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话诸侯时代 > 第四百一十七章:理想与现实

神话诸侯时代 第四百一十七章:理想与现实

作者:熊二先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宴

今天的夜宴并不在炎公府邸举行,也不在盐城举行,而是在一处海外岛屿之上举行。

虽然是海外岛屿,可是这座岛一点都不小,这是一座人造浮岛,一座面积约有六万平方公里大小的海外浮岛。看面积,放在中原之地,也能开拓出两三个郡了。

之所以不在盐城举行,主要是今天参会的高人实在太多,鱼龙混杂。大真人、真人层出不穷,放在盐城的话,安保压力太大。万一有哪个大真人忽然发疯,事后就算镇压了,盐城普通百姓也会损失惨重。

如果放在后世的话,大概就是,有一群人性核弹要在都城参会。只要统治者没有被下降智光环,就不可能同意在都城举行类似的会议。即使这群人性核弹,全都是本国人,也不可能让他们聚集到都城参会。

万一私底下来个磨擦,你愁啥,瞅你咋地,然后就是大型、超大型事故了。

如今也是一样,虽然就算是大真人只要敢闹事,姜华就能镇压,可一旦大真人闹事儿,居住在盐城的百姓就是第一个倒大霉的。一下子死个十万八万的,那就是盐城有史以来最大伤亡了。

如果再有人浑水摸鱼的话……

所以,干脆直接搞一个海外大岛。

此刻,夜宴尚未开始,还只是下午时分,但却已经有了不少客人降临。

今天上午的时候,来的都是真人、初代。

下午开始,陆续有大真人到来。

每当有大真人降临的时候,悬挂在广场之上的大钟就会自动响动,然后诸葛亮或韩信,就会亲自出来迎接。

至于姜华,他是炎公,以姜华如今的实力地位,除非是三圣亲自抵达,否则,谁来都不需要亲自迎接。

“孟轲来了,除了孟轲,他身边还有一群真人,全都是他小弟!”

“钟声响了六下,这是大真人啊!”

“孟轲是大真人不奇怪啊,听说他是孔圣代师收徒,名义上是师弟,实际上就是孔圣的亲传弟子,非常亲密,前途远大,他有大真人的实力,一点都不夸张。”

“也是哈,听说除了他之外,荀况也是孔圣代师收徒,名义上是师弟,实际上就是弟子。不过,荀况和孟轲,很多方面都是两个极端啊。”

“嗨,儒家嘛,鱼龙混杂,最复杂的就是儒家。如今的儒家,有周礼派,如今这一派都跑到楚国去了。他们也真是有想象力,在楚国实施周礼,竟然还让他们成功了……”

听到这里,一旁的路人也有些复杂的道:“哎,过去的时候,一直嘲讽楚国是蛮夷,如今楚国进行了周礼式的改革,以后还能嘲讽楚国是南蛮子吗?”

“不说楚国了,继续说儒家。这儒家啊,混乱的很。”

“对,混乱的很。”

“周礼派是王巨君那一脉,孟轲这一脉讲究的是民贵君轻,光听这理念,和隔壁墨家有点儿像。不过,除了民贵君轻之外,孟轲还主张性善论等一系列主张,他这一脉势头很盛啊!”

“还有荀况那一脉,如今荀况的高徒有韩非子、张良、李斯三尊大真人了,这可真是应了荀况的那句话:青出于蓝胜于蓝。”

“虽然大多数儒家弟子都认可孟轲的理念,都是孟轲那一脉,可是荀况的弟子厉害啊,光是大真人都有三尊了。”

“张良,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儒家弟子,更偏向于法家、道家而不是儒家。”

“韩非子就不用说了,妥妥的法家巨头。”

“李斯也是一样,虽然是荀况的弟子,但也是正儿八经的法家之人。”

“过去的时候,一直有儒生说,要开除荀况的儒籍,还对荀况这一脉喊打喊杀。可是荀况这一脉,一连出了三位大真人,孟轲那一脉脸上也挂不住啊!”

“儒家人才辈出,天才无数,后继有人,但就是等到孔圣归天或飞升之后,一定会立即大打出手,闹出人命是必然,开除对方儒籍,将之打为异类也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儿,这可能就是幸福的烦恼吧,也不知道孔圣临终前会把儒家老大的位置传给谁。也不知道,他之后的下一代儒家老大,能不能管理好那时的儒家,我看啊,难!”

“孔圣自己很厉害,但是孔圣的弟子挺复杂的。”

“如今孔圣的弟子,也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一万年前收的弟子,据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十位大贤被称之为孔门十哲。”

“但是,三千弟子如今基本上都老死了。七十二贤人,最终成为真人、初代的,也就二十多位。孔门十哲之中,最终成为大真人的,也就子夏、子贡两位而已。”

“第二类是一万年以来新收的弟子,这一批弟子,大多是天才,如今真人众多,大真人应该也有。”

“如果颜渊还活着,他或许勉强还能接任儒家第二任老大的位置,可是他冲击大真人的时候死了。”

“其他的,谁也不服谁。”

“这还是孔子弟子这一派,如果再加上孟轲一脉、荀况一脉,再加上那些中立派,再加上那些贵族出身的家伙,日后儒家不乱是不可能的!”

听着众人的议论,孟轲看着自己对面的荀况,就很不满意。

在孟轲看来,荀况这个家伙,要是没有,那就最好了!

这家伙,就不是个儒生,他是个法家和儒家的混合产物!他不纯粹!

而在荀况看来,传统儒生是没有出路的!

真正的儒生,只有死路一条,想要将儒家发扬光大,要么成为和法家结合,要么和道家结合,要么和兵家结合,总之,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这里搞纯儒,这就是保守派。儒家,必须由他这样的创新派领导才有前途。

正所谓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可是荀况的好弟子之一韩愈公开在盐城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这篇文章一出,荀况狠狠的赞许了这位弟子,说的真好,大肆宣扬。

然后孟轲一脉的某些儒生就觉得:隔壁已经疯了,他们这是在暗示,暗示荀况其实比孔圣还厉害,这是想要让孔圣退位,让荀况上位!

至于某些儒生是怎么产生这些想法的,只能是某些儒生的联想能力本来就非常强大。寻章摘句,断章取义,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只不过,如今毕竟不是儒家一家独大的年代。孔圣也还活着,外边还有墨家和道家盯着,所以儒生们内斗稍微还有一点点底线。

曲阜之内,孟轲和荀况这两脉闹的是鸡飞狗跳,但是目前很少闹出人命。相看两厌,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抱团,很拧巴。

其实,孟轲自己倒是理解荀况的想法,在荀况看来,儒家的理想很重要,但光靠儒生自己,没法实现儒家的理想。想要实现儒家的理想,就必须借助各种手段,可是各种手段一出,也就不再是纯粹的儒生了。

为了理想,使用种种违背理想的手段可以吗?

对此,荀况觉得孟轲太清高了,太过坚持梦想,现实中不可能有那么多儒生都跟孟轲一样能坚持原则,能舍生取义。荀况认为,孟轲的理念教育意义很好,但是不现实。你这个祖师可以坚持,不代表你的徒子徒孙也能坚持。发展到未来,大概率是徒子徒孙表面上坚持,实际上虚伪的跟个什么似的……

孟轲则是觉得荀况太现实了,你是开宗立派的祖师,你得稍微理想一点!你这个祖师都这么现实,还能指望徒子徒孙坚持理想、原则?看看李斯,看看韩非子,一个比一个现实,一个比一个冷酷,哪里还有半点儿原则、理想……

高层能互相理解,可是到了中层,那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之争,你多吃一口,我就得少吃一口,那就是刀刀见红,只能拼命了。

中层经常拼命、互怼,时间长了,高层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便是身不由己。

“师弟觉得,炎公邀请我们是何目的?”孟轲直接问道。

荀况嘴上也不饶人:“这其实并不难猜,师弟。”

曾几何时,二人互相称呼对方为师兄。

到了今天,就只能互相称呼对方为师弟了。

“炎公邀请了大量的诸侯,也对洛阳学宫、曲阜学宫和东海学宫发出了邀请。”

“而另一边,子夏师弟的弟子魏斯,则是邀请了拥有九鼎的诸侯国。或许,今日之后,天下间就会分为两大阵营。”

听到这里,孟轲顿生一种感觉: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师弟对于这两大阵营怎么看?”

“不好说,各有优劣。”

“大国联盟,少而精。每一个国家,都拥有九鼎,实力强大,潜力远大,若是能够团结一致,便可鼎定天下,但是做不到。彼此间内部矛盾重重,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盐城和诸多小国结成一派,也只能拖延。但只要能拖下去,大国联盟就将不攻自破,自己就会内讧。到那时,盐城便可把握住机会,一一击破。”

“只是随着时间的拖延,又会产生新的变数。”

“就比如智瑶,他如果在百年之前消灭韩赵魏三氏成道的话,那时的他天命尚在,兴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如今的局势也是如此,谁也不知道炎公身上的天命能持续多久。”

当年的智瑶,不也是意气风发,身负天下之望?

如今的智瑶,已经是明日黄花。若干年后,谁还知道智瑶是谁?

万一拖延的时间长了,天下间又诞生了新一代的天命之子,到那时姜华又该怎么办?盐城又该怎么办?

所以,在荀况看来,拖延时间有利于盐城也不利于盐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