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 第97章 让李虎去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97章 让李虎去

作者:苏北穹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已经大亮了,阳光笼罩着乾清宫,洒洒落落地照在首辅和四个阁臣身上。

首辅和四个阁臣交换了一个焦虑的眼神,一齐望向洞开着的殿门。

上书房里,御案上并排摆着那份六百里急递和二皇子之前送来的军报。

永昌帝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李虎、戴权侍立在两侧,也一言不发。

跪在那里的柳湘莲更是噤若寒蝉,哪里敢发出半点声响。

殿里一片沉寂。

永昌帝的目光慢慢移向了李虎。

李虎避开永昌帝的目光,一声不吭。

这份六百里急递是榆林总兵的求援信,里面关于先锋营全军覆没的描述与二皇子军报的内容大相径庭。

至于谁在说谎,不言而喻。

榆林镇遭到攻击,山西黄河沿线的戍堡按理会有军报送来,可朝廷没有收到一份军报,想来那些驿差都遭了毒手。

什么从战场逃回的先锋营哨骑被人杀死在了长城关内,有人冒充榆林骑兵追杀送回缮国公尸身的女真使者,如此等等,字字不提二皇子,但句句好像说的都是二皇子。

如果这些最后都被证实了,再加上截杀驿差,皇帝都保不住二皇子,他多半会被罢为庶人,永远圈禁宗人府。

另外,这里面还牵扯着太上皇,那些武林高手在保定府屠戮了三座驿站,截杀驿差。

再说了,谁知道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搞不好人家正在想法子替自己的好大儿开脱呢。

这种时候,李虎才不会开口提什么谏言。

永昌帝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这件事太大了,又牵涉到皇室,李虎无论如何也不会主动掺和进来。

柳湘莲跪在那儿,虽没有资格看那份急递,但他明白,榆林肯定出大事了。

一阵沉默之后,永昌帝说话了:“你们都回去吧,让朕一个人清醒清醒。”

李虎、柳湘莲:“是。”答着退了出去。

“让首辅他们先回去吧。”永昌帝补了一句。

李虎答道:“是。”

空荡荡的上书房里只剩下主仆二人。

戴权扑通一下在御案的侧边面对着永昌帝跪倒了,把头紧紧地趴在砖地上。

永昌帝望向他:“什么事?”

“老奴上负圣恩!”

戴权连磕了三个头又趴在地上,这才说道:“老奴无能总觉得二皇子的身上有太上皇的影子,却找不到任何证据.辜、辜负圣恩!”

永昌帝深深地叹了口气:“朕知道你的难处起来吧,起来说话。”

“是。”

戴权只能重重地又磕了个头,爬了起来。

永昌帝:“这个结果也不是意外中事。当时朕就怀疑了也怪朕一点爱子的私心,对他还抱有一丝幻想。”

说到这里,他伤心地摇着头:“或许他没想害死缮国公,但他事后既不向朕奏报,也不反思,反而想着杀人灭口.他不就是担心被朕处罚,失去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嘛!”

戴权站在御案边低头。

永昌帝闭上了眼睛,现在想想太子替老二说的那些话,丢人啊!

永昌帝闭着眼突然说道:“朕要下罪己诏。”

戴权吃惊地向他望去。永昌帝仍然闭着眼睛:“养不教父之过,这件事瞒是瞒不住的。”

戴权:“事在人为,总会有办法替皇、皇室圆了脸面.”

永昌帝慢慢睁开了眼:“同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相比,朕的脸面算什么?”

戴权急了:“真正的实情没几个人知道。二皇子是有错.唯恐辜负了皇上的重托,因此轻信了底下人,这才给了女真人可乘之机。”

永昌帝望向他。

戴权明白了,接着说道:“老奴一直怀疑二皇子身边的人都是太上皇的人,只是一直找不到证据。这一次就将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到他们的身上,让他们替二皇子担下主要责任.至于榆林那边”走到永昌帝身边,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永昌帝:“你看派谁合适?”

戴权:“榆林总兵说,延安府的兵马可能不会去支援他们。为何,因为二皇子被身边的人控住了,无法领兵支援榆林。这就需要有一个人去延安府夺回兵权,处置叛逆,领兵支援榆林云集在延安府的兵马有一部分参加过黑水峪一战,只要皇上的诏书,李虎就可以控制这部分兵马,拿到二皇子手中的印信,夺取云集在延安府的三万大军指挥权。”

永昌帝点了点头,榆林不能丢,现在调兵已来不及,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那个孽障手中夺回兵权。而自己安排在那孽障身边的人至今没有消息传来,要么被那孽障软禁了,要么“战死”了。

戴权:“只有李虎去,二皇子才能在这场混乱中活下来。”

永昌帝脑子轰的一声,呆了半晌,才说道:“让李虎去,把那个孽障带回来。”

戴权:“是。”

一股又酸又涩的苦水涌上心头,永昌帝嗓音也哑咽了:“李虎肯定去了毓庆宫,你亲自走一趟,就说,那孽障的罪断无可恕之理,可他毕竟是朕的儿子以后,就让他当个闲散王爷吧。”

戴权连忙答道:“是。”向殿门外走去。

“让李虎挂兵部尚书衔,统领大军救援榆林。”永昌帝补了一句。

与戴权单独说了几句话,李虎回到毓庆宫西暖阁,只见太子正坐在南窗炕上出神,右手握着一柄玉如意。

这柄玉如意是皇帝赏赐给榆林总兵的。

玉者,国之重器,朝廷大宝。就是在提醒榆林总兵,牺牲自己的名节,保全二皇子的声望,替皇上、替朝廷圆了脸面。

李虎轻步走到太子面前:“太子.”

太子回过神来:“嗯。”接着,他将那柄玉如意放进匣子里:“什么时候动身呀?”

李虎:“准备回家交代几句就动身。”

太子面容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说道:“这件事你到底有没有把握,没把握就千万别去冒这个险!我去与皇上说。”

李虎着实有些感动:“谢太子殿下。没有风险,哪有这般好事?不说二皇子的事,单是救援榆林就是大功一件。另外,臣想好了,若是情况允许,整合大军攻入河套平原,趁着蒙古、女真主力都被拖在大同宣府一线,荡平伊克昭盟残部。”

太子先是一怔,接着咳嗽起来。

李虎连忙把茶捧给他。

太子喝了几口,缓了口气,说道:“我不懂兵略,却也知道兵凶战危,你千万谨慎小心,不可轻敌冒进”

李虎:“是。”

太子顿了顿:“.我都会全力支持你的。”

李虎一笑:“殿下只要催促户部给陕北调拨赈灾粮,替臣稳住后方即可。”

太子点了点头:“回去吧。”

李虎:“是。”捧起炕桌上的圣旨和玉如意匣子,转身走了出去。

望着李虎的背影,太子张了张嘴,最终轻轻叹了一口气,算了,小不忍则乱大谋,若是牵连到李虎就得不偿失了。

他耳边又响起了戴权转述的皇帝的话,难不成他猜到自己在陪他演“父慈子孝”的戏?

“哼”了一声,太子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心道:猜到了又如何,还不是要配合我演戏!自欺欺人罢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