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 第418章 京城事 下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418章 京城事 下

作者:苏北穹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间二月,万物复苏,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凸碧山庄半山腰的梅花依旧盛开,花香四溢,红艳烂漫。

林黛玉搀着贾母从梅林中走了出来,一边笑着说道:“我们这地方小,比不得给宫里娘娘盖的省亲别院远远望去,一丛丛灿烂的梅花群落分散,山脚、山腰、山顶彼此遥相呼应,气势恢宏,姿容华丽.”

贾母笑着点了点她:“你这张嘴呀,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林黛玉掩嘴笑了笑,那日贾母等人来得匆忙,走得仓促,没有招待好,便请贾母等人今日来踏青赏花,吃个便饭。

贾母握着林黛玉的手,一边往山下走,一边问道:“那件事怎么说?”

林黛玉明白,贾母问的是皇后认干女儿的事,轻声答道:“算着时间,父亲也是才接到信,就是六百里加急,也要三天后才能收到回信.”

贾母点了点头:“你是怎么想的?”

林黛玉苦笑了一下:“还能怎么想,就当是多了一份俸禄银子吧。”

贾母望了她一眼,“你能这么想就好,胳膊总是拧不过大腿的。”说着,瞟了一眼若即若离地跟着身后的邢夫人、薛姨妈和众金钗,叹声道:“小门小户就是眼皮子浅,只看到光鲜亮丽的表面,却不知这背后的凶险和算计.”

林黛玉笑了一笑,接着假装惊讶:“这背后还有凶险和算计?”

贾母没好气地:“贫嘴!”

林黛玉转了话题:“我叫厨房熬了一锅红稻米粥,又炸了几块腌好了的野鸡肉”

贾母点头笑道:“难为你想着。这野鸡肉就要腌好了油炸配粥才更有味道,咸滋滋的”说话间走到山脚下,对跟在邢夫人身后的王熙凤说道:“平日家里你总是说我疼爱林丫头.这油炸野鸡肉配粥我就与林丫头提了一句,她就记在心上了.”

邢夫人、薛姨妈、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和薛宝钗、薛宝琴都把目光望向王熙凤。

王熙凤那曾经一度十分瘦削的脸庞显得丰润多了,她笑着走了过来,搀住贾母另一只手臂,“老祖宗说的是,林姑娘最孝顺您了!”

同时心中苦笑,她哪能跟林黛玉比,任何事情只要交代一声,下面管事媳妇就会安排的妥妥贴贴,而她呢?虽说处境比之前好了很多,可却再也回不到过去了,这一切都拜王夫人、王仁所赐,特别是王夫人,等着吧,这个仇她一定会报的。

贾母看了她一眼,对林黛玉说道:“走着回去吧。”

林黛玉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对王熙凤说道:“没事的时候带着大姐儿过来,我挺喜欢那丫头的。”

王熙凤眼睛一亮:“现在早晚还有些冷,等过两天,过两天我带她过来给你请安。”

林黛玉:“那我就等着了。”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了河堤,虽没有烟花三月的桃红,依然很美。

王熙凤笑道:“等到三月中旬,桃红柳绿,那才美呢。”

贾母停住了脚步,仔细瞧了瞧,水道狭长,垂柳婆娑,然后笑着点了点头,对林黛玉说道:“这里再建一座小巧玲珑的白玉石桥就好了.两岸垂柳拂水,细长的河面,再搭配着白玉石桥,这才有江南的韵味。”

林黛玉眨了眨眼睛,扬州的长堤上就有一座白玉石桥。

见贾母有兴致,王熙凤立刻说道:“咱们在这儿歇歇脚,喝口茶,赏赏景。”

贾母笑着点了点头。

林黛玉将手一抬,立刻有婆子将几株桃树下的石凳清扫了,又将大锦褥子折叠成几层垫在登上。

林黛玉这才搀着贾母坐下,邢夫人、薛姨妈在边上的石凳上坐下,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和薛宝琴坐在一起说笑。

管事媳妇连忙从茶篮里提出茶壶,斟上茶水。

王熙凤一惊:“哟,这封了公爵就是不一样了,汝窑的茶壶都拿来泡茶了。”

林黛玉忍住笑说道:“你要是喜欢,就送你了。”

王熙凤又惊又喜:“这也太贵重了.”

薛姨妈暗暗一惊,这么大方的嘛?

贾母笑着点了点王熙凤:“呸,人人都说你没有不经过不见过,连这个茶壶还不认得呢。”

王熙凤见林黛玉笑,反应过来了,瞪了她一眼,那意思是:你学坏了。

她双手接过管事媳妇手中的茶碗,捧给贾母,“好祖宗,教教我吧。”

贾母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这才笑着说道:“这是景德镇的御窑仿制的仿汝瓷,为宫庭内专用”说着对林黛玉,“这是宫里赏赐的吧?”

林黛玉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薛宝钗捧着一碗茶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姑娘,茶。”

林黛玉十分自然地接过茶碗,然后笑着点了下头。

见贾母和王熙凤望向自己,薛宝钗脸红了红,然后浅浅笑了一下,从管事媳妇手中接过一碗茶,给薛姨妈捧去。

王熙凤忍住笑,一边八卦地看着林黛玉。

林黛玉瞪了她一眼,接着张口无声地说了三个字“大舅母”。

王熙凤一个激灵,一把接过管事媳妇手中的茶碗,双手捧着邢夫人。

贾母看在眼中,笑道:“你这丫头学坏了。”

林黛玉掩嘴笑了笑。

贾母望了一眼薛宝钗,刚想说什么。

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众人注目望去。

荣国府的婆子兴冲冲地走了过来,向贾母禀道:“老太太,喜事。琏二爷才打发小厮来说,皇恩浩荡,东府太爷入阁了”

贾母猛地站了起来:“真的?!”

那婆子:“琏二爷说,先告诉老太太,让老太太高兴高兴。”

贾母十分激动,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接着双手合十,心道祖宗保佑,贾家又一次兴盛了,且没了后顾之忧,贾琏以后就算不能接贾敬的班,以太子对他的器重,六部尚书肯定是跑不掉的。贾兰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以后可以科举入仕。

宫里有德妃娘娘和安王殿下,外朝有李家、林家、史家,以及老亲们的帮扶,只要不是皇帝故意针对贾家,贾家以后可以高枕无忧啦!

贾母突然想起了贾政,希望他那边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

想到这里,贾母对林黛玉说道:“走,咱们吃粥去。”

贾母不知道,贾政又摊上事了。

河南布政使司衙门驻开封府,由于开封城损毁严重,贾政一直在洛阳办公,又因为朝廷一直没有任命新任河南巡抚,他成了这里的最高官员。

洛阳府衙外黑压压地跪满了从城郊来的百姓,人群前一溜儿摆着十好几具盖着白布的尸体,数十个穿着孝服的妇孺跪在地上嚎啕痛哭。

石阶前站着一排挎刀的差役,紧张地看着跪在那儿的百姓。

穿着布政使官服的贾政此时正站在大门前的石阶上,阴沉着脸。

周瑞铁青着脸站在他的旁边。

忽然,贾政大声地喘咳起来。

周瑞连忙上前给他捶背。

喘咳稍定,贾政:“去抓起来!都抓起来!”

周瑞:“没有人证物证,抓谁去?再说了,哪个敢去抓人?!”

贾政咳了一声,大声吼道:“他狂什么!他儿子是安徽布政使,我是河南布政使,我不怕他!”

周瑞一脸苦笑:“没有证据啊!”

贾政一张脸气得铁青,大声嚷道:“那就去找!我就不信,能不留下一点蛛丝马迹!”

周瑞叹了口气,怎么找?这件事很明显是洛阳府士绅的一次反击,朝廷先是推广了“摊丁入亩”,让他们每年都要多交很多银子,现在又将他们的地分给老百姓,他们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过来,众人注目望去。

一名差役疯抽着马向这边驰来,驰到石狮子前飞身下马,奔至贾政身边,低语了几句。

贾政大喜,李虎终于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