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戏剧年华 > 第238章 叫一声哥哥呀你快回来

我的戏剧年华 第238章 叫一声哥哥呀你快回来

作者:司马白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7: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浔接过来,卷轴很轻,却重俞千钧。

“快,打开看看。”何冰手忙脚乱,早把咖啡、饼干接了过去,“看,写的什么?”

江浔慢慢地打开卷轴,徐卫接着这一头,四个大字徐徐展现在众人跟前。

“戏……比……天……大!”胡军一字一顿地念道。

戏比天大,这是人艺的座右铭,也是曹禺先生对江浔的期许。

大家一时沉默了,全国那么多戏剧演员,能让先生题字的几乎没有,能写下这四个字的独此一份!

“这得挂哪啊?”何冰看着史叔叔开车离开,打开一包饼干,一边嚼着一边思量着,“我们宿舍?对了,浔子,你那幅人体图挂哪了……”

江浔到底是没有让同学知道自己还有一四合院,不过,曹禺先生给题的字,他还是想挂在自己四合院里的正厅。

“上联清清白做人,下联认认真真演戏,横批戏比天大。”与杨哲一起,看着高高悬挂的曹禺先生的题字,两人一时都很是郑重。

“我想,我想去完成一個心愿。”杨哲轻轻地把头靠在江浔的肩膀上,江浔抚摸着这一头青丝,慢慢说道。

“心愿?陕北?”杨哲抬起头,“……嗯,我跟你一起去。”

桑树坪纪事这部话剧,是从黄土高原开始的,江浔想念刘家畔,想念贵财哥,玉英嫂,还有小狗蛋……

今年,小狗蛋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吧,可是村里却没有一所学校。

他老早就想建一所希望小学,就在村委会东,箍三孔窑洞,用烧制的红砖,再围一道院墙……

说干就干,江浔跟朱彤老师请假,又去新华书店新买了图书,订上火车票,与杨哲就兴冲冲地赶往陕北。

春天的高原,仍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当王贵财赶着马车出现在汽车站的时候,江浔正冲着他笑咧。

“浔娃叔……”小狗蛋冲过来的时候,皲裂的小脸上已是流下两行泪水,江浔心里一酸,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

王贵财憨憨地笑着,间或,转过身去,擦擦被风吹湿的眼角。

“这女子怪俊咧……”看着杨哲,王贵财只感觉到眼前一团光明,这样的女子,是大城市里的人,浔娃子也只能找这样的女子。

“这是我的女朋友,是海政歌舞团的演员,”江浔怕王贵财还不理解,又开着玩笑,“女朋友,就是未来的婆姨。”

婆姨好!

王贵财咧着嘴就笑开了,鞭子在空中划过一道鞭影,清脆而响亮。

“什么是婆姨?”杨哲隐约猜出了婆姨的意思,可是还是忍不住问江浔。

江浔笑了,大桥下,冰雪融化,春水直流,一群鸭子在河流中自在地游来游去。

“婆姨啊,就是老婆!”江浔接过王贵财手里的鞭子,大笑。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个钱钱呦,下了那个米,大路上搂柴瞭一瞭你……”

江浔一挥鞭子,还不忘转过头来看看杨哲。

陕北民歌!

杨哲听过,东方歌舞团和海政都有人会唱,可是听着江浔的歌声,沧凉粗犷,这个自己喜欢的青年,瞧他高兴的样子,象回到家乡似的。

……

“青水水的玻璃隔着窗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双扇扇的门来呀,单扇扇地开,叫一声哥哥呀你快回来……”

村委会的大门畅开着,乡亲们见到王贵财的马车,都热情地围了过来,江浔从包里掏出香烟,热情地递给村里的男人们,杨哲则把糖果小吃塞给怯怯的孩子们。

羊肉面,狗头枣,还有那喝一口能烧到心头的刀子酒……

坐在王贵财家的土炕上,看着院子里的大人小孩,江浔不时挥手招呼上两句。

杨哲就坐在他身边,感觉他从没有象今天这样轻松,看着他大口大口地喝酒,吃肉,吃面时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还抽起了烟袋,她就想笑。

“嫂子,我忘不了刘家畔,忘不了你们,”酒宴正酣,江浔却已是泪洒高原,“我们在刘家畔体验生活,不管走进哪个窑,大家都会捧上一碗热乎乎的茶,抓过几个枣,看着我喝下去吃下去……”

从没有见江浔哭过,杨哲很是心疼,她不由抓住了江浔的手,紧紧地握在手里。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你那句……”王贵财又把一袋烟递给江浔。

“穿林彬西服,不要太潇洒。”小狗蛋已是喊开了,逗得大人们又是一阵发笑。

“浔娃子,你婆姨真俊……”窗外,枣花嫂子笑着喊道。

这一声喊可把江浔的脸喊红了,当年,他还让这一帮嫂子把腰带解了……

亲人们都来了,江浔豪爽地举起大碗,每一次都是一饮而尽。

一碗,两碗,三碗……喝多了,真的喝多了,他依偎在暖暖的炕上,一如体验生活的时候。

情义,说不尽的情义,感恩,这些情义一直都埋在江浔的心底。

“羊肉好吃吗?”玉英嫂子端着羊蹄上来,期望地看着杨哲。

这姑娘长得真好看,畔子里的人就没有看到过这么俊的姑娘,也只有这样的姑娘才配得上浔娃子。

“好吃。”杨哲不挑食,这里的羊蹄煮得烂,入口即化的感觉。

“想吃羊肉就来信,让王贵财给你们寄去……”玉英嫂子开心地在围裙上擦着手。

哦,烈酒似乎就突然停留在了喉头,江浔的眼睛湿润了,哽咽片刻,他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老书记,我想建一所学校。”

建学校,那得多少钱,“浔娃子,你不结婚了?”老书记就同他开着玩笑,“放着这么漂亮的姑娘,你不把她娶回自己的窑洞?”王贵财也开着玩笑。

“嗯,我的剧获奖了,梅花奖,对,就是开着的梅花……”江浔望着窑洞里几个半大的孩子,其中还有狗蛋,他们正应当是上学的年龄,“发了奖金,再加上一点我拍电视剧和广告的钱……”

“建学校,这得多少钱?”老书记算计着,“不成,不成,钱太多了。”

江浔抽抽鼻子,他看看杨哲,杨哲起身从包里拿出两个存折来,众人都看着江浔,看着他把两个存折摆到了红色木漆的小桌上。

“老书记,这里一共是两万块钱。”

“多少钱?”老书记的脸色顿时郑重起来,严肃起来。箍三孔石窑是花不了这么多钱的。

“剩下的买点书,在院子里打口井,还有课桌凳子,城里的学校什么样,我们的学校什么样。”

是高原,让江浔走上戏剧的一个小高峰,有了人生的希望,“这座小学,就叫希望小学吧。”

人啊,不管在北平还是在黄土高原,都是为希望活着。

只要有希望,前行就有力量!

对,就叫希望小学,任何名字加上去都是累赘,希望二字最好,每个人都是为心里的希望而活着。

大家都在看着老书记,老书记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道,“浔子来到刘家畔,就是老天爷的安排,这份心,我们领了……”

窗外,玉英嫂等人已是掉下泪来,王贵财默默地给江浔倒上白酒,自己却一口干了。

院子里的几个孩子都看着自己的母亲,他们终于能够上学了!

……

终于又要远行,一如几年前离开一样。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不知道翻了多少道梁,杨哲偶然回头一看,她发现亲人们还站在分别之地挥手呢,她顿时泪如雨下。

“江浔,江浔……”她扯扯江浔。

可是江浔却不敢回头,他怕他回过头去,看到乡亲们那雪白的头巾……

滴滴滴——滴滴滴——

江浔腰间的传呼响了起来,这些天,传呼一直在响,他摘下传呼机,大滴大滴的眼泪就滴在了传呼机上。

“浔娃子,”王贵财坐在车辕上笑道,“你象马驹一样,腰上还佩戴着一个铃铛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