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话诸侯时代 > 第四百五十章: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如今,整个魏国约有三十万左右的大夫、道士,其中有十万都在军队之中,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剩下二十万,有的在研究机构之中,有的在政务体系里面当官,还有的是贵族们自己养的。

至于术士、士人,约有千万左右,其中三百万都是魏武卒预备役。

这么看的话,魏武卒确实凝聚了整个魏国的心血。甚至可以说,这一支魏武卒以及魏武卒培养体系,就是整个魏国改革了三十多年之后,最直观的产物!

看看魏国改革的怎么样,直接看魏武卒战斗力如何就清楚了。

“如今,咱们没钱了!”

“借的钱也快要到期了,马上就得还。”

“那就出兵,对卫国出兵,要从速,要尽快。”

说到这里,魏斯若有所思的道:“当今天下,形势很复杂,大国和大国之间也不再那么可信,说不定咱们魏国一动,就会被其他国家盯上。”

说到这里,魏斯就看向了楚国和秦国。

这两个国家,过去的时候,就时常和晋国掰腕子,虽然一直失败,但也一直坚持挑衅。

魏斯已经决定了,私下里和韩非子、赵无恤他们好好沟通沟通,必要时三晋还是一家人,必须团结起来。

随着高层的拍板,大军也就在悄然集结。

很快,魏斯和赵无恤韩非子等人就沟通完毕。

于是,魏国韩国接壤之地的一万魏武卒悄悄转移:魏武卒乃是地级道兵,转移速度很快,必要时一日夜间十万里都不在话下,哪怕是常规移动,日行万里也很正常。

同时,魏国赵国接壤之地的一万魏武卒也悄悄转移。

对于这两支军队的移动,外界均不知。

与此同时,韩国和魏国接壤之地的大军也悄悄转移,朝着郑国而去。

赵国和魏国之地的大军,悄悄的朝着中山国而去。这一次,先剿灭中山国,然后再剿灭代国。

同时,魏国都城之中的五万魏武卒,悄悄的离开了四万。

函谷关附近的三万魏武卒,悄悄的离开了两万。

对此,魏斯忍不住询问了庞涓一个问题:“庞兄,万一秦国从函谷关打过来了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庞涓左右看了看,这里是早已设置好的密室,这里的天机不存在泄露的可能,所以也就能说一些在外界不能说的大实话:“君上,这其实问题不大。”

“如今的函谷关,不仅仅是咱们魏国的函谷关,也是替韩国、赵国守着函谷关。”

“过去的时候,有着函谷关,秦国无论多少大军,都被拦在函谷关之外。”

“但是如今,时代确实不一样了。”

“函谷关地势险要,地下地脉之力非常充足,依仗那里的地脉之力,整个函谷关以及附近区域,都被经营成了铁桶,非常稳固,但这是过去了。”

“那个时候,玄级道兵就是大国的主力。而玄级道兵,是没法绕过函谷关的。玄级道兵,日行万里就是极限,连续数日日行万里,就能把一支玄级道兵累的失去战斗力,必须修整一段时间。所以,那个时候,函谷关依然是天下雄关,守着函谷关,哪怕二十万三十万秦军扣关,大军也能依赖函谷关的地形地势以及地下的地脉,进行防守。”

寻常古典封建时代的雄关,靠的是地势险要。

旁边都是山,你绕过去的话没有路。

这里的路,指的是大军前进的路,后勤运输粮草的车队能经过的道路。

这样的道路,在古时非常罕见。

在正常的古典封建时代,能够供数万大军、至少数万甚至是十万民夫保证后勤的大路是很少的。往往每一条这样的大路上,都有着一座城市或者雄关。

所以,这样的城市、雄关,就可以称之为战略要地。

个人可以绕过去,大军如果绕过去了,那后勤怎么办?

大军主力绕过去了,后勤运粮食的车队经过城市的时候,城内军队出来抢劫你的车队,破坏你的粮食运输速度,前线大军没了粮食,那就纯粹是送人头。

所以,古典时代,一座绕不过去的,一座位于交通枢纽地带的城市,就是真正的兵家必争之地。

而在当今天下,黄级道兵一个个的都是超凡者,爆发的时候一天能靠着两条腿穿上铠甲,拿着兵器,一口气跑上千里,什么样的关卡绕不过去?

但还是一样的问题,黄级道兵可以绕过去,但给黄级道兵输送粮草的普通士兵,能绕过去吗?

绕不过去!

至于抢劫敌人的粮食给自己吃,敌人早就坚壁清野了,上哪儿抢粮食去?

哪怕是玄级道兵,靠着少量丹药、天材地宝、妖兽肉能撑着,但时间一长,还是撑不住。

但是,这个理念,这套依靠后勤拖垮敌人的体系,如今失效了!

“如今,一方面炼气士太多了,大量的炼气士,如今都学会了梳理地脉,平整土地,建设河流。这些道法,在和平年代,是把蛮荒之地变成大平原的法术,到了战争年代,稍加培训,这就是遇山开山、雨水修桥的战略层次道法。”

“比如函谷关,非常雄伟,周围地势险要,地脉之力充足,那里的地脉早就被炼化了,有着数不尽的地脉之力为己所用,哪怕是大真人来了,也能斗一斗。”

“然而,炼气士太多了,征召一定数目的炼气士,完全可以重新临时的挖出来一条新的道路。”

说到这里,魏斯就想起了百家五十年那会儿,他们韩赵魏三氏从盐城回归晋国的时候,可不就是带着几百万人,临时挖掘河流,制造流水,虽然那些河流蕴含的水眼极少,所以都是一次性的,往往几年之后,大多数河流在孕育出水眼之前就干涸了,但起码数年之内,河流是能用的。

“也就是说,函谷关就算是再厉害,秦国也完全可以征召上万的领悟了水行真意的术士或者干脆征召上万道士,集体施展法术,直接制造人造河流,直接制造一条为期数年的,可以绕过函谷关的,可以直接联络秦国和咱们魏国的人工河。”

“有了这条人工河,再配备早就准备好的、领悟了水行真意的术士,哪怕秦国没有,也可以从海边雇佣,如今海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术士了。只要给钱,一定可以雇佣的到。”

“这些术士们,驾驶着盐城最新的海船,在这些人工河流之中,平常之时也能日行千里、两千里。而且,水运粮食消耗还特别低。”

“这就是时代变了。”

“另一方面,关于军粮的问题。过去的时候,特殊军粮就是妖兽肉,准确的说是大妖、妖王们的肉……”

简而言之,那时的高品质军粮,储备不成体系,质量也不成体系,最终的结果便是,特殊军粮可供大军消耗的时间较短。短时间内,大军(玄级道兵)绕过关卡,无法取得战果,那么时间一长,大军就会自动崩溃。

“可是如今,储物法宝大降价,数目也比过去多出很多,都开始成体系、成标准的生产。如今,大军上下,人手一件空间法宝,虽然这样的空间法宝很贵,而且保质期也不够长,几年就失效了,但有了这些宝物,关键时候就能撑上几个月。”

地级道兵,随身携带几个月的高质量军粮,可供大军爆发巅峰战力十几次,这样的军队,还需要考虑地形地势?还需要考虑后续军粮?

“如今十万魏武卒,随身空间法宝里面携带的高质量军粮可供大军日常维持五个月。即使大军全面爆发,也能爆发十二次。每一次大军爆发,在我的指挥下,阵斩一群初代、真人,阵斩至少一尊大真人,可谓是轻而易举。”

“这就意味着,这一战完全可以直接让魏武卒绕过卫国制定的防线,无视卫国的地形优势,直奔卫国都城,一战而定!”

“在我这么打之前,秦国或许考虑到这一点,或许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但是,在我这么打之后,秦国肯定能想到这一点。”

“到那时,秦国也可以让白起带着五万铁鹰锐士,直接绕过函谷关,带着几个月的高品质军粮,突袭大魏都城。”

“即使白起不这么做,也完全可以遇山开山,直接人为的制造一条为期数年的人工河流,沿着河流,绕过函谷关,与我们大战。”

“所以,到了如今,函谷关这样的天险已经失去了效果。”

制造河流,学的是当年的韩赵魏三氏。

大军携带高品质军粮,绕过关卡,学的是当年孙武突袭郢都。

已经有前辈这么干了,后辈模仿一下,改进一下,并不难!

至少庞涓觉得,秦国想到这些并为之准备的概率相当大。

“也就是说,函谷关其实已经失去效果了。秦国只要不傻,就不会强攻函谷关,他们完全可以绕过去。”

“道法走进生活之后,方方面面都有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如此,军队作战也是如此。”

“而且,如今各种通讯宝物实在是太过丰富,也不用担心大军失联。”

“所以,函谷关是否减少兵力,其实并不影响秦国突袭咱们的决心。”

“这一战,大概率是要放在都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