书才能让自己成为人上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个时代,当官才是最好的出路,而读书才能当官,想江老爷子刘明这样的人,能成为国公,能享受高官厚禄,可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更不要说,读书人的地位很高,所以在大唐,不管穷人或者富人,只要有条件的,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至于种田更加是不可能的。

“古人强调的是六艺,那个时候,有些读书人都能佩剑,碰到敌人强盗的时候,奋勇向前,将其斩杀,就算是在汉代的时候也是一样,班超投笔从戎,仗着利剑建立功业,可是现在看看,那些读书人,有的人虽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但让他们仗剑行走天下恐怕是不大可能的。”李璟扬鞭指着远方,众人望了过去,只见远处有一群读书人,正坐在河岸上,不时的可以听见一阵阵吟诗朗诵的声音传来,而让人感到怪异的是,在一边,一些农民正在种植着小麦。

“一个书生意气,逍遥自在,指点江山,而另一个却是汗流浃背,截然相反啊!”耶律大石笑呵呵的说道:“陛下,汉家文化名扬天下,正是因为有这些读书人,才有了汉家的闻名,这人本身就是分了三六九等,各司其职,农民干着农民的活,读书人一心读书,陛下,若是让这些种田的农民去读书,让这些读书人去种田,岂不是颠倒了吗?”

王穆也笑道:“陛下,臣认为这些人适合耕种,那些读书人适合读书,若是颠倒过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就像曹大人,曹大人以前擅长于经商,所以赚的一个盆满钵满,但若是让曹大人去读书,曹大人未必会有今日的成就。”

李璟却是摇摇头,说道:“朕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这些读书人连如何种庄稼都不知道,如何写出劝农书来?王卿知道这庄稼何时耕种,何时撒种,何时出芽,何时栽秧,何时锄草吗,何时浇水,何时收割?”

王穆听了面色涨的通红,目光深处有一丝羞恼之色,只是在李璟面前却不好发作,只能骑在马上不说话。

“陛下圣明,难怪陛下规定凡是读书人中举之后,都必须要进入军队训练一个月,这样能强壮他们的体魄,还为朝廷办事。”曹璟顿时笑道。

“自己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如何能教导别人呢?”李璟摇摇头,说道:“你们看那些读书人,让他们日后劝课农桑,能行吗?恐怕这些人也只能是吟诗作画,让他们干实事恐怕是不大可能的吧!”

众人顿时一阵沉默,真的说起来,众人都没有这个资格教导别人如何去耕种,劝课农桑也只是一句废话,若如此,还需要这些人敢什么呢?

“陛下,术业有专攻,臣等也只是为农民提供方向,提供保护而已,让臣等去耕种自然是不行的,但让这些农民治理天下,辅佐君王,同样是不行的。”赵鼎忽然说道。

李璟一愣,看了赵鼎一眼,顿时笑道:“还是首辅大人厉害,只是你若是连最基本的都不懂,如何去制定政策呢?这个时候明明说种植小麦的时候,你却想让人种植水稻?可行吗?并不是任何一个官员都懂得这些的,就好像是一些文官,自认为读了一点兵书,就能指挥打仗一样,前朝的昏君不就是如此的吗?”

赵鼎等人相互望了一眼,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李璟邀请众人出来散步,可不仅仅是散步,所谓的农民和书生也并非随便说说,而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都是为接下来的话做铺垫的。

“还请陛下明示。”赵鼎正容说道。

“朕想改革科举制度,仅仅凭借几篇文章就能中举,就能当官恐怕有些不大妥当。”李璟摇摇头,说道:“最起码农业方面的知识应该多加一些,众卿认为呢?”

众人顿时不说话了,除掉曹璟和耶律大石两人,其他的政事堂大学士都是读书人出身,知道科举是何等的困难,现在李璟还要增加农学方面的知识,让科举变的更加困难了。秋闱已经结束,但秋闱之后就是春闱,这个时候让那些读书人学农业方面的知识可能吗?

“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认为这一次春闱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张孝纯迟疑道。几乎能想象的出来,若是从今年春闱开始施行这个政策,恐怕这次春闱一个人都不能录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