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戏剧年华 > 第354章 清凉寺的钟声

我的戏剧年华 第354章 清凉寺的钟声

作者:司马白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倪萍姐,真的是你?”

江浔一脸的惊喜,自打那年琴岛的春晚认识,两人的友谊就一直保持着。

“不是我还能有谁,怎么,你跟朱主任……”倪萍笑着问道。

“朱主任,噢,朱老师,我们的老师……”

“朱主任是你的老师……”倪萍笑起来,“这……,那你以后常到央视了……”

这是怎么话儿说的,江浔脑子转着,这意思是李黎在央视,朱老师也常到央视?

“你不知道?”倪萍一脸的笑,“你们朱老师调中央电视台了,台长办公室主任。”

台长办公室主任,那就是台长的大秘?是人都知道,这个位置太重要了。

这可是喜事啊,双喜临门,江浔就在人群里寻找着朱彤。

朱彤与李黎走了进来,在王刚的主持下,倪萍也加入主持行列,得,这婚礼,两位春晚主持一齐主持,这台面这气派,足了。

两人看起来都有点激动,可是比他们激动的是双方的父母,双方的父母讲话时,看得出来多少都有些紧张,但是对儿女的拳拳之心,让大家都很感动。

李黎父亲显得更是激动,他落泪了,并紧紧地拥抱了朱彤,也不知朱彤在他耳边说了什么,这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台上再一度落泪。

他又说了一些让朱彤好好待李黎的话,这让朱彤很是郑重,从此,他将作为人夫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新人喝交杯酒,酒席正式开始了,朱彤老师和李黎也开始每桌敬酒,大厅里的气氛突然就变得欢快起来。

“浔子,跟在我身后。”

朱彤老师特意招手让江浔过去。

江浔匆匆把一個四喜丸子塞进口里,就在后面给老师举着酒瓶,其实朱彤与李黎也不是真喝,但碰到较真的来客,两人还是得喝。

“阮台,王导,感谢您,感谢来参加我跟小黎的婚礼……”朱彤走到央视一众大佬跟前敬酒时,大家对他都很客气,阮台勉励几句,王导也是夸奖,开着玩笑。

他跟李黎两人都是一饮而尽,末了,他却把江浔拉了过来,“各位领导,这是我的学生……我最好的学生……一辈子的学生……有机会多关照他一下……”

“小江不错。”阮台代表大家回答了。

嗯,江浔看着朱彤,他突然有种感觉,自己怕是以后在演艺圈会走得更顺了……

周瑜这个角色,怕是……有门!

……

春节也没有在家多待,毕业大戏演出后,他就又回了琴岛。

平时也不回来,趁着这功夫,七大姨八大姑家都要走一遭,邻居和父母的关系不错的同事也要看一看。

江浔出去了,下午还没回来,不知被哪家留饭了。

可是就在此时,江家的电话响了起来,江文远接起电话还没说话,电话那边就说道,“江浔在吗,我是朱晓平……”

朱晓平,江文远没听说过,人家见不是江浔直接说道,“让江浔给我回个电话,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江文远放下电话,立时六神不定,把手里的营生直接交给徒弟,自己一个人在京剧团家属院里就转开了圈,终于看到儿子骑着姐夫的摩托车回来,他立马跑过去,“大浔,快,快,中华台的电话,赶紧给人家回过去。”

巧得很,接电话的正是朱晓平,电话也是他打来的,“浔子,王导对你印象很好,你那事,……估计是成了。”

真的?

江浔看一眼电话旁边的父亲,他比自己还要紧张。

“蔡导他们正在开会,我估计晚会儿她能给你打电话,你留的是自己的传呼吧,就在传呼机跟前守着,哪也不要去。”

成了?

江文远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江浔重重点点头,“你呀,连谢谢人家也没说,这多没礼貌,快,快回家去,”江文远一边埋怨一边催促,“就守在电话机旁,哪都不要去。”

江浔在电话旁守了一上午,蔡晓晴导演的电话却是下午才打过来的。

“小江,经台里领导和剧组同志们研究,周瑜这个角色,决定由你来饰演,下个礼拜,你能来一趟央视吗,跟剧组的同志们见个面,台长也想见见你。”

蔡导说话很干脆,末了又说,“我们的三国演义,下个礼拜就试拍了,五月份,所有演员参加集体学习,不准请假……”

五月份,所有的演员参加集体学习,这跟红楼梦时一样,这个江浔清楚。

他笑着放下电话就看到了比自己还激动的父母。

“周瑜,我儿子真的是周瑜了?”赵丽明高兴地抚摸着儿子的脑袋,三国演义是什么剧目,全国人民都知道。

能在这样的剧中当上主演,演上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周瑜,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好好演,这可是一个传世的角色……”江文远高兴地拿出酒来,就打电话给江枫江荻,全家人要一起高兴一下。

可是,这时,江浔的传呼又响起来。

他把电话回过去,电话那边,谢晋导演的声音就传了过为,“江浔,有个角色很适合你,非你莫属,……,本子给你寄过去,你可以先看一下……”

是谢晋导演的电话?

电话旁,江文远和赵丽明比江浔更紧张,一听还是主角,赵丽明直接流泪了,江文远不断地摇头,又不断点头,激动坏了。

“你在里面演一青年僧人,嗯,你先看一下本子,我们再交流……”谢晋导演是认准了这个青年演员,“电影的名字,朴初老定了,就叫清凉寺的钟声。”

《清凉寺钟声》是李准20世纪70年代写成的作品,原名《冤孽》。赵丹曾想把它搬到银幕,但因故未如愿。

谢晋看过剧本后,对羊角大娘深刻印象,好几年都忘不了这个本子。

1989年,谢晋终于找到机会拍摄该片,他亲自到郑州说服李准修改剧本,由于当时李准正在生病,他的妻子出主意让李准出构思,儿子李澈执笔,二人共同署名。

1990年1月,剧本第一稿完成,但谢晋导演不是很满意,专程找到刚从河南返回北平养病的李准,要求再进行一次大改。

此后,谢晋接连三次赴京

为剧本出谋划策。剧本还在反复修改时,谢晋先在河南选定了外景地——辉县郭亮村。

今年,剧本的第四稿完成了,谢晋比较满意,又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过目指正。

赵朴初看后对剧本中个别不符合佛教习惯的词句进行了订正,提议把题目改为“清凉寺的钟声”,更欣然为片名题字。

算上最后的导演工作台本,该片的剧本共改了五稿。

“导演,羊角大娘,谁来扮演?”江浔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