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 第206章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206章

作者:苏北穹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书房内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戴权打燃火绒,点亮了御案上的那只座灯。

永昌帝坐在龙椅上,拿着一道奏疏在那里仔细看着。

四皇子低头站在御案一侧,静等着永昌帝发话。

看罢,永昌帝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激赏的神情。接着把那道奏疏放下,对四皇子说道:“户部这一向差事办得不错,尤其是你,居中调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京城短缺的粮食源源不断运进京,殊为难得!”

四皇子连忙跪了下去:“儿臣分内之事,不敢劳父皇圣奖!”

永昌帝看了看他:“那就下次一起赏吧。”

四皇子心里一咯噔,自己只不过是说了几句客套话,赏赐就没了?

他斟酌了片刻,说道:“这次协调各省调拨余粮进京,贾雨村尽心尽责,一连十数日,衣不解带,陪着儿臣到处筹集粮食,这才解了朝廷燃眉之急。儿臣以为应当褒奖。”

永昌帝点了点头,说道:“说的不错,凡是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的人,都应该受到褒奖。怎么褒奖?”

四皇子:“户部左侍郎现缺。儿臣以为提升贾雨村正合适。”

永昌帝像是看透了他的心思,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准旨。”

“父皇圣明!”四皇子大声答道。

永昌帝:“今儿你吃斋,朕就不留你用膳了。”

“是。”四皇子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接着站了起来,躬身退了出去。

永昌帝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鼻子里笑了一声,半晌说道:“若是老二能有他一半,朕也就能唉~”

戴权装作没有听见,从隔间提起铜壶,到御案前把茶水沏上。

正在这时,一名司礼监红衣大太监捧着一份急递走了进来。

大太监:“陛下,曲阜来的急递。”

戴权一把接过那份急递,呈上去。

永昌帝接过撕开封口展看,先是一怔,接着笑了起来。

戴权惊疑地望着他。

看罢,永昌帝把那份急递放在手心重重地拍了两下,然后大声说道:“好,这个孔小四有种,是好样的!孔圣人当年仗剑周游列国.孔家终于又出了一个血性汉子。”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罢,永昌帝晃了晃那份急递,对戴权说道:“孔小四把孔老二给捅了,可惜是解手刀那老东西又被气昏了过去!”

戴权笑了笑,皇帝很喜欢李虎给别人起的那些不着调的称呼。

永昌帝又对那大太监说道:“告诉曲阜县令,这种事情不能追究,否则会伤了孔家家族的家德。”

大太监:“是。”躬身退了出去。

戴权一笑,孔小四会更加肆无忌惮,孔老二为了自保,肯定也会出手。这样下去,迟早会闹出人命,大房与二房便会不死不休。

这就要看衍圣公有没有本事破这个局了!

这一天倒像是个十分难得的黄道吉日,令人高兴的事如锦上添花。

大太监走了出去,当值大太监又急匆匆地进来了,双手呈上急递,向永昌帝禀道:“陛下,盛京来的急递。”

永昌帝接过那份急递撕开展看,他的脸色随着目光在那份急递上移动越来越兴奋了。接着,他把那份急递重重地一合,闭了下眼睛,说道:“确认了,那个福康安就是乾小四的种,李虎不是信口开河。”

戴权精神一振,朝当值大太监使了个眼色。

当值大太监退了出去,将殿门从外面关上了。

永昌帝:“探子还说,福康安的身世在八旗贵族中不算什么秘密,尤其是他背后那些八旗贵族将官们,一清二楚。听说这些年轻贵族将领还非常看不惯爱新觉罗家的王爷贝勒们,双方经常发生冲突.这是个机会啊!”

戴权明白他的意思,想了一想,说道:“他敢吗?”

永昌帝一笑,双手轻轻抚摸龙椅的扶手,肯定地说道:“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把椅子的诱惑。”戴权点了点头。

永昌帝:“这件事你亲自盯着。不要着急,慢慢来,先挑起两方的冲突吃了亏,受了委屈,福康安自然想要更大的权力.”

戴权:“老奴明白了。”

望着御案上的一道奏疏、两份急递,永昌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除了那几个孽障不让他省心,其他都好。

永昌帝站了起来,然后喊道:“来呀!”

殿门开开了,当值大太监应声走了进来。

永昌帝:“告诉御膳房,准备酒菜,朕今儿晚上要喝酒。”

当值大太监:“是!”答着,走了出去。

永昌帝双臂往上一伸,深吸了一口气。随着双臂慢慢放下,又将那口气长长吐了出来,觉得神清气爽:“走,出去走一走。”

戴权一惊:“外面冷的很”

“不去御花园。”永昌帝手一挥,“去贤妃那里坐坐,周奎的死.”

正说着话,一个大太监捧着一张鹅黄奏章走了进来,走到御案前,轻轻地说道:“陛下,这是通政使司转递来的。”

永昌帝盯着那道奏章问道:“是二皇子的吗?”

大太监低声答道:“是。”

永昌帝默了一下,接过奏章展看,看不数行,脸色便阴沉下来。

戴权瞄了一眼,果然又是奏请赏赐周奎儿子爵位的奏章,爵位是国家名器,非有大功,不可轻授滥给,皇帝不可能同意的。

永昌帝将二皇子的奏章一扔,说道:“去凤藻宫。”径直走了出去。

太阳已经沉下去了。

薛宝钗望了望院子月门外消失的王嬷嬷的背影,转身进了客厅。

只见一个小姑娘正蹲在一个木炭小火炉前,扇几下扇子,抹了下眼睛,扇几下扇子,又抹了下眼睛。

薛宝钗走了过去,轻声唤道:“宝琴.”

小姑娘正是薛蝌的妹妹,薛宝琴!

薛宝琴站了起来,望着薛宝钗,带着哭腔:“姐姐。”

薛宝钗叹了一口气,从袖中掏出手绢替她擦了擦眼泪,轻声说道:“不要担心。王太医说了,只要好好调理,好好将息,这病会有起色的。”

薛宝琴:“可是,金陵的大夫也是这么说的.”

薛宝钗一笑:“王太医是太医院的御医,不一样的。”

薛宝琴还想说什么,薛宝钗又说话了:“虽说李家是看在你大哥哥的情面上请来的王太医,还是要去致谢的。你哥哥不在,明儿我陪你去一趟吧。”

薛宝琴点了点头。

这时卧房里传来了咳嗽声,开始声音还不大,接着便咳得厉害了,还带着喘不过气来的声音。

“药!快拿药来!”卧房里传来了薛姨妈的声音。

紧接着,几个丫头奔了出来。

薛宝琴慌忙用一块布包住了药罐的把手,将汤药滗到药碗里。

一阵忙乱,薛宝琴又慌忙端着药碗走进了卧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