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话诸侯时代 > 第二百九十六章:那我就当一回天命之子好了

齐欣大张旗鼓的回到了曲阜学宫,明面上办的是谢师宴,实际上就是告诉田氏,告诉鲁国,告诉附近的国家:盐城要来了!

这第一批,船队将会运输三十万套玄甲!

其中,十万套是捐赠给曲阜学宫的,其他二十万套,都会直接在曲阜附近卖出去!

玄甲其实只是小意思,只是第一批捐赠物品。

从此以后,盐城船队往鲁国这边的货物,一律冠以捐赠的名头。

问就是给曲阜学宫捐赠的赠品!

谁敢光明正大的不让这些货物运输?那就是和整个曲阜学宫作对!

学习学业有成,回报学宫,多么正能量的话题啊,谁能阻止?谁敢阻止?

田氏敢吗?

这是嫌曲阜学宫的拳头不够硬?

田氏暗地里肯定会有动作,可以是妖魔鬼怪来袭,可以是忽然出现了大型海盗,也可以是水脉暴动,发生了大洪水,把船只都给冲到海底深处了,但唯独不能是田氏不同意。

而玄甲只是第一批货物,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除了玄甲之外,还会有大量的灵米、灵泉等战略物资,不断的被送到鲁国曲阜进行售卖。

这些东西,鲁国不一定买,但是鲁国贵族们一定会买。

不指望鲁国能一夜之间变得振奋起来,但是只要鲁国的大小贵族们,纷纷大规模购买灵米、灵泉,再买上玄甲,再购买黄级道兵的训练之法,未来鲁国遍地黄级道兵,问题不大。

鲁国的实力多少能加强一些,燕国的实力,也会随着盐城的持续支持而变强。

这些,都是用来牵制田氏,牵制齐国的。

当然,这些也是谈判条件。

只要田氏开的价格够高,那么盐城就会停下对鲁国、燕国的支持。

暗地里或许会继续支持,但是明面上这都是筹码,是可以谈的。

盐城的支援,也分为很多种。

直接支援物资,只是盐城援助的一种方式而已。此外,还可以帮忙在盐城债券交易所发行债券嘛,这世上恨齐国的国家也不少,恨齐国的贵族也不少,指望他们站出来和齐国敌对,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可是悄悄的买一些燕国对齐战争债券,买一些鲁国对齐战争债券,买一些宋国对齐战争债券的胆子还是有的。

有了钱,就能购买各种物资,就能训练出强兵。

实话实说,对于鲁国、宋国、燕国这样的大诸侯国而言,训练黄级、玄级道兵的法子并不缺,即使是玄级道兵的训练之法,也不止一种,可问题是没钱!

一支玄级道兵,每一位士兵至少也得是士人。

一位士人,每天如果只吃肉,那么只能维持最低消耗。

如果一支玄级道兵,仅仅只是吃肉吃饱的地步,那这支玄级道兵要不了多久,也就废了。

玄级道兵,得吃灵米、喝灵泉,吃盐城白菜,喝盐城猴儿酒,这样才算得上是吃饱喝足。最好,还得穿上一套盐城制造的玄甲,这样才算得上是完美。

可这么一个玄级道兵,每天的吃喝费用就得一千钱往上。

这里的一千钱,是盐城提高了生产力,让道人们化身生产者,化身干活的人,不断提高产量,降低价格之后的一千钱。

这一千钱包括至少一副草药,这副草药之中至少得含有几根灵草。灵米吃起来,十斤得有。还有灵泉,还有训练玄级道兵之时使用的各种法器……

一千钱,这还是盐城的成本价。

放到其他国家,一万钱都未必做得到。

有钱的,买不到大规模便宜的灵米、灵泉、灵草,没钱的就更不用说。

灵米等物资,少量有钱能买到,大量有钱都买不到,战略物资,哪个国家疯了才会大规模出口,所以哪怕是现在都有很多国家觉得姜华脑子多多少少有些不正常,有了这么多好东西,第一反应竟然是卖出去挣钱,这是想钱想疯了!

每天至少一万钱,一年就是三百多万钱。

这还是基本的吃饱喝足、基本训练的费用,可一支玄级道兵不可能一直关在军营里,除了基本训练之外,还要有大规模奔袭,还要定时降妖除魔,练一练,见见血,逢年过节还要有赏赐,一个玄级道兵,一年下来一千万钱轻轻松松的就没了。

如果是一支万人规模的玄级道兵,想要维持下去,一年就得一千亿钱。

连巢国这种诸侯之耻都有一支玄级道兵,真正的大诸侯国,为了省钱,一支玄级道兵往往只留下三千人,其他的等到战前再进行补充,一口气补充到一万人,然后再加紧训练。

平时的时候,大诸侯国会尽可能多的养更多的道兵,但是每一支道兵人数都不多。只有到了战时,才会迅速扩军,训练。平时,实在是养不起。

像越国这样的大诸侯国之耻,过去的时候,一年朝廷中央收的钱还没有一万亿,这么穷的财政,累死越国又能养几支玄级道兵?

可如今就不一样了,越国发财了,发大财了!

“事情就是这样,这些都是筹码,都可以拿来和田氏谈判,必要时也都能舍弃,只要舍弃的有价值。”

“所以,此行明面上是替师姐救助吕氏,和田氏谈判,实际上就是趁机把债券交易,把盐城的诸多货物,从南方扩张到北方,增强盐城的影响力。”

“谁愿意支持盐城,愿意为盐城摇旗呐喊,愿意接受盐城的学宫体系、期刊体系,愿意接受盐城的度量衡,接受盐城的标准,那么盐城就支持谁!”

“盐城的支持包括提供发行债券的机会,提供大量的生产生活类法器,提供当世一流的农业种植技术。”

“盐城还提供整理地脉,斩妖除魔,移山填海,平整土地,制造大平原,大规模开发水利工程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此外,盐城还会大规模售卖灵米、灵泉、盐城白菜等战略物资,并提供黄级、玄级道兵的训练之法。”

“还有明面上最新一代的青鸟等战略武器,全都可以对外出售。”

“出售的目标,主要是弱国、小国。”

听到这里,一直在拿着斧子劈柴的农夫忍不住叹息一声,说到:“不知不觉的,在你眼里,连宋国、鲁国、燕国这样的国家,都已经变成了弱国、小国吗?”

燕国,乃是正儿八经的姬姓诸侯国,传承久远。

鲁国,更是当年周公旦的封国,在诸多国家之中也是第一流的。不过,这都是当年了。

宋国,乃是当初的商人遗民,聚集着大量的前朝力量,也算是底蕴深厚。

可是此时此刻,这三个国家,在姜华的嘴里,却仅仅只是牵制齐国的旗子而已。

听到这里,姜华笑着道:“当今天下,已经历经了两次变革。如今,正在进行第三次变革。”

“当年武王伐纣,胜利之后,周公旦以分封之法治理天下,分封天下诸侯,用周礼约束一切。”

“那个时候,大周就是最强的,诸侯国们纷纷模仿大周,谁最像大周,谁就最强。”

“那个时候,鲁国、燕国是毫无疑问的强国。宋国作为前朝遗民,也是当之无愧的强国。”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周礼开始不适合这个天下,谁越像大周,谁就越衰落,谁就没法跟上新时代。”

“于是,第一次变革开始了,这一次诸侯国们开始因地制宜,开始建设适合自己国家的制度。这第一次变革,燕国、鲁国都没跟上。”

“当列国纷纷变革之后,再加上平王东迁,这天下也就进入了霸主时代。”

“万年之前,师父您和两位师叔开创练气之道的标准,从此以后,练气五境传遍天下。那时,第二次变革就开始了。”

“这一次的变革,主要是进行炼气士改革。”

“比如吴国,万年之前的时候,就碰上了伍子胥,然后就开始改革。改革之后,年收入从几千亿暴增到数万亿,涨了十倍。有了钱,国力也变强了,所以三百五十年前,吴国才有资本有财力去探索地级道兵。”

“这一次变革,鲁国、燕国又没有跟上!”

“第一次没跟上,让鲁国从天下第一流的强国,衰落到第二流的国家,但此时由于体量和传承,勉强也能称为强国。所以,鲁国和齐国还能打的有来有回,虽然输多赢少,但偶尔也能赢一下,对于齐国而言,也算是心腹大患。”

“可是,第二次变革,鲁国还是没跟上。尽管曲阜学宫就在鲁国,可鲁国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炼气士,也没有展开改革,如今的鲁国,对于齐国而言,甚至都算不上威胁,齐国如果愿意,已经有了灭亡鲁国的可能,如果曲阜学宫不出手的话。”

“但就算是曲阜学宫在鲁国,如今鲁国也隔三差五的被齐国占据一些地方。”

“最近这一万年来,都可以算是第二次变革。”

“而五十年前,自从我喊出道法走入生活的口号并践行之后,这第三次变革就开始了!”

“五十年前,炼气士们融入诸侯国的方式,让炼气士们很不舒服,传统贵族对于那时的炼气士也是排斥的态度为主。诸侯们对炼气士的态度,也是利用为主。”

“五十年后的今天,生产生活类法器天下闻名。盐城先进农业技术,当世第一!”

“即使是最顽固的国家,也不会拒绝盐城的生产类法器,也不会拒绝盐城出售的良种,也不会拒绝盐城生产的一系列产品。他们只觉得自己没钱,只觉得自己钱少,而不是直接不买。”

不买?

那就等着亡国吧!

“如今,大量的诸侯国,都开始认真的招揽炼气士,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只是利用。就连贵族们,也开始倾向于让自家的庶子、女儿们,纷纷去练气。练气能挣钱,练气能养活自己,练气能帮助家族挣大钱。所以,风向也就变了。”

“贵族和炼气士势不两立的时代,直接就结束了。”

张子房曾经非常担心的问题,直接就没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当今天下列国纷争,不进则退。

如果当今天下只有一个国家,那么纵然炼气士有很大的价值,也会被贵族们集体抵制。因为,那个时候贵族们不需要提高生产力,不需要这么多灵米,只需要保证一切万万年不变,就能维持统治了。

可谁让当今天下国家这么多的呢?

你不进步,其他国家进步了,你就等着灭亡吧!

“像越国,抓住了第三次变革的机会,年收入从几千亿暴涨到二三十亿之多,都比得上韩赵魏三氏了。”

“这还是因为越国的改革尚未结束,否则,越国的收入能比得上过去的晋国。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可是细细一想,这就是道法走入生活,道法转化为生产力之后的结果。”

“一位道士,在盐城体系之下,每天都能创造至少一百万钱的价值。”

“一位羽士,在盐城体系之下,一年至少能创造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价值。”

“可如果离开了盐城的体系,让他们回到过去,回到五十年前的那种状态,谁会愿意?谁都不愿意!”

“如今,弟子想做的,就是前往东海学宫,把师父你这一万年来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尽可能的全部弄到盐城来。他们在东海学宫,太过浪费,只有到了盐城,才能充分的进行自我实现,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不仅仅是东海学宫,还有曲阜学宫、洛阳学宫这一万年来培养的人才,全都要!”

“这一次,不仅仅是羽士,真人我也要!”

听到这里,农夫拿着手里的斧子对着面前的圆木就劈了上去:“真人你自己看着办,每一位真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你自己去和他们商量。”

“那就没问题了,真人成为大真人关键就在于天命,弟子这里别的不多,可天命早就多的用不完了。”

“世人都说弟子是这个时代的天命之子,那弟子就当一回天命之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