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话诸侯时代 > 第三百二十章:贵族大会

神话诸侯时代 第三百二十章:贵族大会

作者:熊二先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贵族共治天下

建立一个等级分明、森严的国家。

这么一想,这确实是正儿八经的周礼。

周礼的内容,不就是周天子、诸侯、卿相、大夫、士人、国人的世界吗?

“建立贵族大会,凡大型国政,皆由贵族大会决定?这不就是削减君主的权力,增加贵族的权力吗?这样的改革,贵族们肯定不反对啊。”昭氏家主直接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楚侯能愿意?

感受着昭氏家主的疑惑,楚侯就拍了拍手,几个呼吸后,王巨君和他的师弟朱某以及另外一位师弟曾某出现在几人面前。

“改革就是重新分配一个国家的利益,形象一点就是分饼。”

“过去的时候,楚国这张大饼,主要由楚侯和贵族进行分配。那个时候,贵族的封地属于贵族,其他君主直辖的地方,属于楚侯。理论上双方互不干涉,但这只是理论。”

其是,在王巨君看来,如果真的能做到互不干涉,那么楚国也不至于十层实力只能发挥出三成了,剩下的七成都在内斗。

“然而实际上,贵族们时时刻刻都想着侵占楚侯直辖地方的利益。楚国的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担任,贵族们自然会想着如何挖楚国墙角,加强自身。”

“同样的,楚国要发展就要集权,为了更好的中央集权,为了加强中央的权威,一直以来楚侯对于地方,对于封君们也是持打压态度。”

“这就使得双方互不信任,互相提防,想做什么事儿,都得先进行利益交换,幕后的交换结束了,才有了前台的种种变化。”

所以,过去的楚国大而不强。

面积确实很大,天下第一。整个中原诸国加在一起,可能面积也就和楚国差不多。

纸面实力也很强,但大多数都用在内耗上了。

“如今郢都被攻破,封君和楚侯有了共同的目标,至少在赶走吴军之前,有精诚团结的可能。”

“一直以来,都有人建议楚侯削藩,直接对付封君。”说着,王巨君就看向了楚侯。

楚侯微微点头:“是啊,魏氏的改革,孤亲眼所见。”

“这五十年来,二十郡之地的变化,孤每天都会查看。”

“二十郡如何一点一点变强,孤也心里有数。”

“韩赵魏三氏以及很多国家包括秦国在内的改革,其实都是李悝式改革。”

“这些改革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核心思想就是中央集权,增加中央的实力、权威,削弱、打压地方。”

“具体策略,也就是那三板斧。”

“第一,打压中小贵族,剥夺世袭贵族的封地,至少也要剥夺世袭贵族对治下的管理权。可以分税给他们,可以让他们保留些许特权和军队,但是土地、人口一定要交出来。”

历史上公子斯做的更过分,多少魏氏的贵族都被公子斯整死了。他还不停的赐予人才宗室女子,以此拉拢人才。

“第二,重视农业,这一点和盐城如出一辙。”

“盐城的良种,他们抄了,买了。盐城的农业器械、法器,他们买了、抄了。盐城的大规模种植方法,他们学了、抄了。”

“第三,重视军队,这一点自不必说。”

哪有不重视军队的改革呢?

在楚侯看来,大多数国家的改革,说来说去也就是这几样。哪怕是秦国商鞅的改革,也只是更加彻底的压榨而已,尽可能的压榨一切可以压榨的力量,来增强秦国的国力,来增强军队的实力。

至于耕战,大多数国家,只要不是昏君,都鼓励农业,都重视军队。

只是,重视程度不一样。

很少有国家,直接像秦国那么重视。

“所以,过去的时候,孤也时常思考,楚国是不是也要像韩赵魏三氏那样改革。”

听到这里,王巨君微微摇头:“国情不同,改革自然不能完全照搬。”

“韩赵魏三氏,本就是晋国的大封君,他们境内的贵族占据的土地,并不算多。”

“韩氏境内大小封君占据的土地数目,约占韩氏整体的两成,魏氏是两成五,赵氏是两成三。”

“以韩赵魏三氏的实力,碾压国内的封君,轻而易举。只要封君们还有得选,就不会造反。”

“而楚国,国内大小封君占据楚国的土地多达六成,但由于他们过于分散,并不团结,所以一直以来楚国做主的还是楚侯。”

不然,早就翻天了。

“这些封君,虽然忠诚于楚侯的不多,但却大都忠诚于楚国。”

听到这话,楚侯也是满脸无语。

其他的家主们,此刻也都抬头望天或者低头看地。

对于众人的反应,王巨君表示无所谓。本来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嘛,只要楚国顺利改革,能帮助他践行所学,成为大真人即可。

到那时,哪怕直接跑路,此行也不算亏。

“所以,历代楚侯更替,封君们根本无所谓。这一次如果不是郢都被破,封君们也不会如此精诚团结在楚侯身侧。”

“如今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最适合改革的时候。”

“封君是楚国的根基,动不得。”

“可是,楚国如果不改革,那么未来楚国只会越来越弱。”

“所以,接下来楚侯应当和封君共天下。”

“比如,组建贵族大会,将一部分权力直接让给贵族大会,这样的改革,封君们肯定会喜欢。”

“而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要求封君们转封。”

“要求封君们放弃眼下的封地,去开拓新的封地。”

“只要愿意放弃封地,去更南方开拓新封地的贵族,一方面可以增加封地面积,原本一个郡,未来给两个郡。而且,不需要一上来就放弃,完全可以一边开拓,一边放弃。”

“通过转封,可以间接的实现集权。可以让境内的土地,完全大一统,彻底服从楚侯的命令。”

“另外,通过贵族大会,放权给贵族,那么贵族们就得让出地方太守、县令的位置。”

“这些位置,可以用来吸引人才。”

“换个角度想,贵族们血脉强大,实力高强。如果善加利用,这就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

“未来收复郢都之后,楚侯可以建设贵族学院。全国上下的贵族之后,尤其是达到一定级别之后,一定要前往贵族学院接受培养。”

“另外,从此以后,全国拿出一成的财政,专门用于培养贵族、训练贵族,拨付给全国各地的贵族大会。”

“未来,每一个郡甚至是每一个县,都要有贵族大会。”

“县令,郡守乃至于楚侯的命令,也必须通过贵族大会的同意才能实施。”

“但同时,只有经过考核的贵族,才能继任贵族。”

“那些经过培养,但是却无法继承爵位的庶子们,可以加入军队,为大楚征战,成为新的贵族。”

“此次改革,核心就是利益交换。”

“楚侯承认封君们的实力,并实打实的拿出权力和封君们进行分享。具体如何分享,还得看贵族大会内部的设置。”

“比如,楚侯可以规定,封地在一郡及以上的才能加入中央的贵族大会。”

“但是,这些贵族,只有投票权,没有提案权,而且每人也只有一票。”

“而愿意转封一郡之地的贵族,接下来的一千年,其家族就拥有两票。”

“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为楚国做的贡献越大,自身实力越强,在贵族大会里面的嗓门也就越大,票数也就越多。”

“最终,某项政策如果想要通过,必须保证赞成票多于反对票。”

“而一旦贵族大会通过,谁敢继续反对,那就是和整个楚国作对。”

“这样一来,未来楚国的规矩就会变成:你可以反对某项政令,你可以在这项政令出台之前,疯狂的游说其他人,让他们反对这项政令。但是,当某项政令彻底通过了贵族大会的赞成之后,再反对这项政令,就是和整个楚国的贵族作对。”

这种人是活不长的!

“此次改革的核心便是通过分权来集权。”

楚侯让渡一些权力给贵族大会,贵族们整体而言更加爱国了,也更愿意为国家出力了。

因为,如今楚国权力最大的已经不是楚侯了,是贵族大会。

而贵族大会里面,全都是贵族。

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次改革相当于直接承认:楚侯不再是楚国权力最大的,也不再是楚国最强的。楚国的主人,已经从楚侯变成了楚国的贵族。

改革之后的楚侯,更像是一个大管家。

贵族大会完成了集权,增强了楚国的国力,楚侯和贵族们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天天想着干掉对方,内耗大大减少。

“除了贵族大会之外,楚国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贵族晋升体系。这一套晋升体系,要公之于众,要成为楚国的根基。”

“要严格执行这套体系,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斩首,犯了什么样的罪刑,连带着领地一起回收,都严格按照这套体系中的法令执行。”

“同样的,立下哪些功劳可以晋升为贵族,也要详细规定。”

“另外,除了转封之外,也可以向盐城学习,进行赎买。赎买封地不一定非要给钱,还可以给功法,给权限,给贵族大会的投票权,只要能商量,都行。”

“未来,这套贵族晋升体系和贵族大会,会成为楚国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只要这两大体系没有动摇,楚国就能牢牢团结现在的贵族以及未来的贵族。”

“如果改革成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