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 第334章 永昌六年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334章 永昌六年

作者:苏北穹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大雪,漫天纷纷扬扬,角楼上的大旗被雪风吹得猎猎发响。

雪风凌厉地吹拂过脸颊,如同刀片一样带来一丝丝刺痛。李虎紧了紧脖子上的白狐皮围脖,接过王大牛手中的千里镜瞄望向大草原的尽头。

天色越来越暗,苍茫的雪幕中,一眼望去全是皑皑白雪。

王大牛跺着脚避寒,目光飞快地扫视了一遍远处的防御工事:“这么冷的天,那些拒马桩肯定冻住了。福康安若想发起进攻,必须用战马破开这圈防御工事。这么多拒马桩,够他喝一壶的了!”

福康安的大军就在大草原的另一头。

如此恶劣的天气,大家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福康安麾下的大军比他们更适应这里的环境,但天气太冷了,弓箭在这种情况下,开不了几弓就废了,他们有火铳火炮。不过由于雪风太大了,火铳和火炮的射程都受到不小的影响。

放下千里镜,李虎转望向城内,此时的城内已修筑了十余座炮台,为了保证大炮能打响,他还命人给大炮盖了房子,里面炭火不息。当然了,弹药是分开储存的。

王大牛:“这么冷的天,福康安不可能等太久,我估计他这一两天就会做出决定,要么硬着头皮来攻,要么滚回去。”

李虎点了点头。

一名亲兵眼尖:“有人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一骑快马顶着风雪驰来了。

王大牛:“是女真人!”

那女真人驰到拒马桩前勒缰停住,跳下马,开始翻越由拒马桩组成的防御圈。

王大牛疑惑地:“他这是来打探情报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柳湘莲开口了:“应该是来下战书的。”

众人纷纷把目光望向李虎。

李虎没有说话,静静地望着那女真人。

终于,那女真人翻越了最后一道拒马桩,奔到了城下,操着生硬的汉话,大声喊道:“奉我家将军令,来给李将军带句话罗刹人犯边,我们回去打罗刹人了,明年开春后,咱们再一决胜负!”又大声复述了一遍,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不打了?

众人面面相觑,又都把目光一齐望向李虎。

罗刹人?

李虎目光一闪,明白是弘昼和永琰出手了。

王大牛两眼滴溜溜一转:“咱们要不要追击?”

李虎没好气地:“不懂就闭嘴。”套上白狐皮袖筒,转身下了角楼。

众人连忙跟了下去。

王大牛一把拉住了柳湘莲:“我说错了?”

柳湘莲苦笑了一下:“福康安肯定早就撤军了。再说了,人家是撤军,不是溃败。”说罢追了下去。

王大牛脸红了红,跟着走了下去。

沉沉的鼓声敲了起来,各营主将穿戴整齐,赶到了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李虎坐在当中的矮几前。

黄进忠、陈强、周勋、王耀组和柳湘莲等人分坐在两侧的矮几前,等待李虎的军令。

李虎也不废话,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黄进忠:“会不会是障眼法?”说着他自己反应过来了,倘若福康安领兵攻击身后的戍堡城池,就是自寻死路。

众将官都无声地笑了。

李虎咳了一声,接着说道:“黄监军的担忧不无道理,王耀祖。”

王耀祖站了起来:“在。”

李虎:“你立刻派出哨骑,打探周边的情况。”

王耀祖:“是!”答着大步走了出去。

李虎:“福康安虽说撤军了,但咱们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下一次福康安会率领更多的人马来犯!甚至锡林郭勒盟等漠南蒙古诸部也有可能参战。”

帐内气氛陡然凝重起来。

李虎接着说道:“现在大雪封山,消息一时半会送不出去,等朝廷调兵支援肯定是来不及的。再说了,目前朝廷也抽调不了太多的援军.所以,咱们要自己想办法。”

众将官都明白了,一齐把目光望向黄进忠。

黄进忠默了一下,问道:“蒙古人?”

李虎点了点头。

黄进忠:“多少?”

李虎也默了一下:“最少两万。”

黄进忠急了:“太多了,军队中蒙古人的人数绝对不能超过汉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李虎:“我还有一个想法,一万蒙古人,剩下的从河套地区的汉民中征调。如何?”

黄进忠又犹豫了:“一万汉民,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李虎有些不高兴了:“那你说多少合适!”

黄进忠两眼不断地闪动,接着牙一咬:“五千,再多我也不敢上奏皇上了。”

李虎心里一喜,却假意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皇上那边就有劳监军了。”又对柳湘莲说道:“打完了这一仗,你再回去吧。”

柳湘莲站了起来:“是。”

李虎也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废话不多说了,练兵,等待决战。”

众将官一齐站了起来,大声应道:“是!”

转眼到了永昌六年二月中旬,春也开了,天也暖了,前门大街两侧的大树都吐出了绿芽。

前门大街上依旧繁华热闹,人群熙熙攘攘,来往的人这时都把目光瞟向一家挂着“李氏钱庄”大匾的钱庄。

突然,惊天动地的鞭炮声从钱庄大门内传了出来。

换了身喜庆服饰的李三亲自举着一挂用竹竿挑起的鞭炮,噼噼啪啪从大门中走了出来。

一群管事小厮都挑着燃放的鞭炮,热闹地放了出来。

“快!快抬进去!”

孔庆祥带着几个小厮抬着箱子走来了。

“三伯!”

孔庆祥向李三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接过李三手中的竹竿接着放了起来。

李三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贾琏的小厮昭儿带着几个小厮赶着马车来了。

昭儿:“三伯,这是我们二爷的私房钱,以后就都存放在李氏钱庄里了。”

李三:“好。抬进去。”

紧接着,一辆辆装满大箱的马车停在了钱庄门口。

像是商量好的,宁国府的焦大、荣国府大房的王善保、贾母的大丫鬟鸳鸯的哥哥金文翔、薛蟠、贾雨村的管家、理国公府的管家、保龄侯府的管家,以及锐士营将官的家人都来了。

看着那些被抬进去的大箱子,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惊叹。

李氏钱庄对面酒馆二楼临街包厢的窗户开开了,现出了三个穿着便服的青年。

三人正是去年恩科会试的三鼎甲。

探花郎目光一闪:“真嚣张啊!”

榜眼郎鼻孔里哼了一声:“一群蛀虫!”

探花郎:“特别是李虎,他就是大顺朝最大的贪官,这才半年,他就贪墨了百万战利品,还利用朝廷的驿站.呸!朝廷的驿站都快成他李家的了。”说完又觉得不太对,愣在那里。

状元郎两眼闪出幽幽的光来:“让他再嚣张一段时间,等北边的战事结束,咱们就策动御史上疏弹劾他,就算不能把他扳倒,也要让他将贪墨的财物吐出来!”

二人一齐点头:“对!”

状元郎:“算着时间,鞑子皇帝的圣旨应该送到福康安的手中了。”

探花郎:“这场大战也该结束了。”

永昌帝从恩科进士中挑选了十个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留下了他们三个做侍读。

三人都是天子门生,又是天子近臣,再加上三人确实争气,二月初升了侍读学士,替皇帝草拟诏书、记事等。

突然,包厢门啪地被推开了!

三人吃惊地转身望去。

一个青年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喘着气:“出,出大事了.忠顺王爷战败了,差一点被白莲教逆匪捉了去.”

状元郎一惊,急问:“怎么回事?”

那青年:“听说是被人偷袭了后翼.我也不太清楚,快回去吧!”

三人对视了一眼,疾步走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