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话诸侯时代 > 第二百四十九章:和氏璧

神话诸侯时代 第二百四十九章:和氏璧

作者:熊二先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26: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日后举行祭祀活动,这十天就是留给巢国十六郡的忠臣们跑路的。

巢国好歹也立国这么多年了,要说一个忠臣义士都没有那也是扯淡。只是忠臣往往死的都很快,遇到危及巢国存续的大敌之时,忠臣们往往会往上冲。

这一冲,大多数忠臣就死掉了。

这就是为何王朝末年,乍看之下,到处都是奸臣的原因。其实不是没有忠臣,而是忠臣都被昏君干掉了,或者被敌人干掉了。

以至于某些脑子有泡的亡国之君竟然能公开的喊出: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的口号。

通过这个口号就知道,这位亡国之君直到临死的那一刻,都还发自内心的认为,我大萌能有今天和他这个皇帝老子没有半分钱关系,全都是这群亡国之臣,全都是这群猪队友才导致了大萌灭亡。

巢国的忠臣就和大萌类似,一部分忠臣死在了和盐城交锋的路上,一部分忠臣,死于倒行逆施的巢伯喜之手,剩下的就算还有忠臣,也不愿意继续效忠于巢伯喜了,他们效忠于整个巢国。

所以,这会儿少数残存的忠臣,打算带着巢伯的孙子、重孙子或者孙女、重孙女一起,前往其他国家。

就比如眼前这位,就是巢国真正的忠臣,他干脆直接来到了君府,这会儿姜华还在思考未来盐城变成了诸侯,到底要起一个什么名字呢。

按理说,可以直接叫盐伯,但是盐伯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好听。

也有大臣建议,干脆叫炎伯好了,国家的名字就叫炎,盐通炎嘛,好歹是一个音。而且姜华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神农氏,神农氏的无数尊称之中,炎帝这个尊称也是第一流的存在。

还有大臣说,巢国和东宁岛都在东方,就叫东伯吧。

这个建议刚提出来就有人反对,说以东作为国名,实在是太过猖狂,很容易招来不满,这个名称如今盐城的势力还担不起!

也有大臣建议,要不干脆就叫道国吧,道人之国就叫道国,然后也被集火狂喷。有人认为,这太过猖獗,也有人认为当今天下终究是贵族为主,光明正大的以道国为名,这会引发全天下的反感,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道人都觉得盐城很好,也有不少道人觉得盐城不咋地。

在一片混乱的争吵声中,姜华见到了眼前的这位巢国大忠臣。

这个时代,大家伙儿对于真正的忠臣,表面上都不会过分刁难。哪怕实际上不要脸,可是表面上也是要脸的。

不仅仅这个时代是这样,接下来很多个时代,对于前朝的众人公认的的大忠臣,只要对方愿意以后不搞事儿了,后来的统治者,也是愿意给个荣誉打发一下的。顺便还能号召一下全天下的大臣,好好的学习一下对方的忠义精神。

所以,这位巢国的大忠臣才能见到姜华。

坐了下来之后,姜华才开始认真观察这位大忠臣。

他的脸色是偏红,红的有些发黑,这是血脉的缘故。按照情报分析,这是火属性血脉太过浓重的常见表现之一。

这位大忠臣名叫鲁艺,他们家乃是巢国的史官,世代负责修史,不参与政事,声望很高。

此前巢伯发布灭道令之后,鲁艺就劝谏过巢伯,不过没啥用。

后来巢伯倒行逆施的时候,鲁艺第二次劝谏巢伯,不过还是没啥用。

至于第三次劝谏,没有了,很显然,鲁艺并不是那种一根筋的大忠臣,而是一位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的大忠臣。

他自己也清楚,巢伯喜能容忍他两次劝谏,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有第三次,大概率是杀全家。

后来,其他人争相出卖巢国利益的时候,鲁艺冷眼旁观,既没有向巢伯出头举报这些人,也没有加入这些人的行列,而是默默地将自己的见闻记录在史书之上。

这种人,按理说应该找个机会直接嘎掉!

他知道的太多了!

这种人如果活着前往了其他国家,说不定就会四处造谣,四处说盐城的坏话,这是有可能的!

而且,未来仇恨盐城的一定有很多。

不,其实此刻仇恨盐城的就已经有很多人了!

巢国的低价倾销,这十五年来,让很多贵族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心里对盐城早就恨得要死!

要是遇到了这位史官,就算史官本人坚贞不屈,估摸着也会制造大量的谣言,反正造谣这种事儿也就是一张嘴而已。

姜华甚至此刻都能想到对方的某些谣言:忠贞之士带着巢伯的后人一路逃窜,路上遭到了盐城九九八十一次袭杀,幸亏这一路上有各种好心人相助……

昏君和忠臣!

忠贞不屈之士,护卫着主君最后的血脉历经磨难,前往安全的国度。

类似的故事,一直是人们最喜欢的。

到时候姜华就是再多长几张嘴也说不清啊。

可能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巢伯刚死,鲁艺就带着巢伯的一位重孙女光明正大的向巢城的众人表示,自己要前来盐城,为巢国的忠贞之士讨一个生路。

他这么一站出来,就让很多人在背后恨死了他!

明明只需要杀人就能立下功劳,讨好盐城,结果鲁艺站出来表示要代表巢城谈判之后,其他人就不好光明正大的法器兵变了,这种时候继续兵变杀人,那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鲁艺不是一个人过来的,他的怀里还抱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女孩。

看着姜华将视线放在小女孩身上之上,鲁艺连忙解释道:“这是废太子一位庶子的庶女,自从昏君返老还童之后就一直在倒行逆施,废太子也被他亲自杀了,所以,虽然是重孙女,但其实她和昏君之间也是有仇的。”

“不知盐君愿不愿意存亡续绝,给巢伯的某个后代,或者从宗室之中挑选一人,继承巢伯的爵位,并给予一定的封地,使之传承不绝?”

存亡续绝,这个其实没毛病。

表面上看上去,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不过,史书上只记载了胜利者存亡续绝,并没有记载失败者存亡续绝之后,又活了多久。这种事情,史书上不会明着说,得自己慢慢查资料,慢慢品味。

比如素来被视为南蛮子的楚国,楚国崛起至今,灭国无数,一开始的时候,楚国也会存亡续绝,但主要目的是收买人心。等到被灭的国家人心归附,过了一代人两代人之后,存亡续绝的对象,就可以被病死了。

不仅仅楚国是这么干的,全天下的诸侯国,九成九都是这么干的!

所以,存亡续绝这东西,听听就好,等到人心归附之后,即使被病死又能如何?

“存亡续绝是大仁大义之事,虽然巢伯发布灭道令之后和我有杀父之仇,但孤也愿意效仿前辈。”

“此次,孤会留下一个乡镇作为巢大夫的封地。巢国覆灭之后,孤会选择一人成为巢大夫,继承巢国的祭祀,允许其在乡镇之内以巢伯自居。”

至于这个乡镇能存在多长时间,这就不好说了。

不过很显然,鲁艺是明白这些的。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大家都懂。

所以,鲁艺点了点头之后再次抱了抱怀里的小女孩,此刻,小女孩还处于昏睡状态:“此女乃是废太子的孙女,资质不怎么样,未来成年之时,也就是个普通士人的程度。”

“我打算送她去曲阜学宫学道。”

“为此,我愿意拿出我这一脉从古至今,从巢国诞生以来所记录的一切秘闻。”

“包括官方公布的史书,也包括不能公布,仅仅只能由公族子弟阅读的那一部分史书,还包括仅能由国君一脉阅读的史书。”

“此外,巢国还有一些被封印了只能使用特殊手法阅读的特殊史书,只能由历代的巢伯观看。”

“不过,这些特殊史书,一般都是由史官一脉保存。”

“除此之外,我还愿意拿出史官一脉所记录的一切隐秘信息!”

“这些信息,在史官一脉手里,可能仅仅只是一些信息。可如果到了盐君手里,一定会得到妥善利用。”

可能是害怕姜华不答应,鲁艺接着说道:“这些秘闻之中,初代君主层次的秘闻就有不少。灵宝层次的秘闻,也有不少。”

说到这里,鲁艺很有些舍不得的拿出了一枚玉佩:“这枚玉佩之中,封印着一道疑似灵宝的机缘。”

“那是很久很久之前的某代祖先,当时那一代祖先还没有接替史官的位置,在列国巡游增长见闻。”

“有一次,他前往了楚国,路过荆山的时候,祖先下意识的使用了祖传的望气术看了一眼,无意间看到了一抹紫气,可是后来无论他怎么看都看不到了。”

“这荆山可不简单,山脉广大,内部定然有妖神存在。而且,那里是好几条大河的发源地,地脉广阔……”

“祖先将此事记在了日志之上,后来祖先回到巢国,继承了史官之位,这个秘密也就成了史官一脉的秘密。”

“后来每次有祖先游览楚国之时,必定冒险前往荆山,只是大多数祖先什么都没有发现。”

“不过,也有祖先偶然间看到了漫天遍野的紫气。”

“有的祖先认为,这紫气乃是楚国国运所化。”

“有的祖先认为,这紫气乃是某件正在孕育之中的灵宝。”

“荆山广大,这枚玉佩之中,封印着祖先数次看到紫气的位置。每一次都不一样,每一次看到的紫气数目也不一样。”

“这道线索,直指一件灵宝!”

楚国、荆山、灵宝、紫气……

这几个词串起来之后,姜华的脑海里就浮现了三个字:和氏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