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 第112章 报仇,报恩。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112章 报仇,报恩。

作者:苏北穹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根据习俗,逢十的整寿要提前一年进行庆祝,即所谓的“做九头”,这是为了避免“十”的不详影响,同时迎来“九”的长久吉祥之意。

永昌四年六月十八日快到了,这一天是太上皇六十九岁寿辰,因为习俗,要大庆。

皇帝早在三月就下旨,要在这一天为太上皇贺寿,并让各省进献寿礼。

六月初,京城各通衢大街上就都挂起了大红灯笼,结上了大红彩带。

灯笼上映着“恭贺圣寿”“普天同庆”等字样。

六月天,说变就变,昨夜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

那些大红彩带还好,灯笼就不行了,损坏了不少。

朝阳门大街,一排顺天府差役站在椅子上,用长长的挑竿将一只只大红的灯笼挂了起来。

远远的,一些闲汉一边聚在一起窥望,一边悄悄地议论。

因为先锋营的事,京城百姓对太上皇充满了嫌弃与鄙夷,北方又在大战,哪个有心情给太上皇贺寿?但谁让人家是太上皇,当今的老子呢。

生活要继续,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所以,仗要打,万寿节也要庆贺。

当然了,国库空虚,万寿大典的一切花销都是皇帝从内库拨的,成功向天下臣民展现了自己的孝心。

另外,为了践行孝德,笼络民心,皇帝还下旨宴请京畿和临近几个省与太上皇同岁老人来京城为太上皇祝寿,官民不论。

正说着话,朝阳门那边响起嘚嘚的马蹄声和吱呀的车轱辘声,只见一群官兵夹护着一辆有四匹马拉着的超级大车来了,大车上的东西被帆布盖着,看不真切里面的东西。

这又是哪个省进献的寿礼进京了。

远远围观的人群立刻轰动起来。

有人一眼就认出了是王仁:“是王仁!江苏进献的寿礼进京了!”

一个老北京说了:“这么大的车,应该是太湖石了。”

一个闲汉惊呼:“这也太大了吧!”

骑在最前面马上的正是王子腾的儿子王仁,护在两侧的是江苏巡抚衙门派的兵队,押在中间的是江苏省进献的寿礼,太湖石,自然穿凿而成一个“寿”字的太湖石。

王仁咪细着眼打量着两侧人群,瞧着他们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心中大畅,这一次绝对能给皇帝涨脸面,皇帝面上有光,恩宠也就回来。

等车队走远,一个闲汉开口了:“瞧那张狂劲儿,不就是个太湖石吗?真以为咱爷们是那没见过世面的乡下泥腿子?!”

“这话不错!”一个闲汉高声赞道。

“太湖石稀有,但这是北京城”

“就是。不说皇室,那些王公大臣家里就有不少。”

一名闲汉开骂了:“奶奶的!这是江苏省进献的寿礼,又不是他王家的。再说了,这送寿礼讲究的是孝心。不是谁的寿礼大,谁就有孝心。”

另一名闲汉:“孝心?这个孝心还轮不到他王子腾来献!那是皇子皇孙才有的资格。”

人群中发出一阵哄笑。

又一名闲汉:“论孝心,还得是四皇子。”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众人纷纷点头。

一个老北京说话了:“三皇子也不差。据说,三皇子用自己的血写了一份《孝经》。”

此话一出,众人动容,一齐喝彩。

老北京接着说道:“咱们太子爷和两位皇子都好,不像那一位,呸!”说着抬头向地下啐了一口。又是一阵哄笑。

那闲汉又开骂了:“奶奶的!什么戴罪之身,不就是戴罪立功么!我可听说了,这筑城还是个肥差.这他娘的叫什么事!”

老北京一笑:“你们还不知道吧?昨儿我听我那个在工部当差的亲戚说,李将军将工部的负责人给撵回来了,还打了三十军棍。至于那一位想戴罪立功”说着,一边摇着头。

“不愧是咱北京的爷们,硬气!”

众人一声喝彩。

一名衙役走了过来,厉声斥道:“活得不耐烦了!谁叫你们在这儿瞎议论?!再胡扯,给你们全抓到牢里去!”

那些人一下子走得烟消云散。

就在这时,朝阳门那边又来了一支车骑马队。

那衙役望去,顿时吸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邬家,粤海将军邬家竟也进京了.”

作为南方、西南各省进京的必经之路,广安门今天的拥堵自不用说,因此宛平至广安门一段车担人流挤成一片。

如此太平盛世景象,官道上却出现了大煞风景押解囚车的车骑马队,一路上引来了不少诧异的目光,望向中间的囚车。

骑在最前面马上的是风尘仆仆的榆林总兵,护在两侧的是榆林骑兵。

巍峨迤逦的城楼城墙已遥遥在望。

榆林总兵取过水囊喝了一口,日夜兼程,终于在半个月赶到了京城。

这个差事是他在李虎大帐外跪了一个时辰求来的,不为邀功,他要为活着的人、死去的人讨一个公道。

君要臣死,不得不死。

皇帝的话他不能不听,他可以替二皇子担下罪责,但榆林人的血不能白流,二皇子必须付出代价。

如果不是李虎的亲兵一天十二个时辰看护着,二皇子早死了。

除了讨回公道,他还要报答李虎的救命之恩。

那日的情形他看得明白,一个小小的工部郎中怎会如此张狂,一定是因为皇帝的态度。

李虎一直压着二皇子,不让他戴罪立功,这让皇帝生出了不满,是在敲打李虎。

他身后系着的包袱里不仅仅有捷报,还有河套平原舆图和一份血书。

河套平原舆图是李虎替太子准备的寿礼,至于那份血书,是榆林军民对二皇子的控诉。

既然皇帝顾念着父子之情,想要包庇二皇子,那他们就自己讨回公道!

现在的京城热闹啊,除了各省进献寿礼的官员,还有参加万寿大典的官民,皇帝但凡要点脸,都得处置二皇子。

另外,动静闹得越大,皇帝才能知道李虎身上的压力有多大,才会打消皇帝心中的不满和猜忌。

至于下场,他们就没想着活着走出皇城。

榆林总兵长呼了一口气,然后从袖中抽出一条孝带,系在腰间。

那些榆林骑兵则从马褡子里取出孝服穿上,他们的家人都死在了那场大战中。

“河套大捷!”榆林总兵一声大吼。

榆林骑兵齐声大吼:“河套大捷!”

声震天地!

榆林总兵一纵缰绳,整个马队的蹄声加急了,囚车的车轮也辗快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