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 第105章 捷报入京

红楼:从小卒到万人之上 第105章 捷报入京

作者:苏北穹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2: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方一白,窗户便亮了。

榆林总兵知道这时已过了卯时,闭了下眼睛,站起来吹灭了灯笼里的蜡烛,走到门边。

城墙上,默默地站满了将官们,一个个眼中都布上了血丝,脸上满是倦容。

榆林总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两眼忧虑地望着远方。

哨骑虽然不敢太靠近鞑子大营,还是第一时间侦知了鞑子的动向,可鞑子封锁了道路,他们无法给朝廷援军示警。

派出去侦察的哨骑只回来了一人,数里外都能听到猛烈的火炮声,可见战况的激烈。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众人注目望去。

榆林副将从楼梯口那边奔了上来,一边高喊:“大帅!”一边向榆林总兵飞跑过来。

榆林总兵仍然站在门边,眼睛却紧紧地望着他。

榆林副将气喘吁吁地:“鞑、鞑子.大营,空、空了.”

榆林总兵猛颤了一下,接着捏住榆林副将手腕:“你、你说什么?!”

榆林副将缓了口气:“鞑子连夜撤军了!”

“什么?”榆林副将吐词清楚,榆林总兵其实每个字都听真了,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睁大了两眼直盯着榆林副将。

榆林副将:“鞑子大营空了,他们连夜撤军了!”

众将官兴奋了:

“鞑子撤军了!”

“榆林守住了!”

“榆林守住了!”

榆林总兵这才真醒了过来,先是对着虚空拜了一下,对榆林副将说道:“鞑子不会无缘无故退兵,一定是昨夜遭到了重创!立刻再派一批哨骑去联系朝廷援军”

榆林副将:“是!”答毕匆匆走了出去。

“打赢了!”

榆林总兵长叹一声,突然两眼一黑,天也转了起来,地也转了起来,向后倒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作为皇家宫殿,紫禁城却可以一年四季赏花。

文华殿前的海棠花树盛开,淡淡粉红香雪海,微风过处,如雪纷纷落,美不胜收。

永昌帝一任花瓣飘落在头上身上,昂首望着远方的天际,眼神中透露着忧虑和焦躁。

文华殿明初为皇太子的观政之处,明中期改为举行经筵的地方,就是皇帝学习的场所,大顺延续明制。

大顺立国百年,经筵已成为显示皇帝勤学的形式,给臣民百姓看而已。

大顺延续明制,每年二月、八月中旬起,至四月、十月末旬止,每月逢二日举行经筵,今日正是四月首个经筵日。

然而永昌帝却没有这个心思,直接命戴权领着今日的讲官去左顺门赐酒饭。

这时,戴权捧着一份公文走来了。

戴权轻声说道:“皇上,这是户部刚送来的公文。”

永昌帝回过神来,接过那份公文展看,又轻轻地把它合好,站在那儿沉默了好一阵子,然后手一挥:“走,去上书房!”说着转身向上书房走去。

戴权心中一叹,这份公文又是前线向户部催讨粮草军饷的。

北方的仗越打越大,四王八公一脉几位老家伙却越打越谨慎,一副“稳中求胜”的做派,无论取得多大的战果,他们都不会追击鞑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出奇兵,不冒任何风险。

这种方略是在己方军队野战能力弱于对手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可京营和大同、宣府边军的战力不弱啊。另外,这种用兵方略需要雄厚国力的支撑,才能给前线军队提供源源不断地物资补给。

大军一个月需要的银子是两百多万两,国库现有的存银除去开支,也就只够两三个月的开支,根本支撑不到各省税银入京。

原本指望林如海那边能提前送来一部分盐税,结果发生了龙吸水,海水倒灌,盐田损毁,两淮盐场损失惨重,没有盐,哪来的盐税。

为了稳定北方盐价,朝廷紧急从两浙盐场征调官盐,林如海也在抄没私盐,填补官盐缺额。

要是这样也还好,朝廷节省开支,也能从牙缝里挤出来一个月的军饷,差不多能熬到两淮盐税入京。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黄河的桃花汛十分凶猛,河南境内黄河大堤多处决口,就连开封城都进了黄河水。

灾要赈、河堤要修、百姓复耕的种子要拨,这些都需要银子。

第一拨的钱粮还是户部从安徽、江苏的藩库里借调的,要还的。

所以说,这场战争不能拖太久。

可是有缮国公的例子在,那几个老家伙根本不敢主动出击,生怕也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二皇子身上,二皇子这背后一刀不仅要了缮国公的命,还毁了皇室的信誉。

现在就算处置了二皇子,众人心头的那根刺也很难拔出,只能靠时间去消磨掉。

谢鲸的信和太上皇当年赐给缮国公的那把宝剑给了皇帝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将主要罪责扣在太上皇身上,缮国公、榆林总兵其次,最后才是二皇子。

这样不仅可以给所有人一个交代,还能离间太上皇和那几个老家伙。

戴权可以想象,谢鲸的信和那把宝剑随着圣旨一起出现在那几个老家伙的面前,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特别是石光珠临死前的那句:我早就不欠他的了。

皇帝之所以迟迟不下旨,就是在等榆林总兵的请罪奏疏,可榆林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自李虎亲兵送来谢鲸的信和那把宝剑后,李虎就再也没有消息来了。

司礼监和北镇抚司的番子倒是传回了一些消息,不过是榆林城被鞑子围困,二皇子沉迷女色等。

走着走着,永昌帝突然停住了脚步。

戴权一个没注意,径直撞在了永昌帝的身上。

“老奴死罪!”戴权扑通一下在永昌帝的身后跪倒了,把头紧紧地趴在砖地上。

“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永昌帝眼睛望向前方。

远处,“皇上,榆林大捷了.”的喊声一阵阵传来。

戴权猛地站了起来。

喊声渐渐近了,更加清晰,更加响亮。

戴权一震:“皇上,榆林大捷!喊的是榆林大捷!”

永昌帝激动得脸都红了,榆林大捷了,不仅解决了老二的事,还解决了西北的危机,榆林正好处在长城的中间位置,一旦失守,就像巨龙被拦腰砍断,首尾不能相顾,榆林的军事地位可想而知。

首辅在前,内阁几位阁臣、午门当值大太监在后,一齐快步走了过来。

永昌帝大步走了过去。

内阁首辅举起手中的军报,气喘吁吁地:“榆、榆林.”

永昌帝一把抢过军报,急忙展看。

这时,午门当值大太监将一份奏章递给戴权,轻声说道:“榆林总兵的请罪奏疏。”

戴权点了点头。

看罢那份军报,永昌帝竭力调整了自己激动的情绪,然后大声说道:“打得好!朕要重重地封赏李虎戴权,召太子去上书房商议封赏李虎的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