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天骄 > 第2章 露一手

南宋天骄 第2章 露一手

作者:落爷孤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恩泽只能加快脚步落荒而逃,齐老头对于朱恩泽来说,算得上是有恩的,虽然齐老头只是每天多给朱恩泽几两糙米,可那是救命的粮食,而朱恩泽也是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齐老头也因为这段机缘,让他这个孤家寡人有了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这且是后话。

任何时代看病,都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朱恩泽的妹妹感冒咳嗽,只抓了一幅药,就让他欠下三百文的债务。朱恩泽现在身上就十几文钱,这点钱根本无法给妹妹抓药,但穿越而来的朱恩泽有办法。

他来到市场花两文钱买了十几个发霉的柑橘,千万别小看这东西,柑橘皮本来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在加上柑橘上的青霉素菌,这东西就是古代最原始的抗生素药物。

反正朱恩泽就是一个穷小子,他花两文钱买十几个发霉的柑橘也没有人去笑话他,装菌子的竹篮刚好可以用来装这些发霉的柑橘。

朱恩泽提着破竹篮就往家里走,在路过一家新开张的店面时,突然听到一阵吆喝声:

“各位乡亲父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本店欲高价求佳联一幅……”

一名青衣小帽的伙计一边吆喝一边敲锣,店门口围上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人,其中也不乏穿儒衫的读书人,已经有几个儒生写了几幅对联放在门口的长案上等着店主来选择。

朱恩泽前世的本科专业可是古代汉语,因为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所以转行去读工科研究生。这样一来朱恩泽的毛笔和古文的修养当然不会差。

朱恩泽的四书五经差不多能倒背如流,就连诗词歌赋也是顺手拈来,至少抄袭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何况这区区对联,而且还有彩头可以拿,朱恩泽更要试一试了。

“还有那位相公需要试试吗?一但被东家选中,那可是两贯钱的彩头。”

两贯钱在成都府根本算不得多大的彩头,也就两石大米的价钱,这点钱对别人可能没有什么,可对朱恩泽来说,就是他穿越到南宋是否能安生立命的本钱。

“我来试试……”

因为人太多,朱恩泽瘦弱的身体根本挤不进去,只好在人群外嚎了一嗓子,人群中不乏认识朱恩泽的人。朱狗蛋肚子里到底有不有墨水,他们可是一清二楚,朱狗蛋一天学没有上,连斗大的字都不认识一个的人,现在这小子却大言不惭地说他能写对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说狗蛋,你什么时候会识字了?该不是你在梦中学会的吧!”

众人讥讽地看着衣衫褴褛的朱恩泽,唏嘘地给朱恩泽让开一条道,等着看这个大言不惭的家伙出丑,朱恩泽根本就没有在意,径直来到店们口的书案边。

书案上已经摆放着三幅对联,朱恩泽大略地看了一眼,质量都很一般,字也不好。这里毕竟是偏远山区,从来都不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到是商贾之气盛行,读书人极少,但读书人受到的尊敬更甚于江南,物以稀为贵嘛。

书案边一位穿着绫罗绸缎的青年胖子,不可置信地看着朱恩泽,调侃地问道:

“小相公也打算试试看?鄙人是店主李福,请问小相公贵姓。”

李福的家在成都,李家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可李福就一个妾生子,在李家根本就不受待见,所以才被发配到龙门山镇这个偏僻的小关口来了。

如果龙门山镇与吐蕃的商路没有断绝,这里的生意还是很好做的,可现在商路断绝,要想赚大钱就很难了。生意难做的李福就想了这么一个招数,看能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毕竟彩头才两贯钱,就当一次宣传费了。

朱恩泽对李福的第一印象不错,这人胖得像一个冬瓜,一双小眼睛贼精贼精的,但朱恩泽能感受到李福的那份诚信。这个时代的商人,极为重视信用,名声一旦坏了,可没有人敢跟他做生意。

“乡野小子朱恩泽见过李掌柜,小子想试试试可否?”

“小相公,请。”

朱恩泽也不客气,把自己手中的破竹篮放到地上后,就拿起书案上的毛笔,开始写对联。

众人万分鄙夷的看着装模作样的朱恩泽,心想:

“这小子就是猪鼻孔插大葱。”

结果朱恩泽一提笔,那悬腕握笔的姿势,就让人群中的人不由自主地说道:

“嘿,看不出这小子还知道怎么握笔啊!握笔的手也不抖,这可是长期练字才有的效果,怎么会这样?”

是啊!朱恩泽就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家穷小子,怎么可能如此正确的握笔姿势呢!还有那如此沉稳的手。这写毛笔字,如果没有练习过,写出来的字绝对是难看之极。

朱恩泽当即排除一切杂念,悬腕写道:

“门市笑迎远近客,经商信义坚如铁。

柜台喜纳城乡人,谋利毫厘薄似云。”

李福虽然是商贾,这字的好坏和对联的寓意还是明白的,这副对联可以说道他心里去了,上联表明了他的信义,下联说明了他经商只赚点辛苦钱,不是那种敲骨吸髓的奸商。

在说朱恩泽的毛笔字,是非常漂亮的行楷,这种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糅合了行书的飘逸和洒落与楷书的苍劲和浑厚。

“好……好……朱相公真的文萃斐然,这彩头非你莫属了,不知道各位相公可有意见。”

李福抱拳对着刚才写了对联的几位读书人行李,且不说大宋的读书人的骨气,但在学术人绝对是诚实的。

“实至名归也,我等并无异议。”

“狗蛋,想不到你深藏不露啊!”

“难道咱们龙门山镇出了一个天才,不读书都能写对联……”

“我的天哪,这太不可思议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

李福用衣袖里面拿出两张面额为一贯的交子,恭敬地方到朱恩泽的手中,朱恩泽也不和李福客气,就把交子贴身收好。

“朱相公有如此文采,为何不去参加科举呢?”

朱恩泽对着李福一拱手,算是谢过李福给的彩头。这可不是朱恩泽故意装清高,大宋的读书人对商贾就这态度,如果自己对一个商贾低三下四,那是坏自己刚刚才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名气。

大宋的科举与名气和名声都有关系,大宋的科举继承唐制,与明清又有一定的区别。

第一关就是县的发解选拔试,一般情况由县令主持。选拔试过了以后才能参加州府举行发解试,发解试又叫乡试,中举之后才能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中了的叫贡士,最后一关就是皇帝举行的殿试。

县令举行的发解选拔试,就与名气和名声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某位举子的名声很差,那是很难过选拔试的,反之如果某位举子的名声和名气都不错,发解选拔试是稳过的。

“有这个打算,只是不知道官家何时开始本次科举?”(官家指大宋皇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