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 第299章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299章

作者:苏北穹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书房里死一般的沉寂,戴权、太医院李院正屏住呼吸,偷偷地瞅着御案的方向。

永昌帝坐在龙椅上,两眼愣愣地盯着前方一动不动。

终于,他提起了笔,摊开空白的本章疾书起来。

写完后,永昌帝又出了一回神,这才望向戴权。

戴权会意,走了过来。

永昌帝把那道旨意往前一推:“送到内阁,让他们拟旨。”

戴权瞄了一眼,微微一愣,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衔,赐谥号“文忠”。

在大顺的谥号忠,文忠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推贤尽忠曰忠,首辅忠吗?堂堂内阁首辅得了个伤寒就死了,可能吗?这是宁愿死也不愿继续当这个内阁首辅啊!

谥号文忠,可见皇帝心中还是有怨恨的。

戴权双手捧起那道旨意,躬身退了出去。

上书房里又陷入了沉寂。

突然,永昌帝站了起来,急速地来回踱起步来。

李院正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屏住呼吸,目光悄悄地随着永昌帝的脚步移动。

永昌帝走到御案边又猛地站住了:“确定药方和药材都没有问题?”

李院正:“臣以列祖列宗的英名起誓”

永昌帝打断了他的话:“行了,你下去吧。”

李院正犹豫了一下,说道:“王太医他们还跪在外面.”

永昌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李院正心里一松,向永昌帝行了一礼,躬身退了出去。

永昌帝踱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天空,一阵强烈的孤独感袭了过来,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怀疑,不过这也只是片刻间事,接着一股傲气冲了上来,他挺直了腰身,两目炯炯发亮:“等着吧,都等着吧!”

突然,外面传来了小太监的禀报声:“陛下,太子殿下和忠勇伯来了。”

永昌帝目光一闪,他们怎么一起来了?是来看朕的笑话?!想了一想,说道:“请进来吧。”

一个“请”字让新来的小太监蒙住了,片刻才应了一个“是”字。

太子在前,李虎在后,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这时,永昌帝又坐到了龙椅上低头看着奏章。

二人行了礼,李虎十分自觉地去隔间搬来了一把椅子,搀着太子坐下了,他则老老实实的站着。

永昌帝的余光看到了,没有抬头,却开口问道:“你怎么不坐?”

李虎:“陛下和太子当面,臣万万不敢当。”

“还有你李大将军不敢的?”永昌帝抬起了头。

李虎一愣,接着答道:“臣是副将,当不得一个‘大’字。”

永昌帝也默了一下,张了张嘴,终究还是将心中的话压了下去,又把目光转向太子,望着他手中的宣纸。

太子撑着椅子扶手站了起来,“启禀父皇,这是李将军进献给父皇的宝物。”

永昌帝:“哦?”

太子走上前,将那张宣纸展开,平铺在御案上。

永昌帝也站了起来,瞧了一瞧,问道:“这、这是火铳?”

太子望向李虎。

李虎会意,答道:“回皇上的话,这是臣设计的后膛自生火铳.这种火铳不仅装填速度快,射速也比自生火铳高了很多。另外,后膛自生火铳不但可以蹲下或者卧倒装填,在马上也可以装填”

听到这里,永昌帝眼睛一亮:“在马上也可以装填?”

李虎:“是。”

永昌帝:“不对,战马飞奔,弹丸还好说,这火药怎么装填?”

李虎突然想起了:“这个,臣还设计了一种方便装填的弹药图纸忘记带了。”

永昌帝拿起那支朱笔,在墨池里掭了掭,然后递给李虎。

李虎犹豫了,这他娘的是皇帝专用的御笔,今儿要是敢用,明儿就是皇帝杀自己的理由。想了一想,他伸出手指在墨池里蘸了蘸,简单的画了一个定装纸壳子弹。

太子赞赏地笑了。

永昌帝脸上反倒放不下了,轻哼了一声。

李虎装作没听见,又给皇帝和太子简单介绍了一下。

太子笑着点了点头。

“造价如何?”永昌帝问出了关键。

李虎想了想,答道:“刚开始的造价肯定要很高。不过等工匠们掌握了制造工艺,应该会便宜不少.”说着,又将拜托邬家帮忙聘请西夷人的事说了出来。

永昌帝望向他:“你怎么知道西夷人的事?”

李虎:“臣从和珅那里知道了罗刹人的事,罗刹人有的,这西夷人想必也有。”

永昌帝点了点头:“行吧,不过西夷人毕竟是异族,不可信,一定要提防着。”

李虎:“是。”

永昌帝默了一下,接着说道:“朝廷的规矩你也是知道的,朕会从司礼监选派一人给你打下手。”

李虎:“是。”

太子说话了:“这种犀利火器让边军在战场上可以轻松压制女真人的火铳手,极大地提升了边军获胜的几率。”

永昌帝明白,太子这是替李虎讨赏赐呢。

他想了一想,对李虎说道:“你放心,该有的赏赐不会少了你的。只要这新式火铳真像你说的那样,朕定会重重地赏赐你,给你记大功,军功。”

李虎和太子对视了一眼,果真是大饼。

不过谁叫人家是皇帝呢!李虎将那口气咽了下去,行了一个军礼,口中说道:“谢陛下恩典。”

永昌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朕给你一道手谕,方便你进出军器局。”说着,提笔写了一道手谕。

李虎双手接过手谕,朝着墨迹吹了吹,一边说道:“臣听说黄河大堤好些地段出现了崩塌.”

永昌帝:“内阁那边已经给河南巡抚衙门去了公文,只要官民一心,肯定能将大堤修好的。”

李虎:“六月天,说变就变。一场大雨下来,那些崩塌地段马上就会冲垮。”

太子插话了:“荣国府今儿不是去清虚观打醮祈福吗?打发个人送祭品去,让他们替大顺祈福。”

永昌帝有些意外,盯着太子一会儿,才说道:“好。”

李虎差一点没忍住,这父子俩真奇葩,这种事竟能指望虚无缥缈的神灵。

永昌帝坐了下来,将那张宣纸小心翼翼地折好,一边说道:“没事你们就回去吧。”

李虎、太子:“是。”

永昌帝望了望李虎和太子的背影,又望了望手中的宣纸,眼中露出了迷惘

刚走出乾清宫,就见兵部尚书、镇国公牛继宗拿着一份上面粘了鸡毛的军报走了过来。

牛继宗向太子行了一礼。

李虎则向这位顶头上司行了一礼。

太子望向他手中的军报:“什么事?”

牛继宗:“回殿下,绥远城送来的军报。”答着递上军报。

太子接过展看,李虎把头凑了过去,大同卫从女真人手中接收了绥远、归化二城。

看罢,太子递还给牛继宗:“快去报喜吧。”

牛继宗:“是。”答着望了一眼李虎,这才进了乾清宫。

“哎,他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啊?”李虎对这种事反应可快了。

太子一笑:“好了,去毓庆宫,我请你吃西瓜。”说罢,推着李虎走了。

看着宫里送来的祭品,王夫人显得异常兴奋,也异常激动,她手中的那串念珠急速地转动起来,然后对周瑞家的说道:“告诉戏子们,上些劲,比平时奏响亮些!”

周瑞家的大声应道:“是。”

贾母面容凝重,她总觉得这件事情没这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