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话诸侯时代 > 第四百七十五章:楚‘晋’决战

神话诸侯时代 第四百七十五章:楚‘晋’决战

作者:熊二先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乡里的大爷都知道,这是要开始统一战争了。

整个盐城,治下百亿人口,都激动了起来。有担心的,有兴奋的,什么想法都有。

甚至就连海外浮岛之上,某些按理说已经处于隐居状态的前朝遗民们,这会儿也激动了起来。

有的甚至做好了有仇的报仇的准备。

比如越国所在的数个浮岛之内,就有好几位卿相,打算参军,最终参与和吴国的战争。

不过,这种一般没法加入如今盐城的军队。

盐城的军队,不缺少这些卿相。让他们进去了,反而会污染原本干净的军队。

谁知道这些人是否值得信任?

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满脑子都是报仇?

谁知道他们会不会为了报仇而违抗军令,最终对统一战争产生了负面影响?

退一万步讲,这一次的统一战争,此战之后,全天下就都是盐城子民了,都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像这种允许某些人士利用统一战争对个人的敌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事情,显然是不被允许的。

时代变了,规矩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只是,很多人见识不足,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楚国,楚公和王巨君相对而坐。

今天下雪了,雪不大不小,楚公任由雪花飘落在自己身上,其实一点都不冷,但楚公此刻的心里却冰冷的很。

楚公收到了一封密信,这封密信来自屈原。

屈原也是屈氏之人,他的父亲便是伯庸,当年伯庸也曾担任楚国在盐城的使者,全权负责楚国在盐城的一切大小事宜。

不过,到了百家八十多年的时候,伯庸因为替吕不韦和范蠡背了黑锅,莫名其妙的就成了传说中的幕后大黑手。在如今各国的史书之上,关于当年的那场盐城交易所绝世崩盘的描述之中,都说伯庸是幕后黑手。

尽管高层都知道,伯庸是冤枉的,但高层毕竟是少数,也没有谁会站出来替伯庸洗刷冤屈。

伯庸当时一口气替楚国挣了六十万亿,但自己的脑袋,也拥有了足足一万亿钱的悬赏。

所以,伯庸就回到了楚国,回到了贵族大会,担任要职。

如今,伯庸的儿子屈原也长大了,还早早的成为了真人,成了新一任的楚国使者。

这封信,就是屈原最近一段时间的见闻和分析。

看着信的内容,楚公只觉得心里哇凉哇凉的。

“如今的盐城,民心可用,民众们自发的走上街头,为这一战宣传。”

“盐城的民众,并不觉得这是一场不义的战争,他们只觉得自己是在吊民伐罪。他们认为,结束乱世最快的方士就是由盐城发动大一统战争。他们认为,也只有如此,才是最大的仁。”

“盐城在扩军,并未掩饰。诸多年轻道士、羽士,甚至主动前往当地官府报名,想要参军,但盐城目前并没有什么人都要,依然很挑剔,还需要考核,历经一系列考核之后,才能正式加入军队。”

“在我们的估算之下,盐城的地级道兵这一次扩充到了二百万以上。但一口气征召上百万道士,似乎并没有影响盐城各地的繁华,各种产业依然存在,某些产业,甚至更加繁华。”

“期刊之上发表的文章,并没有显著减少。人们的生活,和和平时代相比,并无太大区别。”

看到这里,楚公就忍不住开始回想楚国的情况了。

如今的楚国,第一批十万道兵早就到达了前线,这十万大军由项燕指挥。项燕是项籍的爷爷,但是这一战的总指挥,却是项籍。

第二批的二十万大军,也到达了前线,这二十万大军由曾子指挥。

吴国的八万大军,由孙武指挥。

郑国的六万大军,由乐毅指挥。

项籍的本部人马,约有五万。

此刻,聚集在郢都附近的地级道兵,约有十万。

楚公依然在继续征召地级道兵,也在努力的训练新的道士、大夫,但这都需要时间。

楚国底蕴深厚,地大物博不假,可是把一名士人、术士培养成国人、道士,需要很多时间。那些距离突破只有一线之遥的,已经突破了。剩下的,距离突破还早。就算使用了压榨潜力的秘法,也没法突破,只能再等等。

而且,一口气抽调了这么多道士之后,整个楚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凋零,就好像秋天来了,万物都开始枯萎一样,衰败的太明显了。

“准备决战吧,起码也要打一仗,尝试成圣再说。若是籍儿能成圣,那楚国就还有未来。若是籍儿不能成圣,也没有其他意外发生……”

王巨君认真的点了点头:“臣会再次调集国内的道士,这一次,连各种研究机构,以及从事其他行业的道士、大夫,也进行抽调。”

只是,这样的抽调,就算这一仗打赢了,也会给楚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就像魏国,魏国国内一共有三十万道士、大夫,其中,有十万都在魏武卒里面。剩下的二十万,从事于各个行业,这样的比例,在列国之中已经很高了,这得益于魏斯、李悝等人对魏国强大的掌控能力。

此前,魏国征兵五万,这五万人都是从魏武卒预备役里面抽调的,国内依然有二十万道士,从事各个行业,所以,魏国依然可以照常发展,不影响魏国的方方面面,看起来也还是很繁华的样子。

可如果这二十万从事各个行业的道士,一口气被抽调五万,那魏国就会肉眼可见的衰落。一口气被抽调十万,那魏国就真的会一夜之间,倒退十年。如果一口气抽调二十万,全给抽调了,那就是不过日子了,也没有明天了,这样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眼下的楚国,就是这样。

楚国原本地大物博,常备准地级道兵二十万。

可是如今,却已经有了足足四十五万大军,其中三十五万在前线,十万在郢都。

这多出来的二十五万,有十五万是从预备役之中使用丹药、秘法,临时突破的。可剩下的十万,就是从各行各业里面抽出来的,代价就是楚国明显不繁华了。

这一次,王巨君打算再抽调十五万。

这十五万抽了之后,一不小心,楚国的各行各业,可能会倒退三十年!

一旦这一次败了,楚国可能需要一百年甚至数百年时间才能缓过来。

……

楚国这边刚开始进一步抽调人手,消息就传到了韩赵魏三国。

主要是举动太大,根本藏不住。

楚国跟进了,韩赵魏三国也只能咬牙跟上。

于是,韩国继续抽调五万,共计十五万大军。这一次,韩国真的到极限了,这一战无论输赢,韩国都要倒退二十年。

魏国从各行各业抽调了十万道士、大夫,一夜之间,倒退十年。共计二十五万大军,其中,有二十万都在韩国。

赵国也和魏国一样,国内留了五万,韩国这里是二十万。

至于楚国,国内留了十万大军,主要放在巴蜀之地和荆州的交界处,防止秦国出川。

三国联军五十五万对阵楚、吴、郑联军六十四万。

双方的主力,接近一百二十万。

而为了这一战,双方出动的辅兵,也是清一色的玄级道兵。

为了保证后勤,两国开辟了一条又一条临时运河,建设了一条又一条铁制轨车。

一颗能够让大夫七天不饿的辟谷丹,需要上百斤灵米,上百斤灵泉,至少十斤大妖的肉以及各种各样的灵草。

而这样的一颗辟谷丹,又分为保质期长和保质期短两种类型。

保质期长的,练法更加复杂,道士才能掌握,炼制时间也更长,成本也更高。

保质期短的,练法相对简单,术士就能掌握,炼制时间较快,成本也更低。前者一颗的成本,顶得上后者五六颗。

而这样的一颗辟谷丹,真到了大战的时候,地级道兵服食一颗,演化真身,也就片刻时光,就能把辟谷丹内蕴含的各种灵气彻底消化。到那时,想要接着打,就需要更多的食物。

而此刻,韩信就对着收集来的情报,给姜华以及其他高层,讲述这一战。

“现在,双方都处于试探阶段。”

“比如,今天传来情报,说楚国损毁了十多辆轨车,上面运输的灵米、灵泉等大量物资,毁于一旦。但毁灭粮食之后,这些人就被楚军发现,然后被当场斩杀,身首异处,死状凄凉。”

“这一战,相当于三晋联军,损失了一名卿相,十二名道士,以及可能因此而暴露的暗子,而楚国的损失是十多辆轨车以及轨车之上的灵米、灵泉。”

“如今的楚军,每一辆轨车之上,都坐镇着至少一位道士。这就足以保证,哪怕轨道被损毁,轨车也不会直接车毁人亡。”

“即使轨道损毁,负责后勤的道士,施展法术之后,也能很快的恢复轨道,保证后勤的正常运输。”

“对于三晋联军而言,这就是在和楚国拼消耗。同时,也是在试探楚国的虚实。”

“比如,每一辆轨车之中运输的灵米品质、种类、数目,这些统计在一起,就能看出很多问题。”

“这就是大国战争,到了这种地步,计谋已经没啥用了,拼的就是国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