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话诸侯时代 > 第二百四十六章:这一拜,心悦诚服

三月后,时间来到了百家十五年夏。

苏瑜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很累又很欣慰的喘了口气,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自己也顺利的领悟了水行真意,这已经是苏瑜领悟的第二种真意了,距离五种真意更进一步。想到这里,苏瑜就有些开心。

不过,忽然间,苏瑜就抬起了头,看向了远方,在那里有一个小小的人,按理说这么远的距离光用肉眼是看不清楚对方的,可是此刻无论修为如何,只要抬头,都清楚的看到了那个人。

此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很是健壮。只是看了一眼,苏瑜对于水行法术的理解就蹭蹭蹭的往上涨。对于水遁的理解,立刻从入门变成了小成。

然而下一瞬,苏瑜就一个跟头落在了水里,等到她再次浮出水面的时候,连续吐了好几口水出来,也没法继续抬头,因为,传说中的昊天降临了。

这便是传说中成为真人的第一关,昊天降临。

片刻后,一道道天地之力涌入李冰体内,李冰的实力也再次猛涨、暴涨。

看着这一幕,某些国家的探子坐不住了。

如今的盐城越来越兴旺了,各路道人、贵族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查根本就查不过来。

很多探子,人家表面的身份是贵族,就是过来求学的。平时也不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就是老老实实求学,闲着没事儿去做个任务,观察一下风土人情。

这种探子,谁又能说他是探子?

到了如今,各国更是光明正大的派遣了使者,长期驻扎在盐城。这些使者,哪一个不是探子呢?只是他们更加的光明正大,每天收集盐城的各种报纸、期刊,然后再把自己的日常见闻整理之后发回国内,其实干的就是探子的事儿,只是太过光明正大,也没有探查什么机密,所以也就不去管他。

可是此刻,一位又一位使者,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心里复杂极了。

“本以为第一位突破的会是某位道人或者某位贵族,万万没想到,第一位突破的竟然是他!”

“是啊,我可是在黑市里面的地下赌坊之中,押了太平道人一百万钱,如今看来,是直接输光光了!”

“我压的是李悝,当年我在曲阜学宫里就见过他,距离真人很近了。如今有了十五年的实践,按理说他应该已经可以突破了啊,他还在等什么?老夫的一千万钱啊!”

“我压的是韩氏的公子非,他可是天纵奇才,万万没想到,如今竟然沉淀了足足十五年,为何啊?早点突破不好吗?”

“还有项氏的公子籍,如今在公子非麾下当大将军,他虽然年少,可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那气血武道本来是彭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可是进境最快的却是他。”

“气血武道?是不是和道果法并列的那个?”

“对啊,听说彭先生以创始人的身份推衍天机,得到了天启:当人体穴窍达到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时,人类就可以利用穴窍来演化天地间任何一种神兽。”

“墨圣的八九天功,也就是自由演化七十二种天地神兽,可是如若有一元诸窍,突破之后,立刻就能达到初代君主的极致,实在是太强了!”

“我听说一元诸窍只是一个设想,连开道者彭先生,如今也才两万多个穴窍,不是他不想继续突破,而是继续突破,成本太高,难度太大,需要的时间太长。”

“而项氏的公子籍,年纪轻轻,就已经开辟了三万穴窍,后来居上。”

“那又如何,见到了彭先生不照样得恭敬的喊上一声大哥?”

“这倒是,彭先生的胸襟非常开阔,气血武道这样的传承,比寻常的真人级传承可是要贵重的多。可是彭先生却直接将气血武道的理念,以及前面的三百六十五窍的开窍方法公之于众……”

“听说只要修炼气血武道,就能前去寻找彭先生兑换新的穴窍的位置以及开窍之法。”

“听说彭先生那里已经有五万穴窍的开窍之法了……”

“我听说是十万……”

“我听说墨圣传下的七十二门天功宝典所对应的七十二种天地神兽,已经被研究透彻了,一共获得了七万多种不同的穴窍……”

“我听说找到穴窍不难,一元诸窍已经都被找到了,难的是如何开窍。不同的穴窍,开窍方法不一样。不同的开窍方法,对于根基以及后续影响,也不一样。”

贵族们讨论讨论着就发现,如今的盐城真的不一样了,心情很是复杂。

尤其是道果法,更是受到诸国欢迎。

对于很多卡在卿相、羽士长久不得存进的家伙而言,找一些天材地宝,炼制一个很差劲的道果,然后苟延残喘下去,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年轻人心高气傲看不上这么苟延残喘的活着,可是很多上了年纪的卿相、羽士,却不会这么想。他们只想多活一段时间,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族、宗派。

有了道果法,哪怕是最劣质的道果,也能获得少许微不可查的天地之力,有了这一丝天地之力,就能续命。至于几千年后,道果因为质量太差被天地之力崩碎,那起码也能再活好几千年不是?

起码,这几千年内,自己实力更强了,虽然可能连受到压制的初代君主都比不过,也比不过那些嗑药或者借助宝物变成了炮灰的临时真人、临时初代君主,但起码比二代卿相能打。

“道果法和气血武道,都开始流传诸国了,很多国家的卿相都开始转修这两大体系。连带着盐城的货物,也正式往全天下销售。”

“是啊,如今几乎每一个国家的都城,都有盐城的一家店铺,这家店铺主要做总经销,只是负责批发盐城货物,这些货物怎么卖,卖多少钱,都由当地贵族说了算。”

“很多执政,拿着盐城的廉价、优质商品,打压国内贵族,扶持国内贵族,很快就掌握了更多的权力。从盐城购买的货物,也变得更多,盐城也因此而壮大!”

“可恨啊,老夫的一位前辈,因为多次提及盐城威胁论,结果直接被调回去了。上面的某些人,心都是黑的,眼里只有利益,都被盐城的钱给收买了!”

“可恨啊!咱们明明看到了盐城的威胁,可是上报之后要么没有任何反应,要么就是催促咱们多买点盐城的好东西,要么就是直接调回去,换其他人来,一个个的,还有没有一点对于国家的忠心?”

“哎,你们是晋国的使者吧?听说晋国的上一位使者泣血上书,然后就被调回去了。如今晋国局势复杂,智氏利用盐城的玄甲,武装自己的军队,利用盐城的便宜海量商品,冲击那些不听话的贵族,让他们损失惨重,这叫杀人不用刀。”

“已经有很多忠于韩赵魏三氏的中小贵族被盐城货物冲击的赔钱,冲击的不得不改变行业,一年没钱两年没钱还能用底子撑住,可是十年没钱,百年没钱呢?”

“所以,智氏需要盐城的货物,而且是越多越好。”

“到那时,智氏就能挥舞着大棒,对治下的贵族进行制裁,谁敢不听话,就大批量购买盐城对应的货物,让他赔钱!就像魏氏,魏氏的铠甲生意,已经受到了冲击,同样的质量,平均价格比起二十年下降了三成。”

“之所以只下降三成,是因为盐城的产量有限,每年都已经制造二十万套玄甲,可依然全部卖光。二十万套玄甲,智氏每年就要买上三万套,这三万套有一万五千套留在智氏,五千套被智氏送给盟友,剩下的一万套,直接在晋国卖出去。可如果智氏每年能从盐城购买十万套铠甲呢?到那时,魏氏的铠甲是不是还得降价?”

“这种时候,智氏怎么可能打击盐城?他们还巴不得盐城多生产一点商品呢。”

“是啊,如今盐城的货物是紧俏货,盐城从来都不禁止诸国模仿。可就算模仿了,一来成本比盐城的高,二来产量上不去。到最后,还是只能从盐城购买。”

“明白了,上一任使者是韩赵魏三氏的人,所以他就泣血上书,要求保护本国中小贵族,保护本国产业,嘴上喊的是爱国,喊的是保护自己人,本质上是不想让智氏利用盐城的货物,打压、收买国内贵族。而这一任使者,不知为何,竟然还是韩赵魏三氏的人……”

听到这话,大家伙儿的脑海里第一个反应是:你谁啊?说的这么直白干嘛?

回头一看,是个楚人。

噫,南蛮子一个,怪不得呢!

随即,诸多使者就离开了,最后就剩下秦国的使者和楚国的使者在哥俩好,继续讨论着。

片刻后,李冰的身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黑龙,即使隔着老远,也能感受到一股威压,黑龙消失之后,使者们才再次开口。

“不得了,不得了,这威压感觉就不一般,他的血脉源头根本不是普通的初代君主,起码也是承载天命的天地神兽。”

“盐城果然很危险,我这就上书国家,强调盐城的威胁!”

盐城威胁论,甚嚣尘上!

至于这威胁的到底是使者所在的国家,还是威胁了使者身后的大贵族,民众们就不需要知道了。庶民们只需要知道,盐城很危险、很危险。庶民们只需要知道,执政无道,为了贪钱,都不知道保护本国的手工业,任由盐城的商品在本国随意销售:晋国的钱都被盐城赚走了,端的是可恶至极!

至于盐城的货物,物美价廉,价格比贵族商铺里的货物更便宜质量更好,这是短视之人,一看就是没学问。

知道当年鲁国是如何被管子玩死的吗?

知道当年楚国又是如何被管子使用经济手段玩死的吗?

前天的鲁国、昨天的楚国,就是明天的晋国。

执政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出卖晋国利益,所有还爱护晋国的百姓,都要反对执政!

所以,咱们要鼓动人手,砸了盐城在国都的店铺,驱逐他们!

姜华并不知道,不久之后,盐城的店铺会遭到攻击,不过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无论谁当执政,都会和盐城合作。

无论谁上台,盐城的货物都是用来打压对手的最好手段,都不需要动用兵马,就能顺利打压对手,杀人不见血,多么便利多么省事。

即使未来的某一天,盐城的店铺被砸了,那就再开一家呗。而且,智氏还会主动给盐城店铺提供更多的保护,说不定还会给点儿补偿。

至于因为店铺被砸就掺和晋国的政治斗争,那还是算了吧。

如今的盐城,虽然硬实力可能已经堪比越国,甚至比越国还要稍微强上一丢丢,但是和晋国还是没法比。

姜华已经决定了,起码先种田一百年,剩下的一百年后再说。

至于此刻,姜华正在恭喜李冰:“恭喜先生,顺利突破。”

李冰脸上的笑容也很灿烂:“都是主君信任!”

“这次的沿海堤坝工程,光是初期的建设就花费了两万亿,这五年来又不断加固,前后又花了约一万亿钱。”

“这还是在盐城,咱们很多工程,都是道人直接施展法术,效率极高。如果让其他诸侯国来建设类似的工程,要么使用大量的奴隶,奴隶不花钱,但管理奴隶花钱,防备奴隶造反花钱,奴隶死了抓新的奴隶也花钱,而且时间越长,施工成本也就越高。要么就得花费数倍甚至十倍的价格。”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换一个国家,大概率不会实施此项工程。”

“如果没有这项工程,臣或许也能突破,但那时就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继承前人道路的初代君主。而此刻臣在治水方面另开了一个分支道路,臣就是货真价实的开道之主。”

说到这里,李冰就对着姜华拜了一拜。

这一拜,心悦诚服。

真人时代、初代君主的时代,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